皮毛第一村”热盼温州客
--------------------------------------------------------------------------------
时间:2005-9-17 来源: 东方今报
条件好,下手早
孟州抢做迎客“急先锋”
13日下午,焦作孟州市东八里处桑坡村南1公里。
记者在阳光下,看到一片片“雪白”从脚下延伸至远处。其实,这里的“雪白”是从澳大利亚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寒羊皮,而“雪白”下面的柏油路则是正在规划中的“鞋业工业园”的主干道。
不过,静静地晒太阳的羊皮与承载它的柏油路都不知道,它们已被赋予承接鞋业转移的重担。“为承接鞋业转移,我们规划了以桑坡为核心的占地2000亩的鞋业工业园,孟州有充足的理由成为河南承接鞋业转移的急先锋。”孟州市商务局局长刘长有很自信。
桑坡村,5200口人,却拥有1200多家皮毛加工作坊,年加工羊皮1200万张,年产值超过10亿元,几乎垄断了澳大利亚所产皮毛的粗加工市场,有国内“皮毛第一村”的美誉。在国内制鞋业中,一个桑坡村就供应了全国同类鞋企80%以上的鞋里皮。
据悉,孟州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队的领导小组,负责承接鞋业转移工作,并派5个工作人员常驻温州等地,负责鞋业方面的招商和联络。“孟州存量国有土地近1万亩,如果有合适的鞋企来的话,我们可以给予零地价的优惠政策。”刘长有说,“这里距河北辛集原料集散地只有300公里,外购原料也很方便。”
据记者了解,闻“鞋业转移”而动的不仅仅是孟州,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一墙之隔的新郑空港台商投资区也已规划出2平方公里鞋业工业园——中国·郑州(空港)名鞋工业园。并且,目前,已有两家知名企业——中乒鞋服CTT、人生路鞋业准备进入。
原料、市场、交通
河南待客的“特色菜”真不少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沿海到内地,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一样,追求低成本是企业的内在要求。鞋业内迁是必然的事。”省贸促会招商引资办主任梁杰一说。
在省皮革协会会长朱岩看来,承接沿海鞋业转移,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虚席以待”也不夸张,他向记者一一列举了我省天然的优势。
2004年,我省毛皮产量全国第一,鞋面革产量全国第六,除洛阳偃师的布鞋生产基地外,以许昌、驻马店为主的布胶鞋基地也跨入国内四大基地之一。
河南省牛出栏、山羊出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山绵羊出栏、猪出栏居全国第二位。豫中南地区是我国黄牛皮质量最好的生产地,其皮革为众多国际知名制鞋企业广泛采用。
郑州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鞋业交易批发集散地,年交易量5亿多双,批发交易额60亿元至100亿元人民币。
河南有将近1亿的人口,自身消费量占中南地区的25%。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5小时经济圈可以辐射3.6亿人口。
从原料到市场,从能源到交通,河南似乎成为承接鞋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鞋业西进,河南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那么,鞋业转移需要多少时间?会不会跨越河南直接西进?要怎样做河南才会不被越过呢?
产业链短,配套不足
我们还缺这两道“主菜”
2003年,重庆壁山将有着“中国鞋王”之称的浙江奥康集团引进,由后者出资10亿元兴建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目前该园已经有100家温州制鞋企业和400家配套鞋材经营厂商,2004年重庆皮鞋产量一跃达到2亿多双,这样的案例更坚定了其他地区承接鞋业转移的决心。
相比之下,省贸促会招商引资办主任梁杰一表示,我省还缺乏“鞋业内迁必需的配套的产业链”。他指出:“真正的大企业根本不在乎税收上的些许优惠,产业链不健全才是沿海鞋业内迁顾虑最多的因素。一只鞋,涉及鞋绳、鞋面、鞋里、鞋跟、线等几十道工序,在温州、晋江等鞋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几个电话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部买到。”
对此,省皮革协会会长朱岩表示赞同,他认为我省及周边虽然也有一些鞋业的辅料销售市场,如河北辛集、郑州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但这些地方的辅料样式太单一,与沿海鞋业的要求相距太远。
建议一:
成立全省专门的领导小组
朱岩建议,要想将鞋业承接到河南,河南最需要做的是打造良好的市场软环境,做好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备。所以,加大招商力度,将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引入河南,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便显得异常重要。
梁杰一则建议,为承接鞋业转移,省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建议二:
承接转移要有所取舍
鞋业西进的说法以前也有过,但它在中国鞋遭受反倾销尤其严重的今年再次变热,让有些业内人士担忧,这是不是一种风险的转移。“所以,我们在保持引进沿海鞋业热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不能来什么吃什么。”朱岩说。
与1995年河南年产皮鞋3409万双相比,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萎缩到1112万双,在国内的位置也从第3位滑落到第9位。专家分析,这种萎缩与我省名牌鞋企匮乏有关。愈是没有名气,产量愈上不去;没有产量,便没有能力来培育品牌。
“如我省知名品牌双凤年产量才五六十万双,与奥康等鞋企年产上千万的量相比,差距太大。所以,我省在引进沿海鞋企时,一定要引进那些品牌知名度高、技术含量高的鞋企,以避免短期内再次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朱岩称。(作者: 吴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