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修国史、知制诰同知经筵事陈循(1385~1462)安徽人。字德遵,号芳洲。永乐13年(1415)状元。1444年任户部尚书。景泰中晋华盖殿大学士。著作有《勤政要典》、《芳洲集》、东行百咏集句》。
,VcDvZ7 书丹者: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王翱(1384~1467),字九皋,盐山(现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人,永乐十三年中进士,曾任御史、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一生历仕明代成祖到宪宗六代皇帝。他为官刚正清廉、克己奉公,非常有名,还做过一些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景泰三年(1452年)督粤抚瑶。翌年迁吏部尚书。天顺五年(1461年)加太子少保。成化元年(1465年)进太子太保。也就是说,这通碑是在他刚任吏部尚书时所书。
6pdl,5[x- 篆额者:资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史载有《王暹奏議》二十卷﹐《文集》四十卷。
[ 此贴被oudezhaizhu在2007-06-28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