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09阅读
  • 5回复

古朴的民间布艺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0

虎头帽

  在中国大江南北,人们视生育为头等大事。新娘自怀孕“有喜”开始,娘家以及自己即要动剪引线,为新生儿准备各种穿戴用品,从头到脚、从睡到学步样样齐全。母辈们将希望祝愿全都倾注在一针一线中:花衣、花帽、花鞋、花肚兜、花围嘴、花褥、花被,冬暖夏凉,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那些千姿百态的造型,那些五颜六色的搭配,都是为了将新生儿打扮得似花似锦、生龙活虎。
童帽,尤其重要。因为它是一身之冠首,农家妇尽其所能创造着。最主要是虎头帽,或叫狮头帽。狮虎在民间已经随着年代合而为一,它们都是百兽之王,都被视为神兽保佑着庶民。为男孩准备的帽有全虎帽、双虎帽、全狮帽、双狮帽、麒麟帽、蝴蝶扑莲帽、鱼戏莲帽等;女孩有莲花帽、金瓜帽、石榴帽、凤凰帽等,除缝绣外还缀以线穗和银铃、铜铃。日子再穷困也要根据条件,为新生儿尽力而为。
 
头上戴着虎头帽,脖上围着全虎围嘴,手上套的是虎暖袖,肚上系着虎面肚兜,脚下穿着虎头鞋,可想而知,虎将一个娃娃全副“武装”起来。再起个与虎相关的名字,手里抱着布老虎,身上挂着艾虎香包,这不只反映了遗传在儿童身上的虎崇拜,更反映了虎文化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

  弱小的人类,千万年来为了生存,在向大自然索取中遇到重重灾难,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镇灾难的象征物及神力的形式层出无穷,而虎在诸多镇邪的崇拜中传承至今,这一文化现象值得研究。



肚兜

肚兜是民间的传统内衣。近代由于社会的演变,西方机织品的引进,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为衬衫、背心。但时至今天,偏僻地带尚有穿肚兜的遗习,不过只为幼儿制作,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见了。在传统社会中,肚兜是妇女们对情人、丈夫或对新生儿表达情感,发挥才华的民艺品,因而很多民间传统吉祥纹样和表现情爱及企求生殖的符号,都在贴身的肚兜上尽情抒发。

  肚兜的艺术以刺绣为主,也有贴补花纹的。由于它包括缝、绣、剪裁、造型及色彩构成,所以肚兜属于民间妇女艺术中的综合表现部分。妇女只为情人、丈夫或儿子绣肚兜;她们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纯色(多为红色)布料做成,略加花边装饰而已。绣给情人的肚兜多以戏曲、神话、传说中之爱情故事为题材以示意;为儿童绣的则以虎、虎吃五毒、莲(连)生贵子等护生、繁衍主题为内容。

  如果以肚兜作为专题,那将是美不胜收的艺术系列。特别是新婚陪嫁的刺绣品,在怀孕生育时为新生儿改制的肚兜,或是姥姥舅家为外甥制作的祝贺礼品,都是对新生命最直接的保佑与赞颂。肚兜、虎头鞋、虎头帽、虎形围嘴、各种神灵的护生耳枕和布玩具,构成了围绕生命生殖繁衍主题的配套艺术表现。也可以说是围绕新生命的成长,或者说是围绕人生三大礼仪——生、婚、丧中第一个大项目而创作,在民间艺术中形成特殊的领域,很值得继续研究。


 
山西布老虎

布老虎的实用价值是为幼童制作的枕头或是玩意。伴随着新生命健康生长,它不只是一件具有审美意义的物件,更是由古以来华夏民族对虎文化的传承延续。虎是镇宅、驱邪、禳灾,以及生育的保护神,是中华大地上的吉祥物。

  数千年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布老虎,主要在汉族辽阔的居住地流传着。地区与地区的人际交流,使布老虎的地域特色逐渐同化。有时一件作品,很难断明是甘肃的,还是陕西的。但有几点是华夏大地布老虎所共存的,那就是大多以双鱼为眉,或以人祖为鼻,眼则以太阳形为标志。其他方面,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因此布老虎的样式多到无法统计的地步;再加上民间的意念造型,作者可以任意将虎与自己所希冀的观念物象结合,那就更千奇百怪了。尤其在陕、甘、晋三省,虎与娃、虎与蛙、虎与蛇、虎与鱼、虎与猴、虎与蝴蝶、虎与五毒等合体造型层出不穷。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7-10

甘肃庆阳布老虎

中国各地布老虎造型多以双鱼眉、人祖鼻,太阳眼为主。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布老虎与真实虎的属性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中国百姓对虎的艺术创造是认同的,谁也不怀疑那不是虎,何况它远远超过自然虎的威力,而成为人们心中无所不能的神灵。

 
陕北布制鱼

陕西遮裙带儿为人面,双头鱼的组合设计
在民间繁多的鱼艺术造型中,西北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一带,风格较原始古拙,鱼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妇女,甚至一辈子也未见过真鱼是什么样子,她们所创造的鱼是从前辈那里传承下来的。那是一种观念符号,是象征着生育繁殖的鱼;或者作为保护神的人面鱼,如同人面莲花、人面蛙身、人面蛇身一样,人面鱼是被神化的崇拜物,点出崇拜“鱼”的目的是与人的新生命相连的。那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纹样的变体。

  布制品的鱼形比其他民间美术品种的鱼形,如剪纸、面花、刺绣等更富于表现力。布制品是立体或半立体的,可以综合以上民间美术品种的特点加以发挥,无论结构、造型、色彩、质感都更丰富。此外,布制鱼又扩大了其实用范围,使农村妇女有更多发挥艺术才能的场地。农家妇女们利用集存的碎布头,拼合着、裁缝着,再以彩线勾绣;通过鱼的制作,为自己、为亲人将祝福、希望、保佑、爱心全部编织在其中,创制成遮裙带、荷包、香袋、肚兜、挂坠等民艺品。

  西北地区民艺品所表现的鱼,与华夏民族先民在陶器上所表现的保护神和繁殖之神的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鱼和龙、虎、蛇、蛙、鸡(鸟)等神兽在民艺上有着同样的地位。


 
华阴的布制蛙

  我们在华阴县见到为小儿缝制的布蛙形象,十分神奇。它不同于一般蛙枕,也不同剪纸“蛙变娃”的表现,更不同五月节五毒蛙耳枕。它是用白布做底色,少量黑布衬头部,彩线勾绣五官和点缀花饰的人面蛙身。显然这又是民间的意念造型,不求物体对象的自然真实性,而取其观念的合理性。蛙对民间庶民说来就是娃,就是祖先规定的古老的生殖之神。蛙、人结合是明确的点题,如同人头虎身布老虎、人鱼合体等一样的构思,是先民传下来的人兽合体,是作为神灵崇拜的遗训。人头蛙无疑是新娘的陪嫁物,是希望的寄托也是性启发和胎教的依据,当然更是陪伴新生儿玩耍的保护神灵。

  华阴县的人面蛙,也是女娲始祖的造像,只是我们这些人少见多怪。老百姓们感觉极平常,认为是由古以来天经地义的事。娃,是生活的希望,是人生轮回的开始。因而民艺品中的蛙、人面蛙的象征寓意以及围绕蛙的文化现象,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7-10

鱼枕、蛙枕

甘肃庆阳蛙耳枕 。
鱼成为各类民艺品的表现母题之一,刺绣、剪纸、面花、各种布制品,民玩、瓷绘、木版画等都有以鱼为题材的刻画。鱼在华夏民族中,形成一个庞大而悠久的文化艺术系列。

  我国西北地区,尤其甘肃陇东,广泛以鱼形制作儿童的“耳枕”,形式突出,花样繁多,一条鱼的背上,做蛙或鸟、虎等形象补缝着。又在背中间做一“◇”或“○”、“☆”形的洞,从实用性上考虑,是为了保护小儿的耳朵,使之可透气,因曰“耳枕”。

  鱼枕是裁剪、缝织、刺绣以及色彩搭配立体型的综合艺术制作,所以被分类为民间妇女创作的布制品。当前为了开发旅游产品,鱼枕被大量制作,脱离了传统民俗意义,而被纳入商品流通轨道,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甘肃庆阳鱼枕,鱼身上绣蛙,中间做○形洞

  西北地区有不少表现蛙的剪纸,象征生命和生殖崇拜。很多蛙型被拟人化了,头部为小儿形象,简直就像新生小儿造像,从形象上看去,蛙与娃太相似了。蛙耳枕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观念:蛙是女娲祖神的象征,是华夏民族的保护神和繁殖神,蛙与新生命的娃,不只音谐,意也相联。蛙枕背上的洞即是女阴符号,是生命之源处。因此蛙耳枕是生殖崇拜在民艺中的另一种表现。


 
香包和荷包
荷包大都是送情郎的,不外是鱼莲、燕鸟等表现情爱与吉祥及祛病避灾等内容。而香包是内有香料的小包,每逢端午节,男女老少皆佩戴在胸前腋下,五彩绚丽,小如枣,大如桃。如今偏僻的农村尚保存着这一古老的习俗,但已是仅属于儿童的饰物了。香包的题材,花、鸟、草、虫无所不包。内里装着香料和艾叶为的是除瘟疫和驱逐蜘蛛、蜈蚣、蝎子、壁虎、蛇五毒。婚嫁喜事时床帐门帘上也要悬挂香包,这时莲生贵子、鱼穿莲、双燕蝴蝶、葫芦瓜果等都是香包的造型范围,象征瑞吉幸福和生殖延续。

  除了端午节特定的驱五毒香包外,其他题材与送情郎的荷包和新婚的香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民间农家女子利用裁剪花衣的边角布头,稍加剪、缝、摺、抽、绣,加上彩线穗头制成,是民间十分普遍的立体布制品,与现代的软雕塑艺术相似却又有本质的差别。香包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物。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7-10

甘肃庆阳螃蟹与十二生肖香包,每种生肖都是神灵,十二生肖放在一起喻意神力更为强大。

  “螃蟹与十二生肖”香包:螃蟹背上缝绣着五毒或四毒,属于驱毒镇邪的神灵,是为端午节专用的;螃蟹与十二生肖的结合,则是加强神威的意念。每种生肖本身就是神灵,每个人都属于一种神灵象征;十二生肖在一起,是保佑范围的扩大,是神力观念的强化。

“蛙抱混沌”香包:它的涵义明显、原始而古老。宇宙从混沌到阴阳初开,万物茂生,其神秘性永远被人们膜拜着。而蛙作为神物,在这里很可能是象征蛙族图腾崇拜,也可能是象征女娲始祖。混沌与蛙在一起的神力超越一切,以它作为保护

  “蛙抱混沌”香包:它的涵义明显、原始而古老。宇宙从混沌到阴阳初开,万物茂生,其神秘性永远被人们膜拜着。而蛙作为神物,在这里很可能是象征蛙族图腾崇拜,也可能是象征女娲始祖。混沌与蛙在一起的神力超越一切,以它作为保护神、辟邪物,可想意义之深奥。这一造型的传承肯定极其悠久,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




山西芮城布制品“鸮”

  鸮俗称“猫头鹰”、“夜猫子”。虽然从科学角度它被划分在益鸟范畴,不知为什么,中国人总认为它是不吉利的禽类。这次我们来到芮城考察,从当地博物馆收集的民间艺术品中,发现了一对鸮的布制品。它的造型很突出:猫头鹰的头,身体像虎又像鱼,足如兽爪又像鸟爪,说是本地农村妇女制作的,问为什么做它,回答是“好看”。

  恰恰在陕西华县太平庄,曾出土一件极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鸮陶罐。那么,在中国悠久历史上,鸮到底是处于什么位置呢?同时它又与山西芮城民间的布制品鸮有什么联系呢?

  由于我们带着对的疑问,一路上必然处处注意有关在民间艺术中的蛛丝马迹。在河南郑州市博物馆里,竟发现从商代到汉代,鸮形的铜、石与陶制的器皿,在河南一带出土不下三四件,真令人惊讶。在山东长山群岛上的博物馆中,也有西汉时代的鸮出土。这难道还不能证实,我国历史上人们对鸮的推崇吗?鸮肯定是作为吉祥物和神鸟被爱戴着。《辞海》中对鸮的解释为威严凶猛的象征,商周时期常以鸮形做尊。说白了,就是镇邪的神鸟;而鸮在苗族中又是以雷公神被崇拜和表现着。

  后来,我们在陕北也发现猫头鹰剪纸。在山西新绛县著名的剪纸能手苏兰花的作品中,也有喜花猫头鹰剪纸:一个双喜字剪在猫头鹰的胸前,十分明显是以吉祥喜庆纹样出现的。当然并不排除有辟邪之意。这样看来,芮城的布制品鸮是民间作为保护生命的神灵而制作的,它的功能与布老虎等象征是相似的。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7-10

绣鞋垫

河南三门峡富贵双喜绣鞋垫




绣花鞋垫纸样

  在传统民间美术中,妇女所创造的母体艺术部分,与民生实用和民俗节令是不可分离的,制作鞋垫是最能典型地表达其功能与意念的特殊方式。

  男儿成年后,为了生存要走四方,劳动生产都要由脚下起始,生活的支柱根基是由足下而生,所以鞋垫大都是针对男性制作的,这是一个既定的表现范围。姑娘为情人、妻子为丈夫、母亲为儿子做鞋垫,正如做肚兜、钱包、烟荷包一样,是女性为男性制作的实用品。这些实用品是充分表现了情与爱最有力量的传统民间艺术。

  黄河流域民间鞋垫制作很普遍,而且很难区分其特点及风格。据说,山西妇女所绣的鞋垫更精细,南方的鞋垫绣品大同小异。姑娘、婆姨们将自己内心的情与爱,通过一针一线,五颜六色地绣着鱼莲、蝶花、富贵双喜、石榴多子等象征造型,寄托希望、祈祷与祝福,通过鞋垫,紧密贴在自己心爱人儿脚下,藏在鞋里任他踩,并伴随着他走千条江、万重山。世界上还有什么艺术品表现的情意比这个还浓烈、还深刻吗?



替身娃荷包

陕北洛川替身娃,绣着花鸟果实,头耳身脚以毛线装点,活泼可爱。

  在陕北黄土高原一带,至今农村里仍然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十二岁以前的儿童在过生日时或者过端午节时,母辈们要为他们做荷包(香包)带在身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戴“替身娃”荷包。替身娃的造型各式各样,每位母亲做的都不一样,没有一定之规,总体上是以“抓髻娃娃”为原型,再做自由发挥,变化万千,奇形怪状。

  虽然那些替身娃都是妇女们利用平时做活计剩余下来的碎布头巧妙拼凑缝制成的,但是人们赋予替身娃的威力却是极大的。挂在孩子们身上既可以作为保护神灵,又是代替儿童在鬼怪灾难面前作为牺牲物的。

  顾名思义,“替身娃”的功能和内涵已经很浅显易懂了。孩子戴着它,可以保护他们健康成长,如果有鬼怪来了,它可以抓走替身娃,而保护娃娃们。替身娃这种民俗很可能曾经遍及全国,只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民俗的逐渐演变而今只有陕、甘一带偏僻的乡间尚保留这种风俗。其实全国很多地区的香包,每件造型都有它的吉祥含意,只是经过年代的冲洗,其真正的祝愿内涵被淡化、遗忘,最后只剩下审美作用,或者点缀着生活的美好气氛而已。



枕顶绣片

山西枕顶绣片莲花童子

  枕两端制作一方形刺绣片,真是最好的装饰。因而新婚嫁妆中,女方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枕头绣片,一是显示新娘的手艺,二是作为礼品赠送公婆、姑嫂、亲人们。所以女子在未嫁前,要精心绣出各式花色、品种的枕头顶便形成特定的习俗。

  传统枕顶绣片是民间妇女们全心贯注的创造。根据传统花纹样式,巧女子会出奇制胜地发挥创造力;花的搭配、动物的组合都是围绕吉祥如意、保佑生命、歌颂生殖为主题。它像一首首民歌唱在作者心里,体现在手中的彩线上,如“路旁野花哥莫采,家有牡丹等你来”,形容哥是采花的蝴蝶、蜜蜂和凤凰;“绣个戏出天仙配,恩恩爱爱过一辈”、“哥是鱼儿妹是莲,亲亲爱爱永不离”……“莲(连)生贵子”、“莲(连)年有鱼(余)”也是枕顶绣片的题材内容。如果能收集到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枕顶绣片,那将是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系列专题。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7-10
好贴!版主,点亮一下吧。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