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368阅读
  • 9回复

[[原 创]]这些“仇官病”是怎样被“呼悠”出来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8-21
11月17日,人民网发表了题为《“仇官”已经成了我们社会的一种病》的文章,读后深有同感。“仇官”,确实是存在于当今社会极少数人身上的一种病态,对此没有必要讳疾忌医。那么,“仇官 1& '8Y  
A?oXqb  
”这个新病种是怎么来的呢?说到这个问题,忽然想起了春晚小品《卖拐》。《卖拐》中,赵本山扮演的那个“大呼悠”,愣是把一个活蹦乱跳的范师傅给“呼悠”得“乎乎悠悠就瘸了”;在现实中,尽 cn- nj]  
bug Ot7  
管“仇官病”的病因复杂,甚至有一些正直的人是因“仇腐”而“仇官”,但不可否认的是,好些得“仇官病”的人,同样是让一些大大小小的“呼悠匠”们摇唇鼓舌生生地“呼悠”“瘸”的。换句话 k~|-gf FP  
wprX!)w<i  
说,有很多的官“仇”,是“大呼悠”们“人造”的。不信,您听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a+9 *@z2  
v (2GX  
  一是夸大渲染“瞎呼悠”。打开一些论坛,看看那些涉及到官员的评论吧,一说就血乎拉的,什么大官大腐,小官小腐,凡官必腐,无官不腐啦;什么中国的官场其实就是一个腐败大染缸啦等等论 AT\qiznvP  
bC3 F  
调甚嚣尘上,给人的感觉就像《卖拐》里“大呼悠”跟他媳妇说的:“严重了、太严重了”,“一个崭新的植物人马上就要诞生了”。如此把一瓢瓢的污水泼向政府机关及执政党,群众如果还能心如止 xGG,2W+z  
4ON_$FUe  
水,岂不成咄咄怪事了? %Jf<l&K .`  
_%x4ty  
  二是瞪眼瞎搿“硬呼悠”。一些人在网络论坛上造谣惑众,硬是把没的说成有的,把小的说成大的,把死的说成活的,把红的说成黑的。什么31名行长集体逃跑国外啦;什么某宣传部长澳门豪赌涉 |K^"3`SJ  
i]#+1Hf  
嫌一个亿啦;什么某省委书记勾结民营企业家搂了几个亿啦云云,不愧是得了“大呼悠”的“真传”,言之凿凿,情真意切,说得有根有蔓,有鼻子有眼,让你觉得如果不信的话,不是人家有问题,而 H-xFiF  
&k1T08C*  
是自己的智商出了问题。其实,闹了半天,事后一看没一句是真的。千万可别小瞧这些“瞎搿”的力量,前两天去哈尔滨我还真领教了。就一句“要地震了”的谣言,让这个几百万人的城市陷入恐慌,人 [F[K^xYTlg  
>"@?ir  
们疯狂抢购水和食品,矿泉水价格一天之内翻了三番;有些有车族甚至驾车“出逃”。谣言危害之烈可见一斑。其实,针对官员的一些谣言,对那些善良的人们心理所产生的震动也绝不会比“哈尔滨要地 iK IOh('G  
?* oKX  
震了”小多少。 03iv3/{H  
J-<^P5  
  三是引“经”据“典”“滥呼悠”。“呼悠匠”们引的“经”和“典”,就是一些网络上公布的所谓调查数据和结论。有了这个,那些“呼悠匠”们“呼悠”起来就更是底气十足、得心应手、理直 Z xb_K  
>R2SQA o  
气壮了,什么公务员敬业指数最低啦、快乐指数最高啦;什么群众上访的事情解决率只有千分之二啦、群众对党政机关的满意率只有两成啦;什么百万考生报考公务员就是冲着高待遇啦;什么这几年贪 [M%9_CfZOy  
d|*"IFe  
官拿走了我们500亿美元啦等等。这些貌似有根有据其实合理性、真实性大值得推敲的东西,经大小“呼悠匠”们一顿“发挥”,任你脾气再好,立马也会产生出抵触的情结来。 p*8-W(u)  
wV)}a5+  
  四是借梯上墙“软呼悠”。有些“呼悠匠”们表面上是善意的,是在分析社会问题,帮着政府出谋划策,实际上却是千方百计打一些“擦边球”,客观上添柴加火,加重“仇官病”病情,如一些人 \6 93kQ  
\xUe/=  
的评论中常有这样的论调:“腐败分子真的是极少数吗?”“没查出来的要比查出来的多得多”“中国已经形成腐败既得利益集团”云云。这些人,说好听点是在忧国忧民,说不好听的,就是居心不良 ee/&/Gt  
B=@ jWz"  
W},b{NT  
bLnrbid  
  和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确实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如少数官员的不廉洁,一些干部的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改制导致的职工下岗,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等,导致少数人对“当官的”心 ej O}t:}P  
c.A|Ir  
生怨恨也在情理之中,这些问题是社会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只能在发展中一步步解决。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央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反腐败、抓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建 zP;cTF(C  
& BvZF  
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看不到这些主流,只是一味地夸大渲染一些细枝末节的社会阴暗面,必然会使“仇官病”越来越重。 toaYsiIkzW  
[*Z`Kc  
  其实,少数人有一些“仇官”的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种情绪的强化和误导。这种情绪如果持续受到强化和误导,有可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动乱之源,这是包括国际国内有识之士都不愿意看到 ~6 I)|^Z  
,= &B28Qe)  
的局面。 BnM4T~reOF  
IB`>'~s&A  
  所以,“呼悠匠”们,消停点吧,别刚吃了两天饱饭就觉得撑得慌!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回帖就这么难吗?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8-21
楼主:说这些人是吃饱了撑的有点太客气了吧.我看这些人是有所目的的,.
今天来看看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8-21
引用第6楼望日莲于2007-08-21 20:24发表的  : )){xlFA}  
如果每个当官的都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像牛玉儒一样,就不会出现仇官现象。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官的是如何上去的,就能知道这个人的“作风”。富人们要都有慈善心理,给家乡办些好事,人们是不会产生"仇富“现象。
NA.1QQ ;e  
'?Jxt:<  
=ORf%f5"'  
中国的"富人"是世界上最"为富不仁"的"富人"
记住我们的祖辈所受的欺辱.日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世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8-21
引用第7楼gkxdbb于2007-08-21 20:43发表的  : ]/T -t1D  
无官不贪~~~~~~~
p[2GkP  
补充一句,你当官的话也一样会贪。。。
用扯淡的态度,面对无比草蛋的人生。。。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8-21
如果每个当官的都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像牛玉儒一样,就不会出现仇官现象。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官的是如何上去的,就能知道这个人的“作风”。富人们要都有慈善心理,给家乡办些好事,人们是不会产生"仇富“现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8-21
无风不起浪,身正不怕影子歪.
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8-21
仇的好.没有平白无辜的爱.没有平白无辜的恨.
记住我们的祖辈所受的欺辱.日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世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8-21
“仇官”“仇富”其实就是一种病态,现在又冒出个“仇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啊······”是现在很多人嘴边常挂着的话,问问你“你上过大学吗?”你要是上过大学,那说大学不好也是你上的大学不好,没有权利说别人。。你如果连上过也没上过,就闭嘴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