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813阅读
  • 193回复

中国版《兄弟连》:穿越死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7-08-31
他只好从猫耳洞里钻出来。李乐不高兴地说:

  “排长,有这么个事儿,你瞧——”他回头指了指那个哭泣的新兵,“八班赵光亮非要调到我们班!”

  “调班?……为什么?”上官峰不懂了。马上就要打仗,还有人要求调班!

  “排长,我们哥儿俩求求你了!”当哥哥的赵光明抢在双胞胎弟弟前面开口说,“光亮是想跟我待在一堆儿。”

  赵光明无论是身材还是相貌都是另一个赵光亮,只是眼睛里多了点儿精明。上官峰想道:这个人才是赵氏兄弟中的灵魂,调班的主意说不定就是他出的。

  “你们俩为什么要调到一块呢?”他问赵光明。

  “俺是一胎生的哥儿俩,”赵光明壮着胆子说,忽闪着眼睛,看样子也要哭了,“俺哥儿俩自小一块长大,娘死时俺们才八岁,她死前跟俺说好的,不管到哪里,俺和光亮都要在一堆儿。……明天要打仗了,俺哥儿俩还想在一堆儿。”

  上官峰仍旧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调到一个班里。李乐插进来,说:

  “排长,你就答应吧,也不是大事。反正他们在哪都是打仗。……让他们俩在一起,他们心里头可能觉得踏实些。”

  “好吧,”上官峰同意了,李乐的话也有道理。“那就让赵光亮到你们班。”

  李乐却不高兴了,赵光亮是个新兵,班里分一个新兵,战斗力自然要受影响。但他还是答应了。“我无所谓,”他说,“赵光亮愿意就来吧,”一边望着排长,“那意思是我还必须给八班送去一个人?”

  “你和八班长商量吧。”上官峰说。

  李乐带着赵氏兄弟走了。上官峰没有再进猫耳洞,他背靠一棵大树,在洞前草地上坐下来,接着又半躺下去。林子里彻底静下来。耳畔树根草丛深处,一只雄性蟋蟀兴奋、响亮、持久地叫着,同前后左右远远近近的虫鸣连成一片;顺着树干的间隙朝坡下望,涧底一道弯曲的溪水被月光照得白花花的,哗哗的流淌声异常清晰地送进他的耳膜,却让他越发真切地感受到了夜的岑寂。一串杂沓的脚步声从南边林子边缘由轻而重地响过来,他听出是去连部构筑隐蔽部的七班回来了。他们没有到他这儿来,径直走回了本班的宿营处。很快传来了十字镐和圆镐刨土的响声。七班是在继续挖掘出公差前没有完成的猫耳洞。

  最后连这种动静也消逝了。夜声复归于岑寂。他想七班战士们也钻进猫耳洞睡着了……俄顷,又有一个人的脚步声在林子里喑哑地响起来,笔直地向他靠近。借助泻进树干间的条条缕缕的月光,上官峰看清楚了,来人是七班长刘有才。

  “排长,你还没睡着?”

  “没有。”上官峰回答,将身子从草地上坐直。

  刘有才在他旁边草地上坐下,从上衣口袋里摸出烟,抽出一支递给他。

  “不,我不会。”上官峰拒绝了。从小父母就告诫他,抽烟是一种恶习,直到今天也没染指过。

  “拿着。”七班长的声音很轻,却很固执,还让上官峰听出了某种并非班长对排长,而是长兄对幼弟才有的感情。这种感觉令上官峰的心温热起来,他不好意思不接那支烟了。

  刘有才将另一支烟叼在嘴里,给排长和自己点上火。上官峰试着吸了一口,马上连连咳嗽起来。

  有一段时间刘有才一直默默地抽烟。上官峰感觉到他想对自己说什么,却迟迟没有开口。一支烟抽完了,刘有才好像要说了,却又有两个人一前一后向他们走过来。

  是八班长葛文义和九班长李乐。

  “我知道他们俩没睡。”葛文义哈哈笑着,对李乐说,话音里有几分不加掩饰的高兴。他们也在草地上坐下,拿出烟和刘有才互相让着抽。

  后来还是葛文义先开口对上官峰说:

  “排长,明天就要打仗了。今儿晚上是最后一夜。咱们几个人能走到一块儿也是缘分。既然都睡不着,不妨凑到一起说说话儿。”

  上官峰微微有些感动,一时又找不出话来回答。从葛文义的话和身边三位班长对他的态度中,他心里陡然增添了某种亲切感和安全感。

  没有人说什么。刘有才依然低头沉思。李乐仰面躺倒在草地上,嘴角嚼着一根草棍儿。……还是葛文义接上来说道:

  “排长,我们班弟兄们还行,就副班长秦二宝娇气些。……九班是‘二赵’,”他征求同意似的看了看李乐。“当哥的赵光明机灵些,赵光亮多少有点儿怯战。不过跟大伙在一起,也出不了大问题。”

  他停下来,等候别人接他的话茬儿。可没有人接上来。他等了一会儿,又接着说:

  “连长说的那些话你甭当真!咱们营到底是预备队,咱们又是营里的预备队,三排还是连里的预备队。就是真有仗打,弟兄们也不会装熊。……七班长,我说得对吗?”

  上官峰突然激动起来,他明白葛文义他们到他这儿来的原因了。……他想说一声“谢谢”,可又张不开口。……他注意到,此刻三个班长都在回避他的目光。

  “排长,你在想什么?”沉默了一会儿,李乐从草地上坐直,问道。

  “我嘛……我在想明天的战斗,”一瞬间上官峰有些慌乱,他没料到九班长会提出这个问题,细想才发觉李乐这么做是很自然的。今晚这三个几乎和他素昧平生的人主动走到他身边,坦诚地向他交心,安慰他,他心里这么受感动,觉得他再对他们掩饰什么是不道德的,然而此刻他确实没有想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哦,刚才我在想我的父母,还有我的老师,朋友,”他改了口,一时冲动得差点儿把柳溪的名字也说出来,后来又止住了,不是不想说,而是害羞。同身边的三个班长比起来,他的年龄还太小。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7-08-31
他的话里透出了诚恳和信任,其他三个人都感觉到了。

  又过了五分钟,气氛终于没有再活跃起来,葛文义有点失望地看了一眼李乐,站起来,扔掉烟头,搔了搔后脑勺,竟没能想出还应说些什么,笑了笑,说:

  “排长,我和九班长来,就是想对你说,不要怕,咱们三排能行!……现在我们回去了!”

  “谢谢你们!”上官峰还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葛文义和李乐走了。上官峰站起来,忽然意识到跟这些将生命无保留地交给他的人说刚才那句话还是不合适的。今晚他们来了,只坐了十几分钟,他的心里就再次体会到那种置身于集体中的安全感和温暖,一直压在生命中的沉重也变得似乎可以承受了……七班长刘有才也从草地上站起,跟着葛文义和李乐向前走几步,待八班长和九班长走远了,又折身走回来,眼睛不看上官峰,望着旁边什么地方,低声问道:

  “排长,你……你写了遗书吗?”

  “遗书?……什么遗书?”上官峰说完这句话,马上理解了刘有才的问题,心“咯噔”一下缩紧了。

  “排里不少人都写了遗书。”刘有才继续急切地说,不转眼睛地盯着左边一棵被泻进林子里的月光照得明亮的小树。“排长,我想跟你说一件事。……我也写了遗书,藏在衬衣口袋里。明天我要是被打死了,你就把它掏出来交给上级领导。……这件事只告诉你一个人,希望你能替我保密。”

  上官峰听到了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死亡的黑云在他刚刚明朗一些的心灵的天空里翻涌汇聚起来。“你都在遗书上写了些什么?”沉默了一秒钟,他问。

  “这会儿我不想说。”刘有才不好意思地看上官峰一眼,欲言又止。“排长,我家里的情况跟你、跟葛文义和李乐都不同。我这样做是为了预防万一。……当然明天我不一定会死。连长怀疑我们能不能打仗,说明他不懂士兵的心思:既然上了战场,你怕死不怕死还不是一样,孬种也得变成英雄才行。……好了,我该回去了!”

  刘有才走了。他的话中有一种知心朋友之间的真诚,一种视死如归的坚定和激烈,上官峰听出来了。他又在猫耳洞前的草地上坐下,意识到心里正发生着新的微妙的变化,并且急切地盼望着什么。

  林间和涧底的月光暗淡了下去。他盼望它们重新皎洁起来。

  “战争。”他想“……是的,过去我一直不能理解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战争。死亡没什么不好理解,从一开始我就懂得了它的全部含义。……死亡只是战争的结果。但是战争到底是什么呢?”他在心底问。“战争让我们走上战场,让刘有才、葛文义、李乐和我今天夜里走进这道荒凉的山谷,做好了死的准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这样说,”一个声音回答了他。“……但是战争并不是一般的政治。战争是一部分人类和另一部分人类进行的以毁灭生命为目的的活动,而这件事本身就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本性都是乐生而恶死的。……也许自古至今的人们都没有彻底弄懂它,没有从感情上真正接受它,却一直用它争夺土地、水、食物、异性,或者纯粹用它彰扬部落和民族的骄傲,为此甚至产生了军人这种古老而悲壮的职业。……”他冥想着,明白上面那个问题并没有被他真正搞懂,思绪却小溪一样向另一个新的兴奋点汩汩流去。“军人……是的,我是军人。”这个忽然袭来的思想让他热泪盈盈。“过去我所以无法接受战争和死亡,正因为我从没把自己看成一个军人。刘有才、葛文义、李乐、连长、副团长他们所以能很简单地接受它们,也恰恰由于他们明白自己是军人。”一会儿间他脑海里涌满了许多与军人有关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但是军人又是一种什么职业呢?”思绪在这儿连贯起来,内心却因刚才的诗句变得悲凉。“军人是这样一种职业,他们为战争而存在,以生命为代价去获取战争的胜利和民族、国家以及个人的光荣。……是的。”他肯定着脑海里抽象出来的思想,觉得自己对自己看得更清楚了。“军人,”他热辣辣地想,“从你穿上军装那天起,你就不会再是一个地方大学的候补考生,一名未来的数学家或天体物理学家,不再是十二岁或者十七岁,战争从那时起不仅成了你的职业,还成了你的命运。你明天的死亡在别人眼里也不会显得奇怪,因为它本是你职业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别人没有多大关系,只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具有或大或小、或长久或短暂的意义。……我明白了。”他想,觉得自己真的明白了,思绪没有再深入下去,却流向了一个非常表层非常明亮的点。“生活对我已变得如此简单:好好做一名军人,现在是等待打仗,明天拂晓后听令带自己的排投入战斗,争取把仗打胜并且活下来,或者战死在随便哪一座山头或哪一条无名的峡谷里。……眼下呢?”他问自己,“眼下的事情就是睡觉,别无其他。”

  然而他却明白自己今夜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内心里多了一个温柔缱绻的声音。“……你不能睡。这将是你在人世间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一个明丽的月夜,你应该珍惜它。”月光真的重新皎洁起来了,林间被它照亮的树叶和草叶变得薄而透明,并笼上了一圈毛茸茸的光晕。涧底的月光更浓更白,将那道曲折的溪水照得水银似的。他不想回到猫耳洞里去,就把双臂枕在脑后,仰面躺在坡度低缓的草地上。“明天就不会有你这个人了,可今夜你还活着,躺在这儿,”一时间他漫无边际地想,“世界并不知道它将失去一个数学家,一个天体物理学家,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这没有什么,会有人拿那份奖金的。”奇怪的是想到这些他心中已不再悲伤,反而有了一种平静和轻松,特别是轻松。自从刘有才讲过那一番话他就突然轻松了。死是真实的,并且逼近了,他能感觉到它,却不再诧异了。他仍然没有承认它的合理性,而是对它习惯了。“我要不要也写一封遗书呢?……不,没有必要”,他嘲弄地笑起来,“人们很快就会把你忘掉的,包括柳溪在内,她会上大学,恋爱,结婚。永远忘不掉你的只有爸爸和妈妈。不过连他们也会渐渐淡忘你,把你放到一个心灵的隐秘的角落,而把全部的爱心移向小妹,……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该责备谁。但你今夜最好不要睡着,你要一分一秒地体会你的生命正在走向消失,这很重要,并且他妈的有点儿激动人心。”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7-08-31
很长一段时间他大睁着眼睛。他说粗话了,第一次像士兵那样说了粗话,却没有为此感到羞愧。林子里万籁俱寂。涧底溪水的流淌声单调而响亮。他的眼睛不自觉地合上了。“我不能睡,我……不……会……睡,”他心里念叨着,同睡魔斗争着,但到底还是忘掉了战争、死亡、责任、尊严、荣誉,躺在猫耳洞前的草地上睡着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7-08-31
穿越死亡 第二部一
一团缓缓游动的巨大的蟹状云吞没了西斜的月亮,公母山广大地区的夜色晦暗下来。

  在猫儿岭背后的大山峡北侧、老爷岭山腿顶端一座半地下式的、土木结构的前沿观察所里,军长面对一个向南的长方形瞭望孔站着,没有把手里的电话听筒放在耳边,而是将它远远地擎在一旁,于是,他同L师师长的通话便清晰地响遍了这座因实行战前无线电静默而气氛沉闷的野战工事的每一个角落。

  “陈师长吗?”

  “军长,是我!”

  “你那儿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军长,自昨晚二十时我师各部队开始按预定方案行动,目前除B团柳道明的迂回部队尚在运动途中,其余部队均已到达指定位置,完成了战斗准备。眼下一切顺利,请军长指示!”

  由于军长的前沿观察所距战区直线距离不足三公里,师长的前沿指挥所就被压至更前的猫儿岭西侧的反斜面上。如果月光一直明亮,师长的指挥所和军长的观察所可用肉眼遥遥相望;但月光一旦暗淡下去,军长透过瞭望孔看到的就只是最南方的骑盘岭和001号高地的黑魆魆的轮廓了。

  师长的话讲完了,军长仍一动不动站着。电话那端的师长意识到军长的沉默,像昨天早上去A团指挥所时一样,他又把握不住军长的思想了。

  “军长,你还有什么指示?”隔着宽阔的大山峡,他又问。

  军长像是被人从某种幽微难测的思考中惊醒了,两只脚动了动。警卫员将一把折叠椅挪到他身后,他却仍然站着。

  师长终于从电话里听到了军长苍老的声音:

  “陈师长,B团的情况怎么样?”

  “柳道明刚才发回的一个电报讯号表明,他们已到达作为折转点的秃鹫峰435号界碑,准备越过界碑向东北方的001号高地迂回!”

  “A团呢?”

  “刚才我打电话问了一下,情况正常!”

  军长又沉默了。师长觉得自己的呼吸也沉重起来。

  “你的预备队在什么位置?”

  “报告军长,C团——欠一个营——目前已进至B团原来的集结地侗家冲。我让他们暂时休息几个钟头,拂晓战斗一打响,立即向前推进,随时听命令支援B团的战斗!”

  军长这一次沉默时间很久,师长拿不准他是否应当把电话放下。峡谷北侧的观察所里,人们感觉到的是另外一种沉重:军长仿佛正在对自己的某些部署下最后的决心。

  果然,军长再说话时,语气明显果断而沉重了:

  “陈师长吗?”

  “是我!”

  “下一个联络时间,你向柳道明传达我的命令:如果不暴露目标就无法按时到达攻击出发位置,我准许他不惜暴露强行前进!如果全部兵力不能同时到位,就分散成数路开进,只要其中一路按时到位,我就算他完成了迂回任务!”

  “是!”

  “我还要告诉你,在你师的背后,我已命令D师两个团前进至C团和A团原集结地待命,这是我为公母山地区收复战斗准备的第二梯次的部队。我希望我能不用这支部队。此事除了你和你的政委之外,不得让第三个人知道!”

  师长觉得喉咙发干。

  “明白!”

  “最后一件事:从现在起,我们俩——我和你——”他特别在后面三个字上又加重了语气,“除非有特殊的、非如此不可的理由,不得再干预A团和B团的作战指挥。……我的话你明白吗?”

  “我……”师长迟疑了一瞬间,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明白!”

  “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只要你执行命令!”

  “是!”

  “再见吧!”

  “再见,军长!”

  峡谷南侧的电话首先挂断了。军长过了一会儿才把手中的话筒交给一直站在他身边的何晏。这以后他既没有从瞭望孔前走开,也没有坐到身后那张折叠椅上。他依然站着,凝神眺望峡谷南方夜色笼罩下的崇山峻岭。

  月光到底没有再在这道林木森森的大峡谷间皎洁起来。一直陪老头儿站着的何晏猛然生出一种想法:军长做出最后一个决定是不容易的;自从他做出那个决定,直到明天全部战斗结束之前,军长都不会离开这个瞭望孔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7-08-31
穿越死亡 第二部二
……天黑后全团开始向攻击出发地域运动,江涛才乘车返回猫儿岭。

  同下午出发时相比,现在他的心境又像和刘宗魁会面之前那样镇定、自信和亢奋了。不仅由C团副团长刘宗魁带给他的那点对于战斗前景的疑虑得到了消除,这最后的视察还越发增加了他的信心。现在江涛认为:明天他和他率领的A团不是能在骑盘岭一线打胜仗,而是一定能照他的计划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战争爆发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和黄昏,江涛的情绪所以会发生如此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变化,原因是深刻的。

  一个人的内心有多么深邃,往往是外人难以猜度的。即使像江涛这样一个将战争视为自己终身职业的人,一场真实的而非虚拟的战争的来临,对他仍显得突然,并会于最初一刻在灵魂深处引发深深的震惊。震惊的原因又是极为复杂的:江涛多年来一直在渴望战争,但认真想起来,他渴望的其实并不是战争,而是在战争中建功立业,成就父亲当年那样的功勋与盛名;但尽管如此,他毕竟也和别人一样长期生活在和平的天空之下,他以为自己已经为战争和在战争中履行军人使命做好了准备。其实却像所有生活在和平中的人一样,当战争真的到来时,蓦然发觉自己不但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甚至没有做好起码的准备,他更适应的是和平的军营生活而非战争。江涛从没想过自己会死在任何一场战争中,这一点是他和许多基层官兵心理上最大的不同之处,但他即使想不到自己会死在这场刚刚到来的战争中,却不能不想到自己要在战争中负担的责任。数年前他虽以参谋军官身份参加了一场持续时间只有二十七天的边境之战,但那时他基本上是同师长一起待在指挥所里,并没有过以现在的身份指挥一个团作战的经历。江涛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但大战在即,他对自己是否能够带一个团完成上级交给的任何作战任务,内心隐秘处仍不能没有那么一点点小的忧虑(他不愿意承认这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承认它是人在面临重压下自然而然生出的一点点焦灼)。江涛是沿着下面一条心灵的小路走进战争的:最初的震惊过后,他就比全团甚至全师任何一个人更快地明白了这场事变对于自己和每一个别人的全部意义。首先他想到的是:作为一名团长,即使他承认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点隐忧,却仍然要责无旁贷地带这个团走向战争,去完成任何一项作战任务。既然如此,这一点担忧和焦灼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了;其次,这次战争不只构成了对他实际带兵能力——也包括运气——的严峻考验,也为他在军界建树功勋迅速成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江涛内心的目光这时已转向周围:固然他没有带一个团投入实战的经验,可是和其他也要投入战争的团长——譬如柳道明——相比,他相信自己又是优秀的了。柳道明也会想到这场战争对他意味着什么。在考验和巨大的机遇之间,柳道明会像自己一样首先想到如何抓住和利用这个机遇。如此一想,江涛不但觉得自己不该让那点自我怀疑和焦灼在自己心中留存,而且还在与柳道明能力的对比中相信了它们的存在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柳道明都不为自己的能力担忧,他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江涛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战争准备之中,他带部队向前方移动,然后展开大规模的战前适应性训练,研究一场新的边境战争可能会给他和部队带来的难题并一个一个具体地解决它。他全身心地沉湎到这里面去,以为自己已在经历战争,可这一时期他经历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沙盘作业和实兵演习,竟没有注意到随着这些战前的活动,正在走来的战争的真实感和沉重感正一点点被某种新的游戏式的紧张和激动所替代。战争准备活动本身就具有某种游戏性质,这种游戏式的战争准备活动反过来又强化了他那天之骄子式的自信,也使最初的一点怀疑和焦灼不再出现。有一阵子江涛以为它已经完全被消除了,其实没有。等部队有一天真的开进到公母山战区,游戏式的战前准备活动结束,战争的真实感突然沉重地回到他心里,原有的那一点隐隐的自我怀疑和焦灼,就又悄悄从心底冒出来:战争就要打响,江涛却突然对自己亲手制定的骑盘岭地区进攻战斗方案生出了一点新的不安。这个方案是他反复考虑敌情、地形、任务诸方面的情况后制定的,并经过了军师首长的批准,作为一个自认为是一流军事专家的战地指挥员,他无法接受来自任何方向(包括自己的内心)的怀疑:但同样是由一流的军事素养造就的敏锐的直觉,却也在悄悄提醒他注意到这一方案其实并无过人之处。之所以如此,则又似乎因为制定方案时他的思绪不是自由的,而是囿于别人划定的框框之内的。所有那些敌情、地形、任务都是不可改变的,仗也只能那么打。朦胧中,他觉得在自己的这种无可奈何之中,就可能隐藏着天才军事家应该能够意识到的更深一层的危险。至于它是什么危险,他又不清楚了。江涛处理这种心理矛盾的态度又是同他那高傲的性情相一致的,简单地说,那就是:既然他坚信自己的军事才能出类拔萃,并且看不出那种所谓“深一层的危险”是什么,他当然没必要再去理会它!

  他带着这样的心境迎来了战前的最后一个早晨。他以为自己内心的问题已经解决,没想到仅仅是暂时被回避了。这一天他过得异常紧张和激动:先是军长和师长来到猫儿岭,差点将他从A团的指挥位置上换下去;接着是刘宗魁,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了对他的作战方案的不信任。来自上头的不信任他有办法对付(请来了两位记者,安了一条直达北京的专线),刘宗魁的不信任却让他心境大变,毕竟这是出自一个真正的军事专家内心的不信任,后者的实战经验比自己还要丰富!江涛当即决定撇下所有的事情,驱车到各营去:战事已迫在眉睫,他没时间也不能够再怀疑自己的作战方案,能够怀疑的只有执行该方案的部队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7-08-31
 正是在这最后一次对部队的视察中,他的心境又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无论他来到哪个营,看到的都是一片斗志昂扬的景象。干部战士对他此时的到来表示出了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他们一个劲儿朝他欢呼着:

  “团长!”

  “团长来了!”

  “团长你好!”

  “团长来给我们送行了!”

  “团长有好烟吗,给弄一根儿!”

  ……

  江涛没有带来好烟,也不是来为官兵们送行,但视察却很自然地变成了送行,并且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感动了。他突然想到:战斗前夕,士兵们不仅没有丝毫沉抑悒郁之气,相反人人精神振奋,生龙活虎,大有“灭此朝食”的气概,有这样的部队,他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明天的胜利!

  “同志们,你们好!”他大声跟每个连的官兵打招呼,凭记忆叫出了一个个战士的名字,“我代表团党委和我本人,来看望你们……你们感觉怎么样啊?”

  “没问题,团长!”战士们大声回答,或说:“团长,你就瞧好吧!”

  “今天我没有给大家带烟来,你们知道我向来不抽烟,上了战场也一样!”精神受到很大鼓舞的江涛在出征的队伍前讲话,有力地做着手势,“可是我刚刚从师里领回一挂包军功章,正在那里叮当作响,就看明天你们谁能把它拿走啦!”

  “团长,我们连全包圆啦!”战士们回答。江涛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了。

  除了战士们,他还在这些队伍中受到了更多的鼓舞。由于自己两年多的经营,今夜带部队上前线的营连干部全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无论名义上还是性格上都是他的“嫡系”。现在,他从他们那儿听到的也都是令人放心的回答:

  “团长,你跑这一趟多余!”

  “团长,你安心睡觉,打完仗我们叫醒你!”

  “……”

  “我不是不放心你们,我只是想来看看!”江涛有些热泪盈眶了。部队已开始向骑盘岭方向运动,他站在路边目送一支支队伍没入丛林,再一次心潮澎湃地想:有这样的部下和部队,对于明天的胜利,他是丝毫也不应该怀疑的!

  他就带着这种亢奋的、感动的心境回到了猫儿岭,马上,那种胜券在握的喜悦和激动又高涨了一个层次:原来,在这个战争的前夜降临之际,团指挥所也从里到外弥漫着一种和作战部队同样兴奋、轻松和喜洋洋的气氛!

  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尹国才已按计划将指挥所迁入营地南侧崖壁下的另外两孔岩洞。这是比记者们住的岩洞更阔大、更深回曲折的两孔岩洞,其中的一号洞竟向山体内伸延进去一公里多,二号岩洞的纵深也有五百米。像所有的喀斯特岩洞一样,洞内到处耸着挂着石墙石笋石柱,将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大厅”、“长廊”、“单间”和“套间”。尹国才把容积最大、且有着许多小“单间”的一号洞留给自己和参谋勤杂人员住,把入口处便是一个“大厅”和一个“套间”的二号洞布置起来,“大厅”做团的作战指挥室,“套间”做团长的“卧室”。按照团长的喜好,他不仅向江涛的新“卧室”搬进了桌、椅、床、衣橱、地毯、酒箱、电话、外国女影星的剧照和吉他,还在一面石墙上顶天立地挂了一幅大型军用拼接地图,以代替无法同时搬进洞来的作战沙盘。做完这一切后,尹国才站在洞内打量一番,觉得即使按照江涛的标准,这间“战地卧室”也堪称“豪华型”的了。

  江涛走进二号岩洞后是满意的。新作战指挥室高敞轩豁,灯火明亮,参谋人员全部按战时要求展开工作;自己的“卧室”深邃紧凑,空间不大却不给人压抑感。在一盏三百瓦的白炽灯泡的照耀下,所有的陈设虽都是他熟悉的,却因换了地方而多了一种单纯摆放意义上的新奇。“卧室”的四壁嶙峋巧怪,穹顶大大小小的钟乳石森然杂陈,给人一点神秘莫测和置身梦境的不真实感。最让他满意的还是那幅顶天立地的拼接地图,它呈现出一种纵览全局的恢宏气势,让他的躯体和思想在自我感觉中高大伟岸。望着这幅地图,他不能不油然生出一种新的感受:在整个公母山战场上,只有他才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真正让他愉快的还是此时指挥所内外充斥的兴奋、轻松、喜洋洋的气氛。它们仿佛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他从部队视察归来后得出的结论——既然所有的参谋军官(也包括尹国才在内)都认为明天的胜利毋庸置疑,他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它?!

  “同志们,看样子你们过得不错嘛!”在这种愉快的心境下,他觉得应当同部下们开个玩笑。这在他是不常见的事。“当年齐天大圣也不过住在这样的神仙洞府里吧?……如果明天的仗打不好,咱们对不起这么好的住处啊!”

  参谋们七嘴八舌地、热烈地叫喊起来:

  “团长说哪里话!”

  “有团长在,打胜仗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儿?!”

  “团长的情绪不错嘛,”一个名叫马虎臣的炮兵参谋用调侃的声调对江涛说,“团长现在想的是战后的庆功会了吧!……我们这些人鞍前马后跟你跑,到时候可得赏一瓶‘人头马’喝喝!”

  “这个要求可以考虑!”江涛高兴地说道。

  他没有忘记自己该做什么,在电话机前坐下,先正式向师长报告了全团开始向攻击出发地域运动的消息,接着又打电话到军作战处,以私人身份向何晏通报了本团的进展情况,顺带询问了一下B团的消息。何晏的回答又一次把他的思想引向B团团长柳道明:B团刚刚开始运动,今夜柳道明要走的那条路吉凶未卜,明天的战斗对柳道明更是胜负叵测。他自己却不一样,骑盘岭之战已基本胜利在望。想到此处,他内心的兴奋情绪就涨得更高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7-08-31
 身为一名战地指挥员,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参加过几年前那场战争的江涛如果能冷静地做一番思考,或许就会明白此刻出现在部队和团指挥所内的普遍的亢奋情绪,既是战争给参战者心理上造成的沉重感的歪曲反映,又是进入战区后他的自信、坚定、胜券在握等等精神特征在全团官兵心理上引起的折射。但他今晚迫切渴望从心底去除掉那最后的一点怀疑和不安,头脑并不清醒,因而不仅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还以欢欣和激动的态度认同了它,将它视为自己认识明天战争的出发点。这样,以后的时间里,这种盲目的乐观情绪就不会不随着战斗行动的进一步展开愈来愈高涨,并对他的感觉、思维和决策产生直接影响。

  ……再从“大厅”回到“卧室”,江涛的内心已完全放松。战斗行动已经开始,部队正在运动途中,十点钟各营进入攻击出发地域之前,他基本上没有任何事情可做。即便十点钟后部队进入了预定位置,只要战斗没有打响,除随时同各营保持联系,每小时向师指挥所汇报一次外,他也基本上无事可做。刘二柱把饭端进来,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没吃晚饭。坐下来随便吃几口,却发觉自己一点胃口也没有,“拿走拿走!”他对自己的警卫员说。刘二柱把饭端走了。他站起来,无目的地在“卧室”里踱步。他是怀着高度紧张和沉重的情绪从黄昏走进这个长夜的,没想到首先遇到的竟是连续几个小时的空闲时光,这是他不习惯的。“我应当去睡一会儿,”他用一个团长的严厉声调对自己说,马上发觉现在让自己睡觉是不可能的。“……或者去看看张莉,早饭后一直没见到她了。”他又想,但立即就有另一张更漂亮更迷人的面孔在他眼前一闪。“……不,还是去看看记者们,为他们明天写的文章做些铺垫。”他明白自己其实真想见的是新来的女记者。“你的内心仍是紧张的,在这个临战之夜。”一个声音突然从心底冒出来,“你想在她或她那儿得到情绪上的松弛,让内心的压力减轻。……你当初把张莉留在猫儿岭,就是为了这样的时刻。”“但是又有哪一位名将会在大战之前心静如水?”又一个声音高亢起来,“拿破仑在土伦之役前心境平静吗?库图佐夫在莫斯科郊外的大战之前先跪下来向他那东正教的上帝祈祷。……不,我并不紧张,只是有些过于兴奋罢了。”他得出结论说,思绪回到白帆身上,并且一闪即逝地想道,上午他所以不把白帆安排到张莉的帐篷里去住,其实是不愿让她和张莉接触。在内心的深层,他甚至觉得最好能让白帆不知道猫儿岭上还有张莉存在,因为那对他在记者们心目中的形象多少总是不利的。“白帆。……白帆是可爱的,她到底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一个心理正常的男人见到这样的女人,不感到愉快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明白自己没有爱上白帆,就像他从来没有全身心地、忘我地爱上任何一个女子一样。他真正挚爱的只是事业的成功,他那成为一代名将的梦想。“明天我会成功吗?……当然。骑盘岭之战将会成为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我的‘土伦之役’,战后我将成为军队天空中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他愉快地想下去,觉得这样天马行空地思考是一件惬意的事。但是他要到记者们的岩洞里去,为了明天的成功,今晚他还要在记者们那里做些什么,“肖群有些书呆子气,即使为了自己写出好文章,他也不会拒绝颂扬你的。……白帆与张莉有许多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她们都是些单纯的女子。一般单纯、热情的女子心地总是善良的,因此也总是容易打交道的。今夜我应当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一些让他们可以作为名人轶事去写的东西。”至于他怎样才能给记者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他并没有认真去想,就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自信,迈开大步出了岩洞,愉快地向记者们住的岩洞——三号岩洞——走去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7-08-31
穿越死亡 第二部三
 “喂,肖群,你觉得这位江团长怎么样?”中午,江涛刚刚离开,岩洞里只剩下她和肖群二人,白帆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肖群的心情这时是异常愉快的:虽然有过一些曲折,他和白帆仍赶在战争打响前在A团前沿指挥所安顿下来;方才他已用江涛为他们安排的电话同总编通了话,用他的话说就是“进入了工作状态”,那篇就战争论述改革的大块文章也在他心中进入了构思阶段。听到白帆的话,他抬起头,心里“咯噔”一下,想:哎哟,她这不是爱上这个人了吧?

  肖群冒出这样的念头不是没有原因的:江涛离开好一阵子了,白帆仍一动不动地坐着,胳膊肘支在桌面上,手托着腮,脸颊绯红,眼里放射着钟情的和梦幻般的光芒。肖群熟悉白帆的这种表情,更清楚它意味着什么:大学期间他所以没有把写好的一封诗体情书寄给白帆,害怕的就是她这种随时会被任何一个年龄相当、风流倜傥的陌生男性所迷惑、轻易地就向人家投射出爱慕的目光的性情。

  今天到了A团指挥所,她的老毛病又犯了,肖群想。联想到她目前这种待嫁的境况,他也没有感到过分的惊讶。但是,多日同行途中悄悄在心底泛起的一点对于白帆的眷恋之情突然消失了。

  “江团长这个人嘛,当然是优秀的,在同龄的指挥员中是出类拔萃的。”他应着白帆的话,给自己的茶杯中加了些水,一边利用这段时间飞快地整理着上山后江涛给予他的许多新鲜和强有力的印象,他意识到这也是他要写那篇文章所必须做的工作之一。“江团长出身军人世家,受到良好教育、天资聪慧、志向远大,又没有挫折感,世间所谓‘吞吐宇宙之志,包揽八荒之心’者,即此类人也。也许在不很远的将来,五年,十年,十五年,我们这支军队就会由这样一批人来统帅。”他停了一下,以便将自己散乱的思绪集中起来。“……但就目前而论,江团长和他的同类人或者因为年轻,阅历有限,或者因为读书不足,暂时还处在不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感觉也是他上山后从江涛身上得到的,不将它说出来,自己的思考就不完整和不周密。“江团长这类人还太喜欢标新立异,用惊世骇俗的言行与社会的一般思想、道德、伦理规范发生冲突,以引起注目和称赞。往深处看,他们就是还太喜欢制造剧场效果。……江团长今天对我们讲了那么多,固然有不少精彩之处,但也让人觉得,他对自己还不像他讲的那样充满信心,他还处在渴望别人赞扬的阶段。老子曰:‘大器无形,大音希声。’《吕氏春秋》上说:‘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显然江团长距离这种真正中国牌号的深奥智慧还很遥远。他们这一批人差不多还不懂得历史尊重的仅仅是结果,而不是你曾经说过什么和做过什么。”他呷了一口茶水,努力将思绪从中国文化和历史运动的抽象思辨中回到江涛身上,态度也变得较为宽容了。“当然,尽管如此,江团长这类人仍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最生气勃勃、最具创造精神、心胸最远大、因而也最有希望的一群。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一定会成熟起来,去扮演命运要由他们扮演的各类重大历史角色。至于我们,今天的使命就是为他们鼓吹。帮助他们更健康更迅速地成长,这样也就对推动历史进程发挥了作用!……”

  他终于停下来,去注意洞内另一个人的反应。他的内心世界已进入到那种激烈的可称之为自我辩论的状态,他的话虽是随内心意识的流动而说出的,却可以看成是他为那篇大文章酝酿的一些思想支点。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于是就希望白帆能对他的话做出痛快淋漓、哪怕令他十分难堪的反驳,以便在争论中把它们磨砺得更准确更锋利。但是白帆没什么反应。她那一动不动的坐姿,她脸上依然灿烂如霞的红晕,眼里那两点水光迷蒙的亮点,都表明她早已不再注意肖群讲了什么。肖群明白自己同这个人进行严肃思想交流的可笑了,白帆根本不是个适合做这种交流的人。但他却被方才自己的思考激动起来,不能也不想中断它们。“……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和江涛都是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人,我们都处在自己事业的起跑线上,明天将是一个极重要的时刻,江涛的成功也将促成我的成功,江涛的失败也会使我前线之行要实现的计划破产。……”

  他不再关心白帆了。来时他就没有在完成任务方面对她寄予太多的期望,此时更加明确了这种认识。不过白帆方才的问题仍是有意义的,它促使他对江涛及同类人进行了一番思考,现在他就应当把这些可做那篇文章思想支点的思考记到采访本上。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整个下午他都陷进这件事里去了,文思如涌地勾勒出了整篇文章的思想要点和框架轮廓。

  同肖群相比,白帆这个下午的经历却是既幸福又痛苦的。她觉得自己来猫儿岭前并不想随便爱上一个人,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她还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再轻易爱上什么人了。但是从她来到猫儿岭的第一秒钟,她就有些难过地发觉,自己还是被江涛的风采、言谈、故事完全吸引住了。等江涛结束自述,离开岩洞,白帆一时间甚至为之怅然若失、极为痛苦了。“我难道真的一见钟情地爱上他了吗?”她问自己,内心挣扎着,不愿承认这是事实,“不,不会的,我不想这样……”可是这种感情是那么美好,让人满心欢悦,整个灵魂都为之激动地战栗。自从结婚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经历过了。大学期间白帆爱读莎士比亚,那时她就坚信,每一个天生丽质的姑娘——她自己就是这样的姑娘——都有一种宿命,不是因为美满的爱情得到辉煌灿烂的幸福,就是由于铭心刻骨的爱情得不到满足而在人生舞台上辉煌灿烂地死去,此外没有也不该有第三种——比方说介乎幸福和不幸之间的——命运。“……江涛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我的宿命所在呢?”她用抖抖的心声喜悦地问自己,“我是一个待嫁的女子,他是一个离婚的男人。我走遍天涯海角,去寻觅那个白马王子,却在南部边陲的野战营地内看到了他,他也仿佛从第一秒钟起就对我投来了欣赏和赞美的目光。……我当然不会强求什么,但是如果一桩浪漫的爱情自己找到门上来,我又干吗一定要拒绝它呢?”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