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杜兴占的三爷系列小小说,使人耳目一新,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些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篇篇不同,各有侧重,真实可信,妙趣横生。
杜兴占先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和乡间的农民兄弟们不仅情感交融,而且对众多的乡风民俗、家长里短、农家汉子们的脾气个性了如指掌。可以说,他既是农家人,又干农家活,善写农家事,直抒农家情,他对农村的一切太熟悉了,难怪他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然而,以杜兴占丰富的农村生活感悟和阅历,写出一部长篇也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由于他在乡里基层工作的繁忙,再加上诸多的社会事务、家务等,他只好把这一计划暂时放后,在工作之余选择了系列短篇的创作。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和成功的。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和电脑的普及,人们阅读的习惯开始更多地转为短篇和“长篇节选”了。总之,是人们看书的时间远比从前少了,精短的文章更适合读者的口味,而老杜的小说,正是适应了读者的这一需求。
我手写我心,话语情最真;乡间多少事,说与世上人。杜兴占的三爷小小说系列集,取材于农村,渗透着泥土的芬芳,饱蕴着远古岁月的沧桑,更充溢着当今时代的风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节真实可信,毫无虚假和无病呻吟之感。像《杠头三爷》、《彩迷三爷》、《三爷进城》等,留给人们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农家汉子的三爷形象。
第二;文章倾注了作者的一腔激情,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三爷是作者心中一个崇敬的偶像,自然也就力求要成为读者所敬重的一个人物了。像《三爷养牛》,讲述的是没养过奶牛的三爷被人骗了,如果他再做些手脚,牵到集上骗卖给别人,也算一报还一报。但耿直的三爷硬是不干这种昧良心的事,到年底把肉牛宰了,把肉散发给众乡亲。在这里且不说宰牛合不合法,就凭三爷的作为,确实是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
第三;语言纯熟,所用的乡间方言,也是人们司空见惯、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读后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毫无土气和“吊胃”的感觉。而且每篇的开头和结尾都比较巧妙,前面开门见山,后面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余地。像《三爷种瓜》,耿直的三爷辛辛苦苦所种的西瓜,却被村、乡干部打了许多的白条,又苦于无处索要,只有一焚了之,读后令人在同情之余,又生出几多愤慨,正是“腐败不除,民无宁日”。
第四;三爷系列小小说的真实性体现在:世间的人都有两重性;即优点和缺点,无论英雄和凡人,莫不如此。三爷作为一个农村汉子,自然也有他的缺点,像脾气犟,认死理,如《三爷入保》,就是这一缺点的体现,这样给读者的印象更真实,更接近生活中的实例,使人感到更加可信和可亲。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自然,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情节欠推敲,发展得很不自然,有人为嫁接的感觉。例如《三爷圆梦》一章,三爷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为村里盖学校,事前村民和干部们一概不知,这“百年树人”的大好事,总不能让三爷一个人偷偷去做呀,大家都该踊跃捐款相助才好。文章结尾留给村民们的惊喜,却同时又留给读者诸多的疑问:三爷这样慷慨捐财,乡亲和干部们于心何忍?!眼下这样的“活雷锋”还有多少?!......
当然,瑕不掩玉,杜兴占的三爷系列小说集,是难得的一部农村题材的佳作,标志着他在出版《浓浓故乡情》文集之后,其文学创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喜可贺。
杜兴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擅长写作,还精通摄影、录像、策划和社会活动,干什么都有一股子热情劲。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以他的才能,完全能够做成雄踞一方的大款。然而,他却选择了十分清贫的文学创作,他不慕金钱,不事权贵,重情交友,其精神委实感人,为我们文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青春不老,笔耕不辍,以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辛集文化的发展事业中。我们由衷地祝贺他再接再厉,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