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新华视点)你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只花5毛钱就能在网上买到”? z8cefD9F
;Pe=cc"@
~{-9qOGw;
--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调查 4OFv#$[
ry0YS\W
1h?QEZ,6a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杜放、罗政)我国已发行超过4亿张信用卡,每年通过信用卡交易的资金总额超过13万亿元。在多数人看来,关涉“钱袋子”的信用卡象征着安全、私密,用户隐私信息也会受到严密的保护。 x.Tulo0/
}Dx.;0*:
fw)Q1"|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一条条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隐私的信用卡开户数据,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而种种例外条款、免责规定,往往让消费者问责无门。 ]Wtg.y6;
D 3Tqk^5
I %|;M%B
5毛钱能买新办卡个人信息 旧数据“2000元10万条 rG3?Z^&R+
"D'"uMS`H
1H \
根据上海某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销售人员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使用QQ群查找功能,搜索“电话销售”这一关键词,找到约200个有“数据交流”功能的QQ群。搜索“银行数据”,参与人数多达数百人、交易活跃的群至少有30个。据介绍,这些正是信用卡信息交易的“黑市”。 r0*Y~
KHw
Tb\<e3Te_
;2[),k
在其中一个名为“电话销售数据货源”的QQ交流群,记者以求购者身份,很快就从一位卖家处获得了“供试用验真”的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在这份数据中,工农中建交等多家商业银行的200名客户信息均在列,包括持卡人姓名、移动电话以及家庭住址、开户银行。 'PWA
o2!wz8
@S1Z"%S
这些隐私信息是否真实有效?记者拨打了其中一位安徽省合肥市的持卡人盛某某的电话,经其确认,自己确是在交通银行安徽分行某营业部申请办理了太平洋信用卡。而家住合肥市蜀山区某街道、在该市旅游局工作的其他信息,也与其本人提供的身份证明相符。经一一致电确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数十位持卡人也表示,已泄露的客户信息真实有效。 6o4Y]C2W{1
Ty} Y/jW
BJKv9x1jK
记者调查发现,在微信及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电话销售交流圈”“销售行业资料群”也大量存在。多位“信息贩子”均表示,可以“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此外,根据个人信息“品质”的不同,价格也分为“三六九等”,每条价格从2分钱到5元钱不等。 @;}vK=6L
kO4'|<
U<<XeSp
例如,最新信用卡开户数据按照0.5元一条出售;已经出售过一次的二手数据,可以便宜到0.35元每条;部分高端客户如金卡、白金卡持卡人信息每条售价则高达5元。借助网络聊天、支付工具,买家从下单到得到这些信息,交易全程仅需数分钟。 Y-lTPR<Eq
8&3KVd`
G%viWWTY
一名自称河北籍的微信群卖家表示,这些信息的主要购买者是贵金属、信托等理财机构的电话销售人员。仅他所在的群,每天有400多人商洽买卖。“越是没怎么被打过的电话信息价格越高,最便宜的一份2000元10万条,算下来每条数据只要2分钱。” {%c&T S@s
2])e}&i
-quJX;~
银行“内鬼”倒卖 合作公司信息“共享” Sm;@MI<@/
2@Oz _?O=
"v/Yw'!
)
消费者申办信用卡,商业银行掌握了数亿持卡人的身份证明、电话、住址等信息。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客户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 m~-O}i~)
P|t2%:_
GI6]Ecc
记者调查发现,种种规定屡成“一纸空文”,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泄露: o+Fm+5t;
B[9y<FB+
Ako]34Rl,
--银行“内鬼”倒卖。知情人士介绍,每条个人信息被提交给银行后,要经过支行、分行、信用卡中心等多个环节,经手人员众多。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通报,已于201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原职员余某,就曾将掌握的600余份客户信息出售,其中包括客户办卡时留存的工资证明、身份证明。 5&qBG@Hw]
IYv.~IQO
KkCsQ~po
在上海司法机关近年查获的买卖客户信息案件中,工行、农行下属支行员工也曾成为出售资料的源头。 CV)K=Br5&_
3%)@c P:?
p4D.nB8
--银行转手给“合作公司”。一些信息贩子透露,有相当部分的信息并非银行直接泄露,而来自与银行有合作关系的企业。 (C0Wty
JT6}m
Z{x)v5yh2V
记者以办卡人的身份,走访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营业部,获得的标准信用卡申请合同均显示:个人信息除了被银行使用,还可能被用于合作企业推销业务、与联名商户共享信息。 h 27f0x9
m"!Q5[
^0 &jy:{
比如,中行标准信用卡领用合约规定,持卡人需同意将信息披露给联名信用卡的联名服务方、服务合作方,才能申领办卡;农行、建行的标准信用卡合约中,也存在类似条款。在一家国有银行发行的“携程联名信用卡”合同中,银行明确声明,要与机票销售网站共享客户的基本信息。 c2-oFLNP=
iP6?[pl8
Y=t
?"E
此外,不少信用卡申请合同还约定,银行对这些合作机构只“督促保护信息”,不对这部分信息的安全承担保密义务。 Zxh<pd25Y
aNP\Q23D
%F\.1\&eE
据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就曾将3.2万份客户的个人信用信息透露给第三方理财机构,被责令整改。 d|>
/eb.R
7[I +1
`R!Q(rePx
--保密承诺的“例外条款”让消费者不知情就默许转让。 2"_5Yyb
g{CU1c)B
*Sps^Wl
据记者了解,现在办理信用卡的合同基本都是各银行自己的版本,没有统一的格式合同。合同中银行是否要做信息保密承诺以及如何利用客户信息,目前尚无任何规定。 k/1S7X[
h
s_x
@6
Wg,7k9I
不少消费者反映,办卡时填写的表格密密麻麻,从没仔细看过每一条条款。 #HZ W57"
pfHfw,[
e8S4=W
事实上,与保险、超市、网站等合作方“共享个人信息”等字样往往置于合同不起眼位置。“信用卡申领合同的条款上百条,内容晦涩,而且你想办信用卡,不管什么条款,就只能签字同意。”正在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办卡的王宇说。 n;wViw
[:+f Y[4==
Q" r y@
(I
“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中就授权将自己的信息转手,遭泄露信息的消费者如果想追责,这些免责条款反而成了挡箭牌。”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说。 c#TV2
@
t1wzSG
,0{x-S0jX<
银行信息泄露该谁担责? 5=
T$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