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21阅读
  • 14回复

[[求 助]]河北一集为什么叫一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01
如题这个名字的由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5-01
辛集啊!河北的一个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5-01
第一个集贸市场
呼啸而过打酱油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5-01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05-01
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  旧时,辛集镇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他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qqqq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01
辛集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政府驻地辛集镇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辛集位于石德铁路沿线,铁路、国道、高速公路横跨全境,通达全国各地。辛集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县为邻,南与冀县、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北邻石黄速12公里。辛集市市境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28公里,总面积951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辖15个乡镇。辛集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是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20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第一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享有计划直接上报(省,下同),财政直接结算,用地直接报批等11个方面62项管理权限,同时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  北齐时期其置属安国县,隋改鹿城县。唐代始称束鹿县。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 作乱(“ 安史之乱 ”)。次年鹿城县改名束鹿县,取“栟擒安禄山”之意。1949年9月,县政府驻地由新城迁至今辛集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辛集镇曾设县级镇,与束鹿县平级,但不久后又划归束鹿县管辖。1958年11月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1961年5月,恢复原束鹿县辖区,晋县、深泽县分设,1965年改辖为31个公社,1986年3月5日撤县改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内最著名的集镇—辛集镇,原辖区不变。1996年12月,乡镇合并为8镇、7乡共15个乡镇,仍称辛集市。  辛集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皮毛、化工、机械为支柱的三大行业。河北辛集钡盐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钡盐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工业碳酸钡、硫酸钡、硫磺、碳酸锶等7种主要产品获部优称号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辛集汽缸厂是全国最大的汽缸盖专业生产厂之一,这个厂生产的X195、S195汽车缸盖为为部优产品,辛集贝氏体钢总厂年产锻钢磨球3万吨,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辛集地处华北平原上。全市年平均气温12℃,降水量488毫米,是河北省重要的优质棉花和鸭梨产地。辛集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棉、小麦、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河北省优质棉出口基地,全市农机总动力为180万千瓦,耕地动力机械1.8万台,有效灌溉面积7万公顷。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油料、苹果、鸭梨、红枣、葡萄、花卉。其中鸭梨、蜜桃、枸杞、军齐韭菜、旧城香椿,全国闻名。  王口烟花、辛集裘皮为其土特产。辛集是著名的皮革业中心,其皮革制造、交易历史悠久?在明清时非常兴盛,号称“河北一集”。至今,皮革业仍然栯整个辛集市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产业。从1993年开始,辛集市投资17亿元,建成了高标准的辛集皮革城和三个制革工业区,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装、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等较为完整的皮革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皮革企业1000多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年产羊皮服装革3000万张,约占国内同类产品的50%,占世界同类产品的15%;年产羊皮服装400万件,占国内同类产品的30%;年产各类皮具1200多万件。羊皮服装革和羊皮服装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是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辛集皮革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北美、欧洲、中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皮革服装300万件,出口羊皮服装革5000万平方尺。全市皮革行业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出口  交货额2.5亿美元,直接创汇1.17亿美元  辛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皮革产销基地之一,2001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以其独特的皮革产业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眯。  为确保制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1995年开始 ,辛集市共投资6亿多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300亩的三个制革工业区,全市137家制革企业全部进区生产,彻底解决了分散建厂、污水不易治理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  辛集市现在又投资10亿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中国国际皮革城,占地380亩,建筑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预计一期工程将在2010年8月完成,总体将于2011年完工,中国国际皮革城的建成将进一步的巩固辛集的皮革业,使其将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届时辛集与京津石,衡水、沧州、济南、太原、郑州等地旅游公司建立合作 关系,把皮革城打造成一个旅游购物景点。极力建设国际皮革城周边,景观及相关的设施,把商城建成购物, 参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摩尔城。  辛集支柱产业之一:全国泡塑产业基地(南吕村乡),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加大,辛集泡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泡塑企业发展到全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节能保温产业的重视和扶持政策出台,给泡塑企业带来无限生机,形成了在辛集以生产泡塑机械为主,在外以生产泡塑制品为主的新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格局。泡塑设备覆盖全国,出口俄罗斯、蒙古、越南、 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辛集泡塑产业步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辛集已成为全国集塑机生产、原料销售、泡塑制品和输送专业人才为一体的重要产销基地,泡塑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全国之首。泡塑设备占全国市场份额80%;厂家多,外地建厂300多家,只要是有泡沫的地方就有辛集人;全国销售原料30万吨以上,占全国销量1/5;技术人员多,常年在外做技术指导有1000多人。  辛集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泡塑之乡,为其它地区泡塑产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现代化的专业人才,成为全国重要的泡塑产业人才发源基地。
qqqq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01
辛集历史文化 ]H*=Z:riu  
  卫嘴子,京油子,斗不过辛集的皮猴子  卫,指天津,古称天津卫,天津人嘴乖巧;京,指北京,北京人油滑;但是天津人、北京人都唬不了辛集的皮货商人。在这条乡土谚语中,辛集人巧妙地将天津蔑视为“卫嘴子”,将北京人蔑视为“京油子”,再将北京人、天津人对自己的蔑称“皮猴子”连在一起,大家“平起平坐”了,个中自豪、自尊、自重都在不言中,且妙趣横生。  金束鹿,银蠡县  在这条乡土谚语中“金”“银”皆指“棉花”。乡谚有云:“棉花是黄金,棉花是白银”。束鹿、蠡县均盛产棉花,精于纺织,收入颇丰,谚语是劳动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历代统治者也说这条谚语,但其含义则是指束鹿、蠡县富饶,可以多搜刮钱财。  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  旧时,辛集镇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他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前门楼子九丈九,王口花炮响上头  明末清初,辛集王口的烟花爆竹即在中国北方享有盛名。每年春节前,王口人都用小拱车推烟花爆竹进京,在前门楼子的爆竹市上出售。因花炮起得高、响得脆,能超过前门楼子而得此谚语。  钻天的束鹿通天下货  明清以来,束鹿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颇多,若遇天灾人祸,则子弟串联,亲戚相约,大批束鹿人活跃于京津两市,来往于东北三省……  据《乾隆束鹿县志》记载,辛集镇“绵亘五六里,货广人稠,坐贾行商,往来如织,虽居偏壤,不减通都”。当时在辛集镇集散的货物有14种,而皮毛货物即占6种,计有毡、织绒、氆氇、鞍笼、皮、羊毛等,皮毛在货物集散中已居主导地位。据1915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博展会资料记载,辛集市土特产品及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繁多,获银牌奖的有铅印油墨、缮写版印油墨、毛织绒3种。  辛集皮毛名天下  辛集镇自明清以来即为全国皮毛交易中心,辛集皮毛以其产品精良,享誉海内外。清朝末年到“七七”事变以前,外国人在辛集镇设的洋庄就有26座,因而获得了“辛集皮毛名天下”的美誉。  束鹿酒业半条江  在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南昌、长沙、九江、芜湖、安庆、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近百年来即有“束鹿酒业半条江,醇厚甘甜好佳酿”的说法。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有3个束鹿人推着小木轮车到湖北省武汉三镇卖毡条,之后用卖毡条的钱作本钱,在武汉开了香油坊,由于手艺高超又会做买卖,他们很快就赚了许多钱。手里的钱多了胆子就更大了,他们开起了北直烧锅造酒。因为薄利多销,准斤足两,他们在武汉三镇站住了脚跟。后来,他们分成了三股,分别叫“老天成”酒店(店址在汉口老官庙),“老大成”酒店(店址在汉口石码头),“李大有”酒店(店址在汉口关圣祠)。  束鹿人首创用玻璃瓶装酒,一瓶一斤,携带方便。束鹿人酿造的“汉汾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民国年间,束鹿人又从武汉至南昌,沿长江流域遍设酒店。从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期间,束鹿酒业在武汉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保持着前进态势,并出现了酒店多、槽房多、产酒量大、酒的质量好、销路广、声誉高等特点。民国元年(1912年),武汉已经有四五十家束鹿人开办的酒店。最盛时仅武汉就有一万多束鹿人从事烧酒酿造和经营酒店,当时说束鹿酒家遍武汉是一点儿也不假。那时束鹿人又从武汉至南昌,沿长江流域遍设酒店,不出半里地,准有一家束鹿人开的酒店,因而有了“束鹿酒业半条江”的美誉。  “掏羔皮袄”创出“皮毛王”  民国十五年,英国驻华使馆官员查理来到辛集皮店街,要买“掏羔皮袄”,说是英国大使要送给女王当礼物。“掏羔皮袄”是辛集皮庄独有的一种工艺,就是在母羊还怀孕时,凭手感摸出小羊大小,估算羊毛的长短,将母羊杀死后,取出羊羔剥皮制作衣服,既柔软光滑,又轻便结实。这次,查理要求羔羊毛长一寸很难把握,许多善于摸羔的技师都低下了头。  于是,查理轻蔑地说:“久负盛名的皮都辛集也不过如此。”话音刚落,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查理先生,您这活儿俺接了。”只见二十来岁的王再田走上前来,在一群怀着羔的母羊中左瞅右瞅,随后牵出一只马上宰杀,取出羔羊一量,毛长正好一寸。查理连称“了不起”。王再田也由此成了尽人皆知的“皮毛王”。  山西会馆不舍辛集  随着皮毛制革技术普及,辛集出现了家家做毡、户户制革的繁荣景象。据1935年至1936年的统计,当时辛集镇有工商户1170户,人口17550人,其中皮毛业有10个行业361户,捣毛、捣皮的季节工6200余人,连同镇周围20多个村庄的副业性经营,总户数达1500户以上,经营皮毛制革业的人员约四五万人。  在辛集原来的南北大街中部路东,屹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大门有两丈多高,一丈多宽。大门上方有块一尺多高五尺多宽刻在砖墙上的横匾,上书“山西夫子”4个楷书大字,这就是有名的辛集山西会馆。“当时在辛集的山西人主要做3种生意。”辛集市皮革城管委会的冯占军说,“一是来此炒皮货的,二是来此经营山西餐饮的,再有就是开钱庄的”。  辛集旧为冀商代表  银行行长向“皮猴子”低头  1935年6月的一天,当时的北京中国银行行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是李长谦,存在你们银行的那笔款子我要支取,请马上准备好!”放下电话后这位行长心急如焚,一层层的汗珠渗出额头,因为李长谦要支取的这笔款子实在太大了,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凑齐。  这位行长听出李长谦电话中是带着气儿的,一打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李长谦是辛集著名的“聚泰皮庄”掌柜,家业可观。当李长谦在北京分号穿着围裙与工人一起翻晒整理皮子时,“中国银行”的几个职员刚好路过,脱口轻蔑地说出:“看,这些皮猴子真脏。”李长谦听了十分气愤,于是决定“教训教训”这些职员,这才有了上边的电话。事后行长亲自到“聚泰皮庄”北京分号去见李掌柜,并当面赔礼道歉,还把李掌柜接到“万国饭店”宴请。  这段故事在北京曾风传一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集皮毛业曾经的辉煌。  皮子进了廉官店 从头到脚用个遍  辛集古称廉官店,清乾隆年间始称辛集。辛集皮毛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新疆有一句俗语:“不知束鹿县,知道廉官店。”在这句俗语背后,是从明朝以前千万新疆皮毛商人,长途跋涉到廉官店进行皮毛交易的行行足迹。  到清朝中叶,辛集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皮毛集散中心。从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前,是辛集皮毛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辛集逐渐形成完整的皮毛生产体系。当时,辛集专营皮毛转运批发业务的皮庄、皮店就达123家。
qqqq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5-01
  
UC头条、大鱼号“辛集越战老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