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OB
L
!)%>AH'
d=?Mj]
日前有人对我说:三丘古洞是一个通往旧城街里的石洞,要发掘出来,就是辛集的一个“胜景”。在他们的想象中,“三丘古洞”大概是类似于崆山白云洞一样的东西:洞里石幔、石帘、石笋、石花、石钟、石柱、石坝、石台遍布,一片晶莹碧透的世界!这种想法,实在幼稚了些。 3Rd`Ysp
为了说清这个事儿,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源起于清康熙《束鹿县志》,上面有“或云有洞,口通旧城十字街,并一线通天之说。”但是,接下来还有一句:“殊属土人附会。”显然,是有人断章取义,才以讹传讹的。更让人不解的是,《辛集市志》却没有清康熙《束鹿县志》那么负责任了。 Jh\:X<q
三丘古洞是怎么回事呢?三丘古洞,在束鹿县旧城北面的三丘村,又名“束鹿岩”,三峰耸峙。据《方舆胜览》载,“其岩外隘内广,可容千人,有线路通天,俗号为三丘古洞。” j6e}7
明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彝在咏“三丘古洞”的诗中说“投老归来无别事,登临几度费攀跻”,王宗彝于明正德二年(1507)告老还乡,正德十一年(1516)去世。此间他多次登临,说明其时胜景仍存。 g8,?S6\nMz
明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贾衡(约1507~1589),因受严世藩中伤而落职。隆庆四年(1570), 落职在家的贾衡,受知县武时杰所请,撰成《束鹿县志》,贾衡为之作《重修束鹿县志序》。贾衡在《束鹿县赋》中写道:“其山则岧峣岑嵂,蓊郁笼葱,有三丘之古洞,为一邑之奇峰。”从贾衡的描述可知,隆庆四年(1570)时三丘古洞仍雄峙盘踞。明工部尚书、著名诗人童潮在诗中也说“突兀见三丘”。 ^S#\O>GHP
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纂的《束鹿县志》载:邑庠生周于德,今七十五岁,云幼时曾见丘之基址。周围可五六亩,高十余丈,其上平顶,可亩余。屡为滹沱水所啮,仅存培塿耳。昔居人丘旁得一瓦,长二尺许,阔尺许。亦尝得砖甚大。” 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时,“今土人耕种渐就平坦,其丘仅有微形云。” 乾隆朝知县李文耀曾写道:“所谓鹿岩古洞者,耕人亦不能举其地,未尝不徘徊三叹也。” ("?&p3];b
“三丘古洞”应该是黄河的杰作。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我们这里是主要流经地域。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03年,黄河(禹称“大河”)流经魏县、曲周、巨鹿、新河、束鹿、深县、献县,在沧州入海。公元前602年,“河徙,黄河之害去。”《尚书·洪范》篇中说:禹疏九河,先从黄河泛滥的枢纽地带冀州开始,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分辟为九股,散其水势,导流入海。谭其骧先生将九河限定在河北巨鹿、束鹿以东的河北平原上,主要依据是“这里从新石器以至春秋时代,极少文化遗址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地带,正是古九河之地。”我们这里是“沉积”平原,沉积的厚度在2000——4000米以上。西距山地一百五十余里,东去大海千里之外,从地质结构上来看,也不可能形成地下岩洞,就不可能有“山洞”了。可见所谓的“三丘古洞”,自然是在地面之上了。 `8Jq~u6_Z
尤其让人不解的是,《辛集市志》不仅没有引用清《束鹿县志》的正确说法,反而说:“明天启二年(1622)滹沱河发大水时,三丘古洞与旧城镇一起被泥沙吞没。今三丘为一高十几米的大沙岗,三丘村即建在沙岗之上。据当地传说,三丘古洞即深埋在大沙岗下,古洞内原有一小路一直通向北方的一座古庙,约有五里之遥。” 治史必须要实事求是。如果史志工作者任意采信传说传闻,贻害无穷。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断不可取! Vm~qk
'(
*&Ax
B.YMP;7>
;vJ\]T ml
_V& !4Zd9:
;v1NL@w*
p?V?nCv1O
/^'Bgnez
oSn! "<x
g8I!E$
3^\?>C7
d@4rD}_Z
\Tbso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