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17日14:03 q4k`)?k9
新华网南京5月17日电(记者 朱旭东)近日震动新加坡的“法拉利撞车事件”余波未尽。在事故中丧命的中国籍法拉利“富少车主”被认定负有主要责任,但新加坡民众因此而起的排外情绪却让人感到诧异一起车祸,怎会让新加坡的舆论和互联网如此过激,乃至“将中国人赶出新加坡”的声音此起彼伏? G:hU{S7
9i[4"&K
这几年,中国人显得相当地富起来了,富起来后又相当地显摆,尤其喜欢在购买奢侈品方面一掷千金。据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奢侈品是中国人购买,中国富人的奢侈全球闻名,以至全球顶级品牌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到中国去”的流行口号……"中国富人"频频曝光于国际媒体,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章不断为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感到震惊。可惜的是,这些中国富人并没有留下多少美名。国内如此,国外亦然。 zkG>u,B}
B$DZ]/<
有网友总结中国富人与外国富人的十大不同点,其中有几处说得颇有见地:外国富人大多有修养素质高,中国部分富人有财无德素质低;外国富人死后把财富留给社会,中国富人死后把财富留给子孙,几辈子花不完;外国富人生活简朴,中国富人大多极度奢侈;外国富人怕别人知道自己很有钱,中国富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很有钱;外国富人大多挣了钱热衷于做慈善,把财富回归社会,而中国富人则热衷于做败金个人消费;外国富人教儿子怎样挣钱,中国富人教儿子怎样花钱…… . z].:$J&
=WjJN Q
孔子曾曰“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对今天的中国富人特别有教育意义,应当成为他们的一条行为准则。社会上贫富心理对立,一定程度上是“富而骄横”“富而无礼”“嫌贫爱富”等市侩哲学和风气所造成的。如果穷而受欺、穷而受辱的现象不断发生,而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短期内变成富人时,“仇富”就成了唯一选择。 \CtQ*[FmN
5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