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520阅读
  • 11回复

晒各年代结婚账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24
大喜之日花多少钱 h<p 3'  
UQd6/mD`e  
  幸福婚姻是什么感觉?婚姻如何才能找到幸福的感觉?我想有很多人都在问着这两个看似无法用语言来回答的问题。对于幸福婚姻这个东西,我想1000个人会有1000种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时代对幸福婚姻的定义不同,而且幸福的感觉不清晰、幸福的存在与否不明确。 |G=[5e^s[  
V*65b(q)  
  结婚潮也逐渐来袭,在这个时刻,我们选取了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虽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对爱情的想法不同,但有一种却是永恒的,那就是真爱无价。 N< JHjq  
`_ (~ Ud  
  虽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对婚姻的理解也不同,但有一种幸福婚姻的感觉又是永世不变的:那就是牵手时的甜蜜,那就是岁月中的永不分离…… vz`@x45K  
> %*B`oqo  
  “五一”临近,又迎来了一年中新人结对儿的高峰期。生死契阔,与子偕老,新人们一个个带着最幸福的笑容,结束单身时代。 59B&2861  
Vm8D"I5i  
  而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金钱与爱情的较量让不少人纠结不已,他们不禁追问,现在这个时代,到底是爱情更重要,还是物质更重要?东方今报记者在洛阳市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涵盖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代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结婚时代。 tkuc/Z/@  
lQ*eH10H  
  【上世纪60年代】 :#=" %  
7w58L:)B.  
  三个银元打了俩镯子 L>Jd7; =  
TYjA:d9YH  
  刘先生的婚姻由父母包办,13岁就订了婚。1963年,年仅16岁的刘先生便已结婚了。他回忆说,那时候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后,男女双方不能见面的。不过,刘先生家里在当时也算殷实之户,所以订婚后他还是偷着去看了几次未来的“新娘”。 rOl6lQW  
kJ=L2g>W<.  
  新娘戴着用新郎家给的三个银元打的两个镯子坐着牛车就嫁过来了,一身蓝洋布的新衣裳也算当时的时尚了。嫁妆有两床被子、两身衣服,加上刘家自备的新床、被褥、板箱、大立柜等,这就成了新房。刘家比较富裕,给了新娘家30多块钱彩礼。结婚后,新人们与父母住在一起,相安无事。 u/AT-e r;  
3gfimD$_E  
  根据习俗,当时喜宴请了男方亲朋十几桌,花了100元左右。刘先生说,那时候物价比较便宜,猪肉才几毛钱一斤,这个花销也是个天文数字。 |V`S >m%N  
X)uDSI~  
  【上世纪70年代】 Sl~x$9`  
q42FP q  
  40元积蓄办了场喜宴 X QbNH~  
ua 8m;>R  
  63岁的李向东老家在伊川,退休后住在洛阳市里,闲暇的时候,他会带着老伴儿宋平去洛浦公园溜达溜达。 L2-^! '  
FUeq \Wuo  
  李向东与宋平从小订了娃娃亲,他18岁那年,俩人见了第一次面,直到三年后结婚,其间几乎没再见面。从订婚到结婚,双方家庭没有置办彩礼。 mog9jw  
*+lsZ8'^C  
  结婚的那天,宋平穿的衣服是自己置办的、六毛钱一尺的格子呢新衣。李向东回忆说,他那天步行八里地去女方家,接过新娘子后,又赶在天亮前步行回到自己家里。 b>cafu  
gs`^~iD]m  
  李向东说,他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结婚时将自己攒的40元积蓄给了父亲。他们找了熟人,买了五斤猪肉,在老家请了三桌客人,算是宴席。“那时候钱值钱,亲朋最多给三元的份子钱,算是大礼,也有人合伙凑份子,给一元五角的。”李向东大笑道。 /N^~U&7  
~%y\@x7I  
  结婚后,他们的家具也很少,加上新置办的,只有几个箱子、柜子,几床被褥,以及几件日常生活用品而已。 'pP-rdx  
Pg^h,2h  
  结婚费用不超过百元,而如今他们已经一起走过了42年。 `1p 8C%  
i (HByI  
   tfiqr|z  
  【上世纪80年代初】 h(xP_Svj>  
$V8vrT#:  
  “三转一响”花了600元钱 [@{0o+.]'H  
-!*p*3|03|  
  “老公家和我家是世交,我们的结合也属于父母之命吧。”今年54岁的黄女士是1980年结婚的,当时不流行要彩礼钱。黄女士回忆说,订婚时,婆婆家送来的六尺布、几个笔记本、几支笔就算是彩礼了。 oEzDMImJ5  
Q e1oT)  
  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初,成品衣开始流行,十几块钱一件。公婆家给黄女士一下买了六件,让她喜出望外。 e^e$mtI  
#Ws 53mT  
  不过,当时最流行的要数“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大件共花了600元钱左右。黄女士娘家用公婆家送的实木材料,做了床、三门大衣柜、桌子、箱子等一套家具,另外还有八九床被子,这就是所有的嫁妆。 MV+i{]  
5n:71$6[  
  结婚当天,黄女士穿着新衣服,戴着手表,坐着北京吉普车就出嫁了,“这在当时已是非常体面了。” 3;$bS<>  
5M?mYNQR/H  
  公婆家条件不错,宴请了30多桌亲朋好友。与如今给份子钱不同,那时的亲朋好友大多送毛巾、茶具、镜子、水壶等比较实用的礼品,“至今,有的毛巾还没有用完呢。”黄女士笑道。 PDw{R]V+  
A['uD<4b  
  【上世纪90年代】 BSXdvI 1y  
y7zkAXhJ  
  “三金”少了一条项链 +lp{#1q0  
:%_q[}e  
  白先生28岁(1995年)的时候,在自己蜗居的二十多平方米的租房里,与相恋3年的同事结了婚,直到现在一直恩爱。现在他们拥有了大房子,拥有了自己曾向往的幸福。 ~v: #zU  
6 ,N6jaW  
  结婚前新买的床、大立柜、矮柜、沙发、21英寸的彩电,将他租来的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摆得满满当当。不太宽的阳台也被当做厨房,充分利用了起来。他说,还好妻子没有太高的要求,与他在租房里住了四五年后,又住进了单位的临时过渡房,直到最后才有了自己的大房子,她毫无怨言。 {^&@g kYY  
M%=P)cC  
  白先生回忆结婚前第一次去见女方父母,他带去了6000元的彩礼。当时结婚流行“三金”,但是白先生只给未婚妻买了“二金”戒指、耳环,项链是未婚妻的嫁妆。 aIvBY78o  
p/|(,)'+jx  
  他们是在酒店办的婚宴,这时候,亲朋随的份子钱已经“水涨船高”到了200元。他们还拍了婚纱照,这在当时已经非常让人羡慕了。白先生大致算了一下自己结婚办事的花费:彩礼6000元,家具6000元,宴席4000元,“二金”2000元,婚纱照等其他费用5000元。 )teFS %  
2eok@1  
  【00年代】 % my  
v@T'7?s.  
  房、照、戒、宴总共20多万元 T!( 4QRh[  
02 f9 wV  
  张先生在2008年的时候,与相恋4年的同学结婚了。如今孩子已经3岁了,一家人幸福美满。 ER|!KtCSM  
TGWdyIk  
  张先生与爱人在刚恋爱时,也是只谈感情、不谈钱。在相恋两年之后,结婚也就提上了日程。张先生回忆,在与爱人订婚时,给女方拿了1万元的彩礼。但这并非结婚的“大头”,最大的开支当数房子和装修。 aqQ o,5U >  
(:$9%,x  
  好在2006年时,洛阳的房价还并未上涨,张先生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款12万元全部付清。接下来,装修、家具、家电也都必不可少,张先生选择了较为简单的装修,但也花了4万元。当时婚纱照和“三金”也都成了结婚的必须,两者下来也花了1万多块钱。 /j rY%C  
EI`vVI  
  婚礼是在张先生老家偃师办的,凌晨四点多,他带着13辆小轿车的车队就上了高速前往荥阳,接完新娘后,在老家宴请了30多桌的亲朋好友。随后,又在洛阳宴请了同事,总共5桌,加上烟、酒、喜糖,每桌花费600多元。那时,500元的份子钱只算常规,亲朋里关系稍好一点的,出1000元的也属正常。 Etmo7 8e  
3-Y=EH_0  
  张先生算了一笔账,从买房、拍照、买婚戒到宴请,一场婚礼下来,花了20多万元。 UR>_)*  
d><fu]'  
  【新结婚时代】 sp8[cO=  
mf4z?G@6  
  裸婚:年轻人不得已的选择 0B3 Q Vbp'  
` %' z  
  一部电视剧《裸婚时代》的蹿红,使“裸婚”不仅成了热词,也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结婚的一种新选择。 C;#" td  
Ao`_",E  
  2005年,谢女士初识了现在的老公王先生,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员,无房无车,每月工资也就有2000多元钱。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人恋爱了。“主要是感觉他人品比较好,很有上进心”。 L :U4N*  
b>q6:=((  
  结婚前,双方父母见了一面,彩礼拿了4000元钱,但是结婚时,谢女士的父母又给了10000元的嫁妆。2008年,两人结婚了,一套沙发、一张床、两个衣柜、一个电视、一套单位分配的2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便是所有的家当。“无房、无车、无钻戒,直接领证,我们也算赶了一把时尚,‘裸婚’了。”谢女士调侃道。 ^o%_W0_r  
6 S*zzJ.0K  
  “现在我们通过按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孩子已经两岁了,虽然生活不是特别宽裕,但是感觉很幸福。”谢女士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众志成城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5-27
有时后辛苦是一种充实,我要快乐的生活!!!都是辛集人,说话不骗人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27
80年代初,农村有500元,搞得就十分不错。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5-26
金钥匙辅导中心欢迎你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5-2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5-26
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Q0 uP8I}n  
5Z4(J?n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26
社会发展毕竟路
000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26
八十年代有同感,比较实在。 /pAm8vK   
九十年代不知说的是哪里,与辛集有些距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