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589阅读
  • 34回复

当代悬疑小说之父:《丹·布朗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10-06
没多久,布朗和布莱斯发现俩人不仅都热爱音乐,而且还都钟情于艺术史,尤其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对达·芬奇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毕竟在虚华浮躁的音乐界像这样情投意合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丹和布莱斯开始在工作之余频频约会见面。对于一个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女人来说,布朗就像一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他,英明俊朗,年轻有为。他的诚实与可爱,以及那一点点不多不少的孩子气都让她倾心不已。

<#>

丹·布朗红了。

根据布朗的曲风、嗓音、音质和外形,经纪公司把他塑造成一位思维敏捷、心思细腻但却总是郁郁寡欢的年轻歌手形象。无论是整张专辑的曲风还是布朗的嗓音都与20世纪70年代风靡整个少女阶层的流行歌手颇为相似,而且专辑的专辑的音响设备、乐曲伴奏简直就像是一场豪华的听觉盛宴。,“丹·布朗”大碟几乎在当时任何一家广播电台的播放列表上都能找到。

最终,“丹·布朗”大碟没能像预想的那样大获成功。布朗的音乐受到极大好评,他才华横溢,嗓音优美动听,而且对配乐也很有讲究,一切都精雕细琢,力求完美。但是布朗不喜欢生活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也不喜欢当众表演,他更喜欢自己创作音乐。但问题在于他走的是流行音乐路线,如果他希望自己的音乐广为流行,就必须变成一个擅于表演的人。

虽然布朗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表演横加指责,也不喜欢那些学历和知识都远不如他的人对他的音乐和歌曲指手划脚,但是他知道这就是行业的规则。

<#>

1993年7月,布朗突然向他的朋友和同事辞行,和布莱斯一起回到了家乡。没过多久,他又让众人吃了一惊。他说自己已经跟纽约的一家出版业谈好了一笔生意,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将去东部安心写作。布朗忘了跟他的好莱坞同事说,他所谓的“生意”不过是一本傻头傻脑的玩笑书——《需要躲避的187种男人》。跟当初创作“动物们的合唱”的意图一样,布朗想通过他的第一本书了解一个全新的行业,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个前景无限的行业中登堂入室。

在搬去东部之前,布朗和布莱斯飞往塔希提岛度假。在这段时间里,布朗阅读了一本《末日阴谋》的书,这本书给他很大的触动,他认为自己也能创作出类似的作品,几年以后,他的认为成为了现实。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二部分


回到家乡的布朗在母校争取到了一份工作,教授英文。为了增加收入,他还在一所学校讲授西班牙语。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于这两所学校之间,风雨无阻。  布朗认为他的新书《需要躲避的187种男人:爱情受挫的女人的救生指南》会销售的很好,他和布莱斯把他们在洛杉矶见识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男欢女爱的技巧都写了进来。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决定使用丹妮尔·布朗这个让人误以为作者是位女性的假名。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三章 运筹帷幄

回到家乡的布朗在母校争取到了一份工作,教授英文。为了增加收入,他还在一所学校讲授西班牙语。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于这两所学校之间,风雨无阻。

布朗认为他的新书《需要躲避的187种男人:爱情受挫的女人的救生指南》会销售的很好,他和布莱斯把他们在洛杉矶见识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男欢女爱的技巧都写了进来。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决定使用丹妮尔·布朗这个让人误以为作者是位女性的假名。

这本书中有不少出彩之处,但是书的销售情况却并不理想。不过布朗和布莱斯的意志没有因此而消退。

1993年的布朗一边忙着教书、写作,一边忙着制作新CD“天使与魔鬼”。他打听到有位哥特派艺术家擅长设计对称字体,即一种无论如何颠倒来看都完全对称的图形。布朗认为,如果能把这种图案用在专辑的封面上,肯定会与众不同。

“天使与魔鬼”是丹·布朗的最后一张音乐专辑。虽然他已经全力以赴,但他仍然不愿为了名利向音乐界的陈规陋俗低头。布朗的音乐生涯告一段落,但是世界将出现一位成功的作家。

<#>

1995年,丹·布朗开始动手撰写第一本小说——《数字城堡》。

1995年一个春天的清晨,两位来自情报局的特工突然出现在埃克塞特的校园里。二人告诉校长他们要见一位特殊的学生,因为他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话立刻传遍了整个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在猜想这个可怜的孩子到底干了什么。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个男孩在前一天晚上用学校的电脑给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他对美国的政局大发牢骚,还说他完全容不下克林顿,恨不得马上干掉他。为了核实情况,情报局不得不专程跑一趟。男孩慌慌张张地解释说,自己只是一时冲动,说了句气话。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布朗弄清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万万没想到美国政府竟然无时无刻不在监视公民的一举一动,像手机、电话、电子邮件这样随处可见的日常通讯交流都被他们尽收眼底,而且一切还在悄然进行。虽然国家安全局曾有意录用他的父亲,但布朗声称这是他头一次听说这个部门。在此之前,他从不认为会有一个政府机构打着保卫公民安全的幌子,秘密监视公民的个人隐私。同时,布朗也十分好奇情报局是如何把一条有用的信息从成千上万条无用的网络信息中分拣出来的。

之后布朗了解到原来国安局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嗅探器”的程序分拣信息的。这种程序可以用来检测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所有电讯交流文件。每个词语单独看来无伤大雅,但一旦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就可能是致命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安局的工作人员会突然出现在校园里,审问那个学生。1995年的时候,电子邮件的数量远远没有十年后的今天这样庞大,而且当时的检测程序也远不如今天的复杂。对国安局的调查方式,布朗还能说出个所以然。

经过调查,布朗了解到国安局在每个私立学校的网络服务器上都设置了一个“嗅探器”程序,这样一来,使用者收发的邮件也就一目了然了。虽然很多网络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代理服务器传送邮件,但国安局早有防备,对于那些故意绕开学校服务器妄图逃避检查的人,系统早已把他们记录在案,严加监视。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丹·布朗,他感到这个主题大有材料可挖,完全可以创作成一本小说。于是,他开始动手搜集有关国安局的各种资料。调查中,布朗发现,冠冕堂皇的国安局说白了就是一个汇集了全美国最精英的窃听者的机构。对这个鲜为人知的机构了解越多,对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之间的矛盾思考越深刻,布朗就越来越执迷于把它构思成一部小说。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数字城堡》的构思初具雏形。

布朗为这个创意欣喜不已,不仅因为它涉及到自己热衷的密码和解密,更因为它与这个拥有二万五千名雇员的庞大的秘密机构——国家安全局——密切相关。这可是他有生以来接触到的最为隐秘的秘密机构。虽然两份兼职让他忙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十分乐意把那点少得可怜的空闲时间用来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0-06
他翻阅了许多有关密码和高科技的书,尤其是与国安局有关的。很快,他意识到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选择科技术语,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小说清晰明了,不至于让门外汉读起来像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他打算求助于新闻网络组1——一个世界性的公众平台。在这里,任何学科的爱好者,哪怕喜欢的是金毛猎犬、卡迪拉克轿车或是齐特琴2,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问题,而这方面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则会给予解答。新闻网络组给予了布朗许多帮助,有一部分解答问题的人日后甚至成为了他的密友。他们还帮助他分拣出新近被《信息自由法案》3解禁的数据资料,甚至有些曾在国安局工作过的人也与布朗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但是为了保证双方的隐私安全,布朗的问题和他们的答复都是通过匿名重邮来收发的。虽然邮件一发出,国安局的情报监视系统马上就能感应出来,但除了接收双方,第三者无法破译这种邮件,所以国安局也拿他们没办法。那些使用匿名重邮的人心里肯定清楚美国政府正在监视他们,所以他们绝不会让他们轻易得手。不管怎样,布朗从这些邮件里得到了很多有关密码学和国安局的基本资料。

有了目标,布朗又一次全力以赴。他开始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写作,这个习惯让他找到了一天中最佳、最富创造力的时间。

除此之外。他还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保持灵感,比如在书桌上摆放一个沙漏。每当沙漏的最后一层沙子流到第二层的玻璃瓶中时,他就会停下来做几个俯卧撑或仰卧起坐,保持血压平稳。还有一个独门武器,早在洛杉矶的时候,布朗就发现它的妙用了:失重靴。这种靴子曾出现在1980年由理查德·基尔导演的《美国舞男》中。如果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都不奏效,布朗就会换上失重靴,爬到架子上,倒挂五至十分钟,加速血液流动,让大脑充血。每次这么做,都让布朗获得了一个重新审视世界的机会,帮助他解决一些看似不太可能解决的问题。

除了喜欢一大早起床写作外,布朗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动笔之前,一定要全面精细地设计好每个情节的起承转合,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故事推进的方向,只有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才能有神有力。每个章节末尾的悬念不仅留给读者广阔的遐想空间,对他自己也是一种新的构思和定位。

布朗知道一些作家写作十分盲目,没有任何计划和构思,仅凭着一个意象或一个想法就开始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毫无目的地在文学的真空中“遨游”,这是布朗深恶痛绝的。自然,对于一些节奏较慢的文学作品,布朗也清楚悬疑丛生对故事发展不是什么好事。但在他自己所要构建的故事王国里,悬念是读者无法舍弃的路标,是“游人”渴望一睹真相的动力,是一次又一次峰回路转,出乎意料的惊异与欣喜,是让人欲罢不能,欲休不止的爱恋,而这一切的一切在布朗看来都取决于构建者的蓝图和设计。

在创作《数字城堡》的过程中,布朗还习惯花上大量的时间来研究主题,设计人物,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在布莱斯的帮助下,这些功夫总算没有白费。他的小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这么做不仅让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也让小说显得更加饱满丰韵,回味无穷。

随着调查的深入,布朗原有的价值观念也渐渐发生了转变。他认为每一项新科技在刚刚投入市场的时候总是利弊参半,问题并不在于科技的发展,而是在于人类的观念是否跟上了科技的步伐,人类对新掌握的力量和随之而来的责任有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不仅如此,布朗对国安局的认识也慢慢发生了转变:国安局并没有开始想象的那么冷漠与虚伪,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公民的安全近似于母与子的联系。在亲眼目睹了一份列举了国安局曾制止的恐怖袭击的清单后,布朗承认,与其知道真相,倒不如被蒙在鼓里。恐怖分子并不是要杀人,而是要制造恐慌。布朗开始觉得有个国安局也不是什么坏事。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0-06
虽然搜集来的资料让布朗大为吃惊,但是这也让他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关于两个方面的:一,如何解密;二,如何打入秘密团体。不过很多时候,布朗还是觉得写作和研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为了创作一部好的作品,他不得不每天四点起床,在电脑前坐上一整天,不停地工作。希思老师在大一的英语课上讲的那句话——简洁即美——始终印在他的脑海里。布朗经常把大约1000页的手稿删得只剩大约350页左右。同时他极力避免模仿其它小说家的风格。

<#>

1996年春,历时一年的《数字城堡》终于完稿。布朗和布莱斯感觉都很不错,于是就开始考虑为它找个合适的文稿代理人。同时布朗明确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不再盲目地创作, 并辞去公职,全职写作。

从1993年到1996年,仅隔三载,但出版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直接从创作者手里拿手稿的出版社如今却将这些送上门的手稿拒之门外。其中原由也是显而易见:零散杂乱的稿件越多,编辑的负担就越重。于是,从1996年开始,大多数出版社改变了政策,只从文稿代理人手里拿稿子。

布朗首战告捷。读完了布朗的手稿后,威斯文艺代理公司的老板大加赞赏,当即同意为他进行文稿代理。

《数字城堡》卖出去之后,布朗立即开始第二部小说的设计和研究。他将欧洲设定为故事的主要背景,将艺术设定为情节发展的主轴。要知道,他与布莱斯的相知相恋唤醒了他心底里对艺术的那份热忱,重新燃起了他胸膛里那股熄灭了许久的艺术之火。《数字城堡》有一部分故事发生在塞维利亚,这个中世纪的西班牙古城不仅是故事的背景,而且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宗教圣地——罗马——将在第二部小说里一展她冷艳迷人、销魂蚀骨的风姿。

布朗依然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写作,但这次他离家租了套小公寓,将办公室从家里搬到了这里,而且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连接。布朗故意这么安排,希望这样可以迫使自己心无杂念,全心创作。

接下来的一年里,布朗四处奔波忙于第二本小说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虽然他还没有完全计划好这本书怎么写,也没想好情节怎么展开,但他已经为这本书想好了名字——《天使与魔鬼》,也想好了另一个故事场景——梵蒂冈。布朗很快发现全职创作与边工作边写作是多么的不同。再也不用为如何从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中挤出一点空挡来写作而忧心伤神,现在的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充分享受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了。

与以往一样,布朗还是先在网上进行资料的初步搜集,看看别人对自己的主题有什么想法。他仍将一些具体的问题发布到新闻网络组里,多数情况是无人回复,运气好也能碰上几个礼貌的回复,有时他的提问却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布朗和布莱斯还利用这段时间,奔赴欧洲为小说做实地考察。与《数字城堡》相似的是,又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激发了布朗创作《天使与魔鬼》的灵感。

他与布莱斯一起游览了梵蒂冈城,参观了了一条名为“第二秘道”的地下通道。这条秘道曾是早期天主教教皇为躲避敌人攻击的藏身之所。导游一边带领游客参观,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解。几百年前最让梵蒂冈畏惧的敌人是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由一些受到宗教迫害的科学家组成,其中就有伽利略和哥白尼。他们发誓要对梵蒂冈进行复仇,教皇就是他们攻击的首要目标。

导游又讲解道,虽然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光照派早就灭绝了,但时至今日,仍然还有许多人坚信这个组织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其影响和势力已经渗透到世界政治领域,无坚不摧,无功不克。

虽然整个讲解从头到尾差不多三十秒时间,但就在那一刻,布朗的思路豁然开朗了。他清楚地知道这本小说该如何设计了,导游小姐那漫不经心的讲解,那信口开河的“历史”或许就是真的。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10-06
这次旅行中,布朗还有幸觐见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布朗称这种觐见有点半公开半私人的性质,教皇只是与一组游客呆上了半个小时,最后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祈祷,为他们赐福。布朗倒是觉得觐见之前的一些事挺有意思。进入会议室时,瑞士警卫队要对他们逐个地搜身,大家都以为这是为了防止游客私自携带武器而进行检查,但实际上,他们的本意却是为了防止游客偷运“圣水”,四处兜售。

在梵蒂冈,唯一不需要搜身的地方就是墓地,但每天只允许十一个人参观。虽然参观了墓地,但是布朗并没有被准许参观梵蒂冈秘密档案馆。

<#>

一年多的写作实践让布朗学会了如何构思和撰写一部小说——而且这部小说已经成功卖给了纽约一家大出版社——布朗觉得自己对商业小说创作的要领也略知一二了。首先,背景是至关重要的。布朗一再强调,为每本小说量身打造一个故事背景与精心设计故事情节和悉心刻画人物同样重要。而背景中地点的选择又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说能挖出多少秘密,这些秘密又怎样与读者的接受环境融为一体。

只有合适的场景才会让故事显得自然可信。背景定下来之后,作家还必须对它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掌握各方面细节材料。

《数字城堡》完成后,布朗就决定下部小说启用新的男女主人公——比苏珊·弗莱彻和戴维·贝克更具灵活性和外延性的人物。虽然他那时还没有想好一位可以担当系列故事的主人公,但他已经为这位英雄设计好了一段浪漫情缘,就像《数字城堡》里的那样。

在《数字城堡》的主题研究和资料搜集过程中,布朗知道了如何同那些愿意帮助自己解疑答难的专家取得联系。但要从中找到愿意为《天使与魔鬼》提供资料和信息求证的专业人士可就不太容易了,而他也不能总指望靠向梵蒂冈的上层人物发邮件来获取信息。

于是,布朗只好求助于那些曾跟他合作过的专家,看他们认不认识梵蒂冈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人就向他推荐普兰顿——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总管理员。布朗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因为以前在埃塞科特学院教书的时候,每次遇到问题他总是向学院的图书管理员求援。

就这样,布朗和普兰顿在一封封电子邮件中建立起了联系,彼此间的友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深。虽然布朗后来还找到了其他的信息渠道,但普兰顿的回复却是最及时,最有效。不仅如此,普兰顿还经常为他找出一般学者都很容易忽略、但却很有帮助的书。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丹·布朗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下一步,他决定还是按老习惯对这些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再开始构思故事的发展主线,不断充实完整,最后再动笔。实际上早在资料研究阶段,他就又干起了他扬言最不喜欢干的事:没有任何协约的情况下又开始考虑下部小说。但既然离《数字城堡》的上市还有十八个月,而这期间他又没有其他的事干,他和布莱斯都认为应该紧紧抓住这段时间,好好写作。这时的布朗已俨然以职业作家自居了,尽管他还没从写作中拿到一分钱的报酬。

布朗创作《数字城堡》的时候,还身兼两份教师工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那非比寻常的定力和效率。但现在为了能够全职写作,他辞去了学校的工作。时间变得充裕起来,布朗写作生涯的第一个考验也接踵而来。

1997年的秋天,离《数字城堡》出版还有好几个月,布朗就有些坐不住了。那时,他已经进行到了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他最热衷的一步:撰写小说。开始还颇见成效,但是没几天,布朗就发现自己如坐针毡。他此时不愿也不想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之后,布朗决定开车去波士顿参加一个电子声辩系统的展览。这个小麦克风似的的电子装置,可以将说话人的声音通过电脑程序自动转化为记录下来的文字。这次活动让对科技并不十分感兴趣的布朗又一次充满了活力与动力。他开始采用这种全新的方法来梳理思路,创作又变得有趣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10-06
迈过了写作关卡的布朗顺利地完成了《天使与魔鬼》。离这本书出版还有好几个月的时候,他就开始向新闻网络组讨教一些出版经验。布朗与许多已经出了书的作家建立了联系,相互交流一些意见和建议。布朗希望借此可以知道他们第一本小说出版时的情况,以便应付新书上市后出现的问题。

通常讨论的话题总是不知不觉地转移到如何为小说作市场宣传。虽然大多数作家还没有考虑到这点,但布朗很快就意识到,一个作家要想成功,就必须担负起为自己作品宣传的重任。《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让他感触颇深,一个作家不满出版社对自己作品的冷淡,自己掏腰包花了三万五千美元作广告,但这部作品带给他的第一笔利润就是这笔广告费的好几倍。

布朗看清了写作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潜在利润。布朗清楚,一部作品只有具备精致的故事构思、完美的发展主线和其他一切足以吸引大众眼球的要素才可以赚钱——赚很多的钱。

在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时,我们的布朗就高瞻远瞩地发现了全职创作比写一本小说具有更远大、更光明的前景。

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在黎明到来之前还有一段漫长的黑夜。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10-06
第四章 首尝败绩

1998年2月,历时三年的《数字城堡》终于面世了。

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布莱斯担负起为这本小说进行公共宣传的任务,撰写新闻稿,为丈夫安排节目访谈,以及联系记者采访事宜等。

在这段时间里,布朗第一次体会到为什么人们都说职业作家工作起来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一边创作《天使与魔鬼》,一边与记者和出版商斡旋,为早在一年前完工的《数字城堡》作宣传,既要顾此又不能失彼。

为了能让布朗更多地走上荧屏宣传《数字城堡》,让大众参与到国安局和邮件隐私保护的讨论中来,布莱斯中止了自己的工作,全力帮助丈夫进行市场宣传。在出版业内,几乎没有哪本小说能凭借几篇新闻稿或是宣传材料的吹捧而一炮走红,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方法对非文学作品——特别是那种探讨技能或说明性质的科普书籍——却特别奏效,因为出版商可以利用书籍的实用性大做文章。

《数字城堡》恰恰符合这一点。由于它契合了时下网络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布莱斯就建议丈夫以这本书为模本和范例,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一些如何在网上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1998年的时候,电子邮件还是一门全新的技术,大部分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就算听说过也只是一知半解。在世人眼里,这只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新鲜玩意。针对这种现状,布莱斯编写了大量宣传资料,着重揭发大众闻所未闻的内幕:谁在偷窥你的电子邮件?谁在网上秘密地监视着你?布朗也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深入浅出,侃侃而谈,赢得了众多记者和出版商的青睐与好评。有时,他一天甚至要做四个电台节目。

就这样,布朗一边不停地参加布莱斯为他安排的电台和报社访谈,一边不停地忙于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每个书店签名售书(这种自产自销的零售方式让主管托售的出版商捞不着半点油水)。渐渐地,布朗也懂得了一些推销小说的诀窍。他和布莱斯认为,如果这些宣传真的可以刺激书的销量,那么下次他们或许可以从出版商手里多拿些书来自己卖。

为了开辟市场,布朗使出了浑身解数。早期的音乐生涯告诉他,多个朋友就意味着多条门路。于是,他准备了大量印有小说封皮的贺卡。贺卡的背面是各界人士的感言和评论,以及一个可以订购书籍的免费电话。他还为小说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标语:“政府最大的秘密就是他们知道你们的一切”。然后,他把贺卡寄给了昔日的音乐界同行,以及阿默斯特学院和埃克塞特学院的老同学。

在这些邮戳为1998年2月26日的贺卡上都写有这样一句话:“该书的第一版印刷在上市九天后就在全国市场上脱销,现在仅剩库存”。这句话听上去相当气派,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数字城堡》第一版印刷总共也才几千本。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是布朗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任何一本书第一版印刷后都无法保证能有再版的机会,即使是等上好几年。

布朗之所以能卖出这么多书,除了归功于布莱斯为他精心安排和筹划的各种媒体宣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布朗十分珍惜手里的新书赠本,绝不肯轻易送给家人和朋友。一般说来,出版社会送给作者不超过二十本的赠书。布朗为了让圣马丁出版社知道他们的书没有白送,不惜想尽办法用这些免费书换来真金白银。

<#>

《数字城堡》最早的读者只是些电脑怪客和电脑技术爱好者,这点我们丝毫不必感到奇怪。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问世后没有引起其他人注意。在《数字城堡》出版后两个月,布朗应邀出席了美国工业安全协会新罕布什尔分会举办的月会。布莱斯还从该州最大的日报社《联邦领导者》请来了一位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虽然此前布莱特·特罗特和其他一些读者通过邮件向布朗指出了书中的一些错误,但对布朗而言,与众多计算机领域真正的专家面对面地交谈还是第一次。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