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p_{0&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EUvx  
 ,UneS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B'D~
Q  
 q5>!.v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0B(Y{*QB  
 [`bA,)y"  
张玉琢 {N@tJ,Fh{  
 Dos';9Uq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P8GGN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ub"!}$st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Bx0=D:j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c1g'l.XL
3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_eM:H=e>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l:sfM`Z^[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wIb@km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x^y&<tA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Z625jt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Ke{J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y1 Y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oC(.u ?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__	G=xf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RHuc#b0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M(W-\L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Enqs|fkbN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NeniQeR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9	c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v>3FG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6v&@Rlg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q(}#{OO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ydn]0SS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M[^EHa<i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i[PksT#p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 1Uq ud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1"U.-
I@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i&t|5y~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ePTN^#|W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r\m2Oo)]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u
"x=S93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GtCOr\'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m`F-J6U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6jz~q~
I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g3\13<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a";jO
GB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u
9l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5Em : 8	M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r1.OLn?C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zq]:.s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PdUSv|lH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c~ Q5A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EP8R[Q0_"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BU=Ta$#BZ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W!	
GUA<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u$+nl~p[&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Fj1'z5$  
 NzbHg p  
 R3E|seR  
———————————————————————————————————————————————————— MDfC%2Q  
 10r9sR  
中国出版 
u{|^5%)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H1igYc  
《中国出版》 
QVWUm!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A"~Oi  
2011 年5 月上18  +aRHM
H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BV]$=
e'  
 X/23 /_~L`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wQ\bGBks   
 &5R-bYGW  
文/ 张吉响 i{k	v$ir!  
  \7 }{\hY-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xWKUti i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BNZUuUl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w/Wd^+IIn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ShMP_?]P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GiSj8'G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saR9_
ux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p+Icq!aH5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p
i \SRDP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iL3k8:x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qj,^"rp1: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L7s
_3\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sKDL=c;?j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p.!p6ve){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JO\KTWtjO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w2X.2b.F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5} 1qo7;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e83	A/{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5>~q4t)6z}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4m6%HV8{}[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 k~B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
y_2"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q	#X[oVq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v~$&@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O@<|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44wMp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k@	P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Z^GXKOeq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x$6FvgP(  
相对较弱。 DO
,7vMO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
NWmwmWB"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
2h6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H:X(><J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L$= a,$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e)]DFP[n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ux>LciNq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UiB1-*b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TJkWL2r0c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iI!g1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P%'p-Hg_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YG>6;g)Zm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910N
1E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0<]]q[
pr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2zF8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d6PXf5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Xvn	\~Vr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0;,M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3y-P-NI~=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G3de<?K.[V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62
Q{>`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eLk:">kj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e^J9!!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 D]/B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c.h_&~0qf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vf['$um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gVquqMY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PpR
eqm
o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42 0cbD3a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fPir?+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4j~WrdI*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Hu$JCB-%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A|BN>?.t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wy?Hp* E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A}n7A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gihIysf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f=7F
%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o^<W3Z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61`tQFx,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fG|+!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S3U]zw0_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Rlx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Xb7G!Hk#g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KL8WT6!RZ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SW=%>XKkh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YtY.,H;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kI/%|L%6D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W29GM	-,K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1:Xg&4s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r:8w*47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4mAZF
b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D!Y]
 SK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8iN@n8O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UymhBh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pVq/1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QjyJmW("Z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fG~m
:E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SNtOHTQ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DWu~%U8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T$s )aM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nC
=.5/$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eEg>EI_U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nZI_v#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5C>7BC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r	}Nq"s<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80w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I9|N}I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jx8hh}C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q%wF=<W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gEnc;qb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z.
xRJ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r%^XOw<'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1DM$FG_Z-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l
?gh7m_ej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Fn|U\u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t++\
&!
F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7dXh,sD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jgC`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l u 
V_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vQDkZ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FSS~E	[(DL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u9%AK g}~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J*]JH{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