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训(1)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1
教训
世界冠军的个人教训
我1984年首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挑战者,我的对手则已称霸棋坛将近10年。那时的我刚刚21岁,已经飞升至国际象棋的世界顶尖。但我没有想到通向顶峰的最后一道关口会阻碍我前进的脚步。当我在比赛中输掉四盘且一盘未胜、再输两盘就将惨败出局时,这种情况令我始料不及。
此时,改变策略已迫在眉睫。还好我并没有绝望,我强迫自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后面的对局中,我改为“游击战”策略,减少冒险,等待机会。我的对手,苏联同胞阿纳托里·卡尔波夫似乎和我的计划不谋而合,但他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想以6比0的完胜来教训教训我这个后起之秀。因此,他也下得非常谨慎,没有乘胜追击。
卡尔波夫还受到了前世界冠军美国人鲍比·菲舍尔的影响。在菲舍尔于1972年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道路上,他曾两度以6比0完胜两位世界级的对手,两次比赛一盘和棋都没有。① 卡尔波夫在改变策略时,肯定想重演菲舍尔的传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么做是个严重的错误。
在之后的连续17局中,没有一局分出胜负。这些和棋并不乏味,但这意味着我的策略起了作用。这场对抗赛持续了好几个月,打破了世界冠军对抗赛持续时间的历史纪录。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卡尔波夫的下棋方式以及他要采取的策略。我惊讶地感到我好像变成了卡尔波夫。
在数百小时的对弈和准备过程中,我还清楚地分析了自己的对局和心理。直到我棋艺生涯的那一时刻,我才感到任何事对我来说都变得容易了,获胜仅仅是一件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我要关注如何制定决策,以便发生问题时及时纠正。我的努力逐渐奏效了,但我输掉了第27局,以0比5落后。看起来我学得还不够快,恐怕无法挽救失利的命运,因为再输一盘就意味着我还得再等三年才能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对抗赛进入第三个月后,我一直处于防守态势。棋风的改变令卡尔波夫感到比赛比以前艰难许多。我感到自己很快就会摆脱困境,同时我的对手也变得越来越疲惫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