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6717阅读
  • 47回复

《棋与人生》-- 作者:(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二部分
计算(4)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关于这个对局的完整分析小册子后来在希腊出版。我承认这本小册子中90%的分析都不是在对局时发生的。当找到几个令人激动的攻击黑王的着法时,我便开始全神贯注地思考托帕洛夫最可能的防守之着。在计算的某个时刻,我意识到我好像是在走过一根拉紧的绳索,一旦失误便是致命的。我弃掉了半数子力将他的王赶至开放地带。我不断地深入分析头脑中的局面,确信在该局面中一定会有所斩获,最终我分析到15步时看到了取胜之着。

  这盘棋堪称计算的盛宴,但是如果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在头脑中计算得如此深入。如果我只是对局面进行纯粹推演,取胜的战术组合也不可能被我找到。这并不是显示数学完美结论的逻辑分析产物。如果要找出证据,我只能指出至少在某一个时刻,我错过了事后其他特级大师们分析发现的最强的着法。

  说句题外话,尽管最后我赢了对局,但我错过了最好的一步棋,这显示了过分专注于某个遥远目标的一个坏处。在对局中,我过分专注于要看到彩虹末端的金子,当我接近目标时,我没有环顾四周。我让自己确信这种漂亮结局一定是毫无瑕疵准确无误的—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幻觉。

  人机结合要强于人或计算机

  我们不是计算机,我们的计算绝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如果需要通过计算来达到目标,并通过经验和直觉来指导计算,那么我们的分析通常是正确的。在商业中,我们也会体会到与计算机配合工作所带来的好处。人的战略和评估技巧加上计算机这个计算工具,可以彻底改造从会计和投资到管理物流等许多职业。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不禁想为什么不把计算机用于国际象棋比赛呢。

  国际象棋软件在计算方面非常突出,而人类在这个方面恰恰感到非常困难。袖珍计算器可以毫不费力地计算出89×97的结果,Fritz和Junior这样的国际象棋程序可以同样快速地在复杂战术局面中找出答案。它们会查看所有的可能性,找出能够留下最多子力的着法。这是“全搜索”系统,虽然称不上高明,但在复杂局面中,它的确非常有效。不过这种系统会在长期计划和子力调动阶段陷入麻烦,因为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有明显的路径。1998年我就想,如果不把计算机作为人类的对手,而作为人的助手,情况会怎样呢?

  我的想法已经在西班牙莱昂成了现实,这种比赛我们称之为“先进国际象棋”。每个棋手手头都有一台运行自选的国际象棋软件的计算机。就像CEO检查电子数据表一样,人类可以处理战略方面的问题,计算问题则留给计算机来完成。这种想法是为了创造最高质量的国际象棋对局,结合了人与机器的优点。

  在首次实验中,我又一次遇到了托帕洛夫。我们都遇到了一些小障碍,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使用计算机,但是这场比赛的确令人觉得人机结合很有前途。在比赛中使用计算机有着另外一种感觉,就像穿着盔甲作战一样。我可以集中精力考虑计划,寻找弱点,而无须担心出错。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二部分
计算(5)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世界上还举行过其他的“先进国际象棋”比赛,对局质量都相当高。还有一些比赛中,多名棋手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对弈,没有任何限制。当然,我仍然相信人类下的棋。但是,这种古老的游戏会从新技术中受益。

  在国际象棋方面,计算机可以达到世界冠军水平。但在大多数其他领域内,人类绝不存在被计算机取代的危险。人类之间的生意往来、所有的人际交往,都是以人的感觉和反应为基础的。

  经理人并不管理计算机,他管理人,只有人才能懂得人类的弱点和趋向。计算机至今依然不太擅长玩扑克游戏,也是因为扑克游戏里掺杂了大量的人为因素。

  机器算牌非常在行,可以毫不费力地记住桌面上的每一张牌。但是你能教机器虚张声势吗?这意味着逆势而为,手里的牌很糟却要下更大的赌注。不论我们是跟进入《财富》500强排名的CEO谈判,还是和一个十岁的孩子谈判,经验和直觉与我们的分析能力同等重要。

  对于所有技巧,要想有所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用于指导这些技巧的计算和想象力。许多国际象棋棋手会避开复杂局面,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计算技巧没有自信。这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避开具体的分析,只依靠直觉,那么直觉将永远不会得到适当的训练。跟着直觉走没有错,条件是不要回避那些帮助了解判断是否正确的工作。

  风格迥异的棋坛对手—拉斯克和塔拉什

  20世纪初,棋坛上最伟大的竞争在拉斯克和塔拉什之间展开。他们的竞争超越了棋盘,两位伟大的棋手就国际象棋本质以及生活本质产生了根本的分歧。一个经典的也许并非真实的逸事说,在1908年两人的杜塞尔多夫世界冠军赛之前,有人曾试图让两人消除分歧……塔拉什进入房间,走向拉斯克说:“对于你,拉斯克先生,我只有三个字‘将死你!’”然而遗憾的是,比赛开始后,塔拉什和他的拥护者并没有多少机会来讲这三个字。拉斯克赢得很轻松,八胜三负。

  拉斯克保有世界冠军头衔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从1894年至1921年。他在世界冠军赛上击败了斯坦尼茨,尽管当时这位德国年轻人的胜利并不令世人信服,因为他的对手斯坦尼茨当时已近60岁,显然不在巅峰时期。在后来的五年,拉斯克令人信服地赢得了所参加的每一场比赛,打消了人们对他实力的怀疑。

  拉斯克极具数学天分并在此领域做出了多项不朽的贡献。除此之外,他还对哲学和社会学兴趣浓厚。他(死后)传记中的优美序文是由非常了解他的爱因斯坦撰写的。“很少有人对所有伟大的人类问题充满兴趣,同时还能够保持独特的独立个性。”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中还包含了拉斯克对相对论的反驳。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二部分
计算(6)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对于拉斯克而言,国际象棋主要是两个人意志和心理的较量。就像我们常说的,他在跟人较量,而不是在下棋。他明白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谁施加的压力大,谁能更好地抵抗压力,谁就将取得胜利。他常常选择一些并不好却能扰乱对手的棋,这一点饱受对手们指责。但他的对局显示他非常善于变换棋风,能最大限度地令对手不安。

  凭借国际象棋天分加上对心理的深刻理解,拉斯克在60岁时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尽管1921年他将世界冠军头衔输给了古巴天才卡帕布兰卡,但他于1924年在纽约赢得了历史上最重要的锦标赛之一。那次比赛中,他超越了当时的世界冠军卡帕布兰卡和后来的世界冠军亚历山大·阿廖欣。

  令塔拉什著称于世的除了他的经典著作外,还有他风趣的言辞。这个好医生① 还是前两位世界冠军斯坦尼茨和拉斯克的最强劲对手。在国际象棋的进步和教育方面,他的贡献完全可以与斯坦尼茨和拉斯克相提并论。他的著作和文章教育了一代国际象棋棋手,他那教条般的指导在当时比现在更受推崇。

  与斯坦尼茨相像的是,塔拉什试图梳理国际象棋的条理。在著作中,他谨慎地提出了严格的弈棋原则。如果谁胆敢违反这些原则,他就会迅速撰文批评。在一盘对局分析中他曾写道:“对局出错时,我们总是为自己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却不愿承认自己不了解棋局的精髓。”有一次他曾经指责英国著名大师布莱克伯恩在第八步棋时就出现错误!这盘棋几个回合后,塔拉什自己也走出软着。他说:“我后来走出软着的唯一解释是我被布莱克伯恩的臭棋迷惑所致。”

  似乎有些矛盾的是,这样一个具有教条思想的人也具有创新精神。他的棋艺熠熠生辉,他能在身为一名普通医生的同时,在几乎20年间位于世界顶尖的三四名棋手之列。长期占有这样的位置,没有适应能力是办不到的。

  对业余棋手甚至大师来说,没有人像拉斯克这样令人无法捉摸。

  —保罗·卡帕布兰卡

  在国际象棋棋盘上,谎言和伪善绝不会长久。富有创造力的组合会充分揭露谎言,伪君子将在残酷的现实中面对将杀。

  —埃默纽尔·拉斯克

  塔拉什棋风犀利,他一直遵循着自己的原则。尽管非常热衷于自己那假定科学的方法,他的棋常常充满智慧。

  —鲍比·菲舍尔

  就像爱和音乐一样,国际象棋令人快乐。

  —西格伯特·塔拉什

  塔拉什传授知识,拉斯克教人智慧。

  —弗莱德·莱茵菲尔德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三部分
天赋(1)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6

  天赋

  我11岁的时候就已经很优秀了!

  —鲍比·菲舍尔,第十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过去,只有世界顶尖棋手才能被称为“特级大师”。在沙皇尼古拉二世资助举办的1914年圣彼得堡国际象棋锦标赛上,获得前五名的棋手被首次授予了这个称号。此后,这一称号被国际棋联采纳,并规定了获得这一称号的标准。后来,“特级大师”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 000名特级大师。由于特级大师数量过多,为了将顶尖棋手与其他棋手区别开来,有人提出了“超级大师”这种非官方叫法。

  人们经常问我,前10名顶尖高手与前20名或前100名棋手有什么差异?遗憾的是,我没法给出一个宽泛的概括性回答,因为能否跻身世界顶级棋手之列有很多原因,而且每个棋手都千差万别。其中争议最大也最难捉摸的就是天赋。

  对于天赋,有很多定义和理解,我们很难判断谁有天赋谁没有天赋。神童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只能瞪大惊奇的眼睛:莫扎特5岁就可以谱写交响乐,帕斯卡① 12岁就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创建了原始的几何定理。

  如同在音乐和数学领域,国际象棋的神童们在年龄很小时就能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和创造力。出生于波兰的列舍夫斯基身着海军童装去进行车轮战,7岁的小家伙打败了赛场上来自全欧洲的所有成年棋手。据说4岁的卡帕布兰卡看父亲下棋后不久就可以和众多好手过着了。为了搞明白超凡能力的来源,各类心理学家都曾研究过列舍夫斯基。这些小神童到底是怎么玩转这复杂深奥的游戏呢?

  我们对类似的传奇故事早已耳熟能详,而且乐意相信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然而,这些非凡天赋还需要有展露的机会。而关于先天特质和后天教育之间的争论很难分出高下。是啊,如果莫扎特的父亲是一名画家而非音乐教师,他的儿子还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莫扎特吗?

  我早年在国际象棋上的一些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外界因素。由于家人很快发现了我与生俱来的下棋能力,因此我的父亲吉姆(那时正在与白血病做抗争)决定把我送进棋校学棋。母亲也非常支持这个决定。母亲现在还时常提起,她当年费了很多努力来控制我的任性,使我不至于放任自流。她经常回忆起我二年级老师的那个电话。当时我因为在课堂上公然冒犯她而受罚,那位老师告诉我不要让别人都认为只有你最聪明时,我回答道,“难道不是吗?”我并不羡慕我的老师们。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三部分
天赋(2)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小神童们在各领域展露天赋时,父母的决定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内因而言,如果换做其他领域而非国际象棋,我很明白我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的天赋和国际象棋,就像手和手套那样,很自然地契合在了一起。

  并非所有人都像我这样幸运,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大量努力来找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合的事业。问题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越来越害怕去做尝试,而没有新尝试就无法发现我们的天赋。要记住,如果在早年没有展现天赋的机会,成年后一样可以创造这样的机会。为此,我们需要在各个领域去实验,去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①

  识别生命中的模式

  实验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一个方面的天赋还不够。就像音乐会上的钢琴师,不但要有灵巧的手指,还要具有敏锐的听力和节奏感。大部分能力都能细分为多种技巧。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将军或优秀的父母,都需要多种能力,国际象棋也不例外。要想出类拔萃,需要具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天赋和广汲博取的知识。对于最重要的内在素质,我觉得应细分为记忆力和想象力。

  谈到记忆力时,我们总感觉它就像身高和蓝眼睛一样,要么有要么没有。很多人试图对记忆力进行分类,比如他们会说他们对人的脸部特征的记忆力很强,却不擅长记人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有一个整天迷迷糊糊的教授,他能清楚地记下乔叟② 的全部作品,却从来不记得他把自己的车停到了哪里。

  我们知道,大脑在不同部位存储“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有些人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可以毫不费力地背诵整个电话本。人们认为那些顶尖国际象棋高手们也具有这样的能力,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要成为一个优秀棋手,必须具备良好的记忆力。但是很难说清楚,我们到底记忆了什么?是模式?还是数字?抑或是在脑子里刻下了整个棋局?问题的答案勾起了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却又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国际象棋高手们似乎记下了所有这些东西!

  盲棋赛已经风靡几个世纪。1783年,伟大的法国棋手菲利道尔就曾下了一对二的盲棋车轮战,并被称为无与伦比的天才。当时一家报纸曾报道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应被当做人类记忆的最佳例证而载入史册”。

  将近200年以后,出生于波兰的特级大师纳道尔夫①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被迫留在了阿根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与波兰幸存的家人联络,纳道尔夫下了1对45的盲棋表演赛。这也是国际象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盲棋表演赛,也就是说他要记忆1 440个棋子的位置。而且比赛持续相当久,他的一些对手被耗得筋疲力尽,不得不中途换人。经过将近24小时的鏖战,纳道尔夫获得了39胜4和2负。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三部分
天赋(3)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这并不是说纳道尔夫拥有完美的记忆力,他没有。他所具有的是强大的“国际象棋记忆力”,一种能够保留棋盘中棋子运行路线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棋手“开眼”和“蒙目”时是同样重要的。这种回忆和呈现能力会使计算又快又准,而且它意味着我们无须从原始局面出发计算每个局面。如果你对简单局面非常熟悉,并且可以记下哪些局面好,哪些局面不好,那么相比那些初次看到这些局面的棋手来说,你将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一个特级大师会记忆上万个国际象棋片段和模式,并会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不断进行补充。我能记忆很多对局和局面并不意味着我擅长记忆人名、日期或其他什么。阿德里安·德·格鲁特在1946年的国际象棋棋手研究中对此做了展示。为了找到学习国际象棋的秘诀,他测试了从世界冠军到初学者等各种水平的棋手。

  德·格鲁特让每个棋手记忆一组棋局局面,然后记录他们再现局面的能力。显然,棋手水平越高,再现能力就越强,得分就越高。顶尖棋手的得分高达93%,优秀棋手为72%,普通棋手只有51%。30年后,类似的研究仍然得到了近似的结果。

  1973年,两位研究人员W. G. 蔡斯和H. A. 西蒙复制了德·格鲁特的实验,并添加了关键的第二组测试局面。在第二组测试局面中,他们随机在棋盘上摆放棋子,根本不遵循下棋规则。如同德·格鲁特的实验,高水平棋手记忆真实对局局面的能力要更强。但对于随机局面,所有棋手得分基本相同。由于没有了模式(或者心理学家称之为“块”)的帮助,大师们并没有显示出强大的记忆能力。

  在每个人的行为中,都有这样的过程,死记硬背的能力远没有识别有用模式的能力重要。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从来不是从头开始处理,而是本能地,甚至是无意识地搜索过去的相似事物。我们会找出相似事物的真实性,然后看看能否为这些细微差别找出类似的解决方案。

  通常,这个过程在大脑的幕后进行,但有时也会来到表面。1914年,两位当时的顶尖高手尼姆佐维奇和塔拉什那精彩炫目的对局只获得了二等“精彩对局奖”,因为塔拉什漂亮的弃子攻击与25年前埃默纽尔·拉斯克的对局非常相似。评委们认为塔拉什这盘棋是由那盘棋衍生而来,所以不能获得一等“精彩对局奖”。

  交易员会寻找股票走势图的趋势,父母会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经验丰富的律师会通过直觉找到处理证据的最有效方式,所有这些都源于经验和有意识的观察记忆。练习可增强我们的能力,要想出类拔萃、技高一筹,则需不断地检查你所记忆的内容。

  每天结束时我们会回顾自己的表现吗?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是否观察或体验了应该记录下来的新鲜事物?我们是否识别出了这种情况、机会或模式?它会再次发生或出现吗?优秀奥运选手那样的成功人士一定会非常敏锐,非常具有自我意识。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三部分
天赋(4)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如果在办公室工作,这种严格的行为不会非常明显,但效果是一样的。即使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也常常会在一天的工作之后感到心满意足,大多数人在放学或下班后都在想如何放松如何休息。如果他们在每天结束时自问一下为明天学到了什么,他们会更加有效率。

  想象的力量

  塔尔不是在用手下棋,他用的是一根魔杖。

  —国际象棋前世界冠军鲍特维尼克的教练、特级大师拉戈津①

  我不知道“创造性思维”这个短语是何时流行起来的,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好像要逻辑地、演绎地、传统地思维就是犯罪。似乎这些以前的优点都已被丢进了垃圾堆,每个人都要反传统,否则就成了恐龙。网络经济泡沫就是在这种错觉中形成的,认为归纳推理和创造性可以替代(而非补充)基础和逻辑。

  法国小说家安纳托·法朗士② 曾写道,“要获得伟大成就,除了艰苦努力,还必须会做白日梦。”国际象棋中有一个词用于形容突破常规模式,下出令对手瞠目结舌的妙着—“幻想”。这是指让思维从变例计算中游离出来,去想象局面中隐藏的种种可能着法。猛然间,我们会发现一个看似荒谬、违背常规的着法,而正是由于一个个白驹过隙般的灵感捕捉和不断汇集,我们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际象棋计算机在与人对弈时,常常下出充满战术幻想的着法。计算机不依赖于模式,也不会因为某一着看起来不漂亮或不符合逻辑而存有偏见。机器就是简单地“数豆子”,然后走出能找到的最佳着法。对于人类这种偏重于习惯的生物来说,很难达到如此苛刻的客观。

  直到《我伟大的前辈们》第一卷出版后,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对以往经验存在过分的依赖性。在这本书中,我重温了1910年拉斯克和施莱切特① 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最重要的一盘棋。由于这盘棋是拉斯克整场比赛中的唯一一盘输棋,因此当时很多国际象棋高手,包括两位参赛者在内,都对本局做了评注。对于这盘棋的残局,拉斯克和后任世界冠军卡帕布兰卡都发表了赛后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拉斯克能果断弃后,仍然可以守和。

  看过他们对本局的分析后,我的看法和他们一致。我在书中花了很多笔墨讲述弃后这一着是一步精妙的防御着法,可以挽救整个棋局。然而书一出版,读者的信便纷至沓来。棋迷们用自己的国际象棋软件,借助强大的计算机,很快就找到我分析中的漏洞:白方不一定非要吃后不可啊!机器可不认为后是最强的子,它们只关心评估分数。包括我在内的五代世界冠军,分析的前提都是假设如果黑方主动弃后,白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吃掉。但是,计算机却可以通过舍弃这个到嘴的肥肉而轻松取胜!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0-23
第三部分
天赋(5) 
作者 : (俄罗斯)卡斯帕罗夫 




  我认为如果我沉浸在某个局面中,自己跟自己下棋,我就能找到取胜的着法。后面我们将会讨论,一步一步地演算分析常常不如一时的灵机一动来得精准。

  利用幻想冲破迷雾

  如果过多地依赖于模式和既有逻辑推算,要想保持思维的开放会非常困难。谈到下棋的灵感,纵观那些善于用独创着法去震撼对手的伟大棋手们,第八任世界冠军米哈伊尔·塔尔无人能敌。这位“里加魔术师”1960年登上世界冠军宝座时才23岁。那时的他已经凭借极其凶狠、变化莫测的棋风声名鹊起。塔尔的弃兵弃子战术,与鲍特维尼克创建的那套现代的科学化对弈策略格格不入。他向人们重现了风行于19世纪中期的惊险浪漫的棋风。在那个时代,防守是怯懦的表现。

  塔尔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比起其他的特级大师,他的马更敏捷,象更快速?惊人的计算能力只不过是他天赋的一部分。在一次经典的访谈中他说,他能够意识到何时只靠计算无法解决问题。他谈到了与苏联特级大师瓦休科夫① 的那场复杂对局中,在判断弃马是否成立时的思维过程。

  当时脑子中的想法一个一个地冒出来。我打算给对手耍个小聪明。这种小伎俩可能在这种情形下会奏效,换了其他情况就没用了。最终,我的头脑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着法。教练平时一直建议我们快刀斩乱麻,但那棵著名的“变例树”② 却以惊人的速度漫延开来。

  就在此刻,不知何故让我想起一位有名的苏联儿童诗歌创作人科尔尼·楚科夫斯基的诗句:

  啊,多么困难的任务

  要把那河马从泥沼中拉出

  ……

  现在这头倒霉的河马不知怎么跑到了我的棋盘上。尽管观众们都认为我在思考棋局,我却正在思考到底怎么把河马从泥沼中拉出来。各种道具在我脑中闪现:杠杆、直升机、绳梯……长时间思考后,我已经无计可施,愤愤地说道:“好吧,就让那家伙淹死得了!”突然,我发现那头绝望的河马消失了,轻轻地它走了,就像它轻轻地来,没有半点不情愿和恋恋不舍。我的局面也变得不再那么复杂了。我意识到我不能计算出所有的变化,而且这步弃马纯属直觉。既然这步棋能使局势非常有趣,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比赛的第二天,我欣喜地在报纸上读到了这篇关于塔尔的文章,文章描述了塔尔是怎样在冥思苦想四十多分钟后,走出了一步计算精准的弃子妙着的。

  这就是塔尔惊人的智慧和对问题实质超强洞察力的范例。当他意识到不能用扳手来解决而需要用铁锤才能修复的错误时,他那天马行空的大脑会时不时地更改思维方式。

  培养想象习惯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