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angsha.cn/h/186/20120618/1147807.html H5)WxsZ R 发现“吃空饷”请拨12310举报 5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
;ecF~-oku
^k=[P 7省市清理7万吃空饷人员 单位被指有意包庇
tWIhbt 2012年6月24日10:26 中国青年报 我要参与(2919)
v)EJ|2` 2c]O Mtk |lY8u~% OYy8u{@U: 查处“吃空饷”难在哪里?长沙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管理机关,查处中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了解各单位的真实情况。“这需要被查单位和公众的配合。”他说,“举报电话公布后,我们每天都能接到五六个电话。”
]A[~2] 9,+L
NZ'k 长沙市“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刚刚启动,确定对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等9类行为进行重点清查,治理范围包括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等。
C?k4<B7V enM 3
“6月15日至7月5日是单位自查阶段,相关表格将交由被查单位负责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签字,再上报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关人士表示,“7月5日至30日将在各单位公示栏公示上报情况,并接受群众举报;8月1日至9月30日,针对具体事件重点监督;此后一个月,将集中整改规办。”
IRB;Q(Z
u Rg^: 近来,一些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依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四川、重庆、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已成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政负担。
7\lc aC@
nr;/:[F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查处“吃空饷”难在两点: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他说。
u e~1144 0nAS4Az 他认为,从目前媒体统计的“吃空饷”人数、涉及财政支出的数额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治理应该上升至“廉政建设”的高度。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吃空饷”正成为财政资金的流失黑洞。
zV#k
#/$ `mVH94{
+I “这不是简单的人员编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被查单位明知员工不在岗仍利用财政拨款下发薪水,就是变相的以权谋私。”竹立家说,“在已被曝光的个案中,有的空饷一吃就是5年、10年甚至更长,必然存在权力庇护。”
4V5*6O9(u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