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2096阅读
  • 174回复

血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0) 
作者 : 胡兆才 



  同一天,日本木更津航空队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了15架飞机。他们的目标是轰炸上海的中国军队。蒋介石接到情报后,命令杭州笕桥机场的第四大队出击。高志航大队长率机组起升,快到上海上空时,他看见一架日机腆着大肚子,像个不安分的孕妇,在低空寻觅着目标。这些日子以来,这架日本重型轰炸机每天都肆无忌惮地飞到上海上空,疯狂地丢下一大批大炸弹,使无数中国军民倒在血泊之中。高志航满腔怒火地瞄准这架恶魔后,猛然开炮。只见火光闪闪,不见敌机坠落。原来,狡猾的敌机发觉了跟在后面的中国战机,猛地一个跃升,躲进了一块黑云。高志航见敌机逃跑,紧追不放,他冲过黑云后发现了目标,便紧跟机尾,100米、80米、50米……他已清楚地看到日机飞行员的后脑勺了。“这次绝不能让它跑掉!”他暗暗地较劲,沉着地一按炮钮,“轰”地一声爆炸声响,如万束礼花在空中形成一个大大的火球,敌机一头扎进了滚滚长江中。

  另外几名飞行员在高志航的首战命中鼓舞下,越打越勇,越打越猛,炮声、机枪声不绝于耳。东边天一堆火,南边天敌机拖着浓烟扎进大海,西边天一道光,北边天敌机追着中国飞机报复,整个天空在沸腾。二十一中队郑少愚瞄准一架敌机开炮,敌机升空向西逃跑,又急转弯向南逃去。郑少愚岂肯让到嘴的肥肉失去,他咬着不放,距离越拉越近了,终于咬住了!郑少愚兴奋地一按炮钮,咚!咚!咚!连开了三炮,一串串火舌飞向敌机。那架狡猾的敌机终于没能逃出灭亡的命运,如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翻滚着,一头栽在稻田里。

  木更津航空队重型轰炸机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幸存的飞机仓皇逃命。高志航估计飞机里的油不多了,发出信号,率队胜利返回笕桥机场。

  当晚,日本广播电台报道说:“大日本皇军台湾新竹的木更津队15架飞机,今日出击上海,同中国飞机遭遇,交战结果,13架飞机失踪……”

  中国空军一战成功,一战成名,各大城市轰动了!自“九·一八”事件以来,中国人民满腔怒火,全国充满了怨声、骂声。8月14日空战告捷,中国人见到了光明,扬眉吐气,有了笑声和赞扬声。

  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更是兴奋不已,她带着慰问团,到几个机场进行慰问,并向蒋介石建议,8月14日这天定为中国空军节。

  继“八·一四”空中大捷之后,15日,不甘失败的日军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海军航空队共计出动60架飞机,对上海、南京进行轰炸。中国飞机升空迎战,再次击落敌机17架。

  世界各大报纸、通讯社发出消息,报道说:中国空军军魂高志航首建奇功,中国骑士式英雄乐以琴,一举击落敌机四架。

  空军连战皆捷,着实让中国人兴奋了一阵。各地、各团体的贺电如雪片般飞来:

  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电文如下:

  所有前线的军队,不论陆军、空军和其他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表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谨以无上的热忱,向所有全国的爱国军队,爱国同胞,致以民族革命的敬礼。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1) 
作者 : 胡兆才 



  数日后,日本木更津、鹿屋航空联队队长,海军航空大佐石井义,剖腹自杀。

  

  铁拳行动

  

  与空军相比较,地面步兵的战斗很不理想。尽管第一线官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日军重点在江湾路、北四川路、吴淞路至江山码头一线防守。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设在江湾路。张治中向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下达作战命令,要求他们力争在一周内消灭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及其部队。

  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担负右翼主攻任务。旅长黄梅兴是黄埔一期生,参加过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在庙行保卫战中,时任团长的黄梅兴带领官兵冲杀两天两夜,守住了阵地,被日本兵称之为“黄老虎”。淞沪战役结束,劳苦功高的黄梅兴因战功卓著,被晋升为少将旅长。

  此后,他奉命转战江西、福建,与工农红军作战。因是打内战,他的部队无论开到哪里,都被老百姓指责。在一片骂声中,他自己也觉得每次都败在红军的手下,这样的仗打得没有意思。

  五年过去了,他重新回到了当年的战场,回忆起往事,心潮难平。那时他的部队与第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明明取得了胜利,可以乘胜追击,上面却下令停战转移战场,使他费解而又气愤。今天终于又等到报仇雪耻的机会了,他拍拍副旅长王长兴的肩膀说:“老弟,这一仗同五年前的仗大不一样了,那时上面打打停停,束缚了手脚。今天,我们可以放手地大干一场了。”

  黄梅兴指挥五二七团、五二八团的炮兵,向江湾路的日军据点开炮。他的命令刚一落音,从四面八方就传来了大炮的轰鸣声。隆隆的炮声响成一片,好似暴风雨前那滚滚的炸雷,震得大地在颤抖。随着一发发炮弹的爆炸声,许多敌据点被炸得千疮百孔。黄梅兴的冲锋命令一下,官兵们冒着密集的弹雨,在街巷中冲杀。当冲到据点前时,鬼子立即不顾一切地从据点里跳出,号叫着与中国军队拼刺刀。中国军队在疯狂的敌人面前,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如猛虎下山直扑敌群。呐喊声如滚滚春雷,像大海怒涛。日军一批一批地倒下。中国军队用的是人海战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了上来。

  一个个小据点被拔掉后,就要逼近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进攻的难度加大了。敌人屋前屋后都用钢板挡了起来,发出去的炮弹“咣当”、“咣当”地响着,却不是被弹了回来,就是被弹到别处爆炸了。据点内吐出长长的火舌,一批又一批的官兵被机枪击中倒下了。两个多小时的进攻,战斗没有丝毫进展。黄梅兴请示孙元良后,率部队转移到持志大学。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2) 
作者 : 胡兆才 



  黄梅兴指挥部队迅速包围了持志大学,在高大坚固的建筑物面前,黄梅兴首先命令部队炮击。持志大学内的敌人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开始边打边向上海法学院逃窜。第五二七团三连连长陈永水抱着一挺机枪,向逃跑的敌人一阵猛烈的扫射。他摆动着枪身,东扫西点,打得日军鬼哭狼嚎。陈永水兴奋地扫射之际,被飞来的一发子弹击倒。副连长见陈永水牺牲了,不顾一切跑上去,拿起他手中的机枪,继续扫射。

  这时,黄梅兴命令第五二八团抄近路,拦阻这股敌人。逃窜的日军见身前身后都有中国军队,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便如一群受惊的兔子,东冲西撞。半小时后,这股敌人被歼灭。

  黄梅兴又指挥部队向爱国女子大学里的敌人进攻。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疯狂还击。第五二八团冲到这里被猛烈的机枪阻挡。黄梅兴视察完敌情,命令团长方雨章派人用炸药炸据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方雨章皱着眉说:“没有现成的炸药包,只有几箱零散的炸药。”

  “那就赶快组织官兵赶制炸药包!”他一边说,一边如此这般地向他传授制炸药包的方法。

  方雨章令士兵从敌人尸体上扒下几条棉裤,扎住两条裤腿,再往里面装上炸药,两头扎得严严实实的,再装上导火管。不出一个小时,十几个炸药包就做好了。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士兵们手抱着炸药包,向敌人的据点冲去,紧接着便传来一阵阵爆炸声,敌人的据点一个个飞上了天。官兵们随之向爱国大学冲锋,喊杀声阵阵,中国士兵和日本士兵扭打在一起,这股敌人被消灭。

  黄梅兴站在阵地前,兴奋地拿起步话机,准备向孙元良报告喜讯,突然飞来一颗炸弹,黄梅兴倒在血泊中。

  这天的战斗,第二六四旅伤亡1200余名官兵,其中18个连长殉国,黄梅兴旅长阵亡。

  战斗虽然胜利了,但旅长殉国了,二六四旅的官兵们心情十分沉痛地等待着上面派新的旅长来指挥。

  张治中在指挥部听到黄梅兴殉国的消息,眉头皱成了大疙瘩,他一方面因黄梅兴的殉国而伤心,又为战斗如何继续下去而担忧。

  “八·一三”之前,日军驻上海的兵力仅5000余人,从建制上说,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当时,张治中分析敌情后,曾上报蒋介石,要求集中三个师兵力,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举歼灭这股敌人。如果蒋介石接受他的建议,胜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是,“八·一三”后,敌人经过充分的时间准备后,有了坚固的防备,再要打这股敌人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更让他担心的是日本到上海的海上距离,军舰三天可以赶到,也就是说,日军的增援部队8月19日就可抵达上海。如果日军的增援兵力赶到,就会抢滩登陆。他想起这些,不由埋怨起优柔寡断的蒋介石错失良机。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3) 
作者 : 胡兆才 



  怎么办?张治中急得团团转。他想派兵堵截日军的增兵,却不知道敌人选在何地登陆。再说,自己又有多少兵力去堵截敌增兵呢?他拿起电话,向蒋介石报告了自己的想法。蒋介石回电说:一、力争在日军增援到来之前结束战役;二、正在向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向上海增援;三、可请教德国顾问团,如何歼灭现有的5000日军。

  在张治中来电话的前三天,蒋介石接到军统局长戴笠的密报,8月10日,日本陆海军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向上海增兵一事。8月12日上午,日本内阁召开会议,一致举手批准了陆海军的增兵报告。8月12日下午,陆军省和总参谋部提出向上海增兵的方案,计划动员30万兵力和8.7万匹战马。8月14日午后,先头两个师团接到命令,在大阪、长崎集中,15日登舰。

  蒋介石接到这份密报后半小时,戴笠又送来一份密报,8月15日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司令谷川清,向日本海军第二次求援,海军军令部为了救急,急令驻中国旅顺口的横须贺镇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共1400余人,和佐世保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1200余人,立即开赴上海。

  蒋介石连接两份密报,同军政部长何应钦、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紧急研究决定,命令第十八军、第五十四军、第三十九军、第七十四军、第六师和炮兵第十六团开往上海,担任蕴藻浜以北至长江岸边及浏河以东地区作战,既防日军在上海登陆,又便于迅速歼灭5000余日军。

  根据各方面情报,蒋介石预感到淞沪战役规模将会扩大,时间也会延长,参加兵力也会逐渐增多,便下令成立了大本营机构,下设六个部。大本营六个部长天天开会研究对策,大幅作战地图上画满了红蓝箭头。他们讨论攻守策略,常常争论不休。尤其是晚上,大本营内灯火通明,常常持续到拂晓。

  由于战争规模扩大,蒋介石接受了秘书长张群的建议,由蒋介石亲自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原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职。第三战区司令部由宜兴移向苏州,协调上海的海陆空军的作战。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4) 
作者 : 胡兆才 



  早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便请德国军事顾问作军事指导。尤其在对红军作战期间,蒋介石更是对德国顾问敬重有加。第五次“围剿”,就是采纳了德国顾问赛克特的建议,用堡垒战术对付红军。恰巧,中共负责人博古也请了一位共产党的德国顾问李德。李德的战术与赛克特的战术是一样的,只是红军经济实力差,无钱购买钢筋水泥构筑工事,用的是树枝泥巴。蒋介石凭借他当时的经济实力,第五次“围剿”成功,红军受挫,进行战略转移。从此,蒋介石对德国顾问更加崇拜和信任。抗战前,赛克特因年事已高,返回德国。蒋介石又请了一批德国顾问,同时从德国购买了一大批武器弹药。上海前线的各部队,基本上全是德式装备。在国民政府内,德国顾问共有60人,分甲乙丙三等,甲等每月月薪800元,乙等500元,丙等400元。加上来华离华旅费,甲、乙每人每次2000元,丙等每人每次1200元。这些负担,对财力乏匮,捉襟见肘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蒋介石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对德国人开出的巨额“劳务费”咬着牙批准。

  德国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住在南京炮标,天天上班似地一早就赶到蒋介石那里报到,为他出谋划策。其余顾问都分到各军,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当然也有德国顾问。淞沪战役打响后,总顾问法肯豪森主动提出到上海前线指导,便住在张治中的司令部内。

  蒋介石来电要他请教德国顾问,张治中便到了法肯豪森那里,将情况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其实,法肯豪森对军情了如指掌,听了张治中的报告,他指着地图对张治中说:“现在贵军攻击受挫,日军伤亡也很大,时间对双方都很宝贵,他们急切地等待援军,援军一到,他们便可以守为攻。我们必须在大批日军到来前歼灭这股敌人。”

  张治中当然明白,焦急地说:“这我知道,我就是想请顾问先生说说如何采取特别战术,在短时间内一举摧毁日军据点。”

  法肯豪森以肯定的口吻比画着说:“我建议贵军采取铁拳战术。日军的阵地从汇山码头经吴淞路、江湾路曲折如一条长蛇,我们选择一点,用铁拳头拦腰一刀,斩断这条蛇的中部,然后从中间开始,分别向将被截断的两部分敌人包围歼灭!”

  张治中听后,正思索着他的这一战术如何进行,一时没有吭声。法肯豪森以为张治中对自己的战术表示怀疑,便解释说:“我的铁拳战术在欧洲是十分流行的,我德军在魏森堡战役、汉诺威战役、兰登堡战役中,均采用了这一战术,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拿破仑就很欣赏这个战术。”

  张治中被他说动了,他决定试一试。

  按照洋顾问的意见,他从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中挑选了500名勇敢精壮的官兵,组成敢死队,每人携带冲锋枪和10枚手榴弹,并为敢死队配备了30挺机枪。

  万事俱备,到了后半夜,敢死队就要出发了。张治中来为他们送行,他站在整齐的队伍前,严肃而又认真说:“弟兄们,为了四万万同胞不当亡国奴,我们要敢于拼刺刀!希望你们用生命和鲜血坚决消灭这股敌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动情地说,“弟兄们,你们现在先走一步了!”

  敢死队队长刘宏深举着拳头,带着500名队员向张治中宣誓,誓死保卫国土,消灭敌人!宣誓完毕,张治中将右手用力地向前一挥,大声地命令:“弟兄们,出发!”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5) 
作者 : 胡兆才 



  天还没亮,东边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在飘浮着。四周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声枪响划破天空,接着便一片宁静。敢死队快速一溜小跑,他们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巷,不出半小时,就到了北四川路交叉的虬江路上。这里是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前沿防线。是洋顾问精心选择的突破口。洋顾问认为,从这里撕开一个口子,向两翼发展战果,一定会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其方寸。

  刘宏深伸手看了看手表,夜光表正好指在5点上。按事先的约定,他猛然摔出一枚手榴弹,并大喊一声:“弟兄们,打啊!”

  随着他发出的这一战斗信号,敌营内一片火海,敢死队员们发起猛攻,火焰冲天。刘宏深从地面上一跃而起,带着敢死队冲进了敌据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只见火光中人影晃动,敌我混战一团,刺刀撞击着刺刀,枪托撞击着枪托,手榴弹一颗接着一颗地发出“轰轰轰”的爆炸声,浓烟淹没了敌群。刹那间,敌群一片混乱,哭着、喊着、骂着,你推我搡,不慎跌倒的被践踏着发出惨叫声。敢死队为扩大战果,向粤东中学、爱国女校、日本坟山等据点一路冲锋,一路扫荡。

  刚入伍的新兵张小玉,是刚从专科学校毕业的。原来父母替他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八·一三”事件爆发后,他为了救国救民,毅然从军。听说要成立敢死队,他又第一个报了名。连长嫌他是新兵,对打仗的事摸不清,刺杀的技术又不过硬,怕他吃亏,不同意。他缠着连长,辩解说:“技术不过硬可以临阵磨枪,我一定行!”为了参加敢死队,他在发起冲击前练了两个小时的刺杀。当他冲到爱国女校附近的日本据点时,猛地被一具尸体绊倒了,一刹那,他见一个鬼子正蹲在地上装子弹。便猛地扑过去,“扑哧”一声,他的刺刀捅进了鬼子的背心。他拔出刺刀,用力将鬼子的尸体翻过来,又补了一刀才解恨。可是,望着鬼子的尸体,他突然觉得两手发麻,他望着自己这双手发愣,这双连小鸡也不敢杀的手,现在竟敢端起刺刀杀敌人了。

  敢死队逼近虬江路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突然从一个巷口冒出一队敌骑兵。敌骑兵挥舞着大刀,向敢死队杀来。许多队员躲闪不及,在一刹那被鬼子的马队踩死,被鬼子的大刀砍死。刘宏深队长也死在敌人的马蹄下,一时间,敢死队失去了指挥,顿时乱成一团。危急时刻,后续部队赶到了,上海保安团第二团率先冲了过来。他们用机枪扫射,击倒了一大批骑兵,然后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一直到天黑,双方休战。

  三中队住在一家木炭店内,中队长吴羽军看到一个个装炭的篓子,联想到家乡的水牛耕田时,为防止牛偷吃庄稼,用小篓子套住牛嘴。他突然一拍脑袋,大叫有办法了。

  他发动士兵将一个个竹篓子用麻绳穿起来,摆在街中央,把穿篓子的两头绳子系在路两边的电线杆上。他想用这种办法阻止骑兵的步伐,便于歼灭。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6) 
作者 : 胡兆才 



  吴羽军为防止骑兵天亮后发现这些篓子,一把火就会将竹篓子烧成灰烬,决定在拂晓前行动。后半夜,吴羽军派出一个班,向敌人骑兵据点发起主动进攻,他们朝敌人据点内连甩十几颗手榴弹,敌人被炸倒一大片,不一会儿,敌骑兵果然中计,开门出击。这个班佯装后退。敌骑兵挥鞭猛追。他们追到竹篓的地方,突然失去了目标,不甘心的敌骑兵不知有陷阱,闯进了吴羽军的“竹篓阵”,马蹄被竹篓绊倒,顿时人仰马翻。说时迟那时快,埋伏在路两边的官兵们向马群甩出一枚枚手榴弹,机枪班也朝敌人开火,吐出一串串火舌,仅15分钟解决了战斗,这股骑兵被歼,还俘虏了五名鬼子。

  敢死队成功破敌阵,消息传开,军心大振,各师仿效。第八十七师组织了一支敢死队,由第五二一团团长陈颐鼎率领部队,由北向南横扫,所向无敌,他们占领日本海军操场和海军俱乐部。但是,当攻到公大纱厂时,前进受阻。这里的敌据点用的全是钢筋水泥结构,炸药和平射炮轰不动。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令何应钦想办法。何应钦授命后,想到组建不久的化学兵总队,总队刚从法国购来了12门抛射炮。这些抛射炮可能用得上,但是,使用这些抛射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把炮的圆形底座埋进工事固定好,再将炮与炮用电线连接起来,计算好目标距离,然后操纵电钮开关,12门炮便可同时发射。由于刚从外国购买运回来,还没有使用过,何应钦派了两名机械工程师,带着炮赶到上海,照说明书边学边操作。负责开炮的总指挥李忍涛带着50名官兵将炮抬到虹口公园前的江湾路上,依照工程师说的操作要领,装置好抛射炮。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李忍涛下令开炮。谁知操作失误,方向偏了,弹着点距离目标差了50米。立马修正后再次按动电钮,炮弹不偏不倚,对准目标爆炸了。随着阵阵闪耀的火光,敌据点的围墙炸倒一大片。但是,狡猾的鬼子在据点的外围建起了五层围墙,抛射炮只炸倒了三层。而且,12门炮进口时配备了36发炮弹,25分钟时间就打得光光的,一发不剩了。

  张治中急得叹气说:“洋顾问的铁拳战术不行了。”

  

  松井石根来了

  

  洋顾问听到张治中埋怨自己的铁拳战术不灵了,一边唱着一口啤酒,一边认真地解释说:“这种战术在德国百发百中,此次失败不是方法不灵,而是铁拳的力量不足。我建议现在要加大攻击力量,铁拳战术一定能行!”

  张治中不知需要再加大多少力量。洋顾问说:“要以师为单位,组成三个大铁拳,砸向一个方向才行。”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10-31
第一部分
第三章 淞沪会战(17) 
作者 : 胡兆才 



  张治中立即向蒋介石报告了洋顾问的建议,并提出了具体战斗方案。因为是洋顾问的建议,蒋介石不假思索,立即批准了他的战斗方案。8月18日晚,张治中把第三十六师师长、第八十七师师长和第八十八师师长叫到司令部后,向他们面授机宜,要求他们三个师在19日傍晚前夺取汇山码头,向两翼扩大战果,力争在20日上午彻底歼灭日本海军陆战队。

  19日凌晨,灰紫色的云层在天空飘动。张治中在电话中对三个师下达了出击令。这三个师如三把锋利的钢刀,向汇山码头直插过去。

  汇山码头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在这里修建的水泥码头。码头岸边有一排堆放货物的仓库。抗战爆发,日本人把仓库变成了弹药库,并在仓库的两头修筑了十几个水泥大地堡。这些水泥大地堡有两个作用,一是保卫仓库,二是为攻占上海屯集兵力。这里驻扎日军一个大队,各地堡内有大炮、炸药,还有机枪。地堡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障碍物挡住视线,守卫部队一目了然,攻击的部队无论上来多少,都会倒在密集的枪口下。

  三支部队兵分东西两路,向汇山码头逼近。第三十六师和第八十七师夺取虹口后再向汇山码头进攻;第八十八师夺取杨树浦后再向汇山码头进攻。第八十七师和以往进攻一样,他们先以重炮和卜式山炮对敌阵地火力压制,乘着滚滚浓烟步兵冲锋。杨树浦路边就是滚滚的黄埔江,这时正是洪水猛涨季节,江水上涨,平到了江堤,杨树浦路上积着浅浅的江水。日军的军舰也因江水猛涨舰身提高了不少。他们可以观察到江边及杨树浦的一切。所以,当第三十六师和第八十七师冲到这里时,突然遭到敌军舰炮火的袭击,许多官兵倒在炮火之下,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张治中在与第八十七师师长宋希濂通话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带着卫队到现场视察。他一看到一批批官兵迎着弹雨冲锋,一批批倒下时,泪水溢出眼眶。宋希濂忧虑地说:“这一仗双方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敌人知道必须咬牙顶过这一阵就会有大批援军赶来。我们是咬牙拔掉这些据点后,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对付敌人的援军登陆。所以,双方都在拼命。”

  张治中点头说:“说得对,所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仗,谁胜谁就有希望,当然会作生死之搏。”

  这时,从天潼路方向开来了六辆坦克,停在宋希濂面前。宋希濂告诉张治中,这是刚从修理厂临时拉出来的,他们来配合步兵作战。他咬着牙说:“我想等到天黑后,利用夜色掩护,让坦克当开路先锋,再拼它一下!”

  张治中考虑到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生命,他心急火燎地不想等到天黑再行动,立即派人将坦克连连长叫到面前,对他说:“时间就是胜利,也许今晚敌人的援兵就会赶到了。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在天黑之前要拔除敌人的据点,你马上就带着弟兄们冲上去。”

  连长面露难色,对张治中说:“报告长官,我刚从军校出来,没参加过实战,两天前才学会开坦克的。”

  宋希濂也帮着解释说:“他说的是实话,他们全是新手,没有实战经验。”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