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股市的适当下跌有利于市场释放风险,加速股票价值的回归。但是,机构重仓股的下跌是否意味着有长线资金暂时离场,会不会改变牛市的趋势。为了避免在盈利效应缺失后陷入恶性循环,基金在主动降低仓位、套现规避风险。主力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小散们也在饱尝套牢之苦,问题是:市场何时才能走出严冬,大跌之后还会深跌吗?
周三的反弹因没有成交量的配合而夭折,反而演变成了下跌中继的图形,周四在市场整体的做空动能下两市联袂暴跌,沪指下跌4.58%,这是自7月6日反弹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笔者认为,此次调整是对998点以来两年牛市的一次确认,不同于此前的若干次以箱体形式展开的调整,主要有这样两大特征:一是盈利效应大大弱化;二是市场转势速度放慢。
盈利效应大大弱化
沪指突破1300点确立升势后基本上呈现的是单边上涨格局,期间有过三次箱体整理,最大的跌幅出现在“5·30”大跌中。但在这几次调整中,市场的盈利效应仍然非常明显,或者说个股所出现的调整不过是短期的。随着盈利效应的不断涌现,上涨只是时间早晚和幅度高低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投资者目前普遍存在的惜售心理。但是此次调整令投资者明显感到不同了:蓝筹疯狂,买入后却发现获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题材股超跌,可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却一跌再跌。6000点以上市场的盈利效应正在逐步消失,并逐渐被亏损效应所替代。
市场转势速度放慢
在前几个平台中,热点切换非常迅速,无论是资源股和资产股的交接,还是题材股和蓝筹股的交替,市场的热点总是层出不穷,而且过渡得比较顺利。这次不一样,“二八”格局中的“二”或者“八”在此次调整中都未能幸免。回顾今年市场走势,A股市场从2000点涨到6000点,估值的提升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首先是“全球配置”带来的金融股行情,A股市场被纳入到全球配置范围内,A股市场同海外市场的比价形成了市场整体的洼地。随后是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使得市盈率从35倍下降到25倍,估值洼地成了“5·30”之前的投资主题。再接下来是本币升值引发的资产重估,期间伴有通胀预期的价值重估。最后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上的蓝筹股估值提升。行情演绎到现在,继续寻找估值提升的理由和空间已经不那么容易了,业绩拐点的出现因通胀压力而延缓,蓝筹股的高估引起了理智的机构投资者的警觉。因此,目前股市缺乏继续上涨的题材,那么向下调整是市场唯一的步入寻找合理估值水平的道路。
扭转跌势需要一定的时间
本周股指下跌速度明显加快,而在短期回补缺口后会不会出现强劲反弹?从技术角度看,短期超跌的反弹是很有可能的。昨日尾市半个小时成交量有所放大,显示出有杀跌盘涌现,并且有抄底资金介入。承接昨日跌势,预计周五仍将惯性下挫,但技术反弹的机会也随着连续的下跌而出现。而对于反弹的操作,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应给予过高的期望,正如上述分析的,此次调整的性质不同以往,市场转势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技术上的超跌反弹实际上意义并不大。昨日停牌两个月的锌业股份(行情,股吧)在重大利好的刺激下却没能封住涨停板,换手高达17%,除了抱怨“生不逢时”外,这也透露出目前基金的一些策略,为了避免在盈利效应缺失后陷入恶性循环,基金在主动降低仓位、套现规避风险。主力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我们更应该相信,冬天已经到了,但冬天过后春天还是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