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95528
-
- 注册时间2011-08-05
- 最后登录2020-08-23
- 在线时间196小时
-
- 发帖123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65
- 威望2169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iT2B'QI=< 业内称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产调控中或全军覆没 8@MV%MVy$ 0.8 2kl M`,)w i 2012年08月13日01:24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Z$/xy" ww],y@da [PNT\ElT R}*_~7r5 ?#}N1k\S YoBDvV":@
=A83W/4 第一财经日报 \1^^\G>H5 听众:848698人 xdp`<POn% +收听已收听 x-^`~p Bu#VMkchJ 最新消息 8月13日 21:54 z=q3Zo
【周一美股低开】美东时间8月13日09:30(北京时间8月13日21:3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9.21点,报13,198.74点,跌幅为0.0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13点,报3,019.73点,跌幅为0.0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43点,报1,404.44点,跌幅为0.10%。更多 wAf\|{Vn K/IWH[ qVH1}9_ wk5s)%V ]我要评论(4451) <
HVl(O 字号:T|T ^hZ0IM ]~'5\58sP )b)-ZS7 (>nGQS]H [导读]多位温州炒房者、房产人士认为,“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温州为例,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炒房者即便现在把房子卖出去,也已经资不抵债。 wea-zN 陈周锡
w9< R#y[A “卖还是不卖?我现在骑虎难下,卖掉亏损更大,不卖、血、流不止。”望着这排华丽的房屋,有着七八年炒房经历的张鸣,在两年时间里有如从天堂坠入地狱。 CxwoBuG=? 在这轮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中,张鸣如今不但血本无归,甚至还要欠上一屁股的债务。 MkfBuW;) 在周边朋友中,张鸣还算不错,至少还能撑着。他的几个炒房朋友,几千万资产一夜之间被银行、债权人瓜分,如今身无分文,有些不得不“跑路”。 Vex{.Vh," 多位温州炒房者、房产人士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国市场的“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 t/VD31 以温州为例,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过高比例融资的财务成本,温州炒房者即便现在把房子卖出去,也已经资不抵债。 '"SEw
w 八成炒房者资不抵债 J IUx 2010年4月,张鸣以单价8.1万多元/平方米,总价近3800万元,一次性付款方式,预订了温州某楼盘一个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1~4层排屋,并付了500万元购房定金。 g/CSGIIT 2010年下半年,“限购令”等政策出台,但温州房地产依然狂热,并于11月底出现楼面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的全国地王。 )48QBz? 其间,张鸣预感政策极大转向,立即向开发商提出退房,并希望退回500万元的购房定金,但并未得到开发商允许。由于未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开发商把张鸣告到法院。经法院调解,开发商愿降价近700万出售给张鸣。在择选中,张鸣以3100多万元买下这排屋。 n*[XR`r} “这3100万全部来自周边亲戚朋友。”张鸣说,亲戚朋友多以房产、企业等作抵押从银行融资而来,也有从民间融资而来,“他们给我月息一两分,赚取一点利率差价。” {zQ8)$CQ 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去年温州发生的民间借贷危机,使得温州房价大幅下滑。据温州多位中介人士反映,目前温州新房价格比2010年下半年房价最高位时,大幅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已对折。张鸣该排屋价格,也下降了三成以上。
<G|(|E1 张鸣该排屋为期房,三证不齐,且为3个产权组合,再加上市场成交萎靡,2000万都难以成交。张鸣说,就算2000万元卖掉,也完全不够“连本带息”4000万的购房成本。“我现在不想卖房,卖掉也抵不上债务,反而大家涌过来要我还债,不卖还有个房子。”“如果当时500万定金不要了,我也就亏个500万元,最起码比现在亏损2000万元要好很多。” |)(VsVG& 张鸣说,他们所用的炒房资金,70%来自银行或社会融资,现在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融资利息成本百分之一二十,即便现在把房子卖掉,还有百分之一二十的资金缺口。 _`&m\Qe> “亏的多,赚的少。现在,80%的人(炒房者)还套在里面,资产被掏空且已经资不抵债,只有两成温州炒房者全身而退。”温州资深炒房者陈先生认为,融资比重过大,财务成本很高,尽管之前房价翻番,但炒房者在频繁交易中,所得利润比较有限。
/|C* 一旦套牢,房价下跌三四成,再加上利息等财务成本,炒房者大多资不抵债。2010年,陈先生卖掉除杭州、温州共两套自住外的所有房产,带上孩子、老婆移居杭州。 3G}x;Cp\D 七成炒房资金来自借款 -zOdU}91Ao 据本报记者调查,2009年初,在防通胀气氛中,温州房价先于全国开始飙涨,且一直持续到2010年底。其间,温州炒房者几乎陷入疯狂状态,期房外加价几百万元司空见惯。 1g8_Xe4 在2009~2010年这轮房价高涨中,温州炒房客主要由50%的企业主、20%的专业炒家,还有30%的官员和跟风者组成。温州某中介部门主管谢先生认为,企业主占比百分之三四十,专业炒家占比百分之一二十,其他为官员和跟风者。 5Co 对此,多数炒家和中介人士说法不一,也难以给出详细数据及比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企业主、专业炒家无疑是这轮炒房的“主力军”。 nn@-W] 高峰时,有些炒房者一年至少交易几十套。七八年来,尽管经历多次房地产调控,但对温州炒房者影响不是很大。张鸣说,以前房价比较低,一套房子交易少的赚一二十万,多的赚三五十万。 F8jd'OR 这与本世纪初,由媒体、中介等组织的“温州炒房团”,其成员组成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时,房价基数比较低,又加上银行贷款比较宽松,大多握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温州人,都会去全国各地买几套房子,出现了“全民炒房”的盛况。
/5(Yy} 但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2010~2011年期间,“限购令”等房地产调控政策迭出,张鸣等众多高位介入的温州炒房者开始套牢。 -p]1=@A<} 由于房价快速上涨,炒房动用资金量大,一般投资人已经难以撬动。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之前温州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资金,一部分通过企业、炒房者流入房地产市场。一位房产中介人士说,开发商高息融资建房,炒家高息借款炒房,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 Az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