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5385阅读
  • 202回复

网络玄幻小说《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0楼 发表于: 2007-11-24
四十四回

 

  

  袁崇焕见代善军势颇壮,不敢轻易进兵,便在连山关前停了下来,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俯身指着沙盘道:“我军若是突破了连山关,往后越过安平山,便可以直捣辽阳。刚刚斥候来报,说代善兵力约莫有一万五千多人,当中六七成是骑兵。咱们虽有三万余人,可是马只不过千余匹,就是连后面炮营的马一同算进去,也只有七千多而已。何况炮营还要后日才能到达,为今之计,是凭借战车先发起突袭,还是等待火炮运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诸将各抒己见,大多数赞同等候火炮前来,较为稳妥。左良玉却道:“众位大人,卑职有些浅见。”袁崇焕点头道:“说。”

  左良玉取了竹枝,指着沙盘中平顶山方位,道:“平顶山在连山关东北不远,骑兵不善山战,尽人皆知,我军以步兵居多,况且新军训练之时,照桓大人安排的科目,每日都要爬山,若能引诱鞑子入山,胜算颇大。”桓震插口道:“但你怎样诱敌?一入平顶山,优劣立转,我们既然知道,代善想必也知道。”左良玉道:“这容易。我军只需撤离连山关,东向取草河堡、洒马吉堡,然后大举向平顶山进发,代善必以为我军意图绕过连山关,跨越平顶山北上。”桓震点头道:“有理。代善猜出我军动向,无非有三种选择:其一,按兵不动,死守连山关,可是这样我便可轻易从平顶山逸出,料想他不会这么做。其二,在平顶山外拦截我军,但他也不能料到我究竟从何处出山,除非他分散兵力,将整个平顶山围困起来。若真如此,突围而出当是易事。其三便是入山追击,我军就可以回头埋伏。”左良玉连连点头,面露得意之色。

  桓震话头一转,道:“可是此计却也有三处大大的弊病,只消碰上一个,此战我军必败。”瞧了左良玉一眼,见他脸色发青,当下安慰地拍拍他肩头,道:“方才我虽然猜测代善困不住我大兵,可是万一被困,粮草运不上山,我要如何补给?而且平顶山山途非平,火炮入山比骑兵可难得多,若是在山中相持起来,我军并不占便宜。此弊之一也。再者,代善若分兵两路,一路在平顶山外监视我军动向,另一路径自南下抄我后路,则刚刚取得的通远堡、凤凰城诸地必然复失。此弊之二也。还有十分要紧的一点,秋雨随时可能大降,一旦下雨,火枪、火炮全等于废铁一般,我军必须速战速决才行。”

  袁崇焕沉吟道:“那么难道同鞑子硬拼么?西走绕道也不可行,若给鞑子衔尾而追,形势大大的不妙。”新军游击毕千山忽道:“既如此,只要令鞑子不敢追来,也就是了。”他是何可纲的旧部,说过了这句话,不由得斜眼看了一眼旧日上司。何可纲瞧着沙盘沉思,拿一些竹签插来插去,蓦然道:“有了。”在海州南方塔山铺插上三支红色竹签,道:“金国奇、祖泽润、祖可法三个营在此。”又在海州西北牛庄插了四根红色竹签,道:“祖大寿四个营在此。”桓震点点头,取起一支黑色竹签,插在鞍山与海州之间,较靠近海州的地方,道:“昨日闻报,阿巴泰援军抵达鞍山,今日应该在这个方位。”

  何可纲召集众人过来,指着从连山关向西南到海州的一条直线,道:“我若以疑兵一支,由此西行,代善必定以为我欲助攻海州。试问当此情形,要破我兵,最好的办法是甚么?”众人尽皆低头思索,左良玉忽然叫道:“封我后路,与阿巴泰两路夹击?”何可纲点头道:“左游击说得不错。若令代善以为我军倾力西行,留下的只不过是些许钳制兵力,他必置之不顾,举师而追。代善主力一去,我便可从此夺连山关。”

  袁崇焕沉默不语地瞧着沙盘,背着手踱了两个圈子,犹豫道:“如此固好,但这一支疑兵若真给两面夹击,诸路兵都无力援救,必定全军覆没。”目光扫视众人,似乎在问:“谁愿担此任?”众将都知这是一个要冒生命危险的任务,可是既然从军打仗,就是把脑袋别在腰上了,人人争先要去。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忽道:“末将去最好。”瞧了叔父一眼,躬身道:“袁大人与桓大人是三军主帅,自然不可去。何大人统领新军,也去不得。曹、左、张、毕、鹿诸位游击,所部尽皆在此,只有末将所辖之营九成九在后程运输火炮,所以末将前去,最为妥当。”

  曹变蛟在新军诸游击中是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一个,自觉论功绩不如左良玉,论年资不如张正朝,论才能又不如凭借考试晋身的毕千山与鹿得胜,素日时常郁郁。再加上听了些无聊闲话,说他是因为叔父的关系,才能年纪轻轻便跻身人人羡慕的新军游击之列,心中早憋了一口气。此次新军八营全部与战,别人都可以带兵上前线,只有他的一个营负责运送火炮,这明摆着是说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肯委以重任。曹变蛟虽然年青,胆气却毫不逊于叔父,有一股“愈是瞧不起我,我愈要出人头地”的拗劲。是以一听何可纲说有这么一个带领疑兵的危险任务,立刻便挺身而出,毛遂自荐。

  桓震注目凝视他良久,忽然对袁崇焕道:“下官以为可以。袁大人的意思呢?”袁崇焕踌躇片刻,终于也点了头,道:“既如此,你本部有多少兵丁在此?”曹文诏答道:“只有一百多人。”袁崇焕道:“我再抽拨与你四百人,总共算是五百。你有甚么法子,将这五百人佯装成三万大军?”曹变蛟心中砰砰直跳,道:“一人十纛,快马而行,马尾绑竹枝以障敌眼。”桓震道:“要做戏便做得像些,咱们今日起不住挑衅搦战,待三日之后忽然按兵不动,代善必定疑心。我再用减灶之法惑之,瞧他追是不追。就算不追,咱们也不损失甚么。”

  当下定了方略,曹变蛟自去挑选强壮的士兵。

  代善果然上钩,以为明军将移攻海州,立刻策兵向西追去,只留下半个旗在此监视。桓震漏夜发起进攻,架起了火炮猛轰一阵,后金兵不敌而走,明军取得连山关,向西北直抵辽阳。

  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西路与中路却恰恰相反。祖大寿与金国奇会师海州之后,连围半个多月,始终不曾攻破,一则因为这两路的火炮比起东路来几乎少了一半,二来更由于海州原本就是一个兵粮称足的大城,守将岳讬又闭城不战,数日后阿巴泰的援兵赶了来,祖大寿为免给挤成夹心馅饼,只得先期后撤数十里,在三岔河畔驻扎下来。

  阿巴泰兵至古城屯,却不继续南下,而是就在古城驻扎了下来,与海州互为犄角。古城屯是往辽阳去的必经之路,他在彼处屯驻大兵,这么一来祖大寿、金国奇就算想绕过海州城径攻辽阳,也不可能了。祖大寿复围海州,与金国奇数次攻打,都被守军挡了回来,火炮的炮弹不几日便用尽了,后程补给尚未赶到,一时间变成青黄不接的局面。祖大寿不服气,指挥士兵强攻,死伤十分惨重,只好退兵数里,围而不打,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袁崇焕早已经接到了战报,可是却不能分兵相救。祖、金二部将辽阳四成以上的兵力吸引了过去,如果能在自己这边攻下辽阳之前始终拖住海州之兵的话,对于战局相当有利。待到辽阳城破以后,再南下复攻海州也还不迟。是以东路军全然不理西路的求援,挥军直逼辽阳。

  代善起初中计西行,不过数日,接到连山关陷落的急报,便知道上了大当,急回军北上追赶,援救辽阳。袁崇焕早料及他会有此举,在后留下了一营殿后,统兵的是鹿得胜。

  代善红了眼睛拼命行军,不过数日就与鹿得胜短兵相接。鹿得胜照桓震的吩咐,主要以竹炸炮、自犯炮、钢轮伏火柜、万阵地雷炮之类火器迎敌,第一日大获全胜,代善不敢再进,扎下营来。僵持两天,忽然天降大雨,地雷等物全不能用,代善觑得良机,挥军冲杀过来。鹿得胜只得召集士兵肉搏,双方互有死伤,可是代善毕竟有万人之众,明军却只不过一千一百人而已。眼看自己这边的士兵愈战愈少,后来连阵形也被冲散,以至于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分散在各处乱斗。

  守备李澄通努力睁大被雨水迷住的眼睛,一面提刀飞舞,拨开四处乱飞的羽箭,一面向鹿得胜靠拢过来,叫道:“鹿大人,兄弟们不能再战了,是不是撤?”鹿得胜抹一把满脸的雨水,大胜吼道:“不许撤,就算战到最后一人,你我皆死,也要给老子撑下去!”话音未落,一箭不知从何处飞来,正钉在他的右肩。鹿得胜身子一晃,旋即稳稳站住,挥刀削去了箭杆,对李澄通喝道:“一旦我死,游击便是你接任!”大声咆哮,策马向着鞑子兵最多的地方杀了过去。

  此刻地面已经十分泥泞,不论明军还是鞑子的马匹,都有蹄子陷入泥洼里摔倒的。好在明军原本大多就是步战,倒将双方的差距拉近了些许。鹿得胜策马猛冲,忽然隐约之间瞥见一面红旗招展,蓦然记起在觉华岛受训时候上过文课,教官似乎曾说鞑子分为八旗,此次统兵的代善便是掌管正红与镶红二旗的贝勒。心中不禁一跳,心想难道代善亲自督战?此念一动,再也遏制不住,拼着命杀开一条血路,朝那红旗下面冲了过去。

  鞑子兵岂能任由他冲犯中军大纛?纷纷上前来拦阻。鹿得胜肩背中了数不清的刀伤箭创,渐渐体力不支,眼睛也昏花起来。他知道再耗片刻自己便有可能倒下去,当下大吼一声,挥刀猛砍,斩死了身旁几个鞑子兵,也不理会不会给人击中,就如疯虎一般左冲右突。眼看离那红旗越来越近,再有数十步便可以碰到旗下之人了,忽然斜刺里一箭飞来,正中他战马的胸膛。

  那马长长悲嘶一声,訇然倒地,鹿得胜给摔了一个跟头,刚刚翻身爬起,背后便是数刀劈来。他自知无法闪躲,索性再也不躲,任凭那刀斩在脊背,露出白森森的骨头来,自己却使足了毕生之力,甩手将战刀飞了出去。

  这一着甩手飞刀,是他鹿家代代相传的绝活,不单要气力,更要准头。鹿得胜的父亲是个中行家,足可以将刀甩出十几丈远。鹿得胜自入新军以来,潜心苦练,本事比乃父更胜一筹。这一刀飞出,旁边的鞑子兵都看得愣了神,眼睁睁地瞧着那刀一直飞向自己的中军大纛,只听啊地一声惨叫,有人倒了下去。

  这一战明军终于还是全军覆没,只有几十人力竭被俘,内中便有李澄通在。可是代善的三儿子萨哈璘却也吃了鹿得胜一刀,一直昏迷不醒。萨哈璘是代善诸子之中除了岳讬之外最得他喜欢的一个,平日打仗时常带在身边教导,此次南拒明军,也叫他从征,没想到却栽在了鹿得胜这个垂死之人手中。代善暴跳大怒,喝令将俘获的数十残兵尽数斩杀,以泄心头之恨。

  李澄通见刀斧手杀气腾腾地走来,心中早知会有何事发生,回顾众人道:“袁大人令我千余兵殿后以拒万余大军,分明早已将我等性命置之不论,咱们又何必替他卖命到底?我今欲弃暗投明,倒戈反助大金,众兄弟有愿随我者,少刻可同声大呼。”

  他话音方落,只听呸地一声,一口连血带泥的唾沫吐在他的脸上。那吐他口水的是一个年纪四十上下的老兵,左脸上自额至颏给砍了一刀,一颗眼珠脱落出来,摇摇晃晃地挂在面颊之上,煞是怕人。李澄通望他一眼,不由得毛骨悚然,硬着头皮讪笑道:“老莫,你自己要死,可也不必带累大伙。兄弟们说是不是?”转头瞧向诸人,碰到的却是一道道冰冷的目光。

  一个声音怯怯的道:“李大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给老莫血糊糊的眼睛瞪了一眼,再也不敢出声了。李澄通道:“总之我是要降的了,尔等降不降,随便你们。”

  萨哈璘的兄弟瓦克达亲自提刀走来,李澄通一见这是个大官模样,立时大呼道:“饶命,饶命!小人愿降,小人愿降!”瓦克达不知他叫唤些甚么,转头喊来通译翻译了,不由得一怔,旋即笑了起来,将刀背在李澄通颊上拖了一拖,问道:“你当真愿降?这里三十五人,都跟你一起投降么?”众人纷纷大骂起来,李澄通涨红了脸,默不作声。

  瓦克达见状,笑道:“看来是只得你一人肯降。也罢,你替我做一件事,便饶了你的狗命。”通译将话译出,李澄通大喜过望,连连叩头不已。瓦克达将刀丢在他的身前,指着余下的三十四人道:“你将他们的肚子一一剖开――要活生生地剖开,给我瞧瞧他们的心,我便许你投降。”

  李澄通听通译说了,面露难色。这些人毕竟是他的旧部,虽说自己软骨头要降,终究还是不忍心杀害他们。瓦克达皱眉道:“不愿意就罢了。”对刀斧手做个眼色,大砍刀便举了起来。李澄通急忙大呼愿意,战抖着手提起刀来。众人都是满怀愤恨的瞪着他,纷纷咒骂,不住朝他身上吐口水。老莫骂得最凶,李澄通也就第一个朝他走去,颤颤地举起刀来,两眼紧闭,蓦地向他胸口一插。老莫正自破口大骂,声音戛然而止,口中吐出血来,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甚么,却又没能说得出来,就这么大睁着眼睛气绝了。李澄通心想左右已经杀了,索性破釜沉舟,手腕一拖,便将老莫的胸膛划了开来,一颗心露了出来,犹自微微跳动。

  他偷眼瞧向瓦克达,但见他神情似乎十分满意,当即胆子壮了起来,连着将三十三人尽皆剖胸杀死。杀毕,只觉得手也软了,腿也软了,无意中瞧见老莫大睁的双眼,不由得心惊胆战,噗通一声坐倒在地。瓦克达哈哈大笑,对通译说了两句甚么,转身离去。

  李澄通满怀希望地问道:“那位大人是说饶我性命么?”通译冷冷一笑,道:“台吉瞧过他们的心,全是红的,现下想要瞧瞧你的心是红的还是黑的。”对刀斧手使个眼色,只见刀光闪处,李澄通连一声“饶命”也没喊得出来,颓然倒地。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201楼 发表于: 2007-11-24
四十五回

 

  

  鹿得胜部虽然全军覆没,却给北上的大部队争得了宝贵的时间。袁崇焕率主力攻克辽阳,当即分兵三路,留何可纲守城,曹文诏率部南下,助祖大寿等部夺取海州,自己与桓震带领余下的一万余人继续北上,往沈阳方向做试探性的攻击。

  所以如此,是因为自从发兵以来,沈阳压根没有半点动静,辽阳城兵力十分空虚,而且高级官员也多不在,攻破之后只捉住了代善的次子硕讬,还有其余一些贝勒台吉,都是代善一门中人。袁崇焕与桓震都觉十分奇怪,当即带了众贝勒来细细审问,可是却没一人肯开口的。桓震使出诸般古怪逼供法子,终于撬开了硕讬的嘴巴:原来自从兵报来到辽阳,沈阳那边就没半分动静,代善派去请求援兵也全然没有回音,不知道皇太极打的甚么主意。代善无奈,只得自领大兵南拒明军,却叫阿巴泰率部救援海州。

  桓震大惑不解起来,本以为辽阳是最难攻的所在,竟然比自己设想容易数倍地取了下来,而且这等重镇大城,皇太极竟不从沈阳发兵来救,究竟打的甚么主意?其余诸将也都摸不着头脑,觉得以皇太极的用兵,绝不会坐视辽阳失去而不理,一时间都猜不出是怎么回事。议论纷纷一番,终于决定带万余军急速北上,若遇鞑子主力,便视情况决定是战是退;如果一路畅通无阻,那就直捣沈阳,杀个落花流水。

  事不宜迟,次日万余大军自辽阳出发,沿途荡平各处大小堡垒,不过五日,直抵沈阳城南白塔铺。袁崇焕下令不忙进兵,且四下遣出斥候,打探一番消息再说。很快斥候还报,说沈阳城城门紧闭,全无军民出入,不知道里面搞甚么鬼。众将之中有些人开始迟疑起来,生怕中了皇太极之计,提议不如撤军还辽阳,待将辽阳巩固下来,再图进取。左良玉极言万万不可,认为照目下形势而言,很明显沈阳城里发生了甚么不为人知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不好说,可是对明军有利是不必问的。此刻应当趁机大举攻城,夺取沈阳,而不是回辽阳去等着皇太极再来攻打。沈阳与辽阳之间不过数日路途,而且几乎全无屏障,只要沈阳还在鞑子手里一天,辽阳就不能真正算是入了大明版图。众将退去,只余袁桓两人,商议究竟该取何种对策。袁崇焕欲求稳妥,偏向撤军回辽阳巩固局势,而桓震却立场鲜明的支持左良玉,两位最高统帅意见相左,袁崇焕情急之下,搬出了自己参议府参议的身份来压桓震。

  桓震大怒,冷笑道:“参议又怎样?此刻我军好不容易打到了沈阳城下,眼看再稍稍前进一步,只要沈阳城破,北方铁岭、辽海二卫可以传檄而定,复辽之日屈指可待,袁参议夙愿将成,怎么却畏首畏尾起来?当年单骑巡边、立马宁远吓破一干胡胆的袁大将军哪里去了?如今我眼中只看到一个懦夫而已!”袁崇焕却不生气,心平气和的道:“三军性命非是儿戏,如今敌势未明,不可妄动。”桓震气极,反笑了起来,道:“好,好。那么我自带本部标兵去打沈阳,袁参议若不敢同往,尽可以回辽阳去听我佳音。”袁崇焕皱眉道:“崇焕用兵多年,不能说百战百胜,可是终究胜多败少。此刻我总觉得有些不祥,若真攻打沈阳,不知道会有甚么事情发生。百里还是听我一言,暂且撤兵的好。”

  桓震只是不听,好不容易做到了这个地步,眼看只差最后一战,就可以彻底将鞑子赶出中国去,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袁崇焕劝他不过,只得答允与他同去,如有万一,也好彼此照应。

  十月十五日,兵抵沈阳城下,围城架炮而攻。不过打了半日,城头射下书来,说要开城投降。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间全都呆住了,尽想必是诱敌之计,压根不敢理睬,仍是挥军猛攻。再打一个多时辰,城门忽然自己开了,莽古尔泰自缚而出,后面百官尽皆束手捧籍,罗列以待。桓震这才相信投降是真,当即受了籍册,入城清点户口。前锋左良玉部进城不久,便快马报回消息来,说城内正有大疫,死者枕藉,秽气遍地。桓震大惊,急令全军撤出沈阳,连忙又将投降的鞑子官兵隔离开来。此刻已经有女真人开始死亡,桓震毫不懂医,不知得的是甚么病,通过甚么途经传染的,往附近四里八乡搜寻大夫,疫症却不知何时已经传播开来,几乎每处都在死人。叫莽古尔泰来审问,赫然发现他也已经染病,原来这不知名的怪病自从一个多月之前,约当桓震从义州发兵之时便已经从沈阳开始,先是皇太极得病,不数日暴卒,莽古尔泰趁机夺权,闭城封锁了消息,代善派来求援之人统统给他幽禁起来。幸好如此,才没令疫症更快的散播开去。

  想到辽阳的情形,不由得满身冷汗,叫人飞马还报,却已经迟了。辽阳城驻守的明军之中数日前已经开始流行疫病,北伐沈阳的部队虽说桓震发觉得早,赶着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是仍然没能躲得过去。待到从义州找来大夫,疫病早已广为传播,不仅兵将之中十之一二染病,就连桓震自己也没能幸免。找来的大夫统统说不出病因病名,见病死之人七窍流血、面孔青紫,生怕自己也一命呜呼,全都吓得跑了。

  桓震躺在帐中,只觉心口如有一块大石压住,沉甸甸地喘不过气,意识渐渐模糊起来。自己嘱咐他们要将患病的士卒隔离,不许饮用生水,不许乱吃野外的东西,不许碰触野生动物,更不许与城内居民接触,不知道都照办了没有?这场大疫,是他完完全全想也没有想过的,疫病的源头是在沈阳,当初若是听从袁崇焕的话,不再执意进兵,或者也不会导致目前这样大的损失。自己一死犹有余辜,可是累得这么多无辜将士替自己陪葬,死也不能死得安心。

  此时此刻,他最想念的莫过于雪心与没见面的孩子。他或者她该做满月酒了罢?满月酒上没有爹爹,雪心会不会被人嘲笑呢?自己的朋友之中,有没有能在自己死后照顾她孤儿寡母的?早知会有今日,当初真不如替她别寻人家,是不是会幸福不知道,但是总不至于教她年不满二十就没了丈夫,刚出生的孩子就没了爹。

  忽然听见袁崇焕的声音,在自己头顶响了起来:“铁岭、辽海二卫已降,莽古尔泰也死了,如今的金国汗是多尔衮。疫症平定之后,咱们再同他谈判,到时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将鞑子赶回建州去了。”桓震努力想要挤出一个笑容,却觉得脸上的肌肉似乎已经僵硬了。蓦然想起自己也是病人,袁崇焕是绝不该来看他的,拼尽全身力气,只迸出几个嘶哑的字来,袁崇焕听不懂,问道:“百里你说甚么?”桓震喃喃道:“走……走……”

  袁崇焕叹道:“我不要紧。军医说你已经……”犹豫片刻,道:“你已经命在旦夕,叫我来见你最后一面。”

  这一句话无异于宣判了桓震的死刑,可是听在他的耳中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种豁然轻松的解脱之感。这痛苦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这杀来杀去刀光血影,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日子终于算是过去式了。至于死后会怎样,那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中国是兴是衰,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只听袁崇焕又问道:“百里,你有甚么放心不下的事情?”

  放心不下的?那似乎很多很多,海禁会不会再申,驿站会不会再裁,后金会不会再入侵,陕西的农民会不会再反?忍不住觉得自己十分好笑,人都快要死了,还顾得上那些事情么?说起来奇怪,李经纬当初历数自己的结局,怎么不曾说过有这种死法?看来他也只不过是随口乱说而已。又或者,自己如今身处的这个历史,同李经纬所来的那个历史已经又不是同一条线路上的了。

  忽然之间,李经纬那张胖脸似乎又出现在他的面前,眯起一对小眼睛,用惯常那种笑容瞧着他。桓震心中疑惑,他不是已经死了么?自己亲手杀他,亲手葬他,怎么如今却又能见到他?难不成人死之后真有魂魄,难道李经纬怨念不绝,前来勾魂了?他更宁可相信那是自己的幻觉,可是这幻觉也未免太过逼真了。

  李经纬笑嘻嘻地道:“你来了,你终于来了。”桓震不自觉地重复道:“我终于来了。这里是哪里?”李经纬道:“是你该来的地方。”桓震摇头道:“我该去的地方不是这里。我有妻子孩子,有许多部下和将士,我还有许许多多不曾做完的事情。我要去他们那里。你知道怎么走?”李经纬摇头道:“你太贪心了。一个人能活一次,就该知足,何况你已经活了第二次?”

  桓震心中茫然,真的是太过贪心了么?还顾这五年多来,所做的事情几乎没一件是单为图自己的官禄享受,可是事到头来一样落得这种下场,回头想想,反倒是刚到灵丘时候与周老和雪心同住,自己在酒楼当一个厨子,每天跟着周老学学四书五经,那段日子比较快乐。再后来兄弟三个一起在小五台聚义,虽称不上人生快事,倒也十分自由自在。从那以后的生命,几乎就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了。挖空心思地防着被人坑害,又挖空心思地去利用别人,职位愈高,愈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在政治手腕上,在军事才能上,他或者都不能与这个时代的佼佼者相提并论,但是明知后来会发生令人痛恨的事而不设法去阻止、去改变,桓震没法子说服自己做到这一点。所以就算搞糟了许多事,连累了许多人,假如此刻叫他再度还魂,桓震仍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袁崇焕瞧着桓震,只见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个古怪的微笑,口唇微微一动,似乎说了几个字,可是声如蚊蚋,全然听不到说些什么。袁崇焕叫道:“百里,百里?”却再也没有应答。

  伫立良久,深深叹了口气,推门出去,对一直守在门外的黄得功摇了摇头。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202楼 发表于: 2007-11-24
尾声

 

  尾声之一

  崇祯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平章政事桓震病逝于辽东白塔铺。

  疫病席卷整个辽东,并且传入了山海关,更由往来商旅带到了朝鲜、江南。明金双方都无力再战,继承汗位的多尔衮与明订立和约,退回长城以外,永世称臣,再不来犯。

  祖大寿接任辽东巡抚,镇守辽疆。

  陕西叛乱被洪承畴平定,乱定之后,承畴加官一秩,仍镇三边。

  崇祯意图重新夺权,再次召袁崇焕入宫欲诛杀之。

  袁崇焕领兵千人,于午门见崇祯,行人臣之礼,三拜九叩而去。

  不数日,有诏出于宫中,以袁崇焕继桓震为平章政事,复秩从一品。

  郑芝龙夺取台湾,作为海上贸易的据点,势力直延伸到日本与整个东南亚。崇祯二十年,被大明海军剿灭。

  数年之后,徐光启寿终正寝,平章政事袁崇焕继任左丞相。

  桓震生前推行的主要政策,大多数延续下去。照着他的思路,百余年后,中国渐渐走出亚洲,见到了整个世界。

  一六九四年,中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

  尾声之二

  老公你睡醒了?快点起床,马上该出院了。

  这里……是哪里?

  医院啊,你得非典了,他们来家里把你抓走的,忘记了?

  非典?今年……崇祯几年?

  虫子?什么虫子啊,你烧糊涂了。都快出院了,不会再有事吧?来吃口苹果。小毅毅不准乱跑,不准乱摸东西!

  爸爸爸爸,妈妈的口罩上有张大嘴巴!

  (全书完)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