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5511阅读
  • 202回复

网络玄幻小说《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8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八十八回

 

  后金大军在马升桥给袁崇焕阻击一番,败回马头山匆匆扎下营来。大帐之中,火把通明,皇太极召集了从军贝勒、各旗的大将,商议下一步该当如何对付袁蛮子。

  莽古尔泰性子暴躁,白日里给袁崇焕大杀一阵,旗下损兵折将无数,早已经怒火满腔,皇太极刚刚落座,还未说话,他便霍然起身,大声道:“大汗,袁蛮子煞是可恨,明日请准我提一万兵,再去厮杀,定要将他的蛮头提来见大汗!”『——此处写莽古尔泰对皇太极自称“我”,应当是不对的。我知道满洲入关后满臣见皇帝要自称奴才,但入关之前他们说的不是汉话,女真话当中想必有对应的代词,可是我没有找到材料。』皇太极微微皱眉,偏开头去,自己的这个五哥,正蓝旗的旗主,和硕贝勒莽古尔泰,已经不是第一次让他在心中感到厌恶和烦躁了。

  撇开他在自己削夺三贝勒大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满不谈,单是他那种冲动暴躁的个性,就叫一向冷静稳重的皇太极瞧不在眼里。此次出兵,他本来贪图沈阳的安逸,极力反对,可是攻打遵化的时候,一见了血,却又疯狂起来,身先士卒地带头爬城,自己战前多次严令主帅不可轻身犯险,他也置于不顾。后来却是正白旗的一个小校萨木哈图率先爬上了城头,莽古尔泰虽然打了胜仗,却总象有些惋惜似的。这一回前锋在马升桥大败,还不是因为他不曾照足自己的吩咐,细细探察前方敌情?现在又要轻兵冒进,真是叫人愈想愈气。

  然而他却不能同莽古尔泰翻脸,视线只是偏离一瞬,旋即转了回来,瞧着他道:“五哥勇猛,我早就知道。然而要打败袁蛮子,不是单单勇猛就足够的。这人诡计多端,自他复守辽东,南人的火器便利害了许多,连取了咱们广宁、义州两处大城。现下既然给他赶了上来……”他“赶了上来”四字刚一出口,忽然想到,袁崇焕当真在此么?辽东何等重地,他怎能轻易擅离?大大小小数十座城池,难道他竟敢全然放空了不成?这样的用兵,绝不象他素常的谨慎作风。

  难道是明军假借蛮子的旗号恐吓自己?难道袁崇焕其实并不在军中?或者他未得圣旨,不敢擅离辽东防地?可是除了袁崇焕,又有哪个明朝将军能将莽古尔泰杀个大败!皇太极用力摔摔头,心中忽然想念起范文程范先生来了。要是范先生在此……可惜,攻破遵化的时候,范先生给一块掉落的城砖砸中了肩膀,虽然伤势并不怎么重,范文程也并非那种弱不禁风的腐儒,皇太极却实在不忍心再叫他跟着大军奔波。于是范文程便与参将英俄尔岱一同留守遵化了。

  皇太极闭目冥思,众将谁也不敢打扰,就连平日喳喳呼呼的莽古尔泰,也是闭紧了嘴巴一声不出。只听得帐篷外面一阵西北风,夹着雪花刮过,吹得旗子猎猎作响。

  忽然风声旗声之中,夹杂了一些刺耳的哔剥之声,皇太极正在出神,并没发觉,一个额真站在门口,耳朵又是甚尖,听到了动静不对,掀开帐子,探头出去要瞧瞧出了甚么事情,不料脑袋刚刚伸出,便给一个士兵直撞进来,叫道:“大汗不好了,明军劫营!”

  皇太极大吃一惊,跳将起来,拔出腰刀,疾步走出大帐,对着乱成一团的八旗兵喝道:“不得慌乱,迎敌,迎敌!”众贝勒额真也都各归各位,自去安抚本部。来袭敌军似乎不多,喊杀声起初响彻天际,不久便渐渐平息下去。皇太极手按腰刀,站在大帐之前,瞧着自己的八旗子弟操起强弓硬弩,将来犯的明军射退,心中甚是满意。谁说南人火器利害?这不是给镇住了么?

  正在那里观战,忽然间听得一人大声呼喝,一匹马旋风也似地切开八旗兵,直杀奔自己大帐而来。旁边侍卫连忙抽刀上前,将他紧紧护在中间,那明将手执狼牙大棒,冲杀一阵,见讨不着甚么便宜,当下调转马头,又大呼小叫地杀了出去。火光之中,皇太极瞧得十分清楚,赫然便是号称“祖二疯子”的前锋镇标中军参将祖大弼。

  这一小拨明军,很快便给杀退,可是皇太极的脸上,表情却是更加凝重。祖家老二既然在此,那么祖大寿势必也在。祖大寿在,当然袁崇焕也会在。这决不是明军假借的旗号!袁崇焕当真已经赶在了前头!各大贝勒多从战阵,几乎都识得祖大弼。想起长途奔袭,绕了几千里的一个大圈子,就是为了避免同袁崇焕接阵,没想到终于还是躲不开这阴魂不散的死对头,不由得都有些为之气沮。自从大兵离开遵化,已经两度遇袭。虽然损失并不多么惨重,可是却令得士气大失,人人惊恐,就连大汗似乎也颇为头痛。光是近乎自杀的赵率教一旅,就花了他们三四天工夫,最终还给援军接应出去,如今袁蛮子全军在此,那要怎么办才好?然而大军深入敌国,已经是骑虎难下之势,倘若不能直捣京师,多半就得全军尽墨于此了。众人的目光,都瞧着他们的大汗,都在盼望无所不能的大汗领着他们打败这个蛮子。

  皇太极却不说话,转身走回大帐,默默地坐了下来,瞧着燃烧跳动的火把,似乎又在继续方才给劫营打断了的沉思。非走蓟州不可么?蓟州……蓟州……袁蛮子同自己在这里相持不下,蓟州的守将,岂不就是一块任八旗铁兵切割的软豆腐?皇太极霍然起身,大声道:“三军拔营,绕道袭蓟州!”

  后金兵拔营起行,刚要东行退出马头山,再绕道北去,忽然接得探报,道是袁崇焕兵马已经撤离马升桥,不知向何处去了。皇太极吃了一惊,心想袁蛮子必定是援救蓟州去了,这一来要攻下蓟州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可是此刻自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硬着头皮勉强下令继续前进,过了马升桥,大军直奔蓟州。

  晌午,两军在蓟州城下相遇,不出所料,又是一场大败。皇太极阴沉着脸,巡行在受伤撤下的士卒中间,瞧着他们给明军火枪射得绽裂开来的皮肉,心中又是愤怒,又是不甘,难道上天注定降下袁蛮子来做自己的克星么?他走着看着,忽然口角露出一丝微笑,范先生,你好聪明!若说袁蛮子是上天降下的克星,那范先生可不就是天神给自己的智囊么?

  晚间在蓟州城东五里扎营,他一刻也不耽误,一面令阿敏一旗留下与袁崇焕周旋,一面自率大部人马,悄悄绕道而行,打算经由平谷顺义一线,直接攻打北京去。反正已经从蒙古绕了一个大圈,此刻再绕上两个圈子,又能何妨?

  阿敏接了令,躬身退下,回到自己营中,便将大儿子爱尔礼叫了来,对他说了大汗军令。爱尔礼听了,先是一怔,继而脸色变得铁青,咬着牙齿,愤愤地道:“袁蛮子能征惯战,大汗叫阿玛留下,这分明是借刀杀人!”阿敏又何尝不知道自己这个堂弟安的甚么心思,先汗去世之后,他阿敏力挺皇太极,助他取得汗位,虽然大半是为了自己,可你老八也不能不承认,自己就是你的定位功臣。先汗遗言,叫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同自己轮月执政,可是皇太极偏偏要大权独揽,将自己视为眼中钉也不奇怪。这次叫他以一万兵力与袁蛮子的精锐周旋,分明不曾安下甚么好心。

  爱尔礼见阿玛沉思不语,着急起来,道:“阿玛,咱们怎么办?不如佯为努力攻打,暗地里保存实力?”阿敏一醒,摇头道:“袁崇焕那老狐狸,咱们若不用劲厮杀,决然骗他不了。何况就算咱们不动,袁蛮子也会前来寻战。左右大汗只是要削弱咱们的实力,不论如何结果总是一样的。”爱尔礼怒道:“那怎么办?大汗也真欺人太甚!当初若不是阿玛鼎力襄助,他哪里能当得上大汗!”阿敏一惊,忙道:“这话不可同别人乱说。爱尔礼,这次出兵,我不让你几个弟弟从军,唯独将你带在身边,你知道是为了甚么?”爱尔礼怔了一怔,疑惑地摇摇头。

  阿敏叹道:“近来大汗瞧我的眼神,愈来愈不对。我总担心,他不久便要冲我下手了。”瞧着爱尔礼道:“万一阿玛出了事,你切记要约束几个弟弟,不得生事。”爱尔礼惊得张大了口,好半晌方道:“阿玛战功赫赫,大汗怎能随便戮杀功臣?”阿敏冷笑道:“你玛法舒尔哈齐,何尝不是战功赫赫?”爱尔礼咬牙道:“倘若大汗当真不顾兄弟情谊,儿子将来必要给阿玛报仇!”

  阿敏怒道:“你这逆子,怎么屡教不听!你的玛法已经是罪人,倘若阿玛再给搬倒,恐怕全家性命都有危险!”放缓语气,拍着爱尔礼的肩头,道:“爱尔礼,阿玛的几个儿子之中,以你最为冷静机警。只是你资历尚浅,斗不过大汗的。”喟然叹道:“连阿玛我也斗不过他!”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89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八十九回

 

  明军营中。

  中军大帐,袁崇焕居中而坐,下面跪着桓震捉来的俘虏恩格德尔。这时候的恩格德尔,早已经不是几日前那个牙关紧闭的硬汉子了,给桓震一番折磨之下,将后金军中诸般情形,都一一说了出来。至于桓震用的法子,说起来倒也简单至极,他叫人做了站笼,将恩格德尔放在里面行军,旁边有十来个亲兵守卫,一则看住他不使自杀,二则不时用长矛捅他,不让他睡觉。现代警察逼供的法子,倒也十分管用,恩格德尔数日不睡,求死不得,终于认输投降。

  袁崇焕这还是头一次审问恩格德尔这种级别的俘虏,深知他是建虏要人,审起来十分仔细,将皇太极身边的将领谋臣,各大贝勒之间的关系问得一清二楚。审罢,叫人将他押了下去好生看守,目光一一扫过众将,忽然问道:“诸位且说说看,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才好?”

  桓震是知道皇太极将会留下一支疑兵同袁崇焕周旋,自己绕道奔袭北京的,只是自己的参与似乎已经让历史发生了改变,赵率教并不曾死,又抓住了一个额驸,皇太极是不是还会照原来的模式行动,一时倒难以确定。就在他心中暗自盘算的工夫,祖大寿已经出列,躬身道:“督帅,敌人远来,粮草必然不继。咱们只消扼守蓟州城,将虏兵大军拖在城下,时日一久,士气必沮。到时我四方援军毕至,就算围而歼之,亦非难事。”袁崇焕点了点头,道:“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以及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等部,都已经奉诏东移,大约不几日就可以抵达北京、通州。”桓震随口道:“这些队伍之中,有许多是督帅亲手调教整顿过的,不比别处的痨兵,定能将鞑子大军阻在京城之外。”

  袁崇焕轻轻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的道:“百里,你方才说的是,将鞑子大军阻在京城之外?”他将京城二字咬得格外重,桓震听了,不由得便是一怔,自己这么说法,岂不是暗示鞑子将会挥军直抵京师城下,而明军只有在京城之外才能防守么?一时间愣住了不及答话。却见袁崇焕也是呆呆沉思,忽然眼睛一亮,双手猛地一拍,道:“就是如此!我料皇太极此刻已经不在营中,留下一支疑兵同咱们周旋,大军却已经直奔北京去也。”说着便大声吩咐副将传令下去准备拔营。

  桓震暗想袁崇焕果然也料到了这一点,但不知他凭什么说得这样肯定?只听袁崇焕道:“咱们在马升桥和蓟州连截了虏兵两次,皇太极定以为咱们拼死也不会让他们靠近京师一步。”右手一挥,大声道:“可是本督偏要在京城之下同他们打一场攻防战!”众将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祖大寿抗声道:“畿辅要地,岂容敌人深入,督帅怎能拿京师和皇帝来孤注一掷?”何可纲面露疑色,低头不语,赵率教偏头瞧着桓震,桓震脑子里却是一片混乱,自己所知的历史同现实纠结在一起,已经让他分不清孰先孰后,孰真孰假了。

  袁崇焕微微一笑,道:“本督入关赴援以来,在沿途重镇,都留下精兵把守,你们可知道为了甚么?”略略一顿,不等众将应声,续道:“鞑子所以跳梁难制,缘由乃是马队飘忽剽悍,然而彼空国远出,必要携带大批草料,大军困处关内,很快补给便成问题。倘若不能速战速决攻克京师,就只有立刻远飏一途,否则只有死路一条。本督处处分兵防御,便是要鞑子东撤之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就算闯过一关,前头还有一关,务要将鞑子大部,歼灭在山海关以内!”

  众将这还是首次听到他的全盘布局,个个都是面色十分激动,祖大寿左拳击在右掌之中,大声道:“督帅果然妙计!倘若真能如此,数月之内灭虏朝食,也都不是难事!”

  赵率教也道:“不错,建夷犯都,抑或有碍观瞻,可是倘若真能借此谋划,得竟十年之功,也未始不是辽事最好的结局。”何可纲点头附和,桓震却道:“督帅,何以这般拿得准,山海关守军必定能阻截得住虏兵?倘若给他破关而出,这一着可就用不上了。”

  程本直向来稳重,想了一想,道:“给鞑子破关还是小事,若是任其蹂躏关內外冀东辽西这一大片地,那可麻烦了。十年来惨淡经营,立时化为乌有,要有目前规制,恐怕穷天下之力再花个十年也办不到。”

  袁崇焕点头道:“正是如此。本督入关之时,曾在广宁留下三万军时刻待命。到时东可以赴援山海,西可以奔袭辽沈。此事暂且慢议,咱们眼下须得将这支鞑子大军拖在关内才成。时间不多,诸位有甚么高见,快快说来。”

  赵率教道:“方才督帅言道,皇太极自率大军绕道奔袭北京,他既然故布疑兵来拖住咱们,咱们偏偏不能给他拖住。率教以为,此刻当先向南行,转而向西,避开虏兵哨探,直赴京师城下设防。咱们须得到得比虏兵更早才是。”袁崇焕向帐外望了一眼,点头道:“自是如此。”

  桓震踌躇半晌,终于开口,问道:“督帅真有如此把握,可以在京师城下决战,只赢不输?”他这句话一出口,众将尽皆变色,纷纷怒目而视。桓震也不理他们,自顾自的道:“城下决战,万一失败,又或者全军覆没,北京立刻失陷,难道督帅要重演徽钦故事么?”袁崇焕笑道:“只需凭城固守,待得步军大队一到,咱们有火炮大阵,还怕他甚么?”桓震默然,心想皇帝哪里会给你凭城固守的机会?一句话在嘴边转了一转,终于还是不曾说出。

  袁崇焕见他再没话说,恰好副将上来禀报准备齐全,随时都可出发,当即一声令下,三军兜了一个圈子,从南而西,向京城急行。

  桓震觑得他在中军单骑独行,赵率教等大将全都不在身边,暗想这倒是一个说话的机会,当下策马赶了上去,在马上躬身叫道:“督帅。”袁崇焕正在那里出神,给桓震一叫,笑道:“百里,怎么?”桓震再不犹豫,直截了当地道:“末将有一句话,定要说给督帅知道。就算督帅怪罪,那也无法可想。”袁崇焕见他神色凝重,当下不加思索的道:“且说。”

  桓震吁了口长气,道:“方才督帅说可以凭城固守,等待援军。可是督帅难道不曾想过,万一陛下不许入城,督帅又当如何自处?”袁崇焕奇道:“不许入城?陛下为甚么不许援军入城?前些时日咱们在玉田接到圣旨,不是还慰勉有加,令本部院尽统诸道援军么?”桓震望着他,一字一顿的说道:“一出国门,便成万里。”这八个字两句话,正是袁崇焕当年平台召对时候,对崇祯说的。袁崇焕自然是言犹在耳,当日自己说这两句话,乃是担心自己在辽期间,皇帝对自己失却了信任,那时候崇祯回答他说:“朕自有主持”,天子金口玉言,他袁崇焕就算半信,却也不敢半疑。想想自己赴辽以来,除却数次请饷给皇帝驳回,此外并没甚么嫌隙,桓震这话却从何说起?

  其实桓震心中,也拿不准眼下崇祯究竟会怎么对待袁崇焕。毛文龙并不曾死,或者现在的崇祯,仍然是倚重袁崇焕的?但是这件事情,他是宁可信其有的。当下道:“督帅,所谓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夫图敌之急,敌亦必从而间之,皇上素来独断,倘若朝中再有一二官员推波助澜,能不疑忌乎?”袁崇焕摇头道:“为边臣难,本部院早已知之。然而势之在此,却不敢因其难而不为也。”桓震暗暗着急,袁崇焕说这话,不过是针对一种潜在危险,而他桓震却是清楚知道崇祯将要做甚么的。

  袁崇焕见他不说话,以为他仍有成见,叹道:“百里,你我也算出生入死过来的,究竟有甚么话,不妨直说了罢。”桓震混混沌沌地应了一声,心中翻来覆去,想的只是一件事情:怎么能让袁崇焕相信皇帝要杀他?

  想来想去,除却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来历之外,再无别法。可是这种离奇事情,比“皇帝要杀他”还要来得匪夷所思,又凭什么叫他相信?想想自己一年多来,明明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却全然不知从何下手加以扭转,难道老天将他抛到这个时代,就是来见证一遍那些过去?在外人看来,他桓震既得天子信任,仕途又是一帆风顺,接连立下大功,官职品级也是接二连三地长,确是十分风光。可是谁又能知道他在暗地里是碰了多少壁?

  就拿陕西的事情来说,倘若崇祯肯听他的办法,一面大搞以工代赈、以兵代赈,一面从海上寻找财源,借以带动国内手工业市场,就算不能一举解决天灾饥荒,少说也不会引发这么激烈的叛乱。可是崇祯这个固执而小气的皇帝,接连数次都将他的奏折驳回,对于那些瞒灾瞒匪的巡抚倒是不闻不问,搞得陕西乱事愈来愈大。

  有了这前车之鉴,桓震对于崇祯能否听他的话识破皇太极的反间计,也是十分没有信心。况且崇祯要杀袁崇焕,积恨已久,所谓反间,也不过只是导火线而已。可是要他坐视袁崇焕给碎剐在北京街头,那比一刀杀了他还要难受。

  两人谁也不言不语,在黑暗之中策马急行。一时间只听得九千骑兵的三万六千只马蹄,一起扣击地面,声音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如同擂鼓一般打在桓震心头。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回

 

  皇太极挥军下平谷,过三河,直奔顺义。探马报说,前面百里之处有明军驻扎,似乎便是大同总兵满桂的勤王之师。兵多又能怎样,明军再多,只要不是袁蛮子的兵,在八旗面前还不是不堪一击。皇太极没怎么多想,下令留岳讬一旗奇袭满桂,不消恋战,只不让他在自己侧翼碍手碍脚便可。

  他自己则是亲率主力七八万大军南下,沿途之上遇到些许抵抗,都给轻易击溃。皇太极一面行军,一面默默盘算,父汗生前往明京朝见三次,每一次都是津津乐道于明朝的物阜人丰。虽然先汗终于不曾越过宁远半步,可是如今他的儿子,却带着他未完成的雄心壮志,来到他生前向往的明朝近畿,怎能不叫人欣喜若狂呢!他沉浸在对自己万世功业的梦想之中,几乎都已经忘记了死对头袁崇焕,想来那蛮子此刻正给阿敏缠在蓟州罢?

  可没想到,袁崇焕竟然赶到了大军前头,早两天前已经在北京城下严阵以待了。收到快马急报,皇太极不由得大吃一惊,约略估计脚程,竟是与自己一同从蓟州出发,两日两夜急行了三百里。他身经百战,虽然吃惊,却不慌乱,深知此刻打个胜仗安定军心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况且大军远来,粮草都要补给,不占个地方暂且歇息不行。想了一想,吩咐避开城北驻守的三大营,绕道西边南下,直奔京师南二十里的南海子。这南海子是明朝皇帝的猎场,据说养有不少的好马,养马之地必定蓄有大批草料,这一来给养就不在话下了。

  大军刚刚进占南海子,扎营正扎到一半,竟然中了明军伏击,倒像一早已经预备好在这里等待自己一般。先前皇太极还不当一回事,探马明明报说袁蛮子驻兵广渠门外,至多万把人,前来伏击自己的明军,定不会是袁崇焕的部队,多半是哪支不知死活的京营。那种豆腐兵才不会放在皇太极的眼里,当即喝令反击。

  可是这支明军的战斗力,似乎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差,一阵混战过后,明军撤退而去,皇太极查点损伤,居然给杀伤了千余精兵。那可都是自己引以为豪的八旗子弟啊!

  然而这倒还不是最要紧的,千余兵马之于数万大军,不过九牛一毛,伤不了甚么元气。叫人害怕的是,方才的明军多用火器,结阵也与关内军队不同,难道这是袁崇焕的部队?可是袁蛮子何以竟能料到自己驻兵南海子,预先埋下这一支伏兵?再仔细回想,仿佛大兵进占的时候,根本连半点抵抗也不曾遇到,当初还以为是南朝的脓包驻军望风而逃,此刻联系起来看,竟象是袁崇焕特意撤空了南海子准备伏击自己的。

  想及此处,不由得毛骨悚然,袁崇焕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强劲对手!他不敢迟疑,连忙叫人传令下去,且慢扎营,先将南海子整个搜寻一遍,务要确认再无潜伏的明军方可。直折腾扰乱到东方发明,这才安顿下来。刚在帐中坐定,便收到急报,说是在顺义吃了点小亏,延误了些许行程的大同总兵满桂,现下也已经抵达京师,就驻屯在德胜门外。此外,风闻陕西山西的勤王兵马也都快要到达,袁蛮子的关宁步兵、炮营,也都是过得一天便距离京城近得一分。本以为突破长城之后,便可以长驱南下,直捣明京,不料在遵化蓟州给袁蛮子缠扰了几日,如意算盘竟然全数打空。

  现下的局势,自己的行动已经全在蛮子料中,多待一日便多了一分风险。为今之计,只有趁南朝军队尚未齐集,打蛇打七寸,或者还能挽回。苦思一番,下令分兵两路,北路由代善等人负责缠住满桂,将他与袁崇焕死死隔开;自己则亲率主力向东,要同袁蛮子决一死战。

  屯兵广渠门外的袁督师,此时此刻也正独坐帐中,苦心筹划。数日之前,自己侥幸识破了皇太极的疑兵之计,甩开阿敏一军,绕道连日连夜的赶路,终于给他二日夜奔驰三百里,抢先虏兵两天赶到了北京城下。原以为既然赶在了头里,圣上定会叫自己负责城池防御,凭着自己在宁远多次的固守经验,北京城要支持到关宁援军赶来,并非甚么难事。

  然而想起两日前的那次面圣,心中却好生不是滋味。圣上虽然仍是温语慰勉有加,可是神色之间却平白多了几分生疏客套,浑非当初平台召对时候的君臣坦诚相对了。觐见的两个多时辰之中,自己竟没能与圣上好好说几句话,更别提将战守方略一一禀明了。倒是一同蒙召的总兵满桂,圣上十句话之中,倒有六七句是对着他讲的,到后来满桂脱下衣服,露出以往百战留下的累累伤痕,更是叫天子感叹不已,百般赞叹。

  自己自然不会去吃满桂的醋,何况他确乎也是一个能战的骁将,大明朝的干城,方今国家危难之际,正宜同心戮力,共抗外敌,自己又不是识不得大局,怎会在这等要紧关头去与他争宠。只是此时此刻,灭虏大计孔急,圣上对一介武夫身上的伤痕,似乎要比全盘的战守之计更加关心,不能不叫他有些许失望。

  待到后来,自己以关宁骑兵连日赶路,人马劳顿,要求进城歇息助守,圣上竟然一口回绝了。再请驻屯外城,竟然也是不许,于是九千兵马只得挤在广渠门外,幸得路上赶得快,抢在鞑子头里两日,这才让疲劳的士兵得以休息,不然后果真是不敢设想。

  面圣出来,见到自己的恩师韩爌韩阁老,这才明白天子何以忽然对自己转了脸色。原来自从宁远闹饷的那时候起,自己先后数次请拨内帑应急,陛下便已经开始不悦了,加上朝中又有一些兴风作浪的周延儒之流在旁边说三道四,自己的功也都变成了过,清理卒伍成了避战裁兵,恢复广义成了专擅攻伐,甚至于还有人屡屡参他私下贸易,勾结南洋。更要命的是,年中为了安抚皇太极而行的缓兵之计,暂且将虏酋请和的表文上奏朝廷,也成了他的一大罪状,弹劾的奏折摞起来足有几尺高,小则指责他将领在外擅权,大则索性给他栽上了一个里通外藩的罪名。所谓积毁销骨,一本本的弹劾折子读下来,任他天子再怎么信任自己,也免不了“一出国门,便成万里”了。

  督师叹了口气,那天夜半行军之时,锦州总兵桓震同自己说的一番话,终于还是应验了。想起这个新进总兵来,不由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自己手下可用之将,除却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就是这个绰号桓胡子的桓震了。人叫他桓胡子,也不光因为他那一把大胡子,主要还是这个人做事不以常理,有些土匪的胡子习气。当初他在觉华岛主持铸炮,一反工部官员敷衍推诿的故事,亲自混在工匠中间,后来开办定辽书院,又是他一力主张只招收工匠子弟,害得自己对部下将领好生难以交待。而最叫他吃惊的是,这个桓胡子一些吓人的主意,往往都能收到奇效,比如与郑芝龙的军火贸易,虽然给自己招来了许多弹劾,可是一两年来辽东兵饷因此丰足,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次回防京师,也多得他之力,且不说爱将赵率教是给他从鞑子围困之中救出来的,就是他一连数次料敌先机,估中了虏兵将会占南海子扎营,自己这才能预先安排了伏兵,将皇太极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来可又争得了一两日时间,眼下这局势,时间就是性命,多一个时辰也是好的。虽然他弓马并不如何娴熟,射火枪也总是脱靶,不过自己可不也是文人从军么?像这些事情都可以慢慢学起,这年轻人是个可造之材,再在军中多历练个几年,怕不是如自己一般的一方大将。

  摇摇头,袁崇焕轻叹一声,现在可不是胡思乱想这些的时候。满桂眼下正屯扎德胜门,他孤军远来,一连经历数战,士卒疲乏,需要补给。他的大同兵又不像自己带来的辽兵火器利害,倘若与鞑子正面遭遇,多半讨不了多大便宜去。他十分明白,为今之计,只有坚守不战,熬过了这十天半月,等待虏兵气竭,自己援军大至,才是上策。可是天子偏偏不让自己入城……唉,在这一马平川的广渠门外,叫他如何坚壁防御?

  除此而外,北京城还有一处大大隐患,一直在他的心头盘桓不去。那就是驻屯城北安定门与德胜门之间的三大营了。这三大营名义上是天下的精锐,可是世人皆知营伍积弊深重,是没法子打仗的。更要命的是圣上旨意只说叫自己统领各路援军,三大营并非“援军”,却是京城驻防的部队,按说是自己管不着的。因此三大营的防地,面上看去十分稳固,实际却是北京城最大的一个破绽。

  掀开帐子瞧瞧天色,袁崇焕大声叫过亲兵来,要他去传各营各协的将领。皇太极给自己袭扰一阵,必定想打个胜仗鼓舞士气,大约不久就会大举进攻。他不知三大营的底细,不见得便会轻易进犯,何况自己向来便是他的眼中钉,不拔出自己这一支驻军,他是不能放心攻打北京城的。先前已经遣人报知满桂,令他无论如何不得出战,只是坚守营垒,以弓弩射退鞑子便可。自己这边,士卒也都睡够吃饱,随时都可以迎敌。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一回

 

  

  桓震在自己营中,一面等待袁崇焕的将令,一面坐立不安,满腹心事。按理说照他的品级,崇祯不召见他是正常的,他也不能擅自离开防地,跑进城去求见皇帝。万一出点甚么事情,那可吃不了兜着走。数日前袁崇焕与满桂蒙旨召对,虽然没同他们几个总兵细述一切情形,可是从他阴郁的脸色上,一眼便能看出,历史并没发生变化。崇祯仍是对他起了疑心,仍是不准关宁援军入城。或者以后也还是要将他下狱,要将他剐死在街头。

  自从两年半之前,他跟随满桂出关救援宁远,第一次见到了袁崇焕,心中就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旧事重演。可是两年半过去了,自己参与进去的历史似乎并没发生甚么大变化,崇祯与袁崇焕之间的裂隙仍是日复一日地扩大。有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就是导致袁崇焕被杀的原因,可是身处其境,却又非做不可,今时今日的桓震,终于明白袁崇焕那句话“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究竟是甚么意思。明知将来难免要受到皇帝猜疑,要中敌人的离间之计,却还是要去担任艰危,在旁人看来固是愚蠢不置,可是若不如此,他也就不配称袁崇焕了。

  然而他却不能这么眼看着袁崇焕死后留名。数天来一直苦苦思索,究竟怎样才能保住他的性命功名,想来想去,只觉若有崇祯在,即便袁崇焕逃过了这一次大劫,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终究没个了局。这一次自己预知历史,或者有希望挽回,可是以后呢?

  因为他的参与,许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南海子给他提前撤空,那么皇太极便没有可能捉到那养马的两个太监了。虽然如此,他若想使反间计,仍会寻旁的法子。这一来就须得时时小心提防,自己一番好心,居然将事情弄得更加复杂,真是始料未及。

  一时之间,忽然不知如何是好起来。难道就这么坐视事态一步步恶化么?独个儿在帐中转来转去,只觉得自己一人之力,实在没法子与整个朝廷、整个北京抗衡,全京师的人都要杀袁崇焕,他拿什么挽回?

  一个亲兵掀开帐子进来,躬身道:“桓大人,督帅有请。”桓震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道:“我就去。”他走到袁崇焕帐外,刚要进去,就听里面祖大弼大声咆哮道:“这算甚么?咱们千里迢迢的赶来,浴血奋战许多日,怎地连城也入不得了么?”

  桓震疾步进去,冲着袁崇焕行了个礼。袁崇焕见他来到,微微点了点头以示招呼,仍是瞧着祖大弼道:“大弼,陛下不许咱们入城,自然有他的道理。”祖大弼怒道:“甚么鸟道理!还不是听了几个小人的谗言,说督帅如何将在外不受君命了,普天之下像督帅这般赤心为国的,哪里寻第二个去!”袁崇焕脸色铁青,喝道:“不可口出这等不敬之言!”桓震却知道,尽管他口上如此说,心中却未始不是一般的想法。

  袁崇焕扫视众将一眼,见赵率教、祖大寿大弼兄弟、何可纲、桓震、程本直等主要的武将谋士都已经聚齐,道:“好,都来齐了。”未曾开口,先轻叹一声,桓震心里一沉,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只见他神色凝重,慢慢说道:“今日本部院叫各位来,却是有一桩事情,要各位协力去办。”

  众将连称不敢,赵率教躬身道:“军门将令,属下等自当一体遵奉。”袁崇焕道:“陛下不许大军进城驻扎,想必都知道了。”众人有的点了点头,有的默不做声,都是面露愤懑之色。袁崇焕叹道:“我知此事大家心中都是不平。然而咱们既然吃这一碗饭,便当为国出力,死而后已。陛下如何对待,咱们固然没话可说,下面的士兵还须得好生安抚,当此紧要关头,决不能出甚么乱子。”

  祖大弼怒目圆睁,正要再辩,却给哥哥大寿一把拉住。赵率教是四总兵之中资历品级最高的一个,在关宁一系部队中,可说是地位仅次于袁崇焕的大将。这种时候,还是要等他先表态。他自然是唯袁崇焕马首是瞻,不加思索的道:“理当如此。”桓震却道:“论理确当如此。”两个人说的两句话,听起来十分相似,可是立场却全然不同。赵率教说的是,不论皇帝如何对待自己,给天子卖命那是理所当然之事;桓震的意思却是,道理上这是应该的,可是皇帝既然不照道理办事,自己也就无须遵奉甚么道理。

  袁崇焕自然听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瞧他一眼,并不说破,仍是照旧分派各人驻防任务,一一安排已毕,众将纷纷离去,这才将桓震一个人留了下来。桓震不知他有甚么话单独同自己说,等了半晌,只不见他开口,正在按捺不住,将要出口询问之际,却听袁崇焕长叹一声,转过身来,望定了他,一字一句的道:“百里,今晚你我不分甚么军门总兵,两个人坦诚相对。”桓震心中一颤,不因不由地点了点头,只听他又道:“自从入关赴援以来,我瞧你总是心事重重,言语之间似乎总象有甚么话要说,可又总不愿说出。咱们既是同袍,有甚么事情该当一起分担才是。莫非觉得袁崇焕不足商以大事么?”

  桓震一怔,这才明白这些日子以来自己举止失常已经到了何等地步,连袁崇焕也都瞧了出来。他心中踌躇,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能告诉他多少,一时间便不回答。袁崇焕摇摇头,正待再问,忽然营中号角四起,一名亲兵张皇失措的撞了进来,大声叫道:“虏兵踏营!”

  袁崇焕却似胸有成竹,截口道:“传令诸将,各守本部,照事先议定,只将虏兵堵截在营外,便算大胜!”

  这一来刚刚开始的谈话就不能继续下去,桓震匆匆赶回去率领自己部下防守,他面对的是虏兵左翼,大将乃是莽古尔泰。敌人来势十分凶猛,他不敢掉以轻心,先是排了火枪阵防御,几十次轮射下来,打退了虏兵数次冲锋,自己这边弹药消耗也十分厉害。看看时间过午,虏兵退后里余暂歇,他的火药也快要用尽了。

  桓震正在前面亲自督战,副将马融急匆匆的奔过来,大声道:“总戎大人,现下的铅弹,只能支持再射四轮,四轮过后该当如何,请大人示下!”桓震咬牙道:“铅弹射尽便用弓弩,弩箭射尽便用长刀,总之今日就算大家拼了性命,也不能让虏兵过广渠门一步!”马融两眼血红,用力答应,一面大声吆喝着跑去了。

  明军火药很快告罄,虏兵没了火枪阻挡,当即满山遍野的直冲过来。桓震指挥部下用强弓硬弩防御,可是弓弩毕竟不如火枪利害,一阵混战过后,虏兵又往前推进了不少。

  桓震牙关咬得格格作响,瞪大眼睛瞧着前方战况。忽然间心中一动:怎么虏兵的左路,仿佛不愿作战一样,总是落在后面?有道是情急智生,当此危急关头,他的脑筋转得也格外快,当即大声唤过马融来,吩咐一番。马融得了令,一面召集部队,一面着人报知袁崇焕。

  过了不久,虏兵又再发起冲锋。中路的阿巴泰部冲在最前,冒着飞矢奋勇突近,很快便与桓震所部短兵相接。近距离骑战明军本来不占便宜,阿巴泰眼见两军前锋交战,也是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次必胜无疑了。可没想到杀到半途,自己中军竟然大乱,袁蛮子的人马不要命似的满山遍野冲来,竟是硬生生地将自己一军冲为两截。

  自己的两个儿子尚建和博洛都在后阵,给冲散了不知死活,前头的明军仿佛配合一般,也没命地杀来,阿巴泰再也无心应战,索性丢下大部不管,带着随身亲兵,掉头便向后跑。后面军士眼见主帅的大纛后退,以为本军败了,也都一哄而溃,右路的豪格本来已经冲至城下,见此情状,也跟在中路溃军后面向东北撤走。左路阿济格部原就行进缓慢,见到其余两路败走,自然也掉头后退。几支败兵相互拥挤践踏,给自己人马蹄踩死的,倒要赶上死在明军火枪下的了。

  兵败如山倒,虏兵这一退,就直退了十余里,袁崇焕趁势挥军追击,直追到运河边上,看看虏军已经站稳脚跟,生怕敌将情急反扑,这才撤回本营。

  然而满桂那边却打了一个败仗。倒不是满桂太差劲,又或代善格外善战,而是城头上驻守的三大营,见敌人杀来,满桂坚守不出,以为他心中怕了,当下发炮给他助威,可是一帮脓包炮手连瞄准也不会,几次三番的将炮弹打到了满桂营中,这一场败仗,可说是败在成事不足的三大营手中了。倒是苦了满桂,一面抵抗虏兵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一面还要指挥士卒躲避城头误射的炮弹,两面夹攻之下,到战斗结束,五千骑估计剩不下一半了。

  虏兵退去,袁崇焕顾不得裹扎自己身上所受的两处箭伤,匆匆召集诸将在自己帐中谋划。面对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喜上眉梢的手下大将,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侥幸得胜,比打败仗还要不好。”

  在座诸将默然不语,督帅的话谁都听得明白,单靠运气固然能打胜仗,可是当然也能因为运气不好便打输了。今天这一仗,就是靠运气打胜的。袁崇焕十分清楚,若不是鞑子沉不住气,率尔进击,让桓震看出了破绽,自己全力攻击一点而奏功,又若是当阿巴泰部败退之时,另两路能不临阵慌乱,凭自己这点少得可怜的人马,就算士气再高,运气再好,终究也要三鼓而竭的。

  鞑子所占的优势就是人多,自己手底下这些兵马,虽然都是关宁的精锐,可是双拳难敌四手,打得一仗,便要损耗一些兵力。预计步兵大队要十二月初三前后才能赶到,那时候自己兵权统一,才有决胜的希望。此刻的迎敌之策,唯有一字曰拖。拖得愈久,于自己愈是有利。

  然而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自己这是在京师重地作战,万一虏兵破城而入,必定举国为之撼动。况且圣意孔急,一天不将鞑子逐出国门,自己就得面对皇帝的责难,这些都是愈拖愈难对付的。

  虽然如此,此刻决战时机不到,他是决不会轻易动手的。再过半个来月,自己全盘部署完成,就可以叫皇太极来得去不得。到时再从关宁发兵奇袭沈阳,就算不能一举攻下,至少也叫建虏元气大伤,十几年不敢来犯。当此关键时候,最要紧的是万不能自乱阵脚。可是朝廷里那些跳梁弄臣,又有几个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呢?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二回

 

  

  北京城经历了白日的一场大战,鞑子兵一直冲到城下,险些便攻了进来,城里居民都是人心惶惶,原先热闹的市集,未等得太阳落山,便空荡荡的不见半个人影。路旁店铺也大多下了门板,只有少数几家胆子大的继续做着生意,然而也是门可罗雀。往日街间叫卖的小贩,一日之间统统消声匿迹了。

  皇宫之中,也是一般的景象。自从傍晚工部尚书张凤翔张大人紧急觐见,皇帝在文华殿召对,与他交谈了一个多时辰,随后便脸色铁青,一叠连声地叫传首辅钱大人,阁老韩大人、成大人,兵部申大人,户部毕大人一起来见。几位大臣刚刚上罢午朝,有的直接回了自己府邸,有的仍在衙署办公,一听皇帝召见,都是匆匆忙忙地赶进宫来。

  几个人居所远近不同,赶到的时间也不一样。钱龙锡来得最早,到了文华殿外,悄悄扯过一个值守太监,问道:“可知道陛下何事忽然传召?”那值守太监跪下叩了个头,道:“小人不知,不过今日陛下见过了工部张大人之后,仿佛很是生气,大人进去的时候还须多加小心。”钱龙锡心里一沉,点了点头,便叫他带自己进殿去。

  又过片刻,其余人等也都赶来,就有太监去偏殿请了崇祯进来。崇祯快步走到御案后坐了下来,未语先怒,目光冷冷地扫过群臣,终于停留在首辅钱龙锡的脸上。

  钱龙锡为官多年,早善于察言观色,看今日皇帝的神情,便知道他定是为了甚么事情正在发怒。当前的大事莫过于鞑子攻城,可是今日四方援军刚刚与虏兵大战,虽然满桂部有些伤亡,袁崇焕却是打了一个胜仗,功过相抵,按理说并不会招惹皇帝这般生气。

  崇祯瞧了他几眼,问道:“钱龙锡,你是首辅,朕问你,眼下虏兵压城,城防工事可都预备妥当了?”钱龙锡想了一想,犹犹豫豫地答道:“天子圣恩浩荡,臣等敢不用命,士卒将领同心戮力……”他一句话说到一半,便听啪地一声巨响,石粉四溅,有几粒险些迸到他脸上,竟是崇祯将一个玉石镇纸,摔在了他的面前。

  钱龙锡吓了一跳,连忙跪了下来、韩爌,成基命等人见状,也都一同跪下。崇祯喘了一口长气,怒道:“今日张凤翔给朕上本,说是前些日巡查城头,见三大营的许多士兵,连炮也识不得放,可是真的?”新任的兵部本官申用懋,见皇帝说到城防头上来,那是自己该当负责的事情,心想与其等着给皇帝质问,不如自己先来叩头认错,当下俯首道:“臣忝任兵部,疏于监察,罪该万死!”

  崇祯冷笑一声,道:“万死?万死可赎么?今日德胜门外,不是那些无能的兵冲着满桂发炮,他又怎么会输?倘若我大明的火炮都如今日一般单打自己人,那还得了?”话头一转,道:“罢了,你方才上任,诸事不知,那也难怪。”申用懋大大松了口气,没想到皇帝居然还会安慰自己,心想下去之后定要好好整顿一番三大营,做出个样子来以报圣恩。

  韩爌虽然位在钱龙锡之下,却是所有阁臣之中最老成持重的一个。见崇祯为了三大营不会打炮,发怒呵责堂堂首辅钱龙锡,心中虽然不敢有所不满,却也暗自叹息。候着皇帝又发过一阵脾气,脸色稍稍晴朗了半分,这才上前奏道:“臣启陛下,三大营积弊,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朝一夕可成。”崇祯听他这句话,不由得点了点头。他是一个敢于整顿开拓的皇帝,连把持朝政、权势薰天的大阉魏忠贤尚且不在话下,何况小小的营伍积弊?当下问道:“韩卿,依你之见,应当如何清理营伍,革除积弊?”

  韩爌说这话的目的,却并非催着皇帝整顿京营。他也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鞑子入侵,绝不会有那种时间从容不迫地搞甚么整肃军纪。当下回奏道:“陛下,京营积弊,由来已久,就如黄河沉沙,积若干年而成,亦必要若干年方能清浚干净。眼下敌氛方炽,贸然着手势必引致军心动荡。事有轻重缓急,整顿一事,请陛下等待退敌之后再作打算。”

  崇祯眉头一皱,斥道:“一个个都是说得好听,当真办事起来,全都成了空言邀宠之辈!”韩爌却不在意他如何叱骂自己,又待再辩,只听钱龙锡上前跪奏:“陛下明鉴万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无虎狼之师,如何能当得虎狼之敌?”这几句话却是顺着皇帝意思,句句投他所好,崇祯听了,脸色少和,却听钱龙锡又道:“只是三大营之中,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必须有一得力大臣,奉天子诏,持尚方剑,方有镇压之效。不知陛下心目中可有得当的人选?”

  这一下却当真把崇祯给问住了。低头沉思,将满朝大臣一一想了个遍,只觉得文臣只懂拍马吹牛,武将单会吃饷要钱,稍稍有些本事的,自己却又信不过,这许多拿着国家俸禄的侍郎总兵们,竟没一个能为自己所用,不由得长声叹了口气。

  恰好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捧上茶来,放在御案一角。崇祯一怔,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右手轻轻一拍桌子,道:“乾清宫太监邓希诏、王之心,公忠体国,甚得朕意,可堪大用。”

  底下群臣听他一语,都是大惊失色,韩爌叩头触地,大呼不可,成基命、申用懋、毕自严目瞪口呆,钱龙锡却是脸色惨白,一言不发。在他本意,原是想借着人选为难崇祯,将三大营之事拖延过去,至少也等鞑子退去再作理会,哪知反而诱使崇祯重新信用起太监来,他也明白太监督军的害处,天启年间殷鉴不远,一时间只觉非得阻止皇帝不可,只是如何阻止,一时间倒没了主意。

  忽然灵机一动,道:“陛下着意整顿,何必定用中官?袁崇焕现帅大军入援,就驻在城外。陛下何不再发一道诏令,就让他统率京军三大营,助理北京防务?”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正是碰到了马蜂窝上。崇祯正在对袁崇焕百般疑心,以至于援军不许入城,三大营是京中唯一保护自己的军队,哪里还能交给袁蛮子?钱龙锡情急之下话一出口,旋即发觉不对,然而要再收回,却已经来不及了。

  崇祯心中大怒,暗道你们这些大臣,一个个地都向着那蛮子,莫非哪天蛮子造起反来,你们也要帮着他砍朕的脑袋不成?脸上却仍是不动声色,淡淡“嗯”了一声,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议。就着邓希诏监京营防务,王之心监蓟镇东协,即刻赴任。至于其余各地,嗣后慢议。”

  几个大臣知道多说无益,以皇帝的性格,一旦决断了的事情,那是谁也扳不转头的,听他口气,似乎太监监军并不止于京师一地,还要遍行边塞腹里各镇,只有暗自叹息而已。崇祯又问了一些城防的事宜,无非发怒骂人,将几个国家重臣一一骂过一遍,终于叫他们退下。

  韩爌出了宫门,不坐轿子,径行向自己家中去。钱龙锡从后赶上,拦住了他,迎面一躬到地,连道:“龙锡有罪!”韩爌连忙挡住,道:“钱大人不必如此。圣意难揣,钱大人也只是为人臣子应为之事罢了。”钱龙锡叹道:“话虽如此,然而龙锡却不能若无其事,圣上即位之初,裁撤监军中官,那时边腹武将一片叫好,如袁崇焕之类的将才,更是得以大显身手。今日复设,却是因为龙锡的一句无心之言,将来边事再坏,龙锡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韩爌叹道:“钱大人无须自责。冰封三尺,原非一日。陛下既然不信大臣,中官再出只是早晚之事,岂有因钱大人一言而行之理。”钱龙锡道:“唉,龙锡何尝不知是如此,只是目下边情正急,倘若陛下令中官监军三大营之余,再派中官出辽东、蓟镇,那可……”韩爌默然,袁崇焕是他的门生,去到辽东以来两人多有通信,他也知道中官去后袁崇焕才得以全力整顿辽事,一展胸中抱负,接连收复了广义二地。倘若此时中官再出,必定又要缚手缚脚,辽东得来不易的好形势,说不定就要全盘逆转。

  可是事已至此,也只有相信自己门生的周旋本事了。只是他却没想到,或者也并不敢想,真正对边关武将缚手缚脚,百般掣肘的,并不是甚么监军,却正是皇帝本人。

  两人正在那里相对叹息,毕自严赶上前来,叫道:“钱大人留步!”钱龙锡停住步子,却见他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愁眉苦脸地道:“钱大人,方才陛下有旨,叫下官调派军饷……”钱龙锡一听之下,立时明白他是甚么意思。方今四方援军毕集京师,士兵将官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马料火药都须补给。援军赶路紧急,必定不能多携粮秣,全要指望京师供应。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责无旁贷的了。

  可是崇祯催钱容易,毕自严筹款却难。那时候国库已经十分空虚,莫说应付大军所需,就是供应三大营也都犯难,若要请发内帑,袁崇焕当日请内帑的时候皇帝如何震怒,众臣都是看在眼里的,还有哪个敢去捋虎须?一个个都做了钳口葫芦,闷声大发财便是。只苦了那些长途赴援的外地军队,饭都吃不饱,还要整日翻来掉去地换防。

  钱龙锡叹道:“那有甚么办法?只能尽力筹集便是。国帑不足,便向京中商民筹借,再不足,便叫官员国戚认捐。若是如此仍旧不足,那就只好大家抱在一起死了。”毕自严愣在那里,瞧着首辅大人佝偻着背愈行愈远,忽然觉得上任以来,钱首辅似乎是苍老了许多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三回

 

  恩格德尔自从被俘以来,先前咬紧了牙关一语不发,后来给桓震折磨得无可忍受,终于将自己军中的情形一一倒了出来。虽然那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心里却总是觉得十分对不住大汗,对不住将公主嫁了给自己的先汗努尔哈赤。每每思之愧恨已极,堂堂蒙古男儿,成吉思汗的子孙,竟然几日不睡觉便熬不住了,说将出去还不给人指着鼻子嘲骂?

  桓震自从打他嘴里掏到了想要的情报之后,也就不为已甚,待他十分优厚,不单让他单独在一个小帐篷中居住,每日干粮饮水也都照顾得十分周到,只是看守却丝毫也不曾松懈,恩格德尔数番想逃之夭夭,都找不到机会。

  这天晚间,看守的士卒送来食水,恩格德尔照例爱理不理地等他离去,这才起身取用。他手上脚上都戴了铁镣,虽然为了避免磨破皮肤给包上了布条,但沉重却是一样的,加上不能直腰走路,慢慢挪过去端起水罐,一个彪形大汉竟然累得略有些喘。

  他一面苦笑,顺势在地上坐了下来,瞥一眼门口值守的卫兵,一面琢磨怎么逃走,一面喝了一大口水。这中原的水,哪里能比得上呼玛而窝集河的河水清冽啊。

  正在那里怀思故乡,不料忽然之间,耳中竟然钻入了一句蒙古话来,说的却是“你这反贼,不得好死!”恩格德尔在这异国他乡的北京城下乍闻乡音,亲切之余心中更是十分奇怪。不由得侧耳细听,幸好那说话之人并没刻意压抑语音,在这静夜之中,虽然隔着一层帐篷,却也听得甚是清楚。

  先前骂别人是反贼的那人,语声很是苍老,似乎是有年纪了的。被他骂做反贼的那人,岁数听起来略微年轻,却也差不到哪里去。他给人斥为反贼,居然不怒,仍是笑道:“锡拉特大人何必如此?大汗对你有甚么天大的好处,值得你为他这般卖命?”恩格德尔心中一震,他说“大汗”,那难道是指自己的大汗皇太极么?

  却听那人续道:“我跟随大汗十几年来,头十年是随着他东征西讨,四处攻打草原上别的部族,近几年却是给女真蛮子打得东奔西逐,好不狼狈,他林丹自称大汗,打了胜仗的时候自己要分最好的女人牲畜,可是打了败仗的时候却丝毫不顾惜那些死了的战士,他凭甚么做咱们的大汗?”

  恩格德尔这才知道,原来这两人都是蒙古林丹汗的部下,可是林丹的人为何会出现在明京脚下,明军营中?难道袁蛮子竟然与林丹勾结起来,南北夹击?他出了一身冷汗,脑中轰轰作响,满心只是“糟糕”二字,待到醒觉,已有几句说话给他漏听了。

  只听那老人道:“我锡拉特自幼便是大汉的部属,倘若不跟从大汗,我可不知道天下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况且大汗这次叫咱们来联络明军,南北夹攻皇太极,那可是对蒙古大大有利的好事,倘若成了,十年之耻一朝得雪,乌力吉巴雅尔,你怎么能为了一个人的恩怨,将这件事情给搅黄了?”

  乌力吉巴雅尔冷笑道:“一朝得雪?我只怕是一朝过后,整个部族的男人都变做了死尸,女人都成了女真蛮子的奴隶!”锡拉特闻言大怒,暴喝道:“你说甚么鬼话!”乌力吉巴雅尔十分郑重地道:“请锡拉特大人仔细思量。明军不能战,这是咱们都晓得的事情,就算大汗当真同他们联合起来,能有多大作用?至多是在蛮子的铁骑之下,再添些南方的亡魂罢了。咱们又能从当中得到甚么好处?”

  锡拉特道:“不然,不然。你只知道从前的明军,不知道现在的明军。辽东锦州有个桓胡子,你听过他么?”乌力吉巴雅尔不以为然的道:“无非又是一个草包将军罢了。如袁崇焕那般的英雄豪杰,天下能有几人!”言语之间似乎对袁崇焕十分敬重崇拜,只恨这等英雄人物不曾生在蒙古一般。

  锡拉特哈哈一笑,道:“这个桓胡子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个将领,咱们部中的探子多有他的情报,怎么你从来不曾留意过么?枉你还是自称精通南事呢。”恩格德尔听他说着,不由得记起杀子之仇,被俘之辱,一时间钢牙咬碎,满心恨意直欲爆裂开来,一心只想咬下桓震两块肉嚼上一嚼。

  乌力吉巴雅尔似乎恍然大悟,大声道:“啊,我只是一时忘记了,不就是桓震么?有传言说他便是十年之后的袁崇焕呢。只是我瞧他也不过如此而已,否则何以今日会面之时,竟会这般容易便答允同大汗结盟?连我也不信大汗当真能打下辽阳沈阳,他……”

  锡拉特笑道:“这便是他聪明之处了。你想,皇太极经过蒙古之时,是不是曾经叫各部发兵助他攻明?”乌力吉巴雅尔不明所以,随口答应了一声。锡拉特道:“各部方附,他为什么就胆敢动用?难道他不怕有些心存不满的,半途造反起来么?”乌力吉巴雅尔呃的一声,道:“他国内已经没有兵了?!”锡拉特抚掌大笑,恩格德尔却是惊得面无人色。照这两人的说话,分明便是两个林丹派来的使者,意在联络明军夹攻女真后方的,只是两人起了争执,大约是料想明军之中不会有懂得蒙古话的人,这才放心大胆地争辩,没想到给自己听了个一干二净。

  方才那锡拉特的说话,恩格德尔却知道全是实情。八旗兵本来不足十万,这次大汗亲征,便带走了八万有奇,还要加上许多蒙古兵,这才勉强凑起十万之数。留守辽沈两地的,都不是甚么精锐,倘若当真给他们联手起来,从广宁、锦州奔袭,留在关内的大部不及回援,后方非失不可。辽沈乃是攻略辽东的据点,沈阳更是大金的都城,一旦失了,就算夺得明京,又有甚么意思?

  只听乌力吉巴雅尔又道:“虽然如此,我总觉得此事大大不妥。倘若事情不成,必要招来蛮子报复,去年夏天的惨状,锡拉特难道忘记了么?”锡拉特语声略略颤抖,大声道:“正是不曾忘记,才要搏上一搏!否则难道便永远做金人的不二奴隶么?”

  两人来回驳诘,直吵了小半个时辰,乌力吉巴雅尔仍是不肯附和锡拉特的意见。锡拉特咬牙道:“我奉大汗命令,非要将此事办成不可。你既然不愿依从,我也不想逼迫。明日你便先行回去罢,对大汗说老臣我使命完毕,自当回去见他。”

  乌力吉巴雅尔叹了口气,道:“也好。请自珍重。”话音方落,只听他一声惨叫,嘶哑着嗓子,厉声道:“锡拉特,你……你……”锡拉特喟然道:“我本不忍杀你,可是兹事体大,万一给你跑去金营告密,老夫和大汗的人头,连同咱们林丹部族的基业,都要坏在你的手里了。何况你既然在明军营中遇害,我便有法子要挟他们同大汗合作,否则便可以此当作借口,威胁要同大金合兵攻打大明。你这一死,实在功德无量,愿长生天收去你的灵魂罢。”跟着橐橐两声,似乎是在尸体上踢了几脚,确定他已经死了,这才放声大叫,继而人声嘈杂,许多明军士卒闻声奔了过来。

  恩格德尔也不再听,心中翻来覆去只是一个念头,林丹要攻辽沈,如何能够逃得出去,将这件大事禀报给大汗知道?可是自己手脚都锁着重重铁镣,莫说逃走,就连在这帐篷中散步也都费力,愈想愈是痛恨将自己捉来的桓震,不知已经在心里将他千刀万剐了多少遍。

  这一夜直不曾合眼,好容易熬到次日,却来了几个士卒,比比画画地对他说要押他进宫去见皇帝。恩格德尔好容易听明白了,心想见过皇帝之后必是要杀头了,左右逃走无望,见到皇帝的时候不如一鼓作气加以刺杀,说不定临死还能立下一番大功,叫大汗记得自己。当下不说不动,闭目养神,暗暗蓄力。

  哪知道半路上囚车竟然陷进了沟里,押送的士兵纷纷抛下刀枪长矛一起推车。恩格德尔身体沉重,压得车子甚是难推,为首的明军哨官便叫将他押下车来。本来他给关在囚车中的时候,便松去了铁铐,让他得以喘息。偏偏那明军昏头昏脑地,竟没给他戴好镣铐,便打开了囚车。

  恩格德尔心中大喜,觑准机会,抄起堆放在木笼中的铁镣,当作兵器一般抡圆开来。他手足一旦自由,那是何等勇猛,加上平日从不曾被克扣饮食,体力并没多少减损,不费多大力气便砸倒了押送的明卒,回身窜入山林中去,不见踪影了。

  同一时候,明军帐中,桓震上手坐着的,正是大同总兵,蒙古人满桂。先前被杀的那个“蒙古使节”,正满面笑容,得意洋洋地侍立在他身后。两人正在谈论军务,忽然一个马快匆匆奔入,在桓震耳边说了几句,桓震面上喜色一闪而逝,起身拱手道:“要满大人来给下官做这一场戏,可真是屈杀大人了。”

  满桂也是哈哈一笑,道:“那有甚么,大家都是一般的为国尽忠,何在乎这些小节。只是百里真有把握,皇太极会信以为真,就此退兵么?”桓震摇头道:“我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满桂奇道:“然则百里要我做这场戏又有何用?”桓震微笑道:“山人自有妙计,然而此时却说不得,请大人多多原谅则个。”两眼漫无边际地望着帐篷顶,喃喃自语道:“我并不要他信,却是要他不信……”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四回

 

  皇太极给袁蛮子杀得大败亏输,狼狈退回营中,心里又是气恨,又是恼怒。袁崇焕只有区区九千骑兵,就将他的数万大军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算,倘若等到大部队来了那还得了?虽然对付满桂的代善打了一个胜仗,但是那可不是自己打胜的,也不是满桂没有本事,却是城上胡乱放炮帮了倒忙,否则战局如何,倒还难讲得很。两边总起来,自己以将近十倍之众,打的还是向来擅长的野战,居然如此大败,怎么不叫人恼火!

  他心里明白,临阵退却的阿巴泰,应该负上绝大部分的责任。非但如此,就是左翼主帅莽古尔泰,约勒部下不善,阿济格、豪格等将领,军前慌乱,也难辞其咎。然而这些人却都是烫手的山芋,不好轻易处置的。尤其豪格还是他的长子,倘若处罚其他几人而单单宽贷豪格,必定引起他们不服,自己这大汗之位可就有些坐不稳当。想想自从自己登位以来,代善一直是极力拥戴,这回他也打了胜仗,想必不论自己怎么处理,他都不会说甚么闲话。可是莽古尔泰却不一样,这个…………连同尚在蓟州的阿敏两人,自始至终就不曾对自己完全服气。这次远征。代善虽然也不赞同,曾经当面反复强谏,可是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莽古尔泰与阿敏却是一直消极避战,毫没有八旗铁军的气概。

  想到这里,皇太极觉得也许真的应该杀鸡儆猴,处罚个把莽古尔泰的亲系,叫他知道老八不是好惹的。反正不管莽古尔泰还是阿敏,手中都是只有一旗,自己却是除了正黄镶黄两旗之外,还控制着代善的正红旗,阿济格的镶红旗、多尔衮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这三个小贝勒年轻识浅,平日唯八哥的马首是瞻,根本不怕他们给莽古尔泰拉过去。

  可是倘若此刻发难,一举搬倒莽古尔泰恐怕是办不到的,军马倥偬之间要清理干净那么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皇太极连想也不敢想。万一下手不慎,反倒将他激反了,那怎么办?汗位他是夺不去的,可是自己的征明大业,也就要毁于一旦了。

  大汗在帐中踱来踱去,手下众将谁也不敢大声出气,几个贝勒之间的明争暗斗,差不多的固山额真都十分清楚。这一次对头犯了军纪,按说正是大好机会,只不知道大汗要如何裁断。几个当事人也都眼睁睁地瞧着他,阿巴泰垂首不语,莽古尔泰两眼望天,阿济格一会瞧瞧莽古尔泰,一会瞧瞧八哥,豪格脸色苍白,惴惴不安,只怕父亲拿自己来整肃军纪。

  好一阵子过去,皇太极终于走回正中的椅子上坐下,出了一口长气,语气舒缓,道:“人谁没有兄弟子女?若是我的哥哥、儿子在军中失散,恐怕我也要回头去寻、骨肉连心,这可怪不得你。”他这句话是对着阿巴泰说的,他在几个贝勒当中排行第七,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哥哥。特意将“兄弟”与“子女”连在一起,却是告诉阿巴泰:尽管放心,你是我的亲哥哥,到甚么时候我也不会抛下你不理。

  阿巴泰自然听明白了,瞧了皇太极一眼,心中虽然感激,却也十分清楚,他这无非是要将自己拉拢过去。从他看出皇太极与阿敏、莽古尔泰两个派系的争斗无法敉平的那天开始,阿巴泰便秉承了墙头草的方针,两不相帮。可是现下自己犯了军纪,小辫子撰在人家手里,哪能不低头?当下跪了下来,大声道:“谢谢大汗,阿巴泰一生不忘。”

  皇太极满意地点了点头,帐中其他人也都松了一口大气。首要的阿巴泰既然没事,莽古尔泰等人自然也就不能处罚了。心情刚刚一松,却听大汗又道:“但这事却不能就这么算了。”莽古尔泰一愕,抬起头来,两眼盯住了皇太极,双拳渐渐捏紧,心想难道你这是存心同我作对么?你不留情面,莽古尔泰也不是好惹的!

  皇太极明明瞧见了他的表情,却装作不曾看到一般,若无其事的道:“今日败给袁蛮子,真是奇耻大辱,必要雪恨!”众将才知道他说“不能算了”却是指的袁蛮子,纷纷放了心,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皇太极瞟了莽古尔泰一眼,嘴角微孕笑意,有心叫他瞧在眼里,仿佛是说“不论你耍甚么花招,心中所想我全数知道”一般。

  众将议论一阵,也就渐渐安静下来,要听大汗有甚么对付袁蛮子的良方。皇太极微微一笑,还没开口,忽然帐帘一掀,一个额真匆匆奔了进来,跪在地下,大声道:“启禀大汗,恩格德尔额驸回来了!”皇太极一怔,面色微变,旋即大笑道:“在哪里?快传,快传!”

  恩格德尔应声而入,魁梧的身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哭道:“恩格德尔丧师辱国,罪该砍头!只是恩格德尔却不愿死在异国他乡,求大汗将我押回蒙古再斩,恩格德尔就是死了,也要求长生天保佑大汗万世功业!”

  皇太极愕然道:“谁要杀你的头?”一面说,一面快步走下座位,伸手将他拉了起来,叫人搬张椅子给他坐了,瞧着他头脸上的伤痕,道:“辛苦你了!且下去休息罢,其他事情,慢慢再说不迟。”

  恩格德尔感激涕零,又要下跪,忽然之间想起自己所以拼死逃回来,便是为了报告大汗一件大事,怎地当真见面却给忘了个干净?神色凝重,将自己在押时候听到的对话,一一说了一遍。皇太极听了,沉吟不语,若说林丹当真约定了明军抄自己后路,那倒不是决无可能的,毕竟去年一役,他的元气并没伤尽,虽然不能大举进犯,可是骚扰一下辽沈,叫自己后方不安的本事还是有的。只是明朝向来以蒙古为藩属,狂妄自大惯了,怎么忽然与林丹同盟起来?何况这么大的事情,那许多归附了自己的蒙古部族,怎地也没传出半点风声来?可是这种大事,原是应当秘之又秘,倘使闹得人人皆知,不待抄到自己的后路,他林丹的后路便要给自己抄了。

  他在这里一壁沉思,一时觉得仿佛是真,一时又觉得多半是袁蛮子的退兵之计,若要就此回军,不但年余准备尽数付诸东流,就连广宁义州之失也都是白失了,实在大不甘心;但若坚持不回,倘若辽沈有半分差池,就算拿得下明朝京师,杀了明朝皇帝,又有甚么用处?

  一时之间,好生难决,只得又叫恩格德尔将所听到的对话细细述了一遍,反复推敲琢磨,似乎并没半点破绽,可是要说是明军设下的计谋,那也完全讲得通。咬了咬牙,挥手叫众将散去,他要一个人好好地想一想,究竟是不是退兵?想了一想,又补上一句:“达海与宁完我留下。”这两个人一满一汉,都是大金的饱学之士,达海自不必说,宁完我更是范文程范先生亲自举荐的,现在在文馆之中任个榜式,算是达海的副手,虽然还没立下甚么大功,可是大汗对他却是十分看好的。现下他心中疑惑,不能找范先生商议,莽古尔泰之流的鲁汉更是不足与商大事,有两个这样的谋臣在身边,着实叫他十分安心。

  候得众人散去,达海瞧瞧大汗,瞧瞧宁完我,先开口道:“大汗莫非正在烦恼退兵之事?”皇太极叹了一声,道:“如同鸡肋,食而无味,弃之可惜!”他喜读三国演义,引的是曹操攻打……时候,杨修所打的譬喻,是说攻下了也没甚么意思,就这么撤兵却觉得十分可惜。然而他汉学修养究竟不够,这个比方殊为不伦不类,北京固然不是鸡肋,他要将这鸡肋一口吃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何况在他专注鸡肋之际,身后还有一只黄雀正在窥伺呢。

  宁完我轻咳一声,开言道:“汗王难道不曾想过,这可能只是明军的诡计,欲要诱迫我军退兵?”皇太极道:“自然想到了。可是万一不是呢?辽沈绝不容有失,宁可无功而返,也不能冒这等大险。”

  宁完我急道:“汗王不可。此次的机会,实在前所未有,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经此一役,南朝必定会加强遵蓟防务,下次汗王想再越城入边,可就不如今日这般轻易了!山海关又有关辽一系把守,就算……就算袁蛮子不在,也不是那么好破的。何况咱们离开遵化之前,范大人曾经再三嘱咐下官,此行的目的不在乎崇祯而在乎袁崇焕……”

  皇太极挥手打断他话头,道:“这我自然知道。但范先生可曾对你说过,林丹将要犯边?”宁完我给他一句话堵住,一时答不上来,达海接口道:“大汗明鉴。大汗一心求稳,确是用兵的正道,可是为兵之道须要奇正相合,达海倒以为,不论这消息是否明军有意安排的圈套,咱们都无须退兵。”

  皇太极大惊道:“你说甚么?倘若是假,自不必言,倘若是真,辽沈有失,咱们可就没了根本,还谈甚么图谋辽东!”

  宁完我在达海手下做事时久,已经颇有默契,听他如此这般地说,当下微微一笑,道:“达海大人所言甚是。臣请为汗王推演一番。设若此乃明军的诡计,那咱们不必撤军,不消多说。倘若林丹当真背戈相向,汗王试想,明朝能容忍他占据辽沈之地否?”皇太极不明所以,摇头道:“自然不能。”宁完我颔首道:“正是如此,所以两方一同出兵攻略辽沈,明军必定要有把握能够抢占辽沈之地才行,是不是?关宁之兵总共也就是那么些,若要拿下辽沈,少也得五万以上,袁崇焕刚刚夺得广义,也要分兵驻守,这么算下来,关宁部队能够赴援京师的,还能剩下多少?腹里军队就如三大营一般,毫不足虑,只消解决掉袁崇焕,北京城还不是任由摆布么?”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07-11-24
卷二 国之干城 九十五回

 

  

  皇太极低头细想,半晌,连连摇头道:“不对,不对!倘若彼志不在夺城,只想骚扰一番,那又如何?”宁完我笑道:“汗王这是以己度人了。明将向来都以攻略城池为要务,看那袁崇焕上任之初,便汲汲于恢复广义,整个明朝,哪里还有一个将军能高明得过袁崇焕?”达海也连声称是,极力劝说皇太极将这个消息置之不理。皇太极又想了许久,道:“还是不可。方才恩格德尔在那许多人的面前说出此事,想必此刻已经在军中传开。我军将士家小多在沈阳,听说后方被袭,军心必然大动,就算强围京师,怕也撑不得多久。”

  宁完我默然,大汗所说确实切中要害,且是自己方才不曾想到的。在他心中,只是直觉地认为这肯定是袁崇焕刻意安排下的,就如范文程反复叮嘱自己用来除去袁崇焕的法子是一个道理。可是要他断言是或不是,却也没半分把握。这可是关系京城安危的大事,他不久之前还是萨哈廉家中的一个奴隶,现下好容易出人头地,做了个榜式,怎么敢随口乱说?

  一时间帐篷中三个人六目相对,谁也不肯说话,就那么愣在那里。皇太极心中长叹一声,暗暗祝道:“现下若有人能解我此惑,今生当以国士相待!”哪知他心念方动,便听得一个戈什哈在帐外叫道:“大汗,大汗,捉住了奸细!”

  皇太极大奇,转头对达海、宁完我道:“来,一起出去瞧瞧罢。”说着当先走出,跟着那戈什哈走到寨门,只见一个明将五花大绑的跪在地下,高高昂起了头,火把照得他脸孔甚是清晰,却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人,连胡须也还没蓄得起来。一个甲喇用力踢他一脚,喝骂道:“你这明猪,快说,来咱们营地鬼鬼祟祟的作甚?”

  那明将望了他一眼,目光似乎很是迷惑,瞧起来是听不懂话。皇太极对宁完我道:“你来问他,姓甚名谁,是蛮子军中的甚么官职,来此作甚的?”宁完我应了一声,走过去和颜悦色地同那明将谈了半天,这才回来回话。原来此人名叫黄杰,是锦州总兵桓震手下的一个亲兵。因为哥哥黄雄前些日子在遵化战死,桓震硬说他是逃兵,不予抚恤,黄杰前去分辩,倒给他重重责打了一番,他一气之下,便趁夜来投皇太极了。

  皇太极听宁完我说罢,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目不转瞬地瞧着他,忽然暴喝道:“给我拖下去砍了!”当即有几个人上去将他牢牢捉住,黄杰杀猪也似地大叫起来,不住舞手舞脚地挣扎。皇太极挥手叫暂且停住,笑道:“怎么,你死得冤枉么?这种周瑜打黄盖的把戏,骗得别人,可骗不得我!”他熟读三国,于这个典故自然知道得十分清楚。

  黄杰连连叩头,大呼道:“小人有紧要事情禀告汗王!”皇太极心想听他说完无妨,当下点头道:“有甚么遗言,快快说罢。”黄杰挺了挺腰,道:“小人乃是桓震身边的亲兵,昨日亲耳听得他与满桂满大人商议,要满大人假充蒙古使节……”

  皇太极听得蒙古使节四字,脸色大变,目光如炬,望着黄杰。黄杰给他望得后颈发毛,不由得偏开头去不与他四目相对。

  忽然听得皇太极冷哼一声,不由得一颗心直提起来,却听他道:“将这人押去我帐中,我要细细审问。”他瞧着戈什哈将黄杰押了过去,叫闲杂人等一概离去,这才俯身给他解开绑缚,拍着他的肩头,哈哈笑道:“你不是黄公覆,却是荀文若!”

  黄杰受宠若惊,连忙跪下,连称不敢。皇太极又叫他将桓震定谋经过细细叙来,一壁听,一壁捻须沉思,听到后来,忍不住用力一拍大腿,叫道:“天赐良机!”偶然目光一瞥,见黄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似乎有话要说,他心情大好,当下笑道:“你想说甚么,起来说罢。”黄杰叩了两个头,这才爬起身来,躬着腰道:“启禀汗王,小人以为,可以将计就计,杀姓桓的一个猝不及防。”

  皇太极目中精光一闪,漫不经心地道:“如何将计就计?”黄杰道:“汗王可以佯装上当,令一支疑兵打出大汗的大纛,向东撤军,桓震知道大汗退走,必定防备松懈,这时汗王攻他一个出其不意,可获全胜。”

  这话却是恰与皇太极心中所想的相合,瞧了这个汉人一眼,问道:“你从军之前,是做甚么的?”黄杰俯首道:“小人是个童生,考了几年秀才,都不曾考取。”皇太极笑道:“原来是读书人。好,好。明朝的官儿不取你,是他们瞎了眼睛,我却要用你。这样罢,你以后便跟着宁完我办事。”黄杰连忙跪下叩谢。

  皇太极脸色突地一变,怒道:“还说不是黄盖!尔生于明,长于明,叛了自己的国家,还要这般沾沾自喜,天下哪有这等人?”黄杰大惊,连连叩头,直磕得出血,颤声道:“小人……小人苦读十载,自许满腹经纶,可是每到考试便给那些世家膏粱踢在一旁,小人弟兄的田地给夺了去,没奈何只好从军,哥哥奋勇向前,死了连一个美名也得不到,这样的朝廷,小人为甚么要替他卖命?”这个答案皇太极却很是满意,倘若大明的人才个个如此,都来投奔大金,那才遂了他的心愿呢。嗯了一声,叫人带他下去安歇,明日开始便随着宁完我办事。

  达海、宁完我一起躬身笑道:“恭喜汗王又得一人才。”皇太极撇开话头,道:“先不谈这个。宁完我,范先生吩咐你的事情,都还记得罢。”宁完我诚惶诚恐地斜望达海一眼,见他微微点头,这才道:“回汗王,臣记得清清楚楚。”皇太极满意地一笑,负手望着夜空,自语道:“你瞧这大明的星星,与咱们大金的,有甚么不同?”

  此时此刻,北京城下却还有另一个人,正在瞧着星星发呆,那便是桓震了。

  这时候他的心里,真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后世看起来条分缕析一清二楚的历史,当真自己参加进来,好像就全变了样子,只觉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既想扭转既成事实,又怕力量不逮弄巧成拙。有时甚至觉得,倘若自己原本不知历史是如何发展的,是不是反倒会比较轻松?

  就在方才,兵部郎中余大成,受了新任本兵申用懋的派遣,前来营中祝捷,袁崇焕虽然心中并不觉得那是甚么大捷,但仍是打起了精神同他叙话,着意探问京中的情形。桓震也在一旁,听着余大成叙说几日来朝中的异动,心中对自己愈来愈没有信心。崇祯再度派出太监监军,那分明是已经明显地表露出对袁崇焕这一干武将的不信任了,可是自己印象之中,仿佛袁崇焕被杀之前并没甚么监军太监,难道是将来的事情提前发生了不成?不过照崇祯的性格,他信任的只有太监,兵临城下之际派出太监监军,也没什么可以惊讶的。

  但另一件事情,却叫他很是在意。大同、陕西等地的援军,已经陆续抵达京城周围,麻登云所部的粮草不足,昨日险些就弄得士兵哗变起来,最后还是麻总兵许他们在附近村落就食,这才好容易弹压住了。所谓就食,其实也就是从民间低价征买粮食草料,在老百姓口里夺食。户部捉襟见肘,发不起军饷,只能用这个法子养活大批的援军了。可是朝廷又迟迟不予确定各部队的汛地,将领们没法子给手下兵员觅食,有些军纪稍微败坏些的部队,便纵兵在民间抢掠,京城周围除了受鞑子蹂躏,还要给自己的军队践踏,不论贫富都是苦不堪言。许多京中官员乃至太监在城外的私产,也有被了兵祸的,主管将官不敢说是自己御下不严,只一概推在虏兵的头上去了。

  目下关宁部队暂时还没碰到粮草的问题,而且辽兵自从袁崇焕大加整顿以来一直纪律严明,就算发不出饷,也不见得就会如满桂部下那样剽掠四乡。他所以担心军饷的问题,那是因为他知道有许多陕西援军将会因为无饷养兵弄得溃散,溃兵奔回乡里,大多便上山从贼,入了农民军。若说此前的农民军只不过是抢抢粮食,不为大患,那么有了这些逃兵加入,农民军便真正成了军,以后出陕西,入河南,侵掠两湖四川,愈来愈难以收拾。想到农民军,不由得又记起久没消息的惠登相来,不知他现在去了何处落草?小五台是早已经人去山空的了,他身为朝廷命官,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叫人察访一个山贼,只得日复一日地搁置下来,事情一忙,居然便将他忘在了脑后。

  他望着夜空叹了口气,又想起不久之前余大成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来。桓震知道当袁崇焕下狱之际,这个余大成是援救最力的官员之一,袁崇焕不曾抄了九族,他在当中是有大大功劳的。因此与他一见面便着意结纳,两人甚说得来,待袁崇焕谈完公事,又将余大成约到自己帐中坐谈。余大成虽然并不知兵,对朝廷中的派系党争,却看得十分透彻,平日里时常愤愤,加上桓震在旁巧言拨动,三言两语之间,将朝堂之上温钱两派的对立,一一说了出来。

  桓震愈听愈是毛骨悚然,只觉得朝廷形势,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糟糕数倍不止。温体仁与现任的首辅钱龙锡,两人互憾已久,一年前的钱谦益事件,温体仁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为自己爬上高位铺下了路,但是却没从中得到甚么实在的好处。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宰辅钱龙锡、兵部尚书王洽等人替钱谦益辩护,斥责他居心叵测,用意不良;随后又有一些朝臣上疏弹劾,这才叫他没能实现挤入内阁的野心。因了这些往事,温体仁一直对钱龙锡等人怀恨在心,王洽虽然已经下狱,首辅钱龙锡却还是他的眼中钉。
快乐是一种心情,休闲是一种境界-愿做庄子梦蝴蝶
清风邀你赏明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