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318阅读
  • 1回复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从地铁上抢座而发生“血拼”,到因为观点不和而掌掴老人,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
从地铁血拼到耳光响亮,拳头才是硬道理?
10月6日,川航执行南宁——武汉——哈尔滨3U8726航班上,因为拿行李产生的争执,一帮人将一名年轻爸爸打了,飞机上的安全员前来阻拦,也被打了几下。直到有旅客喊报警,那帮人才迅速离开;10月8日,微博上的一张照片刺痛了许多人:广州地铁里,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因为让座等问题,相互扭打,老人咬伤了青年人的耳朵,血流一地;而在之前的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当众掌掴一名老者,只因老者言行“污蔑开国领袖”……

无论是武汉的航班斗殴还是广州地铁“血战”事件,就事论事,基本都属于治安案件,但是,于利益的微薄和双方的身份而言,这两起事件都令人不可思议。所谓的“一时冲动”无法掩盖其中弥漫的一股戾气。戾气是凡事要做得狠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指向广泛,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偏爱杀戮残害,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的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处罚。
爱生气,却也只为“鸡毛蒜皮”撕斗
几桩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竟然一次次的升级为“全武行”,不禁让旁观者问一句“值得吗”?为何这种“鸡毛蒜皮”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交锋?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凭拳头说话”的戾气,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潜意识”。随便一点小事儿,只要不合心意开口就骂、动手就打,当戾气成了习惯、成了自然,施暴者便容易误入“从武力中获得畸形渲泄”的歧途。

当然,细心观察者会发现,这些撕斗无不是发生在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本不该暴力相见的观点不同的两方。电视屏幕上,我们见惯了丛林里、草原上动物相互撕咬的场面,若不是有视频有真相,谁都不敢轻信动物惯用的“招式”会照搬到人类身上。生气是人受到委屈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如果没有理性的牵引,没有道德底线的呵护,那生气的后果可能很严重,甚至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爱生气”与“不生气”,精神内核完全不同
因为中国人“爱生气”的事件频发,很多人也想到了台湾作家龙应台那篇著名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并认为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生气。这其实是一种错误,更是对龙应台的误读。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问道:为什么不对扰民的摊贩生气?为什么不对污染河流的工厂生气?为什么不对不守交通规则的计程车生气?为什么不对生产劣质食品的公司生气?……

这些生气都是攸关公共利益的,而反过来看大陆这些上演全武行的都在生什么气,要么一己私利、要么言语不和,此生气非彼生气,而是一种暴戾之气。非但不该生,还应该警惕。
9月,两名中国男子在瑞士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打架,迫使飞机返航。有网友评价:这次丢人丢到天上去了。[详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训的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但伴随着腰包和肚皮的越来越鼓,中国人的火气却越来越旺。
从物质匮乏到公共品匮乏,中国人一直都很急
中国人之所以变得这么急,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物质匮乏,供求严重失衡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人们才不得赶早不赶晚,跑快不跑慢,凡事都表现出急匆匆的样子。就是现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依然存在资源不足,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前,中国人着急的毛病短期内难以改掉。

而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在物质上中国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后公共品的匮乏仍然使中国人争先恐后的心态得以延续。媒体人许文广曾写过这样一条微博:从新加坡到民丹岛要坐55分钟快轮。乘客八成以上是大陆来的同胞。闸门一开,大家争抢着涌向甲板。我听到裹挟在人群中两位老外的声音:“这船难道不会等我们吗?”“不是人人都有座位吗?”被后面的乘客推着向前冲的我,苦涩地回味着这两个问题:手里握着船票的争先恐后的我们,到底怕错过什么呢?
安全感缺失,对周围一切都充满警惕甚至仇恨
为何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点燃很多人的怒火?原因在于对自身利益的过度维护。其实,在这种“寸土不让”的利益坚守中,可能出于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在争取和获得自身利益中的经验积累。这应该属于一个极端功利社会的必然产物。人们在这些突发的暴力事件后感叹“退一步海阔天空”,似乎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开的心结。但这类事件已经从贫困潦倒的弱势群体发展到相对优裕的中产阶层,已逞弥漫之势,难道还不值得引起社会的警惕?

很多人都带着一种“受害者”的怨气。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很委屈,都是弱势群体。医生觉得被病人妖魔化,病人觉得被医生宰;富人觉得被穷人仇视,穷人觉得被富人剥夺;官员觉得被舆论盯着很弱势……这样的受害者情绪,使他们在现实中一遇到冲突,就很容易把对方想象成潜在的对手。当双方都带着这种莫名的怨气互相拱火时,冲突必然会升级。
经济的高速发展又给社会带来浮躁的情绪
气由心生,中国人的心绪太浮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用香港文人梁文道的话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

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甚至无法忍受成功的过程来得过慢,一切都要趁早,出名、赚钱、晋升、买房子……置身这样喧嚣而聒噪的环境,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把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无需举别的例证,走在大街上,当你和汽车“狭路相逢”,有几个司机会让你先通过?而反过来,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可能也不愿意去让行人。浮躁原来就是这样可以相互传染的。
法治缺失、规则意识淡漠造成社会普遍不讲理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的知识分子,也开始生气了。一次游行中,韩德强教授遇到了反对游行口号的老人。教授很生气,就抡起手扇了老人一耳光。为什么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生气呢?是不再有倾听的耐心,不再有对不同思想的容忍度,不能再体会到思想碰撞的乐趣,还是觉得,扇一记耳光比从逻辑上说服对方更容易?

社会为公民提供了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进行申诉的渠道。社会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保障个体的安全,帮助公民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人们建立一个社会,也需要付代价,花费成本。遇到问题时,却不依赖辛苦建设的法治系统,而运用原始的以暴制暴方式,是不是太不划算?究其原因,恐怕是制度的保障和执行还不严密,人们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并且,人们求助于正规途径没有直接“生气”这么省事儿。
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当众掌掴一名老者,只因老者言行“污蔑开国领袖”……难道扇一记耳光比从逻辑上说服对方更容易?
只会拿暴力来捍卫自己的欲望,这跟动物有什么区别。
“爱生气”的背后依然是丛林法则作祟
这些与他人争强斗狠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心态极度敏感而焦虑,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认为自己随时可能受到侵犯、侮辱或剥夺。在公共场所,一旦有细微的风吹草动,他们就高度紧张,如临大敌,下意识地要“自卫还击”或“先下手为强”,唯恐自己反应慢了一步,就会被对方视为胆小软弱,并立即成为被攻击、被欺负的对象,成为伤痕累累的牺牲品。

而这背后依然摆脱不了一种丛林心态。弱者害怕持强凌弱的人来侵犯自己,而一旦与比自己更弱的人发生冲突,拳头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而在没有规则或者规则不被尊重的社会,这样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整个社会如鲁迅所言“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不管是因为插队打人还是观点不和打人,当事者都拿出一副“代表月亮消灭你”的气概。但问题是,你可以说插队的行为违反了公共秩序,但对此表达抗议的姿态,却不能自己先挥出拳头,踏破道德底线,捍卫所谓公德,自己就先没了公德,这种行为也不妥当。而这些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却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圣斗士”。相反,他们的拳头不是为了公共利益,也很少为了争取公民权利去斗争,而往往是狐假虎威,为一己之私而挥拳,打的却是“捍卫社会公德”的旗号。

所以,龙应台说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和现在这么多人的“爱生气”完全是两个概念。如同鲁迅当年所说的: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为公共利益不敢站出来,为一己之私缺可穷尽所有的手段,这并非社会的进步。
尊重规则、尊崇法治才能避免暴戾之气伤己伤人
当下中国,焦虑情绪显然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人民日报去年在一组关于社会心态的评论文章中,罗列“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心态,并指出:“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

无论是表达利益诉求的群体事件,还是有着爱国光环的公共行动,批评其暴力倾向不能止于行为的非法性,也不能简单诉诸抽象的国民性。要看到暴力背后的情绪,而要培养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显然亦应当先梳理情绪背后的诉求。

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人显然是有权生气的。特别在涉及自身的利益面前,我们是有权利生气的,但如果你生的气已成了暴戾之气,也终究会转化为暴力,这将对每个人造成伤害。
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社会我们走了数百万年,可是从文明退向野蛮只要一瞬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0-3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