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盆
母亲有过一个细瓷水仙花盆,乳白的底色上点缀着醒目的蓝色花纹。从外观看是一个长方体形,长近一尺,宽和高约三寸,水盘深一寸有余。四条虎腿把花盆支起,从远处看像是一座古朴典雅、小巧玲珑的古建筑。
母亲说:“1948年冬闹平分,我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水仙花盆。为了它,别的什么都没要啊。”
可当时经济状况太不好了,虽经多年努力奋斗,温饱问题终未能解决,哪里有心思养水仙花呀。这漂亮的水仙花盆也失去了它的光彩,被放在我家的土屋里的冲门桌上,盛些锈钉子、蜡烛头等杂物,平日里一身黑灰土,只是每年腊月十六扫房时,才能再现它固有的风采。每当这时,母亲派给我的活儿就是擦洗这个宝贝水仙花盆。她小心翼翼的把它捧出来(多少年来,她从不叫我去取)。要我用热碱面水一遍遍地擦洗,并不时的叮嘱:“小心点,别碰了”。当我擦洗干净后,母亲还要用一块干净的毛巾,再仔细地擦拭一遍。也只有这时,她才显得那么耐心,那么清闲,一切忧愁烦恼似乎都忘却了,她不时地往花盆上哈汽,并用那厚厚的黑粗布棉袄袖口在上边擦拭,那凌乱飞起的头发在冬末的阳光里飘起......
母亲总说:“等日子好过了,咱也养一盆水仙花。”
一年的春节前夕,母亲在集市上看到一套四扇屏花卉年画,其中一张上就有一盆水仙花,那花盆几乎和我家的一模一样,盆里的水仙正开着洁白的花朵,秀气高雅,亭亭玉立。平日里一分掰成八瓣儿花的母亲,非要买下这张年画。人家不破套卖,还笑话母亲不懂四扇屏。无奈,母亲要咬了咬牙,都买了下来。从那时起,她总爱看着这张年画发愣,自言自语地说:“咱这花盆里养上水仙花不知该有多好看哩。”
那年春天,我突发奇想,在这水仙花盆里倒上水,用竹篾把白蒜穿起来,养了一盆蒜苗那嫩绿的小苗齐唰唰地长出后,也别有一番丰韵。母亲说:“人凭衣裳马凭鞍,这蒜苗长在咱这水仙花盆里也这么好看,等咱日子好过了一定得养盆水仙花看看,”
等好日子,成了一个长长的心愿,母亲苦苦地等了30年。
1981年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偶然去一位老花工家,他答应送我一坨水仙花。我想这回该让母亲高兴高兴了。
回了老家后,我兴冲冲地要找那水仙花盆。不料,母亲低下了头,叹道:“晚了!”我惊呆了。母亲低声说:“前年来了个收旧瓷器的。卖了三块钱,娘用这钱买了过年用的红塘、盐、。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舍不得卖呀,谁知刚卖了,土地就承包了,日子呼啦一下就好过拉。唉!”母亲不再言语了,泪珠簌簌地滴在黑绸缎棉袄的衣襟上......
在后来的日子里,母亲每年的冬天都要养水仙花,1985年母亲去北京的舅舅家,别的东西没带回,却花400多元钱买了10来个水仙花盆。这些细瓷花盆,从颜色上看,有紫红带金星的,有蓝天飘白云的,有洁白如雪的......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花盆,母亲笑呵呵地说:“全凭今天的好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