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049阅读
  • 21回复

我爱厨房之十三-----忆苦思甜-----你吃过榆钱饼子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23
    此贴本月初曾发于银河网论坛,故图片带有银河网logo,为本人原创,特此说明! gELG/6l  
IKP GqoM  
    昨天整理照片,才发现这几张图片,当时想着发帖来着,后来忘了,今天说啥也得发上来,要不然我就又忘了! 0mUVa=)D  
    好久没有学习新菜品了,倒是学了点面食的制作。 &*7KQd  
    大城市里的人很多人没有吃过榆钱,没有见过榆钱,甚至很多人不知榆钱为何物。 $57b. +2n  
p$|7T31 *  
6*>L ud  
TbNH{w|p  
p)iEwl}!j  
[ 此帖被荣威车队在2013-05-23 10:21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5-23
    但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却很少有没吃过榆钱的! "hf |7E_  
    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再确切的说是榆树的翅果。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在以前,每每到了春天,捋榆钱,蒸饼子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是救命的口粮。 [TFJb+N&  
*|dr-e_j  
}Rw,4  
XhM!pSl\  
TMj;NS c3  
[ 此帖被荣威车队在2013-05-23 10: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5-23
    民间有俗语:摘杨芽儿,采柳叶儿,捋榆钱儿。这三件事在现在人看来或许是非常有情调的,春天里,携妻抱子去春游,顺手捋几把榆钱,回家凉拌或者蒸一锅榆钱饼子,听起来倒是很小资! k QuEG5n.-  
^+_rv  
|C [!A  
    但是读过刘绍棠那篇《榆钱饭》的人们,是否还能回忆起,摘杨芽儿,采柳叶儿,捋榆钱儿的由来?作者用自己人生中几次和榆钱饭的接触,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变化,且不说这篇文章怎样讲述新中国人们的生活变化。单说说文中对于几次榆钱饭的描写,用最朴实的文字,淋漓尽致的讲述了旧社会榆钱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了榆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以及对他的影响。 q!$s<n  
+OE!Uqnt  
!D#"+&&G8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说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uuC [ "Z  
    “那时候,我六七岁” Jka>Er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MiT0!6Pg  
    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 SVe]2ONd  
    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g+ c*VmY  
    九成榆钱儿一成玉米面,蒸熟盛进碗里,泡上隔年的老腌汤,吃着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s#9q3JV0  
wFJf"@/vJ  
3p0v  
    作者一个简单的哄饱,不由得让我们心酸了一把。哄饱实则未饱,自己安慰自己的肚子一下,毕竟肚子饱不饱还是自己最清楚,不过聊胜于无,这些东西毕竟可以暂时救命。 ?=? _32O  
>'*%wf[{  
QyD0WC}i  
    作者寥寥数语,点明了榆钱儿是“我”小时候和丫姑等劳动人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食”。没有它,就没有什么可填肚子。好在“村前村后,河滩坟圈”,“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这是属于穷人的救命粮,没有人能够夺走。对穷人,榆钱作用不言而喻。他是旧社会人们悲惨生活的写照。 'hpOpIsHa  
3uLG$`N   
Q(bOar5  
   十年内乱中,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 iW5cEI%tb  
sQJ\{'g  
    集体的仓库里颗粒无存,饿得死老鼠。靠谁呢?只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吧!
u m9yO'[C  
e4S@ J/D  
    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n i#jAwkN5  
SqM>xm  
@/ z\p7e  
    不多的几笔,不仅形象的揭露了极左政策对人们的影响,一句老榆树又来救命了,讲出了人们和榆钱的不解情缘以及榆钱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0!hr9Y]Lx  
jn<?,UABD  
+Nt4R:N  
    再后来,人们生活条件逐渐转好!有了大米白面,更有了鱼肉,榆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人们过怕了苦日子,再也不沾榆钱这东西,吃榆钱被富裕起来的农民视为穷和贱的标志,就像作者说的:一连几天,鸡、鸭、鱼、肉,我又烧肚膛了。忽然,抬头看见院后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粉个囊囊的榆钱儿,不禁又口馋起来,堆起笑脸怯生生地说:“二妹子,给我做一顿……”二妹子脸上挂霜,狠狠剜了我两眼,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 ~ :ASv>m  
FK _ ZE>  
    不过,穷日子一去不复还了,二妹子虽然骂作者穷命,为了满足一下作者的肚子,但又不能让街坊邻居笑话她拿榆钱待客,聪明的罚上树掏鸟的孩子们每人捋一兜榆钱儿,即便如此二妹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这不是跟我要短儿吗?”二妹子又把脸挂下来,“我哪儿来的玉米面!” *w+'I*QSt~  
vO}r(kNJ  
bA^uzE  
    最终,作者以这样一句话收尾:或许,物以稀为贵,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aLa<z Essz  
n{tc{LII/  
5,"c1[ `-  
    本来是写做饭呢,一不小心写成了读后感。还请大家见谅,只因为本人打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深深爱着打小就年年吃的榆钱。另外,刘绍棠的这篇散文又是十分喜爱,不知觉就说了这么多。 2 XP }:e  
!eW1d0n'+f  
u8Ys2KLpL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5-23
    人们吃榆钱有多种做法,当馅拌以肉或者虾仁以及调料包饺子;将葱花或蒜苗炒后加水烧开,用大米或小米煮粥,拌进榆钱,这种做法连欧阳修吃完了都说: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18X?CoM~  
N[eL Qe]q  
k -G9'c~  
    但是在农村,人们做常见的吃饭就是将榆钱洗净,拌以玉米面或白面做成饼子,然后上笼蒸。 )2c]Z|  
*Xnf}Ozx  
X>$ Wf3  
    老家房前屋后有几棵榆树,每年姥姥都捋榆钱,蒸榆钱饼子,今年老妈来石,给我带了点榆钱,这让好几年都没吃过榆钱的我十分欣喜。 y],op G6  
    当晚就让老妈蒸了一锅饼子! z#gebr~_\  
     ]s Euh~F  
    虽说不多,但是足以让我解解馋了! |ru!C(  
+mjwX?yF  
;?q(8^A  
3>n&u,Xe  
2#NnA3l]x%  
    其实,现在物质很丰富,榆钱这种东西在现在这个社会称不上美食,与其说是嘴巴解解馋,倒不如说解馋的是自己对榆钱的那份特殊的情感。 yr'-;-u  
"d<uc j  
(A=PDjP!  
igL5nE=n  
qG,h 1  
TDw~sxtv&  
NrS+N;i  
NK|U:p2H  
A$p&<#  
    捋下来的榆钱,要一点点择干净,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饭菜做的很细,像这种以前果腹的粗粮,老妈也是细细的做! a=$ZM4Bn  
xDeM7L'  
}V ]*FCpQ  
qGq]E `O  
25Ee+&&%  
    老太太戴着老花镜,一点点把榆钱择干净,又用水过了好几遍,自己儿子爱吃的东西,老太太做起来从来不马虎!这就是娘! rOOo42Y W`  
yLf9cS6=  
ZC2aIJ  
:.=:N%3[  
], Bafz)4  
    本来要搭把手的,一没留神,娘都已经做好放进锅里了! (}wPu&Is,C  
t{UVX%b  
2XL^A[?   
4U\>TFO  
sDs.da#*2  
    去年的棒子面,有点陈,做出来颜色发暗了! Sm[#L`eqW  
hqeknTGsIn  
O-[YU%K3?  
Ak 3^en  
    但是味道一点折扣也没打,我想估计是自己对榆钱的那份感情在作崇吧! y# \"yykB  
$m ;p@#n  
hpQ #`rhn  
Yt*NIwWr  
<Z t]V`-  
. AA# G  
0#GnmH  
%@%rdrZ  
@|;[ ;:h@  
y~*B%KnEQy  
Ur 1k3  
j)G%I y[`  
N5l`Rq^K  
    最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结尾了,把《榆钱饭》发上来,让大家重温一下那个年代的故事吧! ,X|FyO(p  
\4qF3 #  
r;b`@ .  
n<|8Onw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d_(;sW"I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zY#qFQ2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   R6X2d\l#  
    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 8oU R/___  
    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 De 3;}]wC  
    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S7J.(; 82  
    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 4 dHGU^#WZ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OqsuuE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 Vel(+HS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CD`6R.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1\Bh-t zB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H(EHE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5Bq;Vb  
    但是,十年内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CCA  
    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五尺多高的汉子,每年只得320斤到360斤毛粮,磨面脱皮,又减少十几斤。大口小口,每月三斗,一家人才算吃上饱饭;然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比大人还能吃,口粮定量却比大人少。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家婆不能给孩子大人画饼充饥;她们就像胡同捉驴两头堵,围、追、堵、截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手提着口袋借粮。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被逼得走投无路,恨不能钻进灶膛里,从烟囱里爬出去,逃到九霄云外。 O.#R r/+)  
    吃粮靠集体,集体的仓库里颗粒无存,饿得死老鼠。靠谁呢?只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吧! [Cd#<Te3  
    丫姑已经年过半百,上树登高爬不动了,却有个女儿二妹子,做她的接班人。二妹子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这个已经人到40天过午的人,又给她跑龙套。我沾她的光,她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混个树饱。 o1 27? ^  
    我把这些亲历目睹的辛酸往事,也写进了我的小说里。 ;~ Xjk  
    1979年春天,改正了我的“1957年问题”,我回了城。但是,年年暮春时节,我都回乡长住。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1980年不见亏粮了,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 [qxpu{  
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想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丫姑上树爬不动了,二妹子爬得动也不愿爬了。越吃不上,我越想吃;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成熟的时候,可是丫姑又盖新房,又给二妹子招了个女婿,双喜临门,我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杀风景?忍一忍,等待来年吧! [jN Vk3  
    1982年春,我赶早来到二妹子家。二妹子住在青砖、红瓦、高墙、花门楼的大宅院里,花草树木满庭芳;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刚出满月。一连几天,鸡、鸭、鱼、肉,我又烧肚膛了。忽然,抬头看见院后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粉个囊囊的榆钱儿,不禁又口馋起来,堆起笑脸怯生生地说:“二妹子,给我做一顿……”二妹子脸上挂霜,狠狠剜了我两眼,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 p-"wY?q  
    我知道,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街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二妹子怕被人家戳脊梁骨,我怎能给她脸上抹黑? >9XG+f66E  
    但是,鱼生火,肉生痰,我的食欲不振了。我不敢开口,谁知道二妹子有没有看在眼里? >r)UDa+  
    一天吃过午饭,我正在床上打盹,忽听二妹子大声吆喝:“小坏嘎嘎儿,我打折你们的腿!”我从睡梦中惊醒,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顽童爬到老榆树上掏鸟儿,二妹子手持一条棍棒站在树下,虎着脸。 ;s~xS*(C  
    几个小顽童,有的嬉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我看着心软,忙替这几个小坏嘎嘎儿求情。 ZwxEcs+UM  
    “罚你们每人捋一兜榆钱儿!”二妹子噗哧笑了,刚才不过是假戏真唱。 OWz{WV.  
    我欢呼起来:“今天能吃上榆钱饭啦!” R4)l4rnO  
    “你这不是跟我要短儿吗?”二妹子又把脸挂下来,“我哪儿来的玉米面!” wqm{f~nj=  
    是的,二妹子的囤里,不是麦子就是稻子;缸里,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二妹子的男人承包30亩大田,种的是稻麦两茬,不种粗粮。 Z  OAg7  
    有了榆钱儿又没有玉米面,我只能生吃。 [ s/ j?/9  
    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她的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捋榆钱儿充饥。 zxs)o}8icO  
    或许,物以稀为贵,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fd:(dN|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3-05-2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5-23
很多年没有吃过了!!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5-23
一如继往地支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5-23
回 4楼(嘻嘻哈哈289) 的帖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