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120阅读
  • 10回复

微距摄影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8
— 本帖被 五洲数码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08-03-31) —
教你:微距摄影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PCSHOW.net 作者:无忌工作室 2006-11-08   
在摄影中,涉及到一个放大率的概念,这个概念与影象的复制比率有关。复制比率是被摄体实际大小与影象大小之间的数字关系,通常用冒号两边的数字来表示:
  [影象大小] : [被摄体实际大小]
  通常将左边或者右边的任何一个数字归为1,一般表示为:1 : X / X : 1,前者含义是[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X倍;后者含义是[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X倍。
  比如标记为:
  1:10: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10倍,或者说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1/10;
  1:1: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等于影象大小。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
  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这里有两个基本距离:镜头节点与胶片平面之间的距离V / 镜头节点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U。

  如果放大率小于1:1:则 U > V;
  如果放大率大于1:1:则 U < V。
  放大倍率用 M 来表示:
  M = [影象大小] / [被摄体实际大小]
  普通镜头加附件进行微距摄影的光学性能问题:
  一般的摄影镜头,是按拍摄距离大约为焦距的100~500倍来进行优化设计的,在这样的拍摄距离,镜头表现是最好的,各类像差得到很好的平衡。偏离这个距离时,各类像差的平衡被破坏,因此镜头的表现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特别是像场弯曲,表现得极为明显。
  有效光圈系数f问题:
  镜头上标记的光圈系数 f 值,是指镜头的拍摄距离在无限远时的数值,当镜头的拍摄距离小于无限远时,实际有效值会增大。假定镜头上标记的f值为f∞,则实际有效f值就是:
  f = f∞(1 + M)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放大倍率很低时,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大倍率拍摄时,就要考虑这个影响了。比如放大倍率为1时,有效f值就是2f∞了。
  对于有TTL测光的照相机,这样的变化是可以自动补偿的,配合专用的TTL闪光灯也同样可以自动补偿。但是对于使用非TTL/没有测光/没有专用TTL闪光灯的照相机而言,这种补偿需要考虑。
  拍摄微距用的附件:
  由于微距拍摄时影象的放大倍率比较大,对调焦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需要一些专用的微距附件才能有效地进行微距拍摄工作。
  1、弯角取景器和放大取景器:其作用是精细调焦;
  2、三脚架;坚固的三脚架在拍摄微距时几乎是必备用品;
  3、微距架;可以方便地进行微调。
  镜头前端的工作距离
  每支镜头上都标记有最近对焦距离,这个距离是被摄体到胶片平面的距离,也就是包含了镜头长度和几乎全部的机身厚度在内。在普通摄影中,由于镜头长度和机身厚度与拍摄距离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微距摄影中,镜头长度和机身厚度与拍摄距离就比较接近了,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此时考虑最近对焦距离的意义已经不大,重要的是镜头前端工作距离。
  如果镜头前端工作距离足够的话,有如下好处:
  1、布光方便;
  2、不干扰活动或者敏感的被摄体;
  3、可以在镜头前端加入需要的附件,比如环形微距闪光灯、滤光镜等。
  拍摄微距用的人造光源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在大倍率微距拍摄的情况下,镜头的有效光圈急剧缩小,相应的快门速度也急剧下降。完全依赖自然光来拍摄,许多场合下都会造成拍摄失败的,所以需要人造光源的帮助。
  1、普通闪光灯;这类闪光灯是闪光灯头与控制电路合并在一起,如果灯头是固定的,就不太适合用于微距拍摄;但如果灯头可以上下摆动的(一般是0~90°),比如有些灯头可以下摆-7°,也可以用于放大倍率不大的微距摄影场合中。用插在机顶的闪光灯进行微距拍摄,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镜头对闪光的遮挡?如果镜头前端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够长的话,很容易使画面的下部出现阴影,整个画面的曝光不均匀;
  2、环型闪光灯;这类闪光灯的闪光灯头与控制电路是分开的,闪光灯管连接在镜头前端,控制电路部分则插在机身热靴上,中间通过软线连接。这类闪光灯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控制闪光,而且照明比较均匀;一些环型闪光灯的例子可以参见【Minolta AF1200N环形闪光灯】
  3、微距闪光灯;这类闪光灯与环型闪光灯类似,区别在于灯头,可以参见【Minolta微距系统】
  4、离机闪光灯:离机闪光实际上就是利用闪光灯连线将普通闪光灯用于微距拍摄,离机有两种方式:有线和无线。无线需要特定的机身和特定的闪光灯配合,不容易实现;但是有线离机闪光就比较容易实现。如果购买了TTL离机闪光灯连线,就可以实现离机TTL闪光控制。
  一些常用微距附件可以参看:
  【Minolta微距系统】
  比较理想的微距拍摄装备:
[ 此贴被五洲数码在2008-03-18 22:05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3-20
   
学习!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3-20
一定要挑一两种方法试一试!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3-20
专业!我说五洲版主的微距怎么那么好呢?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3-2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3-18
下面是四种方式的比较,结论是:在任何情形下,用微距镜头是最好的,像场平直而且有足够的反差。   对于非专用镜头而言,针对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结论:
  一、对于翻拍而言,此时要求的是像场平直:
  镜头倒接最好:反差也足够;
  其次是近摄镜片:但是反差比较低,要收缩光圈;
  最次的就是近摄接圈+镜头正接:像场不平直,光圈收缩后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但是这个场合与所用镜头有关;
  二、对于拍摄立体物体而言,此时要求的是反差:
  最好是镜头倒接和近摄接圈+镜头正接:像场虽然不平直,但是有足够的反差;
  最次是近摄镜片:反差明显比较弱,需要收缩光圈。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3-18
七、专用放大镜   在方法三中提到的近摄皮腔/近摄接圈的前面镜头是普通摄影镜头,但是这些普通摄影镜头的特点是像场不平直,在高倍率放大摄影中,这个现象极为明显。但是暗房的放大镜头的特点是像场平直,如果将这类放大镜头通过某个附件连接到近摄皮腔/接圈上,其效果远远好于普通摄影镜头。

  下面的例子是拍摄555香烟盒的标记,可以看出,放大镜头在f/2.8的表现已经与普通镜头的f/16的表现一样了。

  八、变焦镜头上的微距档位


  一些变焦镜头上有专门的微距挡位,比如早期的28-85/3.5-4.5有专门的最大放大倍率为1:4的微距挡位。但是由于设计的不同,微距挡位可以分别在长焦和广角端来实现,各有优缺点:
  在广角端实现微距:容易产生球面像差,所以拍摄时应该尽量使用小光圈;
  在长焦端实现微距:容易产生像场弯曲,所以在拍摄立体的物体比较合适,但是翻拍就不太好。
  这两种实现方式的透视感也是不同的。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03-18
五、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其实这种方法就是方法四,不同的是使用摄影镜头来代替近摄镜片,前者成像要比后者好,但前者的实际镜片直径小,所以只能用长焦镜头来做主镜头。
  这种方式需要一个双头公螺纹的附件,叫做对接接圈,这个附件很少有出售,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制的。
  连接方法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对接接圈接到主镜头(简称正接头)上,再将需要反接的镜头(简称反接头)接至对接接环上。
  这种方式的使用特点是:
  1、正接头上的变焦环和调焦环都起作用,变焦环不单起放大倍率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焦点;对焦时也要移动机身;
  2、正接头上的调焦环起对焦作用,反接头的调节环基本不起作用;
  3、如果反接头是50mm,正接头的焦距不能短于150mm,否则会有暗角甚至只出现圆形像场;反接头焦距越短,正接头的焦距就需要越长;
  4、对同样的反接头而言,正接头的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5、对同样的正接头而言,反接头的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
  6、放大倍率在1:1以上。这是一种开始超脱微距摄影的起点,如果正接头焦距为210mm,反接头焦距为28mm,其放大倍率就达到7.5:1以上;
  7、由于放大倍率大,要精细调焦,这点很困难;
  8、收缩正接镜头光圈的效果不如收缩反接镜头的光圈好;在收缩反接镜头光圈时,由于反接镜头的收缩是有限的,会涉及到像场的问题。所以这两者的关系需要通盘考虑。

  六、利用增距镜、接圈、镜头反接的组合
  增距镜、近摄接圈、镜头反接的组合,可以使放大倍率有极大的提高,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尝试。
  如果同时拥有增距镜和近摄接圈,与增距镜的配合有不同的方式,比如:
  1、[镜头+增距镜]+接圈 = 焦距变成2倍的镜头 + 接圈:这样的组合获得的放大倍率小于 [镜头+近摄接圈],同时由于加入了增距镜,使组合镜头的素质下降,所以这样的组合不建议使用;
  2、镜头+近摄接环+增距镜:这样的组合可以快速地提高放大倍率。
  微距镜头+增距镜的效果可以参看:
  微距镜头加接增距镜的效果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