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659阅读
  • 2回复

[转贴]给包公一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文章提交者:东北边民 加贴在 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小时候看《陈州放粮》,故事情节已经模糊,记得的大意是:陈州那地方肯定是有人做了孽。三年自然灾害呢,老百姓的生活一塌糊涂,哀鸿遍野之际,皇恩浩荡。庞太师的公子庞衙内赴陈州“放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粮食突然之间就大量出现在了陈州。但是,没有银子还是不行,吃饭总是要花钱的,人家拿出粮了,老百姓出点钱买也正常。毕竟,共产主义的影子在大宋王朝是想看也看不到的。至于掺点沙子、克扣点斤两更不是什么问题,这些本是官人分内的事。毕竟,官人是爹娘养的,发点难民财本就是传统,戏曲里怎么能例外?不懂事的张撇古老汉挑战现实,企图搅官爷们的快乐。一场冲突下来,张老汉的脑袋开了花,老汉的儿子小撇古一溜烟窜入京城,拦下黑脸包公。庞衙内不懂斩草除根的重要性,现实马上给他补上一课,包公包大人驾临陈州,铡刀之下,庞衙内死不瞑目,清官包大人变成了更青的青天。

  黑老包生活的年代是北宋,论起腐败,历朝中北宋已经肯定不是冠军了,但名列前三当无异议。包大人在北宋做到开封府尹,是首都的最高首长,按现在的级别肯定是要进政治局的,应该算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恕我愚钝,俺抱着脑袋想不通的问题是:北宋贪官污吏满天下,廉吏、清官犹如稀世之珍,清官包公怎么能能一路攀升呢?难道是众贪官污吏仰慕包公的清正廉明,自知自己罪孽深重,于是乎,上提下拔,七手八脚给自己弄个对头,以便把自己明正典刑,借以昭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一颠就破的真理?总之戏曲中的包公犹如空降的伞兵,空投到众贪官之上,手持三把连皇帝都能铡的铡刀,有恶必惩,有罪必罚,铡来铡去,潇洒自如,在犹如粪坑一般的官场中,就楞掏出了包公这一金子,让人感觉到这世界确有牛皮烘烘的奇迹。

 稍微有点题外的话是:

 故事中被“咔嚓”的庞衙内实在是有点冤枉,老子是当朝太师,大权在握,姐姐是皇帝的老婆,情色未衰,庞衙内莫名其妙的因为一点小破事就被包公送回了老家,这要是在现实中发生了这等事情,可能比见了鬼还难。且不论黑老包是否吃过豹子胆,像庞衙内这种通了天的人物,撂倒包公这种级别的官员就算困难也不是没办法。真要开练,只要支撑庞衙内的后山不发生地震,被“咔嚓”的决不会是怎么看都该死的庞衙内,包公要真是没事找事和他斗,获胜估计得在平反的追悼大会上。正史上一般都是这种结局,几乎没有例外。

 但戏曲中却多是这种例外,孤苦无告、含冤受屈的良民总是希望在庙堂中得到正义,也几乎无例外的在清官身上得到了自慰,死者瞑目,生者忘痛,鼓乐喧天,皆大欢喜,让你不得不相信“庙堂”还是可以输出正义的,不过戏曲就是戏曲,戏曲中的包公可以不食人家烟火,全方位的展示着庙堂的美好,更是良民的一线生机。上下互动,“戏曲”中就不断地涌现出无数的“清官”,不厌其烦的演绎着惩恶扬善的主题,大快着良民之心的同时也给“渐进派”们无条件的做着注脚,提供着证据。

 就算是在戏曲里,包公包大人虽是八面威风,但贪官们却如野草,真可谓你有铡刀,我有狗头,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包公是怎么死的,戏曲里没有交代,但庙堂允许的死法只能是:群贪敛手,阳光明媚,到处潺潺流水,处处莺歌燕舞,包公他老人家撒手西去,留一片瓦蓝瓦蓝的天,良民们永享太平,真TMD呜呼!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战斗!不停的战斗!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10-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10-17
要靠制度,不能靠清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