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扬州古城保护
!8M'ms>s=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悠久历史。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给扬州留下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古迹、厚重的底蕴。其中,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现存500多处历史文化建筑群、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17处(全国文保单位10处),是扬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扬州古城风貌、名城特色的集聚区域。为了有效保护古城,切实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扬州实际情况出发,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促进了古城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s-DL=MD ,>%r|YSJ) ——树立可持续保护理念。坚持整体保护,防止大拆大建、成片开发。坚持全面保护,既保护有形的传统建筑,又坚持保护无形的文化脉络。坚持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利用为关键、改造为手段、复兴为目的,在保护古城传统风貌、视域空间、街巷肌理、人文遗产的同时,通过功能转换,促进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相得益彰。
Y]Nab0R& o)
?1`7^BA ——完善全覆盖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自1956年以来,扬州市先后编制过3次城市总体规划,每次总体规划中都包含了古城保护专项规划。经过多年实践,明确了“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总体思路,确定了老城区保护总体框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市又专门制定了古城保护规划纲要,编制了老城区12个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为了慎重对待古城,扬州市以“双东”(东关街、东圈门)地区为历史街区整治试点区域,稳步推进,积累经验;同时以文化里地块为民居整治试点,对符合保护规划要求、予以保留的每一户民居都按照“保护传统风貌,内部设施配套,周边环境整好”的要求,制订修缮规划方案。由此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修缮方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体系,为古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W@}5e-q)O ] ]-0RJ=S? ——全面开展文化博览城建设。扬州始终以历史文化为城市的品牌,每年都有计划整修一批文物建筑,并通过考古挖掘,梳理出了唐、宋及明、清扬州古城的城门、水系、街巷等情况,并建成了西门、南门等城门遗址博物馆。经过几年努力,扬州历史城区和瘦西湖被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预备清单。2005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文化扬州为抓手,以古城为依托启动了文化博览城建设,几年内将规划建设100个各种综合、专题博物馆,目前已建成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水文化博物馆、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淮扬菜博物馆等20多个博物馆、展览馆。自2004年起,在古城内实施了名城解读工程,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解读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名人名宅、古树名木、特色街巷等,营造了浓郁的文化范围。扬州对非物质遗产保护也极为重视。2006年5月,国家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扬州有7个项目榜上有名,还有16个项目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又编制了老字号一条街建设规划,使传统老字号得以不断延续。此外,我们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传统工艺大师收徒授艺,扶持传统工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博览城的建设既保护了扬州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全面展示了古城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S|h
m _C#(
)# ——实施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优惠政策。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将古城保护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住房符合古城保护规划要求的家庭,政府相关部门帮助该户制订修缮方案,安排古典建筑专家指导修缮工作,并按照修缮所需资金总额的30%%予以补贴;另一方面,对住房不符合古城保护规划、必须搬迁的家庭,通过从宽安置住房面积、给予购房资金补贴、提供限价商品房、安排廉租房或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使住房拥挤家庭、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和特别困难家庭等各类人群的住房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通过5年多来的努力,有效地改善了老城区3000多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古城区将逐步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
13@| {H CB KT?s
\w ——建立推进古城保护的工作机构。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古城保护力度,2004年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文物、建设等部门参与的扬州市区古城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简称古城办),负责古城保护日常工作的开展;2006年组建了古城保护的实施主体——名城建设有限公司,出台了《扬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暂行办法》,制定了传统建筑维修技术标准,对参与传统民居修缮、古建筑维护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2007年11月,市政府又专门成立了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核定编制10人,专门从事名城保护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为古城保护提供政策、技术支撑。
! yUKNR oRF"[G8BV ——形成政府与专家、市民在古城保护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扬州市对古城保护工作一直高度重视。1949年1月25日扬州解放,2月10日当时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即发出保护名胜古迹的“一号通令”。1986年扬州又与长沙、曲阜等城市一道率先倡议成立名城研究会,推动名城保护的研究和探索。1992年,扬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跳出老城建新城,为古城区保护和扬州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2000年,市人大作出决定,在老城区保护规划出台前,停止老城区内的任何开发性建设。在扬州古城保护的过程中,扬州始终坚持借助外智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聘请了包括阮仪三、王景慧、原新加坡规划局首席行政长官刘太格等知名专家为扬州古城保护提供决策咨询。2002年,我们又和德国技术公司开展合作交流,汲取国际最新的古城保护理念,提升古城保护水平。在“双东”历史街区整治中,我们一直同参与扬州古城保护的德国技术公司以及城市联盟等国际组织紧密合作。鼓励居民自己发现问题并就急需整治的问题、改造资金如何筹集等进行讨论,激发了市民参与古城保护的积极性。广大市民倾心支持古城保护,不仅自觉搬迁不符合古城保护规划的房屋,而且想方设法保护文物。扬州市市委书记专门通过新闻媒体向他们表示敬意。领导、专家、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古城保护,成为扬州古城保护的又一个亮点。德国技术公司把扬州这种保护方法在2007年11月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城市联盟公共政策论坛上作了重点推介。
l;FgX+) iiFKt( 扬州的老城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扬州市在因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成就成为当年中国惟一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也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被誉为“扬州模式”。扬州市古城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办公室
[ 此贴被幽幽清泉在2008-04-20 13: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