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暖的新基金发行市场眼下又随着市场的波动而下滑,5月22日发布公告宣布成立的两只新基金的募集金额要远远低于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统计显示,现在是基金销售强度最大的一个时期,有近20个基金正通过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发行。但统计也同样显示,现在又是基金销售最困难的一个时期,有的基金上柜以后1天的销量还不到千把万元,到整个募集期结束,也不过发行了2亿多元,与半年前几百亿元的基金额度一日售罄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据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基金销售的难度,丝毫不亚于股改前两年。为了扩大销售,基金公司向销售渠道让利、给客户打折这样的状况,已经到处可见。
还是在半年多前,基金就仍然是非常受人追捧的,即便是设计并不完善、投资者也很不熟悉的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也一样被“抢购”,以致要按比例配售。那么,为什么转眼之间,情况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呢?我们认为,基金在市场上卖不动,这只是一个表象,在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需要认真分析。
首先,这是股市行情不振的结果。历史上,基金有过两次认购高潮,第一次是在新的封闭式以及开放式基金刚推出的时候,当时投资者对于基金的了解非常少,普遍是把基金看作是和股票一样的东西,将买新发行的基金视为买原始股,以为买到就能够赚钱。当时,封闭式基金确实是和股票一样,通过上网摇号来发行,而开放式基金在发行时居然引来上万人排队。显然,这是在市场极不成熟的反映,而其持续时间也不长。
第二次是在2006—2007年间出现的,当时火爆的股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而基金普遍较为良好的业绩以及其代客理财的功能,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的关注,“基民”队伍迅速扩大,乃至出现了基金公司为了控制发行规模,不得不采取比例配售方法这样的事情。而现在,没有人再会把基金当作为新股来买了,基金热销的基础就是股市行情好,基金投资能够产生好的收益。但今年以来,基金几乎全面亏损,无从让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来规避风险,获得财产性收入。这种局面的出现以及持续的存在,是使得基金无法再得到投资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无疑,在股市没有出现系统性机会的背景下,不能指望大量的民间资金会流向基金,基金销售出现困难将是普遍的现象。
其次,一段时期来基金的一些举措,也对其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客观上挫伤了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信心。一直有媒体提示,去年年底狂炒大盘蓝筹股就是基金之所为,6000点正是它们买出来的。同样的,今年也是基金在不断做空其所持有的大盘蓝筹股,一些数据也提示,3000点就是基金卖出来的。当然了,投资者把钱交给了基金,就应当接受基金的买卖行为,因此还是要相信它的操作目的是为了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不过,当人们看到基金的某些投资举措并没有显现出令人钦佩的专业水准时,委托基金理财的动力肯定是要削弱的。而最近,人们还看到,有的基金一面在发表对后市并不乐观的观点,但同时又在大力销售其产品。这种矛盾的行为,即便人们不从道德层面予以评判,但是很明显会降低大家对它的信任度。如此一来,基金当然也就卖不动了。
最后,还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从去年10月份起,新的投资境内股票的基金一度停止发行,而5个月后又开始大量发行。结果在销售渠道上造成了前松后紧的状况。由于大量基金挤在这段时间发行,相关网点难以配合进行全面的营销,更无法进行细致的宣传推广,结果必然影响到效果。实践证明,一拥而上的基金销售,并不是理想的模式,虽然这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细节对于成败还是会发挥很大作用的。
时下基金卖不动,股市行情不佳是根本,基金公司的某些不当行为也是重要因素,而在销售的安排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认真加以解决。顺便提一下,在基金已经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力量的时候,基金销售的不畅,实际上是意味着基金实力的弱化、基金潜在入市资金的减少。在这种局面没有有效改变之前,很难想象股市会出现很大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