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六个邪教分子在招远麦当劳群殴一位当地女子致死,有人跟我说,你们河北人也太猖狂了,在山东人的地界把一个本地人打死了。我只能苦笑一下:河北人啊,跟我有什么关系?! Ag0]U
9W*.lf
最近重游了一次杭州。上一次还是24年前,大学临毕业,有位读研究生的深县老乡组织了一次西湖游。 $ph0ag+
OlMBMUR:
在大学,我们的同乡会本是以辛集为核心,原因之一是辛集人多,原因之二是河北人不抱团。石家庄人自成体系,其他地区的也不跟其他人凑。也难怪,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和大部分地区都远隔着京津,到省会比到首都都远,谈何凝聚力。好在辛集人才济济,哪怕在这个离家千里的重点院校也是个省内大户。除了原籍辛集的,我们还有辛中毕业的石家庄地区的生源,辛集、辛中,成了我们同乡会的两面旗帜。 Ue(r}*
#
B @X
这位深县的学长,一不是辛集人,二不是辛中毕业,本来无交往的。多亏一位赵县的辛中毕业生,他们同是学生会干部,机缘巧合,得知了这次天堂游,于是辛集辛中同乡会一行六七人踏上了这次难忘之旅。与这位深县学长相见恨晚,畅谈不辍。当说到同乡之谊时,我说了一段令人扫兴的话:辛集古属深州,咱们是不折不扣的老乡。从方言上也能听出来,辛集往西方言大相径庭,往东却相似相仿。咱从深州论,不从河北论。河北是个啥?老蒋反革命的时候才有这个地名,东周的时候咱是赵国,后来咱叫河朔,再后来咱是中书、顺天、直隶。后来又不停地割让,兼并,也不知道怎么凑起来这么一个省。行政区划讲究一个原则,一国之内没有同名县,一县之内没有同名村。所以,国、县、村是最重要的识别,省、地区、乡跟我没关系。咱是深州老乡,别跟我说是河北老乡,我不是河北人,也不是石家庄人、南吕村人,我是中国辛集小位村人。 vd}*_
d
KNg8HYFW\
十多年以前,我曾经搜集整理过一些儿时的歌谣,最初在记录这些童谣时,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冀中童谣》。这些是广泛流行在老家一代的传统口头文学,不敢私自叫做辛集童谣,也不能不合实际地叫做北方童谣。冀中是个相对准确,历史悠久,农耕经济、乡土文化发达的地域,我喜欢这个地理定位。抗日时期,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冀中是模范中的模范,这一代方言、传统、生活习惯相对一致,我在心理上认可。 b'velj3A
2Co@+I[,4&
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翻看新华字典的附录。受到其中的行政区划误导,我曾经天真地认为:河北是中国第一行省,石家庄是河北的首善之区,束鹿是石家庄地区的排头兵,出生在这样一块圣地,简直是三生有幸。但上了大学才发现,上海一个直辖市带动江浙两省突飞猛进,回看家乡,河北一省却生活在京津两个直辖市的阴影里面。因为有了京津,河北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出头之日,甚至从河北分出去的天津直辖市也同样生活在北京的阴影里。就因为有个北京在你境内,好事别想沾边,奉献当仁不让。祖宗留下的企业、大学,像个样子的都被京津拿走,不成体统的甩给河北了事。近代以来的那么多大学、医院、图书馆、艺术团体,以至省委开会的大会堂,一股脑成了直辖市,甚至国家的东东,连省会城市都分门单过了。河北省政府被净身出户,无奈裸奔,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先到保定,天津被取消直辖市以后转回头又回到了天津,天津又成了直辖市后再回到保定,最后又转头石家庄。流浪啊流浪,漂泊啊漂泊,天下哪一个省有这般经历,哪一个省有这般耻辱?发展像样的郊县被京津逐步吞并,发展差强人意的郊县京津无人理睬,以至于省内的土地被人为分成几块,出现飞地,河北省内有京津,京津之间有河北,天津境内还有河北,这一片七零八落的土地是一个省?谁说的?你定的?你他妈谁呀?你谁家的啊?
RT%x&j
],8;eq%W)
现在大家都注意到河北的污染了,可谁知道那些污染大户都是哪来的?都是为了谁才闹得这么乌烟瘴气?儿子大了要分家,单过还要老子养。高堂大屋归了你,茅屋草舍给爹娘。富贵也得有饭吃,灶台挪到外厢房。老子送饭到厅堂,儿孙责怪没好腔。灰头土脸不卫生,邋里邋遢没人样。北京为了改善环境,把污染大户迁出北京,于河北异地再建,不成想河北污染严重了,北京也没有转好。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说得好:现在明白了,原来天是连着的。 dG&2,n'f
`gBD_0<T7
我羡慕那些山东人、四川人、广东人、福建人,走到哪里都响当当地报出自己的省籍。我羡慕那些黑吉辽的关外人,不用报,听口音你也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北银。可是你注意过吗?那些出身河北的,极少承认他们出身,只是说自己是北京人,天津人。河北,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省份,你有何脸面派代表团参与人大会议?干脆,攒个胆子,向国务院提个申请:与其留着这么个太监省,阉了我不如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