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609阅读
  • 4回复

儿童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9
— 本帖被 82年的矿泉水 执行加亮操作(2008-07-12) —
按:昨天中饭的时候,遇到妇联的刘姐和纪委的马姐,谈话之中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马姐就说小鱼如何懂事,如何乖巧,见我说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的,刘姐就说,她们正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关于家教方面的书,就向我约稿,我觉得一来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有些心得,二来写字也不犯怵,当下就痛快地答应了。

 

  关于人性的本源,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人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

  性恶论以荀子为代表,主张人性本恶。所以荀子说:“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总之人性与现实礼义是相违背的。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虽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不科学性。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其实人性本无所谓善恶,之所以形成或善或恶的结果,则是后天学习或影响使然。

  从这个观点出发,实际上,儿童的本性正象一张空无一物的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就给家庭教育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也给家长施展才华留下了足够的天地。

  儿童教育,说到底也是一个去伪存真,弃恶扬善的过程。就是要把那些假的、丑的、恶的东西摒弃掉,而把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保留下来。而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在一堆一砌中完成的。

  三国刘备临终之前,曾给他的儿子刘禅留下遗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意思是说只要是不好的事情,哪怕再小也不能做;而好的事情,哪怕再小也要去做。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铜钱内方外圆。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太方则不柔,太圆则无刚;方也好,圆也罢,都要有一个尺度,有一个界限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7-11
这样的教育信息  为什么没有人回信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7-14
引用楼主开心果8369于2008-06-29 10:47发表的 儿童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 :
按:昨天中饭的时候,遇到妇联的刘姐和纪委的马姐,谈话之中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马姐就说小鱼如何懂事,如何乖巧,见我说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的,刘姐就说,她们正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关于家教方面的书,就向我约稿,我觉得一来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有些心得,二来写字也不犯怵,当下就痛快地答应了。
 
  关于人性的本源,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7-16
你的这篇文章写的很好,但是与现实生活不符: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则手段,他可不会顾及是做还是不做,只要损害他利益的他会把曲的说成直的;歪的说成正的。说理的人顾及大体的人永远要吃亏。(在当今社会环境里)
只有心里真正放开了才会幸福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7-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