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三年级小学生正在食堂打饭菜。食堂的员工不懂营养膳食,只是凭着经验采购食材,每周换一换样儿。 -<
&D
目前为止,在林晓妮儿子的寄宿生活中,没有生活老师,没有借阅室,没有课余活动,一间小小的体育馆,也是铁将军把门。 i-6F:\;
每天早上,他比同学起得早一点,早早洗漱完毕,待在寝室窗前,看窗外的世界。 !VI]oRgP
这些10岁出头的孩子,晚上都被锁在宿舍楼内,早上,初一学生的宿舍楼首先开门,这个初二男生站在窗边,看同学们乌泱乌泱从楼里涌出来,想到自己还不必下楼,心里就美得很。 O^^C;U@U<1
这就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娱乐了。 DIzH`|Y
最开始的时候,杜爽只是想尽己所能,帮一帮自己见到的那些孤单的小孩。 qpE&go=k'
她至今都记得在甘肃一所寄宿制小学里,晚上熄灯后,学生宿舍里传出隐隐约约的哭声。当地的老师来向她解释:“学生刚开学,都想家呢。”她这才注意到,这些住校的孩子很小,一二年级,不过六七岁的样子。有人哭着说想家,哭得停不下来,却也只能在哭泣中沉沉睡去。
.5y+fL
在那样的环境中,她突然意识到:“也许很多住校生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Y<Fz)dQo
这样的经历,却可能是农村一代孩子共同的童年回忆。 1r]IogI
自2001年以来,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层层推进,大批农村孩子离开父母,住进了学校的宿舍里。 {O`w,dMOI
就这样,杜爽在一个被大多数成年人忽视的角落里越走越深。在现有条件下,让这些年幼离家的孩子过得更快乐点,从此就成了她的努力方向。 }Hx
d*S
“老师对一个无所事事的寄宿生说,要不你再抄两遍考卷吧。” h?8]C#6^
1月14日,杜爽所在的教育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了《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却是我国自正式开始施行“撤点并校”政策后,迄今可见的一份全面描述和揭示这些孩子生存状况的报告。 4bn(zyP
在报告前言部分,她们列举出了如下数字: <\
}KT*Xp
37万——执行“撤点并校”政策10余年后,我国的中小学从62万所减少到37万所,其中80%都是农村学校; I^8"{J.Q)[
45%——将近一半的小学有低年级的住校生; "vyNxZE
6~10cm——寄宿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了6~10厘米; f^"N!f a
63.8%——六成以上的孩子觉得自己很孤单; 3T!lA
…… Ko&>C_N
比起住在家里的孩子,住校生在多个调查中显示出在社交、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更多问题;另外,他们的平均成绩也比走读生更差。 ZsO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