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Android/Iphone手机客户端
手机触摸版
WAP手机版
查看新帖
精华区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广告终结者
每日心情签到
积分商城
银行
朋友圈
勋章中心
搜索工具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首页
圈子
论坛
群组
辛集微博
心情签到
道具中心
购买辛币
任务中心
手机触摸屏版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热搜:
结婚
母婴
phpwind
水墨江南
绿之印象
蓝色天空
黑色旋风
绿意盎然
黑色旋风
紫色梦幻
moke_m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紫色梦幻
辛集社区
>
数码影像
>
龙虎相争七十年 尼康佳能争霸揭秘(上)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新帖
2501
阅读
22
回复
龙虎相争七十年 尼康佳能争霸揭秘(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7-03
龙虎相争七十年 尼康佳能争霸揭秘(上)
http://www.fotosay.com/NetInfo.aspx?id=568
作者:陈磊 来源:IT168 责任编辑:
哲明
日期:2008年6月30日
编者按:
在135相机生产厂商里,有两个名字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佳能和尼康。玩相机年头稍长的朋友一定对尼康FM2和佳能AE-1有着深刻的印象...
鸡屁股和塑料拖鞋的故事
在135相机生产厂商里,有两个名字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佳能和尼康。玩相机年头稍长的朋友一定对尼康FM2和佳
能AE-1有着深刻的印象,各大论坛里面也隔三岔五就有资深影友通说革命家史,一般开头都是“某年月日,我获得了第一台相机
,尼康的xxx型”。
众所周知,自动单反相机真正在我国广大影友中普及还是本世纪初的那一两年的事情,而机种则以佳能EOS30和尼康F80为代
表,CN(Canon Nikon)大战也从那时开始如燎原一般的在各个摄影论坛燃烧起来,当然,最早的CN大战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四
通利方,新浪摄影之类的早期中文BBS上,只是那时候影响力并不如现在这般大,参与的人数也远不如现在的多罢了。
CN大战多数时候是以对方器材作为攻击的标靶,以两家同级机身的优劣比较作为武器,比如著名的月经话题XX和XX要选那个好?
这个XX可以是很多,比如F4和EOS1N,F5和EOS1V,F80和EOS30,到了现在则变成了D80和EOS 30D,D300和EOS 40D,不过进入数码
时代之后,倒是很少有人在顶级机身上犹豫了,所以鲜见有问D2Xs和1Ds Mark II该怎么选的。
CN大战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某系的
粉丝们更深刻的理解自己的相机和对手的相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呀),不过坏处就是容易上升到人身攻击的高度(主要还
是机身攻击),鸡屁股和塑料拖鞋的名头就从那时候来的,尼康铁丝攻击佳能EOS 1系列机身的机顶隆起而又圆滑的曲线很类似于
鸡屁股,而佳能的铁丝则攻击尼康F80全身都是塑料做的,跟塑料拖鞋一个材质(C粉们底气的来源就是作为F80对手的EOS 30外壳
包裹了一层比易拉罐皮稍厚的镁铝合金蒙皮),还有另一个高论,说尼康F5的机顶傻大傻方,前凸后翘,与棺材板类似,这个言
论过于恶劣,故而本文不予支持,随手写出来当作个小八卦,博君一笑尔。
可以说,佳能与尼康的历史,就是一部百年以内的影像产业发展史,任何一个对相机历史稍有兴趣的人都不可能跳开这两家
公司,而作为尼康和佳能自己的发展历程,也是相互缠绕着进行的,有合作,有竞争,整理下来,竟然有几分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的意思来。
[ 此贴被五洲数码在2008-07-03 06:16重新编辑 ]
共
条评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8:令人难忘的F4
1988 年 Nikon 推出了 F4,是F系列的第四代顶级机身,从外形看 F4 有着无比霸气和专业水平,而且内置卷片马达、自动聚焦
、多种测光功能,并有着Nikon一贯传统:良好的机械性能、作工精密、可靠且耐用。
F4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大师 Giugiaro(
乔治亚罗,这哥们给华晨设计了骏捷,样子很不错的) 操刀,讲究功能操作外,还兼具当时的时尚美学。即使以今日的眼光来看
,F4机身依然经得起考验。F4不同于过去采用金属制造,开始使用塑料原件,机身外层包裹防震橡胶作为保护。
同时,F4还大量的采用自动化,性能之强就如同今日普及的傻瓜相机,按下快门即可拍照。不过,在控制上,F4还是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模式,也没有在机顶上安装LCD显示面板,而仍以传统方式显示相关信息。
F4 最高快门速度和闪光灯同步速度分别为1/8000秒和1/250秒,具有双重快门帘幕,以碳纤维和铝合金制造,寿命可达15万次。
F4并没有开发太多的衍生机型,一方面是Nikon旗下的其它机种系列已经成熟,另一方面也是F4强大且强壮,实不需太多的帮手。Nikon 仅在同年12月推出衍生机型 F4s,配有MB-21电池手柄,使用6枚AA电池,并有垂直快门纽,F4还被 NASA采用作为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时携带进太空的照相机;1991年 Nikon 再推出 F4E,改配MB-23电池手柄,使用6枚AA电池或MN-20充电电池。
这里还有一段佳话,NASA选中F4了之后,还利用F4的机身改装了一批F4ESC即F4 Electronic Still Camera出来,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了巨大贡献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7年,佳能推出了EOS650和EOS620,序号比较小的那个更专业一些,EOS 650拉开了全电子化的EOS系统的序幕,佳能甩掉了FD手动系统的包袱,从此轻快的走在了自动对焦的大路上,而尼康多憋了一年。
到1988年推出了F系统第四代旗舰机身F4,但是背负
着F系统从1959年以来的包袱,想必走的不轻松,为了实现对F卡口手动镜头的兼容,在系统上做出了很多让步,虽然可以从最早
的F卡口手动头一直支持到最新的AFS VR超声波防抖头,但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虽然衍生型号多多,但终究难以达到F3那么经典的
地位。而且刚刚风光了不到两年,1989年,我们这边如火如荼的上街散步的时候,佳能那边轰轰烈烈的搞出来了EOS 系统第一款
旗舰EOS 1盖过了风头,所以有部分F4铁丝总说F4生不逢时,如果尼康能提前3年推出F4,那么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
EOS650发布时的海报上写着:Designed for the Future,的确如此,在它发布到现在的20年多里,佳能一直站在135单反相机
的最前沿,领导者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顶级机之间征战尤酣的时候,面对广大非专业用户的准专业机市场也开始弥漫起硝烟。
1990年佳能推出了EOS 10,开始在中
端用户中跑马圈地,尼康显然有点愚昧,用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话来说,就是猪油蒙了心,推出了一部使用锂电池供电的F601,
那时候一颗锂电池差不多能买三卷胶卷了,而且早期的马达功耗特别高,真是有点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感觉,光愚昧一次还不行
,尼康没几天就推出了F601M去掉自动对焦模块和驱动系统,是个AF外观的MF机,这种市场策略,真没话好说了。
通过F501和EOS650这CN两家的第一代AF单反相机,我们可以看出在AF时代初期佳能和尼康这两个厂家在相机发展方向上思路的差异。
一方面,佳能由于抛弃了FD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从EOS系列相机发展的一开始就占据了全电子镜头接口,镜头内置AF马达,电子景深预视等技术制高点,在电子化程度方面更加激进和大胆。当然佳能的断腕之举在当时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尼康虽然电子化的步伐要慢一些,但对解决新老兼容的问题确实花费了很多心思。在F501上使用手动镜头除了不能AF外并没有多少不方便之处。
另一方面佳能在人机工程学设计方面确实领先了一步,在T90的设计过程中就奠定了佳能以后相机造型设计和人机界面的基本思路:流线型机身,宽大的手柄,紧靠位于快门按钮后方的主转轮,位于机顶显示多种信息的LCD,嵌入机身表面的电子按钮等等。
后来的EOS系列便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贯彻至今。1V的机身上仍然留着许多T90的影子。相比之下尼康的AF相机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一个长期的思路,从F501到F401到F801到F70一直都在变化。直到F5、F100、F80这几款出现以后尼康的人机界面才逐步稳定下来,形成目前以前后双转轮为中心的操作格局。跟当年的F501比较一下,简直是天壤之别。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5:手忙脚乱的尼康
1985年,尼康弄出来了个F301,是内置卷片马达的一体化AF单反相机,这在尼康来说虽然是第一部,可是相对于其他公司的
技术水平,已然是落后了,不过还好,马上就在1986年推出了自动对焦的F501,用F301的机身和找霍尼韦尔(Honeywell)买来的
对焦检测模块,但毕竟尼康在F卡口上实现了自动对焦功能,虽然这个策略在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但毕竟除了继承庞大的镜
头群之外,还继承了尼康最为自豪的用户群,这对于尼康至关重要。
在推出AF机身的时间上CN两家几乎是前后脚,但真正的斗争刚刚拉开序幕。
F501
F301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3:F3AF,不成功就成了仁
其实各家研究AF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起步时间都差不多,1983年,尼康公司推出了一种F3的全新派生机型——尼康F3AF,这
是尼康公司一次大胆的尝试。
尼康F3AF是在F3的基础上,换装了一个DX-1自动调焦取景器,以及两款配套的自动调焦镜头AF 80mm
F2.8和AF 200mm F3.5 IF-ED。从F3AF的取景器中看(图3),F3AF已经接近现代自动调焦单反相机。F3AF还可以使用其他尼柯尔
镜头和E系列镜头,只是不能自动调焦,但是可以在取景器中显示合焦与否。
先行者的下场一般都很悲惨,F3AF也是一样,早期自动对焦检测原件的精度很难令人满意,另外没有像现在那种高扭力马达的帮助,镜头的对焦速度也是很慢的,F3AF更大的意义在于体现了一个方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6:T90,一个辉煌的落幕
路易吉.考洛尼曾经给New F-1设计过一个人体工程学手柄,装上之后可以让摄影师在握持的时候更加舒适,当时样品寄到了佳能
欧洲总部,虽然最后没有量产,但佳能从此注意到了这个怪怪的设计师,在进行T90的准备工作时,想到了他,不过佳能内部也准
备了一个小组来进行同步的设计,最终T90的样子是结合了考先生和佳能自己的设计部门的构思的一个混合体,在外形和工艺性上
得到了完美的结果。
佳能设计部门的方案
Luigi Colani的方案
T90的性能也很强劲,光圈快门双优先,电子化的AE,4.5张每秒的自动卷片,包含点测的多重测光方式,还有佳能首创的后帘同步闪光,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T90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开创了佳能沿用到现在的机身外观设计风格:圆脑袋,溜肩膀,方便易用的按钮和拨盘设计,佳能只给了考先生T90的设计费,却把人家的劳动成果沿用了EOS系统的20年,不厚道呀不厚道。
最终的T90
T90,不止是FD的落幕,更是EOS的滥觞。
1986年,佳能的FD以一个高潮落幕,EOS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之中,即将在第二年重装上阵,那尼康在干吗呢?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5:先行者美能达
这个在135单反相机世界里像原子弹一样惊爆的东西,就是美能达α7000,世界第一台实用型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 。
美能达在1985年推出的α7000揭开了自动对焦时代的序幕(只是这个揭幕人已经死掉了,默哀一下,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
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佳能鉴于此,急急的开始了新机的研发工作,当然,最开始佳能的想法是改进现有的FD系统,使之
能够支持AF系统,结果弄出来了个配备专用AC镜头的自动对焦相机T80,佳能发现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没法子适应自动对焦的需要
,索性就舍弃了机械界面的FD卡口,转而开发全电子界面的EOS接口了。但与此同时,FD卡口的新手动对焦相机也没有停止研发(
AF相机还不能量产嘛,如果早早停了FD,卖什么呀?),1986年推出了极具特色的T90。
T90是佳能FD系统的封笔之作(后来还出过一款专供出口的T60,但据说是确善能OEM的,不是佳能亲生),也是全电子手动对焦
相机的巅峰。和以前方方正正的相机不同,T90由天才设计师路伊吉.考拉尼(Luigi Colani)设计,这个哥们信奉一句名言:“
蛋是最高级的包装形式,宇宙间没有直线”,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是那种样子的……,大家看图吧。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五洲数码
UID:18061
注册时间
2006-05-07
最后登录
2022-06-15
在线时间
6065小时
发帖
169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辛币
14308
威望
8173
贡献值
109
交易币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7-03
1980:佳能的反击
80年代真是个豪杰辈出的乱世,除了我们文中的两大主角,鸡屁股和塑料拖鞋,哦,应该是佳能和尼康之外,135单反相机
市场列强环伺,能叫的上名字的就有美能达,奥林巴斯,宾得,理光,雅西卡,确善能,还有现在基本没人知道的启能(CHION)
,哪家手里都纂着一把绝活,稍有不慎立马就是市场份额不保,饮恨收场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1981年,佳能推出了F1的改进型Canon New F-1。
Canon New F-1刚出世就技惊四座,它将坚固这一点做到了几乎变态的地步,机上盖和底板都是黄铜制造,机身厚度1mm,激光焊接工艺生产(就是大众天天吹的那个激光焊接),内部电路全部经过防潮防氧化处理,接口都有橡胶密封条,达到军用标准,电子机械混合式钛快门可以保用10万次,工作温度-30至60度,95%湿度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New F-1是如此的坚固,过了十来年,在圈子里逐渐有了“永不损坏的New F-1”的说法,从它身上也可以看到佳能一直延续到EOS系统的顶级机身设计思路,那就是坚固,可靠,高性能,广泛的适应能力。防水防潮全密封(不过由于采用了可更换机顶,所以机顶和机身结合部用时间长了会磨损造成密封不严),自New F-1而始(后来的EOS 1V在坚固和可靠性上也未见得能做的更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编因机缘巧合曾经把玩过1个多月的New F-1,总觉得这个东西不太像是民用的,挺像是军品,外观上不太讲究,操作性和手感也不像保时捷设计的尼康F3那样顺滑称手和丝丝入扣,但是它会给你一种可以信赖和托付的安全感,从入手的那一刻开始,相比之下F3倒是有点过于细腻而使人不敢太粗暴的对待)。
New F-1的可更换组件也相当的多,虽然没有多到F3那么变态,但也依然能够帮你应付大部分的拍摄场景,需要另外购买的FN卷片马达自带一个竖排手柄和快门,不像尼康那个MD4马达,还需要连接一个名为MK1的专用附件才能实现竖排(两个东西就赚两边钱呀)。
New F-1的出现明显面向新闻用机市场,而且目标直指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佳能采取了赠送试用与免费借用的办法在记者中间推广New F-1,这个招数收到了很显著的效果,在奥运会的赛场边,被尼康一统天下的黑炮群中出现了一些白炮的身影,尼康和佳能那时候肯定都不会想到,不到15年这种情况就会完全倒转过来。
New F-1于1996年5月正式停产,比老而不死的尼康F3要早了5年,不过1996年之后的F3是为了对抗宾得的LX而继续存在的,当LX停产的时候,F3也一样不再生产了。
共
条评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http://xinji.org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
补充发布信息
验证码:
发 布
隐藏
快速跳转
热版推荐
新手咨询报到
旅行天地
辛集版
大话辛集
我要秀
家住辛集
拼车出行
辛集阅读室
辛集车友会
辛集老乡
校园论坛
情感交友
信息服务
辛集买卖街
人在职场
集藏天地
辛集房产街
二手车市
辛集美食街
生活版
家有宠物
婆媳关系
时尚生活
亲子小屋
我爱理财
我爱厨房
商企文化
娱乐版
数码影像
文学沙龙
手机天地
电子电脑
视频播客
贴图之家
嘻嘻哈哈
居委会
站内事务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