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832阅读
  • 10回复

经典开示,看后终生受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2-09
1、嗔恨与快乐给身体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呢?生气时身体的细胞处于被抑郁和破坏状态,很快老化伤亡。在情绪愉快情况下,细胞处于快乐、兴奋、活跃状态中,有病的身体自然得到恢复。
2、我们的心要常常保持清净无杂,以一颗真诚、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永远不跟众生对立,化解矛盾,这叫佛法。常存一颗爱心,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物,爱世人,做社会大众的表率,别人对我们不善忘记掉,不放在心里,转变观念,把不善的事转成最善的事。
3、未开悟之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用智慧去化解矛盾、冲突,不能用情绪对待。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有感恩众生的心。
4、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在磨练着我们不圆融的心。顺境、善缘不生贪爱;逆境、恶缘不起嗔恚,深信因果,随缘了业。学着自己承担痛苦,把快乐布施给别人。攀缘就不自在。
5、生命要有智慧,佛陀给我们露出智慧的启示,人的一生是什么?修行。修正念头,然后转念,转念就会开发智慧,我们为何痛苦?是不懂得转念,被卡在念头里。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觉悟。要天天觉悟,不再追求错误的东西,往内心世界去探讨,就有办法发现人生跟宇宙的永恒真理。
6、佛陀说:我们来到世间,没拥有过任何东西,也不曾失去过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拥有的东西是短暂的,来时是空空的,走时也是空空的.佛陀讲:依靠钱,钱会让你很痛苦。依靠名,名就会带来灾难。那依靠什么呢?这个世间无所依靠,佛教讲独行道,单独的来出生,也孤独的离开,万法都不足以依靠,要依靠自己清净的本性、智慧,转变错误的念头,依正知正见行持。所以,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成见,入佛知见。把内心的贪、嗔、痴、妄想、分别、执着这些毒药倒掉,才有办法装甘露。
7、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间万法都是让我们短暂的用一下,如,房子短暂的住一下,家是旅店,它是主人,我是客人,不能执著占有。冷静思维世间的真相,才能过超越的日子。既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8、感恩给我们逆境的众生,他们造了无边的罪业来成就我们的道业,没有他们示现逆境,我们怎能动心忍性,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功夫。
9、首先训练自己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开关,把正知正见的开关打开,觉悟打开,慈悲打开。如磕头时,要缓慢的进行,生起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把情爱转成智慧,转成大爱,爱一切众生,念佛、忆佛,深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念念为众生的心。(转载)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2-09
91、学佛首先从根本上入手,改掉自己的习气,了解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看破、放下。不自私自利,不搞名闻利养,不贪五欲六尘,去掉贪嗔痴慢。这样才会尝到佛法的甘露。
92、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念头,定在正知正见上,决不停留在别人的见解上,入别人知见。
93、念念为众生才能觉悟,觉悟后才能入佛的正知正见,入佛的正知正见后才能入佛境界。做到80%就能预知时至,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反复训练。。
94、学会转念,转凡心为佛心,一念就转过来。转念的学问太大,个人依业缘不同,环境不同,转念的方法各不相同,需要时刻把握正念,善于闻思修。
95、什么是护法?德行就是护法。当你行菩萨道时,护法菩萨自然护持着你,所以,宁可吃天大的亏,也要保持住这颗道心,保持住这个德行,为众生着想,感激给你逆境的人。(以上均为转载)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2-09
82、载着大慈大悲的愿力念佛,每念一声佛号,迷惑的众生就多觉悟一个,地狱众生就减少一分痛苦,无边众生就多得度一个。这样念佛就有功德,就与佛相应。
83、功德无处不在,只有离相修善才有功德。在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事情中,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学会积阴德。
84、依了义的意思:如,在寺院与在家做事功德一样。
85、戒:念念为众生就是持戒。定:念头定在正知正见上,行佛的八正道。慧:做事恰到好处,不愚痴。
86、随缘不变,不便随缘:觉悟不变,正知正见不变。
87、一念觉悟容易,念念觉悟就难。一念菩提心容易,念念菩提心就难。如毛主席所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要长期训练,让心地变肥沃了,再念佛号才老实。
88、菩提心从大慈大悲心中来。深信因果还要正知正见,还要发菩提心,还要离相修善。
89、一念不觉生无明,一念无明生烦恼,一念烦恼下地狱。
90、不要让戒律捆住自己。要学会善巧方便管人,不能让对方恨你。不觉悟而精进不会受益。懂得吃亏是了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离相修善才能入佛门。佛菩萨事52个台阶,一个一个往上迈。不好受的时候,有时是曾伤害的生命反馈过来的信息。身在尘世,心在净土,借假修真,佛无处不在。不要等病业来到后再精进,那不赶趟。生嫉妒心只能障自己的道。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好成就。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2-09
73、皈依外在三宝是佛法僧,内在三宝是觉正净。内外同时皈依,是真皈依,才理事圆融。持戒,持外在的是杀盗淫妄酒,内在的是觉悟,内外相应内外双持才是真持戒。护持身三宝是精气神,用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做事就是真护持。
74、高僧大德指什么?高,人到无求品自高。僧,内在清净。大,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德,念念为众生无私奉献。
75、身体有病,可以与他对话,是我自己不好,伤害过你,请你不要纠缠我,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劝他一起念佛。这种病一般是冤亲债主引起,见效快。
76、积德有阴德和阳德,善有阳善和阴善。
77、学佛不能为明天打算,当下觉悟,当下发愿,老实念佛。
78、学佛能当饭吃吗?能。学佛清净,吃什么都香,干什么都有劲,学佛就会有智慧。
79、入佛知见就是听佛的话,深信因果,不失菩提心念佛。
80、怎样忆佛?想无量光,想佛的大德行,弃位出家,不要荣华富贵,甘愿过清苦日子。用这个来激励自己。
81、什么最有营养?清净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神补不如智慧补。缘分是福,健康是佛,无事是福,清净是佛。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2-09
64、盼儿女听话的想法不究竟,要经常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只有自己德行够了,儿女才受益。
65、学佛为什么能消灾免难?人心善良了,外在的环境也随着改变,变好了。
66、不被外在现象所迷惑,如,沙弥不能讲法,受三坛大戒才能讲法。那么,居士也不能讲法了。世尊在世时,居士讲法,长老舍利佛还绕居士三匝。要明白这是个人知见。关键是讲法的人所讲的如法不如法,能不能让众生觉悟,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真实收益。
67、真正学佛决定是告别迷惑颠倒,舍掉贪嗔痴,能端正对生活的态度,进行明明白白的生活,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68、在佛像前真诚只是一方面,对众生真诚才是真的真诚。
69、人老的时候没有病就是幸福,带着微笑走,现在不学佛的没几个这样走的。我们修行就是向这个目标努力。
70、从生活中检查自己,有多长时间不生气,不争论,不计较,看日常生活中 功夫达到什么程度。
71、尊重老人时,不嫌老人脏,不嫌累赘,不嫌唠叨,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积福积德。
72、有的人空虚,活着没意思,有的人烦恼多,为此而死去太可怜了。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2-09
55、定能伏烦恼,慧能转烦恼,能转烦恼就是智慧,能转烦恼一步到佛位。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被境转就是凡夫。
56、有的居士信心那么大,因为他把莲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深信不疑。没有看到的人,如能按方法认真落实,也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57、要感化别人尊重别人,不管别人,管人是地狱,怨人是苦海。管别人一分,别人恨你一分,怨别人一分,难受一分,等于自己喝一碗毒药,这样念佛怎么能相应。
58、无论当下能否理解,千万不要起分别心。如带着分别心,不仅难以受益,反而会生瞋恚心而造业。真诚心是不加分别的,真诚心是受益和精进的基础。如果带着分别、挑剔的眼光,在进入内涵之前就已经被文字相障碍在外围。
59、离相修善,要样样离相,不能只做一件,白天有功夫了,晚上睡觉做梦才清醒,做得了主。所以深入生活,才能扎下根。
60、念一句佛号肯定能成佛,根据“生物全息能原理”,佛的名号里也带有佛的全部信息,你天天在念佛号,等于天天在与佛勾通,在你的第八识里输入了牢固的佛的程序,与佛达成了同一光谱频率,当你临走的时候,你心里只有佛,佛也肯定会来接引你,因此,只要长期坚持念一句佛号,不加杂,不昏沉,临终定能往生极乐。
61、业了完了,病就没了。对病有正确认识,替众生承受才是去病的根本,并感激佛菩萨的加持,不要害怕,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病由业造,业由心生。往好处想,拓宽思维,对现实知足,不委屈,不为自己找理由。
62、从离相上下功夫,从恭敬心上下功夫,从真诚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鬼、仙、神、佛都是客观存在,都是众生的一些代名词。我们肉眼看不见他们,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而是我们肉眼受三维的局限,只能看到长、宽、高三维以内的事物,四维的空间,五维的时间,六维的速度我们都看不见,他们是以超光波的形式存在,与我们三维生命的人不在一个维层,如同电视机的各个频道,这个频道看不见那个频道的图像,因此我们看不见他们,只有有天眼等感知功能的人,才能不同程度地感知到他们的存在。
63、有的会认为念经、念佛是修行;有的可能认为印经、放生是修行;有的可能会认为每天烧香拜佛是修行;还有的人认为做善事就是修行。其实,这些只是修行外围的、表象的内容,可以积累一些功德,但都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改习气,是从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靠近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2-09
46、成佛靠愿力。超拔靠德行。德行够了,护法就高,必须积功累德。
47、学佛后不一定没病,有病也是重病轻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48、要把佛理了解透了,念佛才是老实,理清法自明。这需要长期熏修,长期听师父讲法,回去反复训练,反复在实践中考验,达到合格标准,心要理养,佛要法扶。
49、家庭不圆满,成佛不可能,夫妻情爱最重,必须了完,女同修情感业重,要随缘去了业。
50、我们多数人不深信因果,我见、我执、自私自利、着相、攀缘、边见、法执等等都是不明佛理的修行弊病。
51、“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有些高级科学家在思考问题时也能一心不乱,但他仅仅是科学家,而不是佛。成不成佛的关键所在是觉不觉悟。这就为我们点明了成佛的关键首先是觉悟。
52、真正的修行,是要按照宇宙真相以及它所包涵的宇宙规律为标准,来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真相及规律的各种习气,使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更贴近宇宙本性,最后达到与本性合一。因此,真正的修行就是改习气,改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但是,未开悟之前的修行者,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及规律是什么,没有明确的修行标准,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习气是违背宇宙本性的。
53、坚决不能懒惰。吃不了苦,就了不完业,能忍就是苦修行。
54、佛法的内涵非常深奥,尤其是大乘佛法更是深奥难懂。难怪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讲大乘佛法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就有五千人当场退席。那还是在正法时期,五千修至较高层次者尚且难以接受大乘佛法,何况如今是末法时期,修行者的根基远不如当初的正法时期,故更难接受。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5-02-09
37、不生不灭,妄念不生,觉悟不灭。不来不去,自性没有来去,没有生,没有死。
38、我们来世间不是来享受的,是来了业的,人生酬业,酬偿业报。天宇之大不育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专度有缘之人。
39、赶快积功累德,能够转变命运,40岁以前的果报是前生积的因,40岁以后的果报是这生积的因。
40、佛法是心地上的升华,能净化心灵,佛法能纠科学之偏,是哲学之母,只有随缘了业才能露出智慧。
41、我们的错误之处是发现别人的毛病,拿镜子向外照,不知向内观照,学佛之后,心里有一把尺子是衡量自己的,先转心,转成佛的心,不论是非,不指责人,对错都是因果,逆境时要发菩提心,心时时在佛道上,不会有妄念。
42、念念为众生,处处是佛法,不要再往头脑中填垃圾了。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43、不论多坎坷,多艰难,对方有多少毛病,要以宽大的胸怀来包容。宇宙就是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自己。
44、从迷信中走出来,让净念相续,由凡心转成佛心,必须离相修善,深信因果,彻底觉悟是自利,以念佛为主是他利,真正的以觉悟的心去念佛,以愿力心去念佛,这是自他二利,万修万人去。
45、把思想从有形中解放出来,除了有形众生外,想到无形众生,懂得借假修真,离相修善思想就能解放出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