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87818
-
- 注册时间2014-12-20
- 最后登录2016-08-07
- 在线时间534小时
-
- 发帖40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1055
- 威望3260
- 贡献值16
- 交易币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M0?
.(O
FYK< 有“高薪”就不贪了?错! XYtDovbv& M-3kF" I
@TR| [size=; font-size: 0.75em,0.75em]分享: Kv'2^B 导语:中央巡视组所反馈的央企专项巡视情况,引来的媒体“反腐清单见证国企高薪养廉失灵”的感慨。事实上,高薪养廉这样的制度,全世界都不存在。在国家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官吏俸禄,提高其物质生活,鼓励其为政府效力,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它作为防贪养廉手段,认为“禄厚则人知自重”,这便陷入了认识误区。高薪养廉是个伪命题,也是个老话题,我们再次提出来,是希望下次再遇到和公务员待遇有关的问题时,专家们不要再拿高薪养廉当作“挡箭牌”了。 _\YBB=Os [];*9vxW 66*/"dBwm 别闹了 全世界都不存在高薪养廉 QAigbS
n] NDW6UFd>1 一段时期以来,所谓高薪养廉的论调颇有市场,无非就是说让官员高收入,他们就可能不会动贪污受贿的腐败念头了。而反观现实,显然未必是那么回事。以国企为例,从最终控制人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及国资委等类型的上市企业年报发现,2013年董事长、总经理薪酬超过60万元的企业达到168家。其中年薪超过400万的有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总裁麦伯良869.7万元、副总裁赵庆生430.8万元,以及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583.43万元、总经理程博明576.73万元。当然这还不算他们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市值。然而就在这种高薪之下,过去的2014年,有70多名国企高管落马,第三轮巡视工作开展以来,有14名央企高管被调查或处理。 G[1:<Vg8 提起高薪养廉,有人总会把新加坡当做一个成功案例。可惜的是,新加坡的高薪制一开始就被国人误读了,新加坡政府官员高薪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实行的,1994年用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约束。在这以前,新加坡政府早已解决了廉政问题。而且,实际上,领取高工资的只是总统、总理和部长。新加坡高官的工资与普通公务员差距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且新加坡并非毫无根据地给高官高工资,是法律根据国情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新加坡法律规定,部长工资是全国48个薪水最高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和企业总裁的中线工资的2/3,其他级别的公务员工资也参照此标准制定。因此尽管新加坡高官工资比其他国家高,但与本国私企比,还属中等偏下。 <=A1d\ 目前世界上10个最廉洁的国家,包括丹麦、芬兰、新西兰、新加坡和瑞典等,其公务员工资大致等于或低于全国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因而,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存在高薪养廉之说。 epsh&)5a* :b[
[}' 4=S.U`t7 8<Cu S 高薪引才可以有,但要讲究方法 3%Z:B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