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945阅读
  • 175回复

辛集不是孤岛——房价开始降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9-26
“大中城市住宅价格随时有崩塌的危险,在住宅价格尚未充分调整前,保险资金应当坚决回避。”在昨天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术报告会上,中国人保资产高级研究员凌秀丽亮出了她所在团队针对房价的最新研判。  p}GTOJT}  
OmK0-fa/  
H.n|zGQTB  
这个结论发表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开闸”前夜。正在修订的保险法草案中拟首次允许保险资金涉足不动产。而此前国际知名销售代理机构戴德梁行的报告显示,中国楼市资金缺口高达3000亿元,因此,渴求资金的楼市将求救的目光一度投向保险资金。 Smy J@.L"  
>~_>.R+{  
4 }_}3.  
不过现在看来,保险商投资房地产业的“钱途”几乎一片黑暗。凌秀丽所在的团队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史上找不到比目前中国更高的房价收入比,中国的房价泡沫已经居于巅峰状态。”以北京为例,2007年每个家庭可支配的收入是6.6万元,而四环内房子均价是每平方米1.84万元,房价收入比是27.8倍,即便是六环外的房价,也比国际房价收入比的警戒线高出一倍。而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所认为的房价收入比在3倍到6倍是合理水平,如此“泡沫”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1991年的日本和1929年的美国,更是超过了1997年的香港和次贷危机爆发前的美国。 /;Cx|\  
b)XGr?  
+NB5Fd4  
“中国房价未来的下跌空间将是惊人的,将远远超过目前很多机构的预测。从世界经济运行史上住宅价格泡沫破裂的基本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住宅价格下跌50%是完全可能的”,凌秀丽说。因此,最乐观的结局是:在未来10年内,中国的住宅价格将下跌。如果住宅价格以快速下跌的方式调整,“水分”挤干之时才是投资机遇到来之时。 |1!|SarM{B  
k-*k'S_  
c\P}Z Q  
对此,外资保险巨头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投资官沈文天(Martin Senn)认为这个观点过于悲观,“就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跌幅可能不会如此巨大。但无论如何,保险公司有必要分散风险,减少损失。”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9-26
纯粹是放屁!是涨还是落谁知道啊,要是不降会怎么样啊,现在辛集缺房子的太多了,房价不会降的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8-09-26
楼上是炒房的吧,急了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8-09-2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8-09-26
放眼看去,辛集的空地不少,但是开工的少啊,你凭嘛不降!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8-09-26
小世界  大形势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9-26
         
功名利禄皆浮云,尽在虚无缥缈中。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9-26
8月底,上海万科以“迎中秋”之名对旗下八大楼盘全线降价。与此同时,杭州、宁波和南京等地,也相继传出万科楼盘降价的消息。随着万科带头公然祭出“降价大旗”,新楼盘折价销售开始呈现蔓延之势。 W/uaNp  
08S|$_  
对此,合生创展集团副主席项斌表示:“当前销售较慢,几乎每家企业都急于回笼资金,多少都会降价。只是多数会尽可能用一些隐性手段,不像万科这么大张旗鼓。” Rd5r~iT  
dOe|uQXyD  
而在香港上市的恒地执行董事叶盈枝也指出,不少发展商欲趁“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减价促销,若能增加销量,相信后市会明朗化,故未来两个月是楼市的关键时刻。 Ss&R!w9p  
应不会出现地产公司倒闭潮 j%KLp4J/e  
$N=A,S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降价之举,建银国际研究部执行董事颜伟洪表示,卖楼困难,对中小型地产商构成流动资金压力,不排除部分财政困难房地产商或大幅折价。不过,由于地产资产始终有价,相信不会出现地产公司倒闭潮,房地产公司料只是出售手上资产套现。 % ;2x.  
_Ucj)Ud k  
他指出,现在并未出现全国性的减价潮,只是局限于个别楼盘。不过,当部分地产商减价促销,其他发展商唯有跟随或造成骨牌效应。准买家眼见楼价每况愈下,不敢入市,将加剧楼市疲势持续。 Oav^BhUO  
,bCPO` 45  
投资银行:国内楼价将进一步向下 cV5Lp4wY?  
S3Tww]q  
发展商折价销售以图回笼资金可能只能解“燃眉之急”。更多迹象显示,由于预计有关房地产的放宽措施短期内不会出台,房地产业后几个月乃至明年形势将更严峻。 13Ee"r  
W&6P%0G/  
9月7日,中国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一论坛上发表言论称,在房价总体仍上涨、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形成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情况,房地产业后几个月乃至明年形势将更严峻。而近日,相关机构发表的一系列报告也持同样看法。 o=2y`Eq  
瑞士信贷:2009年房价将再跌5% B" wk:\zC  
!G#3jh:kiY  
前日,投资银行瑞士信贷发表研究报告,预期国内楼价将进一步向下,并相信短期内政府不大可能有直接的政策放宽。 UGPD5wX?  
J+LFzl07q  
瑞信预料2008年内地楼价会跌15%,2009年再跌5%,料2010年以后楼价将持稳。因此,瑞信将中国地产商的2008至2009年平均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31%和35%。 Tp`by 1s  
]v 6u  
报告指出,中国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已见顶,并预期今年底前有机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经济增长放慢的风险。该行预期,政策放宽只会针对如基建、中小企和出口相关的行业,不认为短期内会出台放宽地产业的政策。 ('xu2 ;<  
F[c;iM(^  
恒生银行: 楼市跌势或会持续数季 'wX'}3_/g  
n}yqpW!%n  
而恒生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于今年初开始放缓。一手市场价格增长由一月份的12%回落至七月的7.9%。目前楼市跌势或会持续数季,之后才会出现较稳定的长期复苏迹象。 h2u> CXD  
q"A(l  
评级机构:最严酷阶段或仍未到来 R/iw#.Yy  
;#!`c gAh  
新华财经资信评级部门昨日发布《中国房地产行业信用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超速发展中积聚了很大的风险,而目前正是风险逐步释放的过程。鉴于房地产行业已构成中国经济举足轻重部分,该行业所涉及风险问题也将因国家政策调控方式方法与调控力度的变化而面临严峻考验。而在所有的可能政策变化中,土地、金融、税收、业务、外资及住房保障等政策变化的影响尤为重要。 `W8GfbL  
lFD$ Mc  
关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的处境,新华财经副总裁兼资信评级及研究负责人陈松兴博士说:“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存在行业景气循环经验不足、技术层次较低、财务管理与资本实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并导致其在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或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普遍面临重大挑战。” =1%3". "n@  
oZ@_o3VG  
另外,针对近期部分开发商在全行业销售速度放缓、资金链紧绷时,通过降价销售加快资金的回笼,并竭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新的资本补充的情况,陈松兴认为,行业内普遍出现的降价销售趋势在短期内无法明显缓解全行业当前所面临的资金窘境,过去一段时间内整个行业呈现出的投资过热迹象及其后续效果的释放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对于未能及时补充资本的开发商而言,行业冬天的最严酷的阶段可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