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在看到秦始皇的时候都发出了各自的感慨,这也预示了他们各自的命运,也影响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人的潜意识。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他顺应时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携八千吴中子弟起兵反秦,巨鹿之战以寡敌众,破釜沉舟,烧庐舍,只持三日粮,置之死地而后生,终破秦军主力。其间,其他各路诸侯只做壁上观,及破秦,召见众诸侯,诸侯将莫不膝行而前。然而他最终还是被历史所否定,楚汉争霸最终以霸王自刎于乌江收场。他的这句话也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忌讳,谋大逆,是要诛灭九族的。中国人也绝少会向一个失败者学习的,除了在小说中孙猴子说过类似的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英雄主义从此末落,自项羽之后,中国真正的英雄凤毛麟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则成了千古遗训,可悲的中国人啊!
而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看着别人当皇帝当官,自己也想方设法,搞个做做,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恐怕由此而来。一个流氓,无赖,都能当上皇帝,被载入史册,他的言行自然激励着此后的每一个中国人。当不成皇帝当官总是可以的吧,做官也是风光的,讲架子,讲排场,此陋习沿袭了数千年,到今天也没丝毫改变过,甚至程度更重(上级出来视察,属下要接风洗尘,级别高的还要警车开道,前后簇拥,浩浩荡荡,已经超越考虑安全的问题了),因为它以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