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田,又名铁汉,字良生,号乐天,别属乐天楼主。1952年2月生于河北辛集。现为北京修德谷国学书画院院长、何海霞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田美术馆馆长、欧阳修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临沂书画院顾问、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贤宝斋画廊艺术顾问等职。 G4]T
qK,rT*5=
1985年拜北京画院李颖先生为师,李先生在画上题到“马忠田弟子之作,笔墨苍劲、气势恢宏、构图丰满、顶天立地之势。” 5_0Eh!sx
$,F1E VJ
1989年参加北京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丰收杯大奖赛”获奖,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收藏。 7'CdDB6&.
#sN]6
1991年举办个展,盛况载入《河北年鉴》。 `BF +)fs
#8rLB(
1992年李颖先生东渡日本后,又拜何海霞先生为师,深得何老赏识。何老多次题字鼓励,画上赞曰:“马忠田山水得山岳之精神”。同年与省美协顾问张辛国、省美协副主席钟志宏、书协副主席陶然、摄协主席李英杰等举办书画摄影联展。 ~xkcQ{
=5',obYN>c
1993年与张辛国、彭国昌、高中造等十人举办联展。同年参加中国美协、中国书协、高检院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检察机关书画大奖赛”,获最高奖,受到张思卿检察长的接待并提词勉励,有“中国检察第一笔”之称。 f D2.Zh
j%Usui<DL
1995年应邀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被评为当地书画十佳、文艺振兴一等奖。 =`99ez+y
+<&_1%5+
1996年何海霞先生给刘大为写信,推荐去军艺进修。 FL9Dz4
}cEcoi<v!
1998年何海霞先生仙逝后,师母遵循何老遗愿,将何老生前画案、画毡、毛笔等部分用品、遗物相赠留念。 O_*%_S}F&
9K~X}]u
1999年在“何老逝世周年追思会上发言,悼念恩师教导之恩。 <U$x')W
PA&Ev0`+
2000年李颖先生从日本归国后,李先生到家中进行书画创作,后陪先生去洛阳写生创作。 <Y9e n!3\
Qne@Vf kA
2003年跟随李颖先生赴山东写生创作达数月之久,并为老师刻印两枚。 GK~uoz:^O
bRfac/:}
2012年参加纪念全国检察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检察文联座谈会。 Wi)Y9frE
o4\\q66K
2014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红袍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忠田卷》,画集由河北美协主席祁海峰先生作序、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题词“承前启后出新意、霞骨颖韵自家风,马忠田精研六法,为何海霞高足,其画笔墨稳健老辣、气势磅礴”。同年赴西藏写生到武警总队挥毫作画、慰问官兵,受到总队司令接见,与少将唐晓政委进行艺术交流。 q\/ph(HF
yIA-+# r[
2015年参加中式生活“水墨问道”书画名家联展,创建马忠田美术馆,筹建北京修德谷国学书画院,在北京房山写生,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名家写生 马忠田卷》。 多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的作品几百幅,传略载入多家典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红军纪念馆、最高人民检察院、海霞天地美术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百余幅,受到广泛喜爱和赞誉。 'HzF/RKh
_-$(=`8|<{
艺术评论 Wv8?G~>
<D%.'=%pZ
马忠田山水得山岳之精神。——何海霞(国画巨匠,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 ?s6v>#H%
PsaKzAg?
马忠田之作,笔墨苍劲,气势磅礴,顶天立地之势。 ?sk{(UN]
:)p\a1I[*
——李颖(著名画家,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Y2W|b5
4*P#3 B'@V
承前启后出新意.霞骨颖韵自家风。.马忠田精研六法,为何海霞高足,其画笔墨稳健老辣,气势确礴。今出画集吾喜,而为之题。 }k~ih?E^s
xo
a1='
——陈传席(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M1# M:
3c}@_Yn
忠田的画有大幅巨构,也有盈尺小品,不论大小,他都能自然得体地匠心独运,呈现出大开大合大山大水的大气势,充分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法古师今源自然,艺海求索承前贤,铁笔造境留心印,画道酬勤看樂天。为忠田先生画集题。 +9<"Y6
f;x0Ho5C2
——祁海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kq8.SvIb
eD4X:^@
马忠田紧贴时代脉博,使笔墨紧随时代精神,直写胸中逸气,在创新的同时并未脱离古人的问兴吧传统,从他的画面可以进入卧游山川的脱尘仙境,看到画家的担当精神,感受到他的朴实诚恳的普世情怀和坦荡,包容的君子之风。从他的作品中占更能体会到尘世的爱恨冷暖与耿介平谈的心境。 GO2mccIB
W 2&o'(P\
——蔡超 (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博物馆馆长,江西书画院院长兼书记,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WBK6Ug
6g576
马忠田用笔精练老到,用墨大胆纯熟,这幅长征颂,他采取了顶天立地满构图的方式,但满而不堵,很有气势,正好表现了红军长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F
b<"!Y
4hz T4!15
——李海涛(著名书画家、北京画院专职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