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19日,南京政府为应付无法弥补的巨额财政赤字,发行金圆券。强行要求全国人民将自己持有的法币、美元、黄金、白银全部兑换为金圆券,而后又大肆滥发金圆券,半年内让其贬值到65000分之一。 7<93n`byM
!<0 `c
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这一切足以让绝大部分家庭遭受灭顶之灾,一辈子的积蓄变成一张张的废纸,可以说国民党是硬生生地从老百姓身上刮下了一大笔的血汗钱。 VzuU0
w.-J2%J
做出如此举动的国民党政府,你们可曾想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nS^,Sq\Ak
A4TW`g_zm
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 [5MV$)"!j
s)kr=zdyo
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10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面值100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各式买卖经常要以大捆钞票进行。 Cuom_+wV&
qoC<qn{.a
5月,一石大米竟要4亿多金圆券。当时流行着这样的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 BIjkW.uf
,mE}#cyY
$< .wQ8:Q
D[K!xq
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金圆券自然急速贬值。贬值速度已经不是早晚市价不同,而是按钟点计算了。 Mg\8m-L^
edfb7prfTl
机关职员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即要蒙受贬值损失。一个办公室十来个人,管生活的人领取工资后,先不发给本人,而是先跑到市场换成银元、港币或美钞,再来按人分发。普通百姓拿到金圆券马上就兑换金银或抢购东西。抢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 rJCu6
\8Yv}wQ
许多商店的店主、店员破天荒地说自己的商品质量不好,劝阻顾客别买,顾客哪管那么多,见什么买什么,有一苦力从货架上抓了几盒青霉素。店主吃了一惊,问他是否知道青霉素的用途,苦力回答说:“管他娘的,反正它比钞票值钱。”
VO,F[E~_
#nS crs@
而通过这样的手段敛聚起来的钱财呢?金圆券将约2~4亿美元的硬通货,包括美元、黄金、白银全部掠夺一空,这2~4亿美元的硬通货,你们知道到哪儿去了?被下野后蒋介石全部从上海、南京运往了台湾,用于作为新台币发行的黄金储备! R9~c: A4G
#8B4*gAM
当真是“敲剥天下之骨髓”,这样的政权如何不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