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70阅读
  • 7回复

一个乡镇干部的困惑反思:精准扶贫怎么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09
近期,媒体报道了个别省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户识别不准等问题,各地的精准扶贫,有硬骨也有软肋,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问题如出一辙。 .hifsB~  
&wV]"&-  
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者、参与者,我从基层这个视角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切身感受。 6ZP"p<xX  
, 'u W*kx  
一、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w 47tgPPk  
.nVa[B |.  
精准扶贫的专项贷款、安全农宅、产业发展等输血造血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能达到预期目的,原因是政府的初衷和农户的打算难以“情投意合”! n^g|Ja  
BBev<  
你让我建宅,我不能建,孩子找对象嫌山区条件艰苦,不愿到山区居住; }|pwz   
T \_ ]^]>  
你让我养殖,我不能养,市场经济萧条,有亏本的人做前车之鉴; R#I0|;q4|p  
7Ve1]) u  
你让我种植,我没有技术也没有劳力; 1]p ZrBh"E  
a*&B`77`|  
你让我易地搬迁,政策资金投入不足,条件目前尚不成熟。 :>C2gS@  
JT!9\i  
你有你的美好愿望,我有我的难言之隐。 0.@&_XTPl  
sr{a(4*\  
看似天上掉下个大元宝,我却无能为力把它捡起来!残酷的现实,使“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措施成了农民难以完成的题! "/wyZ  
6}!#;@D~  
一些农民打着产业发展的旗号贷款或买小汽车、或为子女还房贷、或归还陈年旧债,改变贷款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精准贷款,本来是政府借鸡生蛋的远景规划,到头来被农民变通为杀鸡取卵的应急措施。啼笑皆非的投机取巧之术,使政府的良苦用心陷入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徒劳境地! h-[VH%  
Eq j_m|@  
在一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农户眼里,政府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欲壑难填的依赖心理,使他们躺在救助的温床上裹足不前,特惠政策“断奶”之日,也许就是他们返贫之时。因为贫困户的特殊身份所获得的优惠,使一些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心理失衡,为了讨个说法到处上访,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69oV:  
rogT~G}q  
反思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是人为地拔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忽视了农民先天禀赋的内在决定因素和所处地理位置的客观局限性。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0%/2-  
%4gg@Z9  
为此,我不禁想说:政府管得太宽了,真是先天性气血不足、后天性营养不良的,管得了一时,还能管得了一世吗?保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全面配套,让他们在服务平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脱贫姿态,这才叫做真正的公平公正!跟不上步伐的,让救助机制兜底吧! hbY5l}\5  
;'cN<x)%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N'GeHByIT  
VcXq?f>\  
早在远古时期,春秋时期的圣贤大哲老子先生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以清静之道来治理国家,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实事求是的精髓所在。 ):[7E(F=  
++ ^l]8  
过多地对农民指手划脚,大包大揽、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农民设计发展蓝图,甚至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反倒捆绑了农民的手脚、限制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身板“量体裁衣”、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或许才能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快! o{y9r{~A  
\hx1o\  
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泛滥  z62; cv  
&__es{;P  
现在精准扶贫中的很多做法是,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做着与实际脱节的公式化设计。 j3{D^|0bP  
r/u A.Aou^  
大量的表册(每个户涉及表册约21种)雪片般飘向基层,看似疏而不漏、细针密缕的设计,企图把涉及扶贫的所有信息都打捞上来,遗憾的是设计主次不分,工作精力平均分配,重要信息因精力投入不足被平庸化。回想上级一年来的精准扶贫信息采集,每次任务分配都是军令如山倒的气势、急急如律令的节奏、怠慢者斩立决的魄力!为了强调责任,文件规定每个信息都必须进村入户采集! yjF1}SQ  
y#3j`. $3p  
现实情况是,即使坐在办公室里“5+2”、“白+黑”拼命地加班加点、分秒必争地“纸”上扶贫,也跟不上上级救场如救火般的催促,我们那里还有时间进村入户?除非你有金猴分身术! ci?qT,&  
`)_dS&_\  
请理解下级的闭门造车,这一切都是被迫无奈!如果我们进村入户,把时间消耗在往来的路上和群众交流的时间里,也许早已错过了上级限定的工作时间,按期完不成任务,跟不上大局部署还得接受纪律惩处。 0|{u{w@!`  
r2,.abo  
因为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聪明”设计,形式主义被演绎到极致。基层提供的数据基本上都是领会上级的政治意图编造的,而不是客观现实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精准扶贫的纸质资料和系统数据,大多数和户内的实际情况不符!请谅解我们的苦衷,我们也不想昧着良心弄虚作假,我们也清楚地知道纸上谈兵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实在是人在局内身不由己! q-}Fvel u  
*=V~YF:Qb  
我们想不明白,与其繁文缛节的搞繁琐哲学,为何不删繁就简抓实质要害,像广西一样把干部的精力解放出来进村入户摸清底子以后再确定战略部署。 3v1iy / /  
# mV{#B=  
三、朝令夕改、无所适从 UdpF@Q  
9 [.8cg*  
“下级早已过了河,上级还在摸石头”,这是过去一年精准扶贫业务指导的形象写照。扶贫基础资料整建和“1+17”措施落实过程中,上级的笼统指导使基层干部走了不少弯路和回头路。 zo4qG+>o  
_I:/ZF5  
不禁想问,如果精准扶贫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又何苦反复折腾?如果到了一锤定音、铁板钉钉的落实阶段,又何必改弦易辙,举棋不定?如此出尔反尔, “折腾”的恐怕不是财力人力,而是政府的诚信和形象! Y!nJg1  
A\HxDIU  
四、准备不充分,滥养违规 kH G"XTL  
?B2] -+Y  
2013年贫困户建档立卡时,上级只提了人均纯收入这一条准入门槛,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约束限制,后来动态管理时提倡民主(如今的民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达成统一的共识)评议,即以自然村为单位召开群众会民主评议。与其说是民主,倒不如说是民粹!群众说了算嘛! 8; 0A g  
Gz,i~XX  
也许有人会说,基层干部干嘛去了,为什么不好好把关?我想问:贫困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有具体明确的量化尺度吗?仅凭人均纯收入就能准确地界定贫困户吗?测算人均纯收入,农民能够把一些隐性收入和盘托出吗?银行存款是个人隐私,你有权力到银行查询吗?还有一点上级部门可能有所不知,一些邪恶势力为评上贫困户反复缠访,基层干部的安全谁能保障?维护行政秩序需要法制保障,可惜基层的法治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e?8 HgiP-  
{?:X8&S f  
评议贫困户之前,上级态度暧昧、三缄其口,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严明的制度约束。等评议有了结果,具体措施落实了,上级象小孩变脸了:吃了我的糖你给我吐出来!理由是,贫困户评判不准,给出的措施和优惠我要收回。 '/^qJ7eb  
Hl{S]]z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小朋友玩游戏还得有规则呢,如此严肃的工作有关部门不提前制定规矩,坐观事态不妙之后突然有了新规,这不是“滥养违规”吗?上级调查研究不深入、事前准备不充分、具体措施不明确,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盲动主义和“滥养违规”现象。 7+\+DujE$  
iT2B'QI=<  
“梨子什么滋味,吃了才知道;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顶层设计与基层基础怎样珠联璧合?政策创意怎样接上地气?或许实践会给出答案! =4FXBPoQK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3-09
精辟,透彻,很有见地。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落实。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3-09
说的好,就该让这样的基层脱贫干部制定相关政策。 au: fw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03-09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8-03-09
精辟,透彻,很有见地,一针见血
呼啸而过打酱油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3-0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03-09
肉食者········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3-16
聚散都应随缘,一切顺其自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