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兴事件“出现,“契约精神”这词一下子火遍中国自媒体。 HT6+OK(~dJ
Kvf
Zj
吊诡的是,西方舆论反而不大谈论“契约精神”在中美贸易战中所起的作用,反而是一帮中国写手在忙着用“契约精神”指责中国人,并且有意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 e+7x &-+
)kuw&SH,
话里话外全是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西方人则代表了“契约精神”。至于“契约”一词源自何方?是否读过卢梭的《契约社会论》?是否了解过欧洲历史上撕毁的条约有多少?是否统计过美国践踏过多少主权契约? [m{uJdj\
=EdLffU[J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熟练使用“契约精神”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卑贱。卢梭《社会契约论》真正的内涵: QP0[
v
%GcNjZk5
个人自由与社会枷锁之间的矛盾,“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n
2m!a0;
bsgr g
n>
O3p
~
卢梭不厌其烦地论述了契约存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就可自然得出一些结论: p@bcf5'
PXJ`<X
M
1,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纪律, i0e aBG]I
+oe%bk|A
2,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 fY{&W@#g
*m9,_~t
3,既要有人权、又要有法制 'k9dN
\ev
…… 6d#
V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OX*5 yT{
(v$$`zh
再解读下去,可能几万字都收不住,因为这需要用辩证法来分析。那么一些人对于“中兴事件”简简单单地拿“契约精神”去攻击,难道不是鹦鹉学舌,矮人看戏? xXm:S{I
1pHt3Vc(G
契约是看得见的,比如合同文本,书面协议,国际条约,而“契约精神”是看不见的,属于抽象的思想范畴。 {ehAF=C
SM@RELA'Lb
主权国家之内的私人契约,并非靠某种精神来维系,而是靠法律。 2[Q/|D}}|
kG70j{gf
主权国家之间的契约,是为了解决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等等纠纷,可以是多边的,也可以是双边的。 ^VAvQ(b!:i
[t}$W*hY
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可以与A国企业签订合同,也可以与B企业签订合同。但因为美国的存在,全球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契约之外的因素,那就是强权政治。 gyAKjLqqpi
[Csv/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订立合同时,最核心条款是“交货和付款”,然后再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条款细化。双方企业都不会将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受到美国政治敌视的国家列入合同条款之中,因为这跟“交货与付款”无关。 FQGh+.U
%9P)Okq
同样,中国企业与伊朗企业订立合同时,也不会将美国放入合同。 _/%,ZoZ2
268H!'!\
自由贸易本来就应当是这样子,“契约”是否履行就看双方是否能完成交货和付款? S
wVdo|%.?
sPUn"7
然而,当美国要单边制裁伊朗时,问题出现了。反过来,如果伊朗因为中国企业跟美国企业做生意,要用伊朗法律来制裁中国企业时,你会怎么看? RmcQGQ
~Y /55uC
美国的逻辑并不是从“契约精神”出发,有的人也不必自作多情。 K^fH:pV
1E|~;wo\
美国逻辑是:伊朗是敌人---→伊朗得到高新技术产品会威胁美国安全--→美企不得将高新技术产品卖给伊朗--→购买了美企技术产品的他国企业也不得转卖的伊朗--→法律责任--→维护美国安全。 -+w^"R
BV
rP7
~R
一旦伊朗制裁被解除,这逻辑就不存在,处罚也不存在。那么这跟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履行有什么关系?跟“契约精神”又有什么关系? XVNJ3/
t_Rpeav
很多人并不知道,就算中兴不买美国产品,只要跟伊朗发生贸易关系,也会被美国法律制裁(非联合国制裁)。芯片技术如果掌握在自己手里,丢失无非是美国市场准入资格。 GO=3<Q{;
/pOK4"
“契约精神”?对美国来说,不存在的。中兴是美伊矛盾受害者,有错,错在没有及时规避美国法律条款。 LAfv1
1X$hwkof
一些人强行将“契约精神”捆在美国身上,请先去问一问美国是否接受这种捆绑? Bh*7uNM
_;yi/)-2
霸权打压自由贸易,是美国在二战之后一惯做法,五六十年代,中国被全面封锁,美国不允许任何在它势力范围内的国家企业与中国发生贸易行为。 Lr}>Md
cp\A
xWtUZ
伊朗的遭遇跟当年中国的遭遇相比,不是一个量级的。 xBW{Wyh
|jwN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他们这一代领导人想打开对外贸易局面,然而美国为了逼中国屈膝投降,封杀了中国贸易之路, 6pi^ rpo
p.J+~s4G
1951年12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案》,也就是《禁运法案》,禁止贸易对像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民主国家。 ZJeTx.Gi6
<4QOjW
美国不但自己要封杀中国,而且强迫其它国家也必须这么做,如果某一国违反封杀令,将受到美国制裁。 Nq
=r404
:KL5A1{
封杀中国的商品类型高达两百五十多种,包括石油,运输设备,原材料,甚至药品。在法案体现出来的表述是:战略意义商品。 A-XWG9nL
1xF<c<
谁来判定商品是否具有“战略意义”?,就是美国政府,只要美国高兴,连比基尼也可以当成战略商品。 t:<dirw,o
6fr@y=s2:
禁令一来,西方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被完全切断了,面对这种疯狂封杀,中国还在努力寻求对外贸易突破口。 >7^i>si
Bk9? =
1952年10日,斯里兰卡(当时的锡兰)冲破美国禁令,与中国签订五年橡胶贸易协议。 [r"`r
Bw
UM QsYD)
这份契约,中国履行了,斯里兰卡也履行了。问题是美国制裁了斯里兰卡,如果有美分站在美国立场上喷中国,那你喷吧,但请不要污辱“契约精神”。 ~Q/G_^U:
56Gc[<nR
一个野蛮成性的霸权国家,你跟他谈“契约精神”?那跟娼妇立贞洁牌坊有何区别? tW#=St0<.o
X9xXL%Q
1953年12月,丘吉尔在百慕大通知艾森豪威尔总统,英国认为跟中国进行贸易,对英国人福利是十分重要的。 j/Rm
~!q
BV`,~n:
实际上在七月份,英国贸易代表团已经抵达北京。与中国签下三千万英镑贸易合同,周恩来希望更多一些,英国不敢。 ZQQ0}
bcCCvV}6WZ
1954年2月25日,丘吉尔在上议院再次强调与中国和苏联贸易的重要性。 f}U@e0Lsb
H^
\2,x Z
7月,中国贸易代表团来到伦敦,秋天,英国代表团再来北京。 % HK \
sHi *\
当中国正在打开全球贸易之门时,美国对英国发出了政治威胁,美国对外援助事务管理署署长史塔生前往伦敦,向英国贸易大臣桑尼克罗夫特施压。 {Y#$
`OWw
<6`k
如果英国迈开与社会主义中国贸易步伐,英国将失去美国的援助,并警告这将造成美英之间的政治分歧。 rS/}!|uAu
U)g27*7
英国撑了一阵之后,认怂了事,美国给了英国一点甜头,把禁运商品从两百五十多种,降到了一百七十种。门被关上了。 >:yU bo)
;mYj`/Yj
那么中英之间贸易合同怎么办?说好的“契约精神”呢? 4:S?m(ah/
c _faW
英国企业也没办法,因为内阁拒绝颁发《出口许可证》。 t,m},c(B:
"Ooc;xD3<
没有贸易之路,毛泽东就屈服了吗?没有,而是带领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基础。 9X6l`bo'
(aa}0r5
今天美国的矛头就是对准中国制造业升级战略,趁你还离美国有一段差距时,从技术上封杀你,中兴事件无非就是个由头,没中兴之事,也会有别的企业中枪。 Jf|6 FQo&
AyUiX2=w1
“契约精神”在美国眼里算什么?五十年代撕毁《美苏贸易协定》,现在撕毁《巴黎气候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费赖账,还打算撕毁《伊朗核协议》,对台军售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联合国宪章》被美国践踏过多少次? eX9Hwq4X44
g0
NSy3t
WTO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贸易摩擦,更何况这是按照美国意愿制定的游戏规则,现在全世界都不赞成有人违背自由贸易精神。美国不是照样视WTO协议为无物?“契约精神”在哪里? [#hoW"'Q9
5$C]$o}
对中国人来说,契约精神就是诚信交易,自古有之,“一诺千金”西方理解得了吗? DHnu F@M
M7 Z9(3Va
结果,有的亲西方知识分子说,诚信不等于“契约精神”,把“契约精神”往政治层面上扯,真是好大一块贞洁牌坊。 _[_mmf1;:'
Q-,,Kn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现在却说成是国外文化的熏陶。 @g~hYc
qq1@v0
美国不守约,居然能成为“契约精神”维护者,如果将“契约精神”上升为对西方世界的一种信仰,那么《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天津条约》……它们同样会认为是合理的。 y8QJ=v* B
Z}*{4V`R
在现代之前西方世界,从来不具备契约精神,靠的是烧杀抢掠,坑蒙拐骗。无论西方舆论霸权何等强悍,事实终归是事实。 n'-?CMH`
1__Mf.A
“契约精神”成了亲西方人士救命稻草,背后是中国话语权的失落,最终解释权落到了爱美人士嘴里。 =TzmhX5
$7bl,~Z
“契约精神”的文宣套路,告诉我们:掌握话语权跟掌握核心技术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