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xA/Ein0
zg>4/10P1q
但暴利之下,资本趋之若鹜。很多城市,炒房团翻云覆雨,通过一系列手法,将房价炒高,然后迅速卷钱而走。可怜的其实当地百姓,爆炒掠夺的是几代人的民脂民膏,透支的是一个青年家庭一生的财务支出,更让人热衷于投机,而不是发展实业。 j
S~Wcu
?>
)(;Ir9
这种风气带动之下,有人说,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如何去大干一场;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无数人又失眠了,想着怎么去炒一套房。这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哀。 d.>Zn?u4L
u)J&3Ah%
但房子是怎么爆炒的呢?《中国证券报》记者戴小河就记录了漳州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看了让人触目惊心。 -y]e`\+[
cHP~J%&L
记者手记 2"~|k_
<a_ytSoG1
如果不是这几天的采访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这世界上竟有如此简单而暴利的商业模式。 @M=xdZNyJ
kzozjh%`9h
下个月,我的采访对象魏广华就要离开漳州了,寻找下一个猎物。在他的“团队”进驻福建漳州的9个月里,这里的房价高歌猛进,他带来的2000万现金,也只花出去了1000多万,现在卡里一共躺了接近5000万现金。 B*B}eXUph
l1 Nr5PT
“炒房要的是够准够快够狠,无异于刀口舔血,狠赚一把就要离场,寻找下一城。”很难想象,作为楼市炒家中的新兵,魏广华的捞金速度竟如此之快。 4E:kDl* @
;tg9$P<85
下面,是记者再现的三个城市的炒楼故事。在一轮轮的房价上涨中,有的人暴富了,更多人的未来被房子裹挟,艰难前行。 !
X5n'1&
F)XO5CBK
1.漳州“坐庄”风云 {-a8^IK,
re[v}cB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东临台湾,南接潮汕,距厦门岛仅40分钟车程。这里月月瓜果应市,四季和风拂面,是休养生息的安逸之所。香飘万里的水仙花,也将漳州的名气播撒到全国各地,而最近半年来,其“如雷贯耳”的方式,却是涨幅位列全国前列的房价。 ;XAj/6pm
xYSNop3
_
“9个月时间,均价涨2倍,个别楼盘超过3倍。”在这闽南人极为重视的清明节,泉州人魏广华缺却“舍不得”回家祭拜先人,他“窃”以为自己为漳州房价的巨幅飙升“做了不可推卸的贡献”。 20h+^R3{Z
_=$:<wIE[
来到漳州前,魏广华是一家鞋厂老板,因近些年“实体难做”,加之2016年初厦门房价节节攀升,他的几个业余炒房的兄弟都收获颇丰,魏广华经过缜密考察后,决定加入这支队伍。于是,每人拿出2000万资金,凑了接近2亿元,杀到厦门岛的后花园——侨乡漳州。 4b5'nu
, !0-;H.Y
“联手坐庄”这种在股市里操纵市场的方法,也被他们娴熟地“嫁接”到房产领域。虽然魏广华只是个新兵,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从漳州的房地产市场捞金。 JlaT
-j
;l4epN
“我以前做实体经济,成日操心操肺劳神苦思,反而吃力不讨好,但是房地产不同,只要你将局部的东西理解透彻,资金流不要出问题,你就躺在家里赚钱了,这种四五线城市,前期政府不仅不会干预,反而非常欢迎房价上涨。”刚开辟新领域不到一年的魏广华,讲起“秘籍”已经头头是道。 Y~,ZBl,
rs`"Kz`(
2016年6月,魏广华和他的朋友们踏上漳州的土地准备“大干一场”时,市区房价均价每平米约为6000—8000元,短短9个月过去,新楼盘开盘价鲜有低于每平米1.5万元的,个别湖景、江景、学区房,甚至在2.5—2.8万元之间。 HFlMx
O7,)#{
回想起这9个月的光景,魏广华自称“如入无人之境”。“2016年中,厦门岛内的均价已经突破4万元,与其比邻的漳州才六千多块钱,当时我已听闻漳州市区有两片旧城拆迁,以及6个自然村要征迁。这些拆迁户大约1.5万户,平均每户至少握着百来万拆迁补偿款,此刻拉升房价,不愁没有接盘侠。满地是刚需。均价低、流通盘小、有旧城改造的刚需,配合一点学区房和厦漳同城化的概念,是个很适合讲故事的地方。” 6)5Akyz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