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4311阅读
  • 30回复

张吉响:《辛集市志》疏误一例——关于“诗洋画海金束鹿”溯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5
《辛集市志》疏误一例  3018字)   $f,n8]  
——关于“诗洋画海金束鹿溯源 6`!Fv-  
张吉响 f?oa"   
“诗洋画海金束鹿”是辛集市辨识度、气质非凡一张城市名片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其独特的语言赢得了社会广泛认是商业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的文化记忆,更是物质文化遗产短短七个字,言简意核,全面又简明,融辛集文化和辛集历史为一体,非常自然贴切地展现出无比迷人的色彩 ~CVe yk< (  
辛集市为县级市,有着独特的地位,直接由河北省委管辖。辛集市原名“束鹿县”,1986年设辛集市,撤束鹿县。“诗洋画海金束鹿”究竟是怎样产生,广泛地传播开来呢? BQBeo&n6  
《辛集市志》是第一来源地,应该是最权威、最可靠的资料出处。1986年版《辛集市志》,将“诗洋画海金束鹿”归结于第六编“ 社会”第六章中第一节“乡土谚语”栏目,该书第970页。谚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诗洋画海金束鹿归结为谚语,可见此句话的深远意义影响。《辛集市志》“乡土谚语”所列乡土谚语23条之多,而第23条,即为诗洋画海金束鹿”。 yvgrIdEP  
《辛集市志》对“诗洋画海金束鹿”做了如下解释——新中国建立后,束鹿县的群众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艺创作,特别是民歌创作蓬蓬勃勃,涌现出许多农民诗人;街头壁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涌现出许多农民画家。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省文联曾于1958年在束鹿县召开了文艺创作现场会议,1959年束鹿县又与昌黎通过河北电台赛诗,束鹿县新民歌、壁画在各级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引起了震动。《文艺报》记者闻山(尹一之)于1959年来束鹿县采访,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的新闻。从此,束鹿县群众文艺创作饮誉全国。“诗洋画海金束鹿”也成为一条乡土谚语。 Ys  -T0  
此条解释既明确而又含糊地告诉了读者,《诗洋画海金束鹿》是怎样产生的。这里,笔者说其明确,即是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说其含糊,是说,仅是“1959年某月某天”,缺乏具体限定的明时间 1h>yu3O  
笔者经多方查证,1959年的《人民日报》,并没有哪天哪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新闻。我以为,这也许是一种臆想,一种假设,是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 :]rJGgK#  
“诗洋画海金束鹿”另一个公开披露的资料有:高昌的《儒林漫笔》(2015年10月)载有一篇文章《束鹿民歌运动漫溯》一文。高昌,河北省辛集市人,现为某报纸任编辑。《束鹿民歌运动漫溯》一文最先是2015年8月22日,发于《新文学史料》 。其文中写道——“1959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的一篇采访记。随后,《文艺报》、《美术》、《民间文学》、《诗刊》、《人民文学》等传媒对束鹿县群众诗歌运动做了大量详细的宣传报道。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束鹿县民歌集》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诗画集《诗洋画海金束鹿》也相继推出,后者印制精美,还被选送去欧洲参加莱比锡国际书展,名噪一时。(190页)。” ii%+jdi.  
该文也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出处的事情。然而,依然没有具体时间,是否是以误传误呢?该文提到的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诗画集《诗洋画海金束鹿》一书,此书应是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也属于误传吧。 t^`O{m<  
需要说明的是,杨善元于1958年10月18日,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束鹿县的赵树理》的文章,这与“诗洋画海金束鹿”口号,毫不相干。 KQcs3F@t  
还有,河北作家张庆田于1978年2月12日,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金束鹿》的散文,这与“诗洋画海金束鹿”口号的产生,已经距离很长时间了。 >:zK?(qu,N  
诗洋画海金束鹿口号形成至今,在不少有关于辛集的报道中,许多人都会提及《人民日报》发表了诗洋画海金束鹿的说法,应该说有不实之嫌疑,以致造成以后的以误传误,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麻烦。现在,实有厘清之必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o7$i29|%  
那么,诗洋画海金束鹿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诗洋画海金束鹿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 ,B08i o-  
经笔者考证,诗洋画海金束鹿最初出处,是记者闻山(尹一之)发表在1958年19期《文艺报》一篇文章的题目。闻山(尹一之)在当年参观了束鹿县前推后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后,以诗洋画海金束鹿作题目,写下了这篇文章。全文首先进行概述后,然后分为四部分进行了详述,共达几千字。第一部分是 “家家壁画,户户诗篇 ”,讲述了束鹿县满街满墙,街头诗、标语、对联,各显精彩。第二部分则是“两个诗人一双兄弟”,重点记述了兄弟二人耿锡璋、耿锡勋创作多篇诗篇的故事,其一 《送公粮》 :“八月里,秋风凉,公路两旁柳叶黄,一队胶轮路上走,鞭声歌声震天响,前车已过小桥头,后车还没出村庄,要问大车何处去?俺们社里送公粮。”该民歌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精炼有力的语言,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豪迈英姿气概。第三部分“别看我们年纪小”,是写儿童小诗人的创作,闪烁着光彩,像小河里有许多金子一样。小孩子也出诗集,第五小学创作了《红领巾诗选》,其一《放羊》 :我给社里去放羊,我对小羊开口讲,羊儿呀,别乱跑,别把麦苗当青草。(三年级 耿建锋)。第四部分“不是点缀,是必需品”,则表现了诗歌快板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做了几千年牛马的中国人民,结合工作,批评表扬,随时可写,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内容。第五部分“党的手推动文艺大跃进”,则是讲了束鹿县委重视此项工作,亲历倡导,带头抓,及时抓,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让文艺推动各项工作,把文学艺术推向新的峰顶。 h tx;8:  
1958年10月11日《诗洋画海金束鹿》文章首发《文艺报》后,1959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诗人歌手看今朝》一书,诗洋画海金束鹿原文收录在列。 ~)qtply  
1958年12月31日(除夕),束鹿县与昌黎县举办了千里赛诗广播大会,开创了有史以来群众赛诗的先河。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现场播放,两地分别设立会场。《诗刊 》1959年1期,刊发了宛青撰写的《高奏凯歌庆丰年——记河北省昌黎与束鹿广播赛诗大会》,赛诗会推波助澜,让“诗洋画海金束鹿的迅速传播,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传播开来。 x&^_c0fn  
19595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诗画集《诗洋画海金束鹿》,送展欧洲参加莱比锡国际书展。1959年9月,河北省石家庄专区文艺创作办公室辑的《束鹿民歌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e`d%-9  
中共束鹿县委书记张之波在《蜜蜂》期刊发表束鹿县是怎样开展全党全民文艺写作运动的?》;束鹿文教局王夫生张诚 1959 2期蜜蜂杂志发表《束鹿怎样培养工农作者文章;红旗人民公社社员陈永惠 1959  1期文学知识 》,发表从生产中找写作题材文章。束鹿县新民歌、壁画在各级出版社先后出版,在全国相继引起了震动。 <F'X<Bau  
自此以后,束鹿县被誉为“诗洋画海”文化县。1960年,县长范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穆英代表全县人民,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 o]Ol8I  
以后,多种期刊杂志《蜜蜂》、《新港》、《俱乐部》、《河北文艺》、《河北日报》、《美术》、《美术研究》、《人民文学》等,纷纷对束鹿县的民歌活动,通过不同形式,采取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传播,就这样,诗洋画海金束鹿口号,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达到当今一个空前绝后的现实 #BJG9DFP4`  
当然,疏误一例仅仅是我个人意见,期待各位领导同好,不吝赐教,为辛集繁荣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所指确实是那么回事,笔者希望,《辛集市志》适当的时候给以必要的补充更正好吗? / y A7%2  
2020.9.9日 2020.10.5日终稿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20-10-31
 究竟是谁把美国推入如此困境?有人说是突如其来且势头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实不然。正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所言,在抗击疫情的几个月内,许多国家控制住了疫情,但美国却对病毒传播失去控制,甚至全美各州在疫情面前支离破碎,充斥着政治仇恨和分裂。显然,根源不在于病毒,而在于人。面对疫情,美国某些政客不作为、乱作为,最终将美国社会带入混乱、分裂的艰难处境之中。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10-30
今天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社会就是什么样子。有杨明一样的坚守者,大山的明天一定更美好,祖国的未来一定更美好。——《人民日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10-29
还有60多天,2020年就会过去,“十三五”也将转身走入历史。让我们铭记这极不平凡的五年,乘势而上、奋力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10-26
2011年,是公木先生诞辰100周年日子,我想起了我见到公木的日子,想起公木为辛集市所做的贡献,曾撰写几则小联,以志纪念—— /&CmO>^e  
    莹莹五尺忠魂 长依故土 ; /" ${$b{  
浩浩一曲军歌 誉满中华 。 K`/`|1  
   G P:FSprP  
青松不语齐俯首 高风传梓里 ;   $&$w Y/F  
翠柏悲鸣同呜吟 德泽炳千秋 。 ?."&MZ  
   7M<'ddAN  
谁言音容已杳 撰煌煌六卷巨著 ;             ME;n^y\8  
今见慈颜未改 留巍巍一座丰碑 。 .!1S[  
   D?C)BcN  
几多薪火长传 铸希望工程 是您老无言丰碑 ;       G2]4n T  
满城学子展翅 成中华栋梁 亦桑梓难尽思念 。 N;A@' tu8  
   Z|_K6v/c  
华诞百年 福寿百年 燃百年薪火 育莘莘学子 长存大家师表 ;   d0aCY  
风雨一生 革命一生 铸一生丰碑 化声声军歌 鸣响华夏神州 。 oY1';&BO9  
   : p{+G  
亘亘男儿 筚路蓝缕 风雨一生 撰煌煌六卷巨著 不愧泰斗 ; rj6tZJZ#o0  
平平布衣 栉风沐雨 恬笑九泉 留长长满城思念 堪为典范 。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0-10-25
痴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5DXR8mLoaJ  
JC}f-%H?K  
    学不会: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有困难,爱忘事。  做不好:处理复杂的事务有困难,如管理账本;推理能力下降,不能随机应变。 d"5oD@JG:  
  找不准:视空间能力减退,衣服穿反、系错扣子、严重者迷路。  说不出:找词困难、语言表达、听不懂、阅读和书写困难。 A a= u+  
    不着调:行为反常、性格改变、别人莫名其妙。  (作者:吕继辉,系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主任)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0-10-24
书房系列书是未来的蓝海,尚待深耕细作。有不少读者颇有兴趣,希望读到更好的佳作。一般说来,购买此类书的读者,多为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他们对书的装帧是有一定要求的,装帧美一些,“干货”多一些,去掉一些花花绿绿凑热闹的东西,而要雅致、美观、大方,插图少而精,让人感到真诚实在,可读可亲,读者将是十分欢迎的。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0-10-21
风雨中,我孜孜求索,岁月里,我默默耕耘;一爿书屋,悄然成长,静待花开。 a@@M+9Q  
而今,30年风雨砥砺,30年摸爬滚打,30年追梦筑梦,30年,我的书店开花结果了 ——小小书屋已变成了巍巍书店大楼,高高地矗立在小城的闹市中心,这是2005年,我通过竞拍购得的:800平方米,三层营业大厅。5万余种图书,装满两百余个书架。整个店堂幽雅明亮,异彩纷呈,多而不乱,厚重悠远。倚墙而立的满架图书气势非凡,蔚为壮观。中央平台上的图书错落有致,高雅整洁。空中悬挂的导购牌灿然亮丽,分门别类地显示着门门类类,清晰醒目。读者选书一目了然,简捷方便。书店员工彬彬有礼,以诚待客。在多年的岁月洗礼中,我的书店已成为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的一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