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048阅读
  • 3回复

生不生孩子-当代年轻人备孕前的扪心自问(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1-18
这是一篇具有“冲击波”效应的文章,总是不想转载,后来又想到:为了让大家都跟上时代思想的变化,还是转载一下吧![/alig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1-18
[align=center]《生不生孩子-萦绕在年轻人心头的悲凉》

       最近,北京某大学教授称“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看了这则消息我不禁哑然失笑,心想:你如果到幼儿园做一下调查,想生八个娃的孩子可能会达到九成。
       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好奇,从某论坛(社区)看到了关于这一问题的部分留言,现转载给大家!

(一)

       前些年,老伴瘫痪病危,上世纪就出国定居美国的儿子回来看望。聊天时半真半开玩笑说了句:你生我,为什么不经过我同意?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家里条件这么差,他在外面靠自己拼搏几十年,好辛苦!
  知道东西方不同文化观念影响下,双方认识已经有差别,我当时也没有表达自己想法,因为一时几句是说不清的。也只说了句半真半开玩笑的话:”那时真不知道事先去找你?在数亿的兄弟姐妹(注:指精子)中跑得太快了,你得冠军呀!“
  其实,上世纪一个小县城的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再送出国,这些经济负担,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已经是全力以赴了。
  事后,细细回味想想,“你生我,为什么不经过我同意?”这句话也很有道理。由此衍生的观念很多,可以研究探讨。
  生育是两性之间的一种愿望和欲望的产物。孩子的出生,本身是一种不平等,因为,只有两性之间的行为和决定,可以决定生、也可以决定流产。根本就没有征求得到孩子同意,“一厢情愿”就把孩子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孩子是不情愿、在“苦啊!苦啊!”的哭声中出生的。因为,他来到这世界,就要面对和历经各年龄阶段的艰难困苦、拼搏奋斗,在竞争中求生存。要尝尽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等的多种磨难的滋味。中途如果过不了坎,也许就会自sha!死前一定会埋怨:”爹妈,你生我出来做啥?!“ 自sha的本身,就是对父母两性之间“一厢情愿”就把孩子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的反抗!
  要生孩子就要对孩子表示“一厢情愿”的歉意,要善待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要给他们提供足够合理的生活条件,给他们人格尊严,独立的自主权 、决定权。抚养孩子到成年,本来就是夫妻的责任,生出来就要抚养,爱心加责任,天经地义。就像公民要纳税,责无旁贷,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强调要孩子感恩的(因为如果不想尽责任,可以不生孩子,丁克家庭也可以嘛!) 不承抚养孩子责任,遗弃孩子、虐待孩子,就是违法,要受到法律惩罚。
  直到孩子到法定成年人了,孩子就必须自己工作,独立生存,当啃老族是不容许的,也没有人会给他啃。
  老年人的养老,按照中国民法典《婚姻法》,赡养父母和上一辈,子女是有这责任的,不赡养也要受到社会和法律的干预。
  西方法律中老年人的养老,完全是社会的责任,纳税人纳税、工作、贡献一辈子,老年后,社会按照纳税人的身份,给予相应的养老待遇,这钱除了生活费用,还应该可以用于进养老院得到服务,照顾养老生活。自己孩子长大了,他们也会有孩子,他们有他们抚育孩子的法律责任,孩子对父母只是亲情探望、亲情关心的关系。
  这就是西方社会的观念差别。西方成年人重点只是关心下一代,孩子长大就可以安度晚年。中国成年人要“上管老下管小”,又要尽公民的宪法义务、社会责任,难免心力交瘁!等到自己老了,父母长寿仍在世要照顾、有的子女还要啃老、帮助养第三代,这是中国中老年人真正的惨!
  其实,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朋友和血缘关系,孩子是父母没有得到孩子事先同意来到的家庭成员。未成年时期是血缘和法律保障关系,成年了就是平等朋友、亲情关系,孩子完全有权选择自己一生的专业、学校、职业、配偶、居住地、爱好等等的自主权。中国式家长,对孩子一生的自主权的干涉实在太多,其实,真是多此一举!
  老龄社会,社会的老龄服务应该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老有所养,让中年人也减轻压力。
  现在的啃老族不是没有职业可做,社会的老龄服务应该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大有可为,只要待遇、社会地位提高了,像公务员那么一样吃香,啃老族一样会成为扶老族。
        如果 这些观念理清了,老中青三代人,就活得轻松多啦。

(二)

       如果你生活很幸福,充满爱心,那你生个孩子来分享你的幸福,没问题,如果你活得穷困潦倒,一身债务,压力山大,你还生孩子,妄想你的孩子来分担你的压力,指望你的孩子成为富人来帮你翻身,我觉得你是非常的自私。首先穷人的孩子大概率还是穷人,其次你没有经过孩子同意就把他生出来,让他一出生就跟你过穷日子,然后还有些父母口口声声说孩子应该感恩他们养大他。谁叫你生的, 你生出来你养大不是应该的吗?如果你不想养, 就不要生。这些父母从来没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人,用所谓的孝道来压迫子女,这样的父母生出的孩子有幸福可言 吗?所以我认为做父母生孩子之前先想好你能给孩子什么。不管楼主生还是不生, 能这样思考, 都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

       本人30,男,某机构培训讲师,坐标深圳,下边不再赘述,只列举认同丁克的原因。
  一,自身的社会阶层。资源的限制和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让我即使现在月入十几万,我还是选择丁克。父母的阶层决定孩子的起点,如果这个道理还不理解的人,那我只能对你产生同情。
  二,人生是场炼狱。苦多甜少,所以人们在说追求幸福,因为你永远挣扎在痛苦的路上,不要说悲观乐观心态这类屁话,没有意义,扪心自问,你自己真的幸福?所以,创造出你的孩子前,先问问自己你能给它多少幸福,以及它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多少不可控的意外,看看电影《找到你》。
  三,孩子的教育永远是一个不可控的风险投资。社会充满诱惑,人性无比复杂,自己的成长路上已经深有感触,未来几十年社会世界发展成什么样,我们不可知,但我确定一点,未来学校教育不会有太大改观,孩子成为精英还是败类和庸才,就像赌博一样不可控。
四,这一条可能会被某些喷子说自私,但人性本自私的道理不知懂否?孩子0到18岁会占用父母大量的精力心力和财力。国内太多太多的父母有了孩子后,可以说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真正的生活,至少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严重下滑,一直到老,都会为孩子操劳甚至孙子孙女,换句话说,已经丧失了自己后半生的生活,你奋斗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质量还是为了充满未知的孩子?
  ●著名音乐人李健说:我还没觉得自己的基因优秀到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我做丁克。
  ●著名评论人梁宏达说:十分精力三分子女,我宁愿选择十分精力在事业而不会分割出去给孩子。
       ●影视明星郑伊健说:我们不要孩子,是因为不忍心让孩子出去承受世间的苦。
       ●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说:生孩子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了人生是快乐的!
       ●作家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不考虑社会和人类繁衍问题!请各位扪心自问你真的是喜欢孩子才生吗?如果是,那尊重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也请尊重自己的人生。

(四)


        被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以他的青春甚至中年的苦难和艰辛为代价,来为父母的无能买单!
  选择为人父母之前,最好先想清楚生与被生的关系,以及自己需要对一个新生命所尽的义务,因为生孩子不是逛淘宝,买后悔了还可以七天免费退货。马斯克也说过:“我的孩子不是自己选择出生的,是我选择要孩子,他们不欠我什么,而我欠他们一切”,这席话背后的道理跟2千年前孔融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如出一辙。
  我最讨厌的就是诸如“望子成龙”和“儿孙自有儿孙福”之类的话,这些话无一不是为了掩饰父母的无能而发明的裹脚布!
在选择生孩子之前,请确信你到现在为止的人生是幸福的,而且迫不及待地需要把幸福传递下去。如果你不能确信,那么选择不生至少是一种善良!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1-18
[size=4       ]前文(四)提到孔融说了一句话。到底是哪一句话?请看下文,转载给大家![/size]

《以孝著称的孔融,因为一句话被曹操杀了》


       三国是中国历史中最辉煌最精彩的时代,这个时代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史壳郎说史就说一说三国时期以孝著称的孔融,他究竟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最后被曹操所杀?

       孔融这个人,一出生便是自带荣耀光环的,他祖上是至圣先师孔子,所以家族的地位和名望都是非常高的,从小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孔融个人也极具品德和才华的,在他四岁时,和家族兄弟一起吃梨,孔融拿了个最小的,因此留下了谦让的美名,得到人们的重视。

       在孔融十岁时,就很有名气了,大夫陈韪却不以为然,对孔融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你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就未必了!孔融听到后,立马反击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就是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不然现在怎么这么差劲呢?驳的陈韪哑口无言,众人也都感叹孔融的才华。

       孔融一直都是一个德才兼备、以孝著称的名士,后来他做了北海相,也被称为孔北海,还与刘备、太史慈等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那是后话,这里就不述了。孔北海在一次出游时,遇见一个为亡父哭坟的人,但这个人的脸色却不怎么憔悴,孔融便下令将这个人处死了,孔融认为他哭的不真,是一种虚伪的孝道,这便是“哭坟不悴”的故事。

       孔融一直都是以孝著称的,因为“孝”,他杀了哭坟不悴的路人;但是最终孔融却因为不孝,被曹操所杀,他究竟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呢?《后汉书》孔融传中孔融有这么一段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翻译过来就是:父子之间没啥亲情可言的,不过是因为父亲的情欲才生下儿子的;母子之间也是没有亲情的,生孩子就类似于从瓶子里倒出东西一样。

      由于孔融本身性格和言论的原因,多次得罪曹操,于是曹操便以这句大逆不道的话作为证据,将孔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1-18
上述言论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