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在环保领域里的研发方向和技术特点概述》(转载文章)
河北工程大学在环保领域的研发方向与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国家生态战略与区域产业需求,形成了以水环境治理、工业污染控制、节能技术集成为核心的特色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研发方向
1.水环境综合治理
·微污染水源处理:依托水生态环境系统研究所,重点开发河湖水体循环过滤、地下水除砷除氟、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等技术。例如,采用旁路强化净化技术提升水库水质,并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降低污染物浓度 。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针对焦化、矿井、电厂等高难度废水,研发深度处理工艺,如焦化废水回用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部分成果已在邯郸钢铁企业应用 。
·污水资源化:通过膜分离技术(如MBR膜工艺)实现污水厂尾水回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构建城镇可持续水系统 。
2.大气污染协同控制
复合污染治理:研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开发绿色吸收剂(如离子液体)用于VOCs治理,结合催化氧化技术提升工业废气处理效率 。
·工业余热高效利用:聚焦钢铁、化工行业低温余热(80-150℃)回收,通过地源热泵与梯级利用技术提升能效60%以上,典型案例包括迁西县余热供暖项目(年节约标煤6.3万吨) 。
3.节能与清洁能源技术
·合同节水管理:作为全国首个高校试点,通过管网漏损修复(更换3000米旧管道)、节水器具升级(感应小便槽、无水小便器等),实现老校区节水率50%,日均节水超1000立方米 。
·多能互补系统:在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探索工业余热与风电、光伏协同利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如光热耦合生物质气化项目 。
4.固废资源化与生态修复
· 矿业固废利用:研发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将废弃物回填采空区,减少地表沉陷,已在邢台、河南等地推广 。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针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开发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应用于邯郸峰峰矿区治理 。
二、技术特点
1.工程应用导向
技术研发强调与产业实践结合,例如工业余热回收技术直接对接唐山钢铁集团、邯郸焦化企业需求;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已形成可复制的校园节水方案 。
2.跨学科融合
整合环境科学、水利工程、材料学等多学科优势,如市政工程学科通过膜分离与流体力学理论开发新型水处理设备,环境学科结合大数据优化污染监测系统 。
3.智能化与系统化
构建智能监控平台,集成建筑能耗(空调、照明等)与水务管理(管网实时监测),实现综合节能30%以上;水处理工艺结合CFD模拟技术提升运行稳定性 。
4.区域需求与政策响应
聚焦京津冀环保痛点,如针对河北省钢铁、制药行业密集特点,开发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响应“双碳”目标,推动余热回收与生物质能源项目落地 。
三、典型案例与成果
·迁西县工业余热供暖:利用钢厂低温余热为居民供暖,年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 。
·邯郸曲周县黑臭水体治理:采用卤化海因复配水处理剂,降低药剂用量30%,避免二次污染 。
·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海绵系统:通过中水回用与雨水渗透设计,日处理废水2000立方米,回用率达80% 。
·科研成就:近五年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治理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20余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专利10余项 。
●总结
河北工程大学的环保技术以工程实践为根基,资源循环为核心,覆盖水、气、固废治理全链条,兼具智能化与区域适配性,为京津冀工业转型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