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再遇危险信号。
俄罗斯官方近日销毁了中国商人22柜集装箱的童装与童鞋。更为严峻的是,其余总计约7000柜集装箱、价值50亿美元左右的中国商品,也面临着全部被销毁的危险。
6月26日,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在意大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证实了此事。她表示这批面临销毁的货物是去年9月在俄被扣押的。
俄方给出的销毁理由是,这些鞋子、服装存在有害物质,影响下一代的身体健康。而去年9月俄方查封这批货物的理由是打击走私和腐败行为。
目前这一消息在整个中国商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据悉,为数众多的温州商人正试图组团前往俄罗斯驻华使馆对此事进行抗议。不过,有关商业协会还是更加“希望温州商人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谢榕芳这样向记者表示。
早在6月16日,温州鞋革协会就曾向温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一旦销毁中国商品的事件继续演变,将对中国商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据初步估计,仅温州就有价值近10亿美元的产品被查扣、近2000万美元的货款在去年9月的“灰色清关”事件中被查抄,涉案企业达400多家。
“其中有200多家是生产企业,还有100多家贸易企业。”谢榕芳告诉记者,如果这批货物最终被烧毁,仅在温州就有至少100家生产企业会破产。如果考虑到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将有总计约10万名工人遭遇失业的威胁。
温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潘平平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此事。”他表示,该局近期将展开密切的调查,并将针对此事出台对策。截至记者发稿,温州市外经贸局尚未收到商务部和外交部门的正式通知。
俄方证据不足
6月中旬,多名在俄罗斯经商的温州商人先后来到温州鞋革协会的办公室,沉痛地陈述温州商品在俄罗斯被烧毁的事件。
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谢榕芳随即向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商务参赞孙殿卿证实了此事。孙殿卿同时表示,不排除俄方继续烧毁中国货物的情况发生。
“我们希望俄方能够拿出法律依据来。”谢榕芳说道,俄方此次是以中国商品含有有害物质为由烧毁货物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商人见到俄方出具的有害物质鉴定结果。
谢榕芳认为,以这样的理由烧毁货物是缺乏先例的,因此她认为这可能只是俄方的一个借口,并预测不排除俄方接下来会以其它理由烧毁去年被扣押的中国商品。
2008年9月11日晚,俄罗斯官方以打击“灰色清关”为由,对莫斯科的露天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封了华商储存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
这是有史以来在俄罗斯发生的最大一次针对中国货的查抄事件,货值高达50亿美元,其中仅浙江就有7000多个集装箱的货物被查抄——这里的中国商家大多都是租用旧集装箱作为货物的存放仓库。
进入今年6月以来,形势急转直下。
据6月10日俄罗斯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莫斯科于当日开始销毁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市场上的大批中国走私商品。
俄罗斯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官员称,根据俄地方法院的决定,当天开始在莫斯科销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大批走私商品。首批销毁的共有22个集装箱。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俄罗斯执法机关用于销毁这批走私商品的国家预算资金就高达约两亿卢布。
“如果他们要烧的话,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温州事达利鞋业董事长陈雅民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在去年的查抄事件中有几百万人民币的货物被查封,直到今天,他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被扣物品的消息。
“房屋有警察时刻把守。我们根本进不去,他们对货物做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陈雅民说道。他同时抱怨道,由于货物已经被扣押一年,鞋子款式早已过时,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即使最终商品得以释放,中国商人仍然损失惨重。
根除“灰色清关”任重道远
几乎所有采访对象均表示,要解决中俄贸易摩擦问题,在根本上就需要解决俄罗斯国内存在的“灰色清关”问题。然而从多方反应来看,这一目标仍然遥遥无期。
在去年9月查抄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当地检察院院长在出面会见商场中国经营户代表时曾表态,“如果你们能提供合法单据,证明货物是你们的,那我们就会全部放行。”
“这个理由听上去是很正当的。”温州市鞋革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俄罗斯政府的每一次查抄都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中国商人根本就拿不出正式的单据来证明这些货物是他们的。
“但是我们怎么能提供合法的单据呢?中国商人是有苦说不出啊。”该负责人无辜地说道,中国大多数商品在俄罗斯海关都是通过“灰色清关”进去的。而这些灰色清关公司,都无法提供合法的清关手续等单据。因此,中国货在当地就变成了“黑货”,随时有被查抄的风险。
所谓“灰色清关”,是指通过俄罗斯一些GUAN商勾结的“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俄国市场。
看起来,被扣商品的中国主人似乎并不占理。但谢榕芳反问道:“温州的鞋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都没有出现‘灰色清关’事件,但是为什么出口俄罗斯的鞋会拿不到合法的海关手续呢?”她认为,中国商品在俄非法生存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自身海关等部门的监管存在重大漏洞。而现在,这一结果却要完全由中国商人承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有关方面也在以切实的姿态主动解决中俄两国经贸中出现的问题。
今年4月8-9日,俄罗斯联邦海关署中央海关局局长、俄罗斯驻华使馆商务代表会同海关参赞一同来到温州,和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浙江省外经贸厅共同开了一场“中俄规范贸易秩序研讨会”。
俄方不回避双方在规范贸易秩序工作中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对包括去年9月俄执法部门查封莫斯科华商货物事件。在研讨会上,俄方对“灰色清关”的责任、俄海关官员腐败现象等敏感问题一一耐心作答,并承诺将采取切实办法改善俄罗斯经商环境。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中国商人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俄方改善‘灰色清关’的前景并不是很乐观。”谢榕芳表示,中国商人更多地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杀出一条血路来”。
今年4月以来,由温州鞋革协会成立的一个贸易平台已经正式开始运作。据悉,这一平台从物流、通关到仓储、销售一应俱全,全部由中国人自己控制,由四家大型中国企业牵头建设。在俄罗斯,这一平台雇佣了大量俄国律师及工作人员,协助中方以合法渠道办理货物通关。
此外,许多中国企业为规避“灰色清关”,开始在俄罗斯设立加工厂,将中国生产的制鞋半成品运往俄罗斯做最后加工,并贴上俄罗斯制造的标签销售。
“已经有7家温州鞋厂在我们这里设立了加工厂。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力度加大后,我们园区内的工厂明显增多。”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总经理助理刘儒祥告诉记者。该园区由中国商务部资助,并由中国企业牵头建设。
俄罗斯难离中国制造
本次打击市场的行动,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然而,许多俄罗斯专家在反思后得出结论,一旦中国产品被打压,俄罗斯人的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尚不富裕的普通民众。
俄罗斯社会政治独立学院副院长利利娅·奥夫恰罗娃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什么会有‘灰色清关’呢?因为45%的俄罗斯居民表现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他们没有钱购买更昂贵的商品。”
在苏前联时期,乌克兰奥德萨市的旧货市场就曾经充斥着海员从国外带回的走私货,这个市场也曾无数次被前苏联政府驱散。然而在商品匮乏期,类似的市场总是以各种形式在俄罗斯出现。这样的场景同样出现在俄罗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并在俄罗斯条件简陋的露天市场广受欢迎。
根据俄罗斯专家的推算,一旦这些中国商品被清除出俄罗斯,在俄罗斯的市场将无法找到合法的、含所有税款并且以同样价格出售的商品。
“如果我们想以低廉的价格给人们穿上光鲜亮丽的衣服”,利利娅·奥夫恰罗娃认为,那么一方面,必须提高那些去市场买东西的45%人口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俄罗斯必须实行全方位的合法化,清除“灰色清关”。很多俄方专家指出,俄罗斯目前的作为主要针对利用俄罗斯体系监管漏洞的腐败官员,他们正是营造走私环境的人。
中国目前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俄联邦海关局发布的资料,2009年1-4月俄实现对外贸易额12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5.3%。
“如果他们真的完全拒绝中国商品,俄罗斯人就会没有鞋子穿了。”刘儒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