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0479阅读
  • 63回复

高考——黑色的记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6-09
高考——黑色的记忆
7p2x}[ .\  
        过了很多年,还经常在半夜里被恶梦惊醒。梦到的就是参加高考,什么都不会,急出了一身汗。这个梦魇一直困绕了我很多年。 VEz&TPu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节。 {Y\hr+A  
    早上上班时,看到几辆大轿子车在东华路上把实验学校路段南北一封,立刻让人油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庄严感。学校外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既有送考生的家长,也有学校的老师。看到家长和考生们神态各异的表情,不禁勾起了沉淀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qjTz]'^BpM  
    八十年代的高考,同今天的高考,既同又不同。不同的是那时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一次搏杀。尤其对于一个农村子弟来说,无异于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经历了一次炼狱般的磨难。 LfF<wDvXf  
    高考前,每个考生的身份都是一样的,所处的环境也大致相同。但短短三天的搏杀过后,这个人群将发生一次极大的分化。有的将成为“天之娇子”,有着光明的前途;有的则抱恨终生,前面的路上多了很多未知数。因为,这是一个决定人生轨迹的分化。 o F @{&  
    那个年代的大学数量很少,招生人数也很少。高等教育是福利性的,不收学费,不收任何杂费。学校不仅包学生吃住,每月还发十几块钱的补贴。粗略计算,那个年代大学生的月花销,相当于当时一个20年左右工龄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但,有一点和现在是不同的,那就是这笔钱是国家出的。 /T_tI R>  
    可以说,那时的大学生,在学校衣食无忧,毕业后也不用为工作发愁。当时流传着一个 “60分万岁”的口号,就是对那个时代大学生活最好的诠释。 yqCy`TK8  
    那毕竟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标记。 UpB7hA  
    因此,高考成了农村子弟改变命运的龙门,成了千军万马拥挤的独木桥。 y .mojx%?a  
    当看到父母和周围的人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楚,当从学校回到低屋土炕、就咸菜、吃饼子、干不完的农活的家里时,当看到那么多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儿时伙伴,因为辍学而不得不镇日里跟土坷拉打交道,镇日里黑汗白流的辛苦状况时,那种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而这种渴望象臆症一样噬咬着尚不成熟的灵与肉。 ,=K!Y TeVl  
    所以,记忆里的中学生活是一种苦楚,是一种心灵沉重的重负。望着家中父老渴盼的眼神,胸中改变自身命运的烈火不可拟制的熊熊燃烧。在学校里,有那么多背不完的公式、定律和英语单词,有那么多做不完的试题,有那么多看不完的辅导资料。多年后细细一想,在高中阶段竟没有看过几本所谓的“闲书”。 />+JK5  
    85年7月,我第一参加高考。 W.H_G.C%  
    当时,国家已经逐步增加招生指标,但能挤过那个独木桥的仍然是凤毛麟角。我们是最后一届两年制应届班,当时全班58人。但经过学校的初选,只剩下19个人,本人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DIN(0u)  
    但经过7月份黑色的3天以后,我们19个人全部落榜。 .F%!zaVIu  
    不用描述想必大家也能体会当时那种酸楚的感觉。 T@k&YJ  
    然后就是到新城中学复读。复读生的心态比应届生更为复杂,学习的压力和背水一战的悲壮,以及无法面对江东父老的羞愧的感觉交织萦绕。 `ORDN|s6  
    因此,复读最大的困难就是心理调节和自我超越。 t6 js@Ih  
    幸亏,在第二年黑色的7月里侥幸过关。那年,全省初选以后剩下考生14万人(今年全省报名考生38.95万人,招生计划总数为25万人),招生指标是2.8万,入选率是五分之一。 spFsrB  
    这个记忆日久弥深,不可磨灭。倒不是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如何如何。而是这个记忆对人的刻骨铭心的感觉竟然是这么强烈。 fzSZ>I0R  
    现在国家实行了大学扩招政策,升学率已接近考生总数的七成,按说每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比过去多多了。但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使高额的学费成为农村人口和工薪阶层的沉重压力,而大学毕业后的自主择业又使众多普通百姓望洋兴叹。 \`4}h[  
    当今有句话说的好:“考前是考孩子的,考试过后就是考爹的”。 I ][8[UZ  
    这是一个无法释怀的尴尬局面。 "jAV7lP  
    目前,我的孩子正念初二,学习成绩尚可。但压力竟然过早地就降临到他们身上。在家里,孩子就不允许提学习方面的事情,对学习的憎恶和无奈的感觉竟然是如此强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又无可奈何。 {V:?r  
    孩子上的是寄宿学校,第一,学校的时间抓的特紧;第二,周围每个孩子都在拼命学习。这,无疑给每个幼小的心灵都压上了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尚在初二的学生就已经如此,那么高二、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问可知。悲哉!悲哉! S _#UEf  
    鲁迅老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曾经说过:“救救孩子”。那是一个先知先觉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不满发出的呐喊。而今天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残酷的社会,大多数人连呐喊的声音也发不出了。 qr6WSBc  
    有句歌词说的好:“究竟是我不明白,还是世界变化太快”。 f~"3#MaV  
    就以此结尾吧。
[ 此贴被笑看花红水落在2006-06-09 14:16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6-09
理解万岁!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6-09
几百年科举制度的延续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6-09
考几天啊?今天还在考? fpoH7Jd V  
我记得我们考2天的啊?
请上苍来保佑这些 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
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6-06-09
锤子两天,两天半好不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6-09
我们考试遇非典...的确记得是2天
请上苍来保佑这些 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
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6-09
喜欢看这样的文字.鼎了.
http://t.ixinji.com/portal.php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6-09
黑色的记忆里我只记得那双旧拖鞋和那件曼联球衣了!
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天刚刚出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