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1931阅读
  • 92回复

兰州风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6-27
邓园  通称“邓家花园”,位于兰州市中广武门外,其基础是清代的“先农坛”。北洋军阀时期,省政府因地方财政困难以闲置公产拍卖。1922年被曾任甘肃督军公署副官的韩爷鲁购去,大加修葺,更名为“仰园”,筑地移荷,堆山建亭,培养花卉。当时的“仰园”成为兰州人春秋佳日游憩的场所。
  1932年,邓宝珊莅甘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次年其夫人崔锦琴女士从韩氏后人处购得此园,作为别墅。随后从省内外移来各种花木,以芍药、牡丹最为茂盛,加上桂、梅、玉兰、棕桐、仙山等共有品种数百,洋洋大观,誉满金城。

  抗战军兴,崔锦琴激于抗日激情,将此园无偿借给国民党空军第四路司令部办公。1941年6月30日崔锦琴罹难并葬于该园假山之下。同年,干信任先生视察西北来兰,亲临园内凭吊崔墓,并赋诗一首,又手书“慈爱国”匾额悬挂,从此“慈爱园”遂成为邓园的正名了。

  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回甘主持省政府工作,政府将中院房屋加以整修,成为其居住办公之所。邓宝珊曾在此接待过贺龙、陈毅等中央领导人,还接待外宾和文化界著名人士叶圣陶、梅兰芳等,此处同时又是省上领导夏季学习活动场所。

  邓宝珊于1968年11月在京逝世,在世时,曾多次表示愿将此园奉献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上领导决定将“慈爱园”退还给邓宝珊的子女,其子女又将此国捐献给国家,以竟其父遗愿。

  政府接纳此园后,指定专人大加整修,中院作为“邓宝珊故居”,并举办其生平事迹展览,恢复了于佑任先生亲题的“慈爱园”匾,供参观瞻仰。

  现此园庭堂整洁,廊槛曲折,古朴典雅,花木繁茂,争芳吐艳,假山壮蔚,喷泉淋露,一洗当年茅檐草舍景象,面目一新。在闹市中得此景观确实难能可贵。“慈爱园”将以难忘的历史回忆和绰约的新姿吸引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7-04 10: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6-27
鲁土司衙门 坐落在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65公里处的连城乡,建于明初,重修干清嘉庆年间,占地约1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它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这座衙门,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楼台高峻,庭院清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土司”是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分为文职、武职两种,大都由各族首领世袭任职,在所辖区域内按原有的政治、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并对朝廷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发。明、清时期,甘、青众多土司中颇有势力和影响的土司之一,武职土司连城鲁土司统兵500余人,曾多次参与镇压民族起义和农民起义,受到封建王朝的嘉奖和晋升。《清史稿·甘肃土司传》和《重续鲁氏家谱》等史料均有记载:鲁土司始祖脱欢,系元世祖忽必烈之孙,曾任平章政事。明灭元时,脱欢随顺帝北逃未成,遂投降明朝,被封为连城土司。明永乐年间,第三代土司因作战有功,遂赐鲁姓,始称鲁土司。共传19世,从明初开始到1932年结束,长达500余年之久。

  鲁土司在明清的最高职衔是都指挥使和指挥使,是正二品和正三品官。据史料记载,连城鲁土司管辖的范围包括现在永登县连城、民乐、大有、七山、通远、红城、城关、龙泉和兰州市红古区河嘴、平安、天祝县的古城等乡镇,面积约9000余平方公里。窑街煤矿区亦为鲁土司所辖。窑街煤矿,最早开采干明洪武年间。清代规定,在窑街每开一个煤洞,必须先向鲁土司申请执照,交纳煤税。据《五凉考治六德集·平番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鲁土司共辖民3698户,24051人,约为当时县内人口的27%。

  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初,乾隆年间,十五世鲁土司又仿皇宫形式做过修建,至今保存基本完整。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永登县鲁土司衙门文物管理所进行管理。

  鲁土司衙门一进数院,共有建筑226间,主体建筑有:

  大照壁:长20米,高6.8米,砖制,悬山顶,耸立门前,异常雄伟。

  牌坊:宽14.5米,三槛四柱,每楹有庑殿顶,彩绘斗拱,中有成化十一年(公元1745年)所书绿底金字“世笃忠诚”匾额,左右配以小牌坊,甚为精巧。牌坊内原有钟鼓,后被拆毁。

  大门:悬山顶,宽12.3米,三楹,门六扇,每扇门上绘有高大的神茶和郁垒,中挂纵匾蓝底金字“世袭指挥使府”,门前有石狮一对,已损坏。

  仪门:悬山顶,三楹,宽11.4米,原有白底黑字“提督军门”匾额,两旁有小门,曰“生门”、“绝门”,据云一般百姓出入生门,被土司处死刑的出绝门。院落两侧配有厢房各五间,分别是存放文案和案卷之所。

  大堂:面积356平方米,悬山顶,有红底金字“报国家声”匾额,大梁上书“大清嘉庆二十三年岁次戊寅巳未用辛卯日乙未时重建”字样。大堂内原有木制台墀,上摆案桌、刑签等物,为鲁土司处理公务之所。

  燕喜堂:经大堂,进如意门,即为燕喜堂,五楹悬山顶,面积298平方米,原挂赭底兰字陕甘总督那彦成所书“燕喜堂”匾额,中设棕床,长桌,摆有八扇屏,是鲁土司的接官厅。院内有二道蜈蚣墙,分别隔成两个小院,西房为议事厅,东房为中军,房前有铁锣、石盆各一,据说象征着“金钟玉鼓”。

  祖先堂:燕喜堂后有一庑殿顶的朝阳门,门内是祖先堂。堂内供奉历代土司画像。堂为歇山顶,七楹、二层,中有“效忠以纯”匾额。画像干“文革”中被焚毁。东西两侧各有楼三楹,东楼为书房,西楼为存放祭器之所。东侧设有二堂(鲁土司处理一般事务之所)、书房院、内宅,西侧有仓院及马号,后院为大库房。

  鲁土司衙门的东邻为土司花园,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园内种植各种奇花异木,建筑物有绿照亭,八卦亭,后有高大的山字石,山字石中有山洞,人可出入。每年旧历四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日,鲁土司及其眷属即住于绿照亭。目前,园内尚存一株酸果树和三株核桃树,均系明代种植。

 鲁土司的墓葬区分布在上、下、西享堂。上享堂在连城北二里水磨沟口的享堂东山上,葬有始祖脱欢以下十世和十五世以后诸土司;下享堂在连城南二里中浪排民门公路的右侧,是历代土司未承袭世职的嫡系后裔和土司的非原配夫人的葬区;西享堂在连城河西淌沟村的笔架山下,是十一世鲁土司及后四代土司的葬区。墓葬区上为峰峦层叠、松柏参天,形似列屏的“石屏叠翠”,山下为急流怒溅,浪如雪涌的“洁门雪浪”,这两处都是永登八景之一。墓葬区原有从南京移植来的松柏树及石牌坊、石望柱和石翁仲、石马、石羊、石虎,现存留的移至土司花园内。1975年,曾挖掘上享堂墓葬约十座,出土金、银、玉、铜等器物二十多种,一百多件。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1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6-27
妙因寺 在土司衙门西侧,是历代鲁土司建立的寺院中规模最大、塑像最多、壁画最好的一座佛教名刹。现占地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高低参差,左右辉映,别具一格,各种雕刻极为细致,壁画构图生动自然,院内有两株暴马丁香树,极为珍贵。现建筑物和壁画基本完好,塑像全被破坏。
其主体建筑为山门、鹰王殿、金刚殿、塔儿殿、古隆官殿、德尔经堂(又称大玻璃瓦寺)、大经堂、禅僧经堂、万岁殿。妙因寺内原藏有铁佛像5尊,各高3尺,铜佛像5尊,各高3尺余;铜质筛金立佛像一尊,高1.3尺,俗称“金佛爷”,原产西藏。化石一对,状若青狮、白象,高7寸,石质细腻,形态逼真,是清代复修古隆宫殿时由地下发掘而出。有铜制擦磐,形似钵,用木棒磨擦四周,即可发出“嗡嗡”声响,达30分钟之久。这些文物均已不知去向。妙因寺在甘肃地区颇具影响,每逢旧历四月八日浴佛节,前来上香朝拜的群众可达万人,五世班禅罗桑意希、六世达赖仓洋嘉措、七世达赖图多建措曾到寺作过佛事。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6-27
兰州水车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东连中立桥码头、体育公园;西接亲水平台、兰州港、中山桥、白塔山公园等景点。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历经四百余年,兰州水车日臻完善。她构造独到、工艺精湛、雄浑粗犷、风格独特。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成为金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而知名于国内外。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1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6-27
吐鲁沟是一处自然风景区,也是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信步其间,跃入眼帘的是林海茫茫,绿波涛涛,两侧石崖壁立,奇峰竞翠,沿途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气象万千。天窗眼、藏龙洞、半月天、灯杆石、驼峰岭、金刚峰、三峰竞秀、幽谷琴音、石壁泻珠等二十多个景观,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素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誉,在我国西北地区实属少有。吐鲁沟气候温和,群峰迭嶂,林木葱笼,沟幽壑深,芳草依依,生长着1614种植物,栖居着麝、跑鹿、兰马鸡、石羊、猞猁等数十种珍稀动物。苍翠的油松,挺拔的云杉,雅洁的红桦,五彩缤纷的花草以及遍布林海的猪苓、大黄、党参等百多种草药尽展艳姿。跑鹿、石羊信游于峰岭之上,山鹰、杜鹃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小溪抚琴音悠扬,群鸟鸣歌喉婉啭,俨然是一座浑然天成的世外桃园。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6-27
五泉山 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与汉朝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公园门口立有霍去病将军的铜像。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0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6-06-27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北,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4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6-06-27
白衣寺(现兰州市博物馆)位于庆阳路东段街北的居民区中,因塔建在白衣寺中而得名。白衣寺内原绘有白衣大士像,尊奉白衣菩萨。寺初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后经多次战乱,只有寺塔保存至今。
白衣寺塔为实心砖塔,高约30米。塔基呈错牙式方形,长、宽各7米,高2.8米,四面镌刻花卉图案。塔身下部呈覆钵状,高约8米,最大处直径为6米。正南与塔基连接处开一佛龛,龛内原供有三佛像,现已无存。塔身上半部为八角形锥体,高18.5米,共做密檐12层,层数为偶数,在国内罕见,每层每面各开佛龛1个,内各塑佛像1尊,共计96尊;每层每角悬挂风铃1个,共计96个,塔刹高约1米,形若宝瓶,以镀铜的金属做成。
[ 此贴被康斯坦丁在2006-06-27 20:4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