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006阅读
  • 28回复

[[原 创]]大话网名二——海阔天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7
海阔天空 "v:k5a(  
?IAu,s*u  
在这个词里面,天空不是一个名词,“空”属于一个定语后置使用方法。 ltuV2.$  
"yw{A%J  
用很无趣的短语语法来考察这几个字,可以把它解释成“宽阔的大海与空旷的天空”。 bpBn3f`?*  
jz<}9Kze  
大海的宽阔是毋庸置疑的,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29%。地球上海洋连成一片,而陆地则相互分离。对于以农业立国,所有的历史和文化都是植根于农业经济的中国人来说,“五湖四海”也就是整个“天下”了。而何为“五湖四海”,则几乎没有人深究过,我找了找相应的资料,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可能不是很对。 p"hO6b%V  
dnLjcHFj&  
所谓五湖者在很大意义上指洞庭湖(古名云梦泽)、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四海则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然而这种解释在很多地方并不能够服人。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唐代训诂学家(可以理解成专门的翻译古文的学者)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而在《尔雅·释地》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有人认为,“四海”是围绕“九州”四面的海。《礼记·祭义》则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只是没有明确海域。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则说“四海一也”,认为“四海”是连为一体的。同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浮在“海”上的,而东西南北的“海”即为“四海”。 1TQ?Fxj  
Em&3g  
Xq$-&~   
“五湖”的说法也很多。《水经注·沔水》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则认为“具区(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为“五湖”。不过,近代人却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太湖”称做“五湖”。 5Hu[*  
uNn1qV  
虽然古今对“五湖四海”的具体指认不同,但其含义却一直不变,就是泛指四方,即全国各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里的四海,指的是天下的“边”,我们的老祖宗没有去探索海外的兴趣,一个庄周“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平四海之外”,有过瑰丽的想象,却没有如郑和下西洋的行动。所以虽然“海阔”仍就是一个形容“心胸”“气度”“地域”广阔的词汇,但是对于科技发达的现在,对于一个甚至可以从月球俯视家乡的宇航员来说,“海阔”还是不够博大。 VkJ">0k  
v,}C~L3  
至于“天空”,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是头顶上的那个大气层,也就是地理意义上探讨的所谓“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的一部分,其密度要比地球的固体部分小得多,全部大气圈的重量还不到地球总重量的百分之一;以大气圈的高层和低层相比较,高层的密度比低层要小得多,而且越高越稀薄。假如把海平面上的空气密度作为1,那么在240公里的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它的一千万分之一;到了1600公里的高空空气就只有它的一千万亿分之一。整个大气圈质量的90%都集中在高于海平面16公里(平均)以内的空间里。再往上去当升高到比海平面高出80公里的高度,大气圈质量的99.999%都集中在这个界限以下,而所剩无几无几的大气却占据了这个界限以上的极大的空间。 Hy3J2p9.  
ZFtR#r(~41  
以80-100公里的高度为界,在这个界限以下的大气,尽管有稠密稀薄的不同,但它们的成分大体是一致的,都是以氮和氧分子为主,这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而在这个界限以上,到1000公里上下,就变得以氧为主了;再往上到2400公里上下,就以氦为主;再往上,则主要是氢;在3000公里以上,便稀薄得和星际空间的物质密度差不多了。而这里的成分指的是其原子构成,在这个高度,因为空间射线和高温的电离作用,它们基本上都是以等离子体存在的。 i$] :Y`3h  
4N,[Gs<7  
如果以大气的密度和地壳物质相比较,它的确是“比较”“空”,然而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的阻挡,近代的宇航技术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想脱离这地球引力和因为较高速度时候与地球大气摩擦做造成的阻力和热量,是目前火箭技术所着重要解决的。你问怎么解决?很简单啊,把火箭分成多层,在空气密度高的地方,火箭以较低的速度飞行,空气越稀薄,脱离燃料箱之后的火箭可以以越快的速度,并最终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的速度使其脱离地球引力,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而不掉下来。或者在加一点劲,使其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这个人造卫星就可以不受地球吸引力的影响,而到太阳系内的行星际空间旅行。如果野心再大点,使其加速到16.7公里/每秒,那它就可以飞出太阳系,到其他星球去串门,至于想让它飞出银河系,到河外星系逛逛,速度可以计算出来,但是以目前的技术实力没有实用价值。 7N 0Bj!  
8~O#@hB~3  
科学家曾经构思过一种“太阳风”飞行器,大家可以把这种飞行器想象中宇宙空间的帆船,这种飞行器有一个类似风帆的东西,使其可以一直面向(或者背对)“太阳”(也就是较大的恒星),它就可以收集这种十分小的动能而一点一点加速,理论上可以加速到光速。还有一种“类磁动能”飞行器,它可以在宇宙空间中慢慢收集极微量的氢原子,并由飞行器背部喷出,根据动能理论,它会最终加速到突破这个宇宙层次速度上限的“光速”,然而,这都是理论上的构想。 SEI0G_wk$  
I]eeV+U8W  
大家可以想象使现有飞行器加速到光速所需要面对的最好笑的障碍是什么吗?是宇宙间的物质。假使一艘飞船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它的横截面仅有1平方米,在宇宙空间中平均每立方米仅有一个原子,你们算过每秒钟这艘飞船所需要撞击的物质是多少吗?每小时它会撞击1080000000000个原子,有人有兴趣计算一下这个的密度吗?以目前的材料学来说,没有那么坚固的东西可以忍受这种摩擦和撞击。这还仅仅是空间物质的阻碍,这还没有考虑到速度达到光速之后产生的空间和时间扭曲问题,当然,这些就留给斯蒂芬金和爱因斯坦二世去考虑吧~~ fsjLD|?|:  
hn2:@^=f  
海阔天空,实际上如果以科学方式解释的话,海远远达不到辽阔无垠,天也达不到空无一物的境界,然而,我们这些生活在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下面的这些人,不要让后世子孙连这个“缩水的海阔天空”都无法领略到。让大海中保持那多样的游鱼、绚丽的珊瑚、多彩的海草、清澈的海水,让天空还是那么空旷、高远,让我们的孩子晚上还可以看见那广阔的银河、闪烁的繁星,当我们老了,还是可以指着银河两边那两颗闪亮的星星给孩子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还可以告诉他(她)我们几千年的老祖宗曾经以为这个大海曾经是辽阔无边的,这个天空是空无一物的,而不是面对孩子们“大海真的是蓝的吗?”“天上真的有星星吗”这种天真无邪的问题而哑口无言~~ 6HCg<_j]  
*}89.kCBF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f)_<Ih\/7_  
y7UU' k`  
梦思杨 LKvX~68  
2006年8月7日凌晨
[ 此贴被skyin1在2006-08-07 08:08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http://weibo.com/skyin1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8-10
多谢法剑老兄的画龙点睛之笔,这里拜谢一个~~
http://weibo.com/skyin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8-10
海阔天空本人可能也没有想到其名字的内涵如此高深奥妙,足见作者学识之渊博,人才呀! Kc[^Pu  
我妄加猜测:其本人可能取的是大有用武之地之意,不是有"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词语吗?其人一定遇上了好时候,得心应手,事业辉煌,大有用无之地.还有,其人很健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随心所欲的侃,所以就是海阔天空了,以上,就叫做小话网名___海阔天空吧,不知道,其本人有意见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8-10
期待着大话网名四——别问了 出台, TFb7P/g  
苦苦期待中.......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8-10
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二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x=rMjz-`_  
楼主看了多少书?想了多少事? ^e^-1s  S  
佩服得钢钢的。
http://t.ixinji.com/portal.php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8-08
强烈建议下一个大话网名“别问了”。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8-08
支持!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8-08
大话网名之4------祭覗   8B6(SQp%  
我要看楼主把我这么帅气的名字能写成什么啊? zLr:zfl  
最好写幽默点我,我贴我Q空间去!~期待ing................................
冤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