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914阅读
  • 19回复

[[原 创]]出门在外,说说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8-16
庆祝自己的博客点击量突破5000让我挣到了一顿酒喝,发一篇原创…… v[ F_r  
gK#a C [  
来北京三年多了,从来没有如这几天般感受到的北京的“大”! dQ;rO$c o  
3 5|5|m a  
这两天北京有雨,晚上和朋友喝酒,出门的时候大于瓢泼,打车回家,到了家才发现地上一点雨水的痕迹也没有,车费花了40块,算起来也没有多远,这雨落得就是不一样,让人无法想像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名字叫北京的城市中。 Dk ]Y\:  
r"5]U`+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们聊天,其中有同期毕业的同学、来北京以后认识的朋友、以及同学的朋友和朋友的同学,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各自的收入上,不知道为什么,在和国外的朋友的聊天时,我都被反复告诫别人的收入和女性朋友的年龄是谈话中的禁忌,绝对不要问。在我们这种年龄中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学会不问别人的年龄,但是对于彼此的收入还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结果发现这群朋友中收入从25万到2万元(年收入)之间泾渭分明,很荣幸,我以年收入20000元以下成为这群人中的贫下中农,并获得了免AA交钱的殊荣,不过我估计以后这种聚会也就会在无意中把我忽略掉了。 |6_<4lmTxF  
3@6f %Dyj  
刚才和几个少时的同学在QQ上聊天,打听了一下彼此的近况,发现在北京的还真不少,目前已知的有十来个,其中三个有小孩了,这还是已经可以满地跑知道跟叔叔阿姨要压岁钱了,这几个是小学同学;其中还有两个刚有孩子,目前还在吃奶中,这些是我的初中同学;还有三个正在交男女朋友或者已经处于同居状态,但是是否结婚或者是否要小孩还在犹豫不决之中,这些是我的高中同学;还是孤家寡人,不要说孩子,女朋友男朋友也没有一个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大学同学。如果以成家立业与否来衡量彼此之间是否成功的话,无疑,我越幼时的伙伴就越有优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除了不是所有人都在大学混过,这帮人之间的岁数差距最多两年,而所处的位置却没有明显的差距,不过一个是宣武、另一个是海淀、其他在东城之类的区别罢了。 Oe2Tmv l  
&w/aQs~  
北京的大不仅仅体现在面积上,体现在天气上,它还囊括了各种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竞争,这种竞争在很多时候也许不是很公平,同样北京可以提供同样不公平的回报给每一个人。同时,在感情和生活的回馈中,北京也没有我想像中和听闻中那么苛刻,北京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嫁给和娶了外地人的几率在我的生活中并没有明显的比例失调,这一点在上海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目前我高中和大学的朋友在上海工作的不少,还没有听说过谁找了上海的小伙子或者姑娘。 n6|}^O7  
8)R )h/E>  
北京也很小。 b3Y9  
x`C;  
平时生活中,北京的公交车、地铁里头总是塞满了人,没有哪一趟公交车和出粗车可以从头到尾能够顺捷的到达,其中总会堵那么一回或者几回,上下班时间也没有哪趟地铁可以让人能够站直了。 5%tIAbGW  
nNBxT+3*i  
北京的大商场、大饭店、大宾馆,价目牌上的数字让人看着眼晕,那些占了城市中80%甚至90%以上的人几年的收入不够在这些地方消费一次的。这些大面积、大排场、大投入的设施,只提供给人数中寥寥无几的几个百分点的人…… Z~$&h  
zZ;tSKL  
在北京,只要你没有那个所谓的户口,不管你为北京的经济建设或者精神建设出过什么力造成了什么影响,你都是“外地人”,如果你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你只能期待北京不要有什么活动,否则你随时可能被“驱逐出境”。没有北京的身份证,出门都要当心,作为首都,北京的宽容量不够大…… G=~T)e  
ps<JKHC/c  
有什么国外的领导人到京,马路(马克思主义之路)可以封起来让人家先走,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要囚在蒸笼一般的公交车眼巴巴地等,不管你家里是否上有80的老娘还是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孩。区区中国一个省的两个祸国殃民的所谓“领导人”来京,也能获得“国家领导人”一般的待遇,北京在气度上的确也不够大~ Fp@eb8Pl  
(CuaBHR  
中国的经济中心给了上海,只希望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除了面积,也能够慢慢具备成为精神领袖的能量,而目前看来,北京还需要慢慢进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http://weibo.com/skyin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8-17
北京有多大? hnE@+(d=qJ  
定好6点集合,4点出来.7点才看见那幢建筑,可就是靠近不了---它在路对面,摸到昆玉河方掉头回来,气急败坏,“再找不到出口,就直接回家了” , JV D ;u  
。。。。 L$(W* PG}  
从那时起就声明:哪个同学来了也不许叫俺。 3+n&Ya1  
。。。。 `[o^w(l:5@  
同学们劝俺:“要耐心要热心,看我们,有人来合肥,芜湖的同学都赶过来” tYmWze. j  
俺大眼睛一瞪“呸!芜湖合肥用几个小时?俺要用3个半小时,知道吗,天津都打来回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8-17
呵呵,习惯成自然,我现在就觉得很正常.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8-17
看贴是缘分回贴是本分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6-08-17
文章以后仅在个人博客刊登???
一霎时把前情俱已味尽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8-17
`^|mNh  
要在村里就没事了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8-17
路边地野花儿...你莫要采...莫要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8-17
那农村来北京的人为什么都愿意回去,就跟中国人一旦出国就不愿意回来一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