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动物生存空间是三维立体的。只有鸟儿最自由(人要上天需假外物)。能与鸟的这种自由比美的,便是水中的鱼。鱼在水中的沉浮有如鸟儿的飞翔,它的鳍便是翅膀。鱼在它的世界里,只要想去,它无处不可随心所愿。鸟在空中还难以停留且耗费体力。而鱼的飞翔却完全是闲庭信步,行止自如。所以我就特别羡慕鱼,且喜欢了它的优雅。所以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不论是乡下一塘一沟,或是城市公园一池一洼,我都得条件反射地瞅瞅,有无鱼踪虾影。爱鱼成痴。 U$j*{`$4
拥有一个鱼池,是我久来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以我半近视的眼,这远景是看不着了,力所能及的是置一个鱼缸,在有限的空间看我优雅飞翔的鱼,演义这自由的相对论。 \K+LKa)
正如笼儿不是鸟的家,缸儿也不是鱼的家,虽然我精心呵护,但鱼还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于是,我不在乎什么美丽的身形和鲜艳的颜色,适应力、生命力强,成为我对鱼的偏爱的唯一标准,因此我渐渐远离了精致的观赏鱼,而亲近了到乡下捞得的比较“命贱”好养的“野鱼”,寻鱼捞鱼本身就需付出辛苦而快乐的劳动,劳动的成果自然更得到珍爱。缸中一向“有养无类”,叫不出名的各类鱼鳅虾螺,以及爱屋及乌捞来的各种水草浮萍,小虫蝌蚪,统统混迹其间,形成一个相对真实的野外生态环境。也不象过去那样时时投饵,天天清缸,外加氧泵之类骚扰,只是顺其自然,缸中杂物丛生,腐殖堆积,鱼反而越活越精神。 iq> PN:mr
但鱼缸中也有其残酷,鱼杂了,不免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老公主张把自然之道贯彻到底,任其自生自灭优胜劣汰,剩下的便是强者。我有不忍之心,况且被食幼鱼未必弱者,猎食的鱼未必适应环境而长寿,以此照观,人中亦有精于事业而昧于世故者,亦有精于钻营而暗于事功者。因此,另置一缸,机构改革大小鱼分流,大缸任其优化物种,以捍卫物竞天择之神圣法则,小缸暂作托儿所,以体现保护儿童权益之人文精神。 a)'^'jm)4
捞回的各种水虫,不论多少,在一夜间能悉数葬身鱼腹。除节假日去弄些水虫,给鱼们维持“野性”外,平时只能间或有此面条、面包屑之类干粮,面包屑于它们,也许算是偶尔打牙祭的麦当劳西式快餐,反正在这些“天上掉下的馅饼”前,便是平日饱受追捕者,也全然忘了危险而在嗜血者嘴边哄抢,看来它们也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胃口不对号的,即使不吃,也会出于嫉妒乱挤乱撞,一副“我得不到你也休想得到”的嘴脸。 _@[M0t}g_
便觉得这一缸鱼,天天在给咱画世态漫像,所以每日呆看的目光也有了揣摩意味,如何不痴。